小班化教學中農村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研究
小班化教學中農村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研究
【摘要】小班化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在我國教育界廣受關注。近年來,龍井市率先在朝鮮族小學實施小班化教學,已初見成效,從本學期開始,龍井市逐步在漢族小學實施小班化教學。隨著教育投入對農村地區的傾斜,為小班化教學在農村地區的開展提供了物質支撐;分析農村教育發展現狀的基礎上,論述了小班化教學在農村地區實施的必要性;在小班化教學中的農村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重視小班化教師信息素養的特質;重視新老教師信息素養的區別;強調小班化教學中教師信息素養的發展目標與內容、形式的統一。
【關鍵詞】小班化教學;農村教師;信息素養;特點
小班化教學是指在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通過控制班額來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并根據這一環境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新型的班級授課制。近年來,龍井市率先在朝鮮族小學實施小班化教學,已初見成效,從本學期開始,龍井市逐步在漢族小學實施小班化教學。隨著國家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入增加,小班化教學將會更加適應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基礎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1小班化教學的具體實施
1.1班級設定
班級人數的設定在25-30人之間。班主任不擔任教學任務,專心教育學、心理學、班級管理和社會學等方面的研究,負責班級管理、學生檔案(學生的個性、愛好、特長、家庭情況等)的管理、從入學直至學習結束的全過程跟蹤、在了解學生的同時密切與家長和科任教師的聯系以及更好地安排學生課余時間。這樣可以把班主任從繁重的教學任務中解放出來,使他們能以一顆寬容的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降低了由于片面評價影響學生發展的可能性。
1.2班級文化建設
班額相對縮小了,班級文化建設也應該豐富多彩。如增設圖書中心、音樂角等。把班級的空間充分利用起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班級的座位形式由以前的“直排式”變為“圓桌式”、“小組式”等多種形式。這種擺放形式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便于學生的交流和討論。
1.3課程設置
(1)非教學課時可開設擴大視野的相關課程,在有規劃的前提下可以包含上網、國內外要聞的收看、重要賽事以及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等內容。
(2)可以采用長課時與短課時授課相結合的原則。長課時授課一般指的是興趣課(繪畫、聲樂、舞蹈、剪紙、寫字、電腦制作等)、生活課(制作使用簡單的工具、等)、活動課(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班會、各種比賽等),一般是每天的14:00
篇2:小班化教學中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
淺談小班化教學中的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
摘要:小班化已成為當今發達教育的一種共同趨勢。小班化的小組互動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通過學生親身實踐體驗,重視生生、師生之間的合作交往,促使學生外部活動逐漸內化,從而完成知識的“發現”與“獲取”過程。我們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在教學中嘗試互動式教學,讓互動合作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充分發揮教學合一的優勢,讓學生在體驗習,交流中學習,在觀察中學習。
關鍵詞:小班化;自主;合作;探究
小班化教育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一個嶄新而又廣闊的空間,它能讓學生享受多種教育資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機會,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它是在小班配置的條件下,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以人的發展為本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觀支配下的教育活動體系,形成以師生發生多向、充分的課堂交往教學為特征的教育過程,體現出合作與交往、強調個性化學習的小班教學特征。
合作教學,不僅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也起到促進作用。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全方位的。學習不僅指知識的獲得,更重要的是在學會共同探究知識獲得的過程中,培養合作能力。小組學習活動是合作教學的最基本形式,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使學生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學習*同達到教學目標,培養合作能力。小班化教學為學生合作學習提供了方便。現就“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來談談我自己的一點切身體會。
一、小班化教學中要強調自主學習
新課程的重體驗,重實踐,讓學生親自體驗,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摸一摸、做一做、想一想,都能促使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進而學會創造。然而在小班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種種教學行為,更輕便的使學生成為發現者、探索者,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將學習轉化為一種心理需求,充分發揮他們的內在潛能,喚醒他們的覺悟,發展他們的個性,啟迪他們主動思維、主動學習、主動想象、主動實踐,使其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例如,口語交際《我會拼圖》這一課,我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形,學生由先感知
篇3:小學英語小班化教學有感
小學英語小班化教學有感
新課程標準對英語課堂教學,十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創辦英語特色班,并實行小班化教學,是實踐新課堂標準的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而且有利于老師比較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活動,并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也適應了新課程的要求。
小班化的特色是人數少,每個班級三十幾位學生,因此每個人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機會較多。相對于大班經常出現的由于學生人數多,課堂上,學生進行英語交流的機會由于人數多,時間有限,機會少之又少,因此,學生英語試卷成績出色,但是卻不敢于張口用英語表達,即所謂“啞巴英語”。而在小班課堂上,學生的發言機會對比平常的大班,更多。每個學生在班上的交流頻率大大高于大班。他們不再是聽眾,而是參與者。他們也由剛開始對英語口語的不自信,膽怯,通過多次給予機會進行操練,在班內、組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并能大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小班化教學”過程中,還有一特點,是學生能主動與組內同學合作,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將班級固定分成幾個小組,每節課盡量安排適當的小組活動,要么模擬或編造課文情景對話,讓學生掌握重點對話,要么進行小組單詞競賽,最后進行評比,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課后知識的鞏固,比如小組的對話模仿表演,也落實到小組中。半學期一次,對表現最佳的小組進行獎勵。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同時,小班化的英語教學也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英語課上或課后,老師和學生之間談心、交往、提問、解答的機會增加,師生關系親密融洽。而且,由于相對較少的學生人數,老師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分析學生的個性,更多的時間對其因材里。
最后,針對旅游酒店服務專業英語的實際需要,我把學生帶進客房,餐飲模擬室進行實景教學,通過這些手段,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了與實際結合,景情并茂,對英語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也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旅游班的飯店服務英語時候,我通過播放飯店情境英語對話導入新課,這樣更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新鮮的感覺和強烈的興趣,同時在接下來的新課鞏固中,通過在多媒體展示酒店服務的情景片段,讓學生邊說邊模仿表演,學習情緒高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