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訊通讓家校結合教育更流暢
“校訊通”讓家校結合教育更流暢
大悟縣陽平鎮陽平小學李春花
摘要:
校訊通是家校溝通的互動平臺,是有效完成家校聯系的全新方式。對學生來說,是增進與老師感情交流,與家長親密溝通的有效橋梁;對家長來說“校訊通”是家長獲取在校信息實時手段,是獲得家庭教育幫助的有效渠道。用真誠與愛心架起溝通的橋梁,力求學生的健康發展!本文強調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雙方面的責任,二者需要相互配合、補充。而在“校訊通”軟件能夠有效實施的今天,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能夠無縫對接,讓家長、老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常態化、人性化,這樣能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將孩子培養成為符臺國家教育目標的人才。
關鍵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校訊通
一、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辯證關系。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和影響的過程。家庭教育既是家長的有意識行為,也是家長無意識的影響過程。無論在教育范圍、教育時間、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優勢,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所無法替代的。學校教育是在一定民族、國家的教育目的的規范下進行的,以民族、國家的教育目的為出發點和歸宿的教育過程。學校教育是經過了專業性訓練、具有較豐富的教育知識和教育水平的教師對學生集體形式的精加工,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系統化、規范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行為習慣、品質修養、健康心理、創造能力等。這種集體式的教育從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等方面都比家庭教育規范。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也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缺一不可,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老師和家長有相同的出發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老師希望學生成才,能為社會出力。這就決定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在教育目的、教育原則等方面是一致的,即要把孩子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全面發展的建設者。雖然二者在教育環境、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有很大的差異,但這正需要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共同端正對教育的認識,提高教育的技能。教育工程不是任何一方可單獨完成的,需要家長行動起來與學校老師配合,關注孩子的個性發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完成教育的各項任務,使孩子能全面健康地發展。所以說,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教育工程的有機整體。是不可分割的。
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途徑。
家長對孩子常常是“霧里看花”,對于孩子存在的問題不能客觀理性地分斬。由于孩子的年齡、個性發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發展水平也存在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的家長不看孩子的實際情況,不顧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只憑主觀臆斷,以主觀主義教育方法對待孩子,往往達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與愿違。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個性差異及身心發展水平,確定教育內容和要求。同時,運用適當的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健康成長。
三、校訊通簡介及運用。
“校訊通”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家庭與學??旖?、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是一套可以有效解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的信息交流系統。從官網的簡介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校訊通”的特點之一即是方便快捷,能夠有效拉近老師和家長、學生之間的距離。因各方面的原因,在沒使用“校訊通”的時候,學校與家長的聯系是比較少的,除非有特殊情況。這樣,家長平時是比較難以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及學校的一些要求的,同時,學校平時也不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況,溝通上有困難,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做到有針對性,使教育效果打折扣。而“校訊通”就可消除溝通上的困難,及時互通信息,加強教育的針對性。
(一)溫馨提示,溫暖人心
現在的家長工作繁忙,常常疏于對孩子照顧,這時可以發揮校訊通溫馨提示的作用。家長工作繁忙之余用手機給在校的孩子發條留言短信,孩子便可通過留言機查看家長留言短信。天氣變化,氣溫升降了,發一條短息提醒家長及時給孩子添、減衣物;放學遲了,發一條短信告訴家長不要擔心;疾病流行時,提醒家長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場合;學生到(離)校了,發條短信告知家長。這樣一條簡單而平實的短信所流露出的父愛、母愛,體現了孩子在父母心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體現了學校對學生的關心。在一次家長會上,一位家長和我說他的孩子學習態度端正了,因為老師經常用“校訊通”發送表揚的短信。他說其中一條短信是這樣寫的:“您的孩子在校表現優秀,請家長多多鼓勵?!苯拥蕉绦诺募议L難掩喜悅之情,下班后急急趕回家,靜靜地等待孩子回來。孩子回來后,他興高采烈地對孩子說:“女兒,老師表揚你啦!你要更加努力學習,再接再厲哦!”女兒聽了,高高興興地從書包里拿出日記本,寫下了日記。從她的表情里,家長看到了開心與自豪。
(二)使家校聯系細致化、常態化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領悟能力強,學東西很快。但有些學生就是不認真,上課開小差,喜歡和同學講話,布置的家庭作業還不能按時完成。即便每天放學再三叮囑,仍有幾個學生不能及時完成。自從開始使用“校訊通”,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每天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需要完成的作業通過“校訊通”發短信給家長;而家長也可以通過“校訊通”向我們反映孩子的問題。一來一往,就能清楚掌握孩子的情況,家長和老師也能互相配合一起幫助孩子。以前要想和家長溝通得等到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而現在可隨時實現,期末評語、考試成績、學校通知……都可以通過“校訊通”準確地通過手機發送到家長手里?!靶S嵧ā弊尲议L與老師間的溝通變得細致化、常態化。
(三)“校訊通”打通了學生、老師、家長三者相互溝通的渠道
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問題已經變得多元化與差異化,每個學生所面對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尤其是在學生成長過程之中,不僅僅要面對學習上的諸多問題,還要與老師互動,與家長溝通。
事實上,“校訊通”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僅可以及時向學生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同時也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手,學生在家庭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有什么不便當面提出的問題,可通過校訊通與老師交流。這樣就直接打通了學生、老師、家長三者相互溝通的渠道。那種經常以忙為托詞,無法顧及到孩子成長的家長,以及因班級學生人數太多,無法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老師,校訊通直接為他們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這樣一來,感情的交流也變得更加融洽和暢通。
結束語: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家長必須認清孩子也是人。應該平等地對待;孩子是生長發育中的人,成長中的問題不要放任自流或大驚小怪;孩子是終將走向社會的獨立的人,要按社會的標準去培養孩子。目前,不可否認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著一些教育的誤區,這需要家長理智地分析和對待,更需要與學校老師之間更多的交流,全方位的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這樣才能為孩子的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對癥下藥。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多元化,把網絡引入為教育的溝通方式是一種必然現象。
總之,“校訊通”對學校來說,是實現家校聯系工作的有效手段;對老師而言,是家校溝通的互動平臺,是有效完成家校聯系的全新方式;對學生來說,是增進與老師感情交流,與家長親密溝通的有效橋梁;對家長來說“校訊通”是家長獲取在校信息實時手段,是獲得家庭教育幫助的有效渠道。用真誠與愛心架起溝通的橋梁,力求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
篇2:校訊通讓家校結合教育更流暢
“校訊通”讓家校結合教育更流暢
大悟縣陽平鎮陽平小學李春花
摘要:
校訊通是家校溝通的互動平臺,是有效完成家校聯系的全新方式。對學生來說,是增進與老師感情交流,與家長親密溝通的有效橋梁;對家長來說“校訊通”是家長獲取在校信息實時手段,是獲得家庭教育幫助的有效渠道。用真誠與愛心架起溝通的橋梁,力求學生的健康發展!本文強調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雙方面的責任,二者需要相互配合、補充。而在“校訊通”軟件能夠有效實施的今天,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能夠無縫對接,讓家長、老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常態化、人性化,這樣能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將孩子培養成為符臺國家教育目標的人才。
關鍵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校訊通
一、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辯證關系。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和影響的過程。家庭教育既是家長的有意識行為,也是家長無意識的影響過程。無論在教育范圍、教育時間、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優勢,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所無法替代的。學校教育是在一定民族、國家的教育目的的規范下進行的,以民族、國家的教育目的為出發點和歸宿的教育過程。學校教育是經過了專業性訓練、具有較豐富的教育知識和教育水平的教師對學生集體形式的精加工,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系統化、規范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行為習慣、品質修養、健康心理、創造能力等。這種集體式的教育從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等方面都比家庭教育規范。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也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缺一不可,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老師和家長有相同的出發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老師希望學生成才,能為社會出力。這就決定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在教育目的、教育原則等方面是一致的,即要把孩子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全面發展的建設者。雖然二者在教育環境、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有很大的差異,但這正需要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共同端正對教育的認識,提高教育的技能。教育工程不是任何一方可單獨完成的,需要家長行動起來與學校老師配合,關注孩子的個性發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完成教育的各項任務,使孩子能全面健康地發展。所以說,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教育工程的有機整體。是不可分割的。
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途徑。
家長對孩子常常是“霧里看花”,對于孩子存在的問題不能客觀理性地分斬。由于孩子的年齡、個性發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發展水平也存在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的家長不看孩子的實際情況,不顧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只憑主觀臆斷,以主觀主義教育方法對待孩子,往往達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與愿違。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個性差異及身心發展水平,確定教育內容和要求。同時,運用適當的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使孩子按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健康成長。
三、校訊通簡介及運用。
“校訊通”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家庭與學??旖?、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是一套可以有效解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的信息交流系統。從官網的簡介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校訊通”的特點之一即是方便快捷,能夠有效拉近老師和家長、學生之間的距離。因各方面的原因,在沒使用“校訊通”的時候,學校與家長的聯系是比較少的,除非有特殊情況。這樣,家長平時是比較難以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及學校的一些要求的,同時,學校平時也不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況,溝通上有困難,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做到有針對性,使教育效果打折扣。而“校訊通”就可消除溝通上的困難,及時互通信息,加強教育的針對性。
(一)溫馨提示,溫暖人心
現在的家長工作繁忙,常常疏于對孩子照顧,這時可以發揮校訊通溫馨提示的作用。家長工作繁忙之余用手機給在校的孩子發條留言短信,孩子便可通過留言機查看家長留言短信。天氣變化,氣溫升降了,發一條短息提醒家長及時給孩子添、減衣物;放學遲了,發一條短信告訴家長不要擔心;疾病流行時,提醒家長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場合;學生到(離)校了,發條短信告知家長。這樣一條簡單而平實的短信所流露出的父愛、母愛,體現了孩子在父母心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體現了學校對學生的關心。在一次家長會上,一位家長和我說他的孩子學習態度端正了,因為老師經常用“校訊通”發送表揚的短信。他說其中一條短信是這樣寫的:“您的孩子在校表現優秀,請家長多多鼓勵?!苯拥蕉绦诺募议L難掩喜悅之情,下班后急急趕回家,靜靜地等待孩子回來。孩子回來后,他興高采烈地對孩子說:“女兒,老師表揚你啦!你要更加努力學習,再接再厲哦!”女兒聽了,高高興興地從書包里拿出日記本,寫下了日記。從她的表情里,家長看到了開心與自豪。
(二)使家校聯系細致化、常態化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領悟能力強,學東西很快。但有些學生就是不認真,上課開小差,喜歡和同學講話,布置的家庭作業還不能按時完成。即便每天放學再三叮囑,仍有幾個學生不能及時完成。自從開始使用“校訊通”,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每天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需要完成的作業通過“校訊通”發短信給家長;而家長也可以通過“校訊通”向我們反映孩子的問題。一來一往,就能清楚掌握孩子的情況,家長和老師也能互相配合一起幫助孩子。以前要想和家長溝通得等到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而現在可隨時實現,期末評語、考試成績、學校通知……都可以通過“校訊通”準確地通過手機發送到家長手里?!靶S嵧ā弊尲议L與老師間的溝通變得細致化、常態化。
(三)“校訊通”打通了學生、老師、家長三者相互溝通的渠道
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問題已經變得多元化與差異化,每個學生所面對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尤其是在學生成長過程之中,不僅僅要面對學習上的諸多問題,還要與老師互動,與家長溝通。
事實上,“校訊通”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僅可以及時向學生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同時也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手,學生在家庭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有什么不便當面提出的問題,可通過校訊通與老師交流。這樣就直接打通了學生、老師、家長三者相互溝通的渠道。那種經常以忙為托詞,無法顧及到孩子成長的家長,以及因班級學生人數太多,無法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老師,校訊通直接為他們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這樣一來,感情的交流也變得更加融洽和暢通。
結束語: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家長必須認清孩子也是人。應該平等地對待;孩子是生長發育中的人,成長中的問題不要放任自流或大驚小怪;孩子是終將走向社會的獨立的人,要按社會的標準去培養孩子。目前,不可否認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著一些教育的誤區,這需要家長理智地分析和對待,更需要與學校老師之間更多的交流,全方位的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這樣才能為孩子的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對癥下藥。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多元化,把網絡引入為教育的溝通方式是一種必然現象。
總之,“校訊通”對學校來說,是實現家校聯系工作的有效手段;對老師而言,是家校溝通的互動平臺,是有效完成家校聯系的全新方式;對學生來說,是增進與老師感情交流,與家長親密溝通的有效橋梁;對家長來說“校訊通”是家長獲取在校信息實時手段,是獲得家庭教育幫助的有效渠道。用真誠與愛心架起溝通的橋梁,力求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
篇3: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用研究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研究
焦作沁陽市實驗小學蔡彩霞
摘要:校訊通是加速校園信息化進程、實現交互式溝通的重要手段。它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搭建了一座以學生為中心的橋梁,使得家?;ヂ?、家校合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快捷、有效。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學校、家庭加入校訊通的隊伍,校訊通的作用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本文通過調研文獻并結合鹽池縣長城希望小學使用校訊通家校溝通的狀況,分析了不同階段校訊通所起到的作用,展望了未來校訓通的作用。希望校訊通可以在協同學校教育和家庭家庭教育起到更大的作用,真正成為教育者的有力助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溝通;協同教育
從國家教育部把“家校通的研究與應用”作為一項重點研究課題,列入國家教育部“十五規劃”以來,[1-3]校訓通顯示出現代基于網絡信息化家校溝通的優點。當“非典”到來的時候,校訊通保障了北京地區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4]當“甲流”到來的時候,為了做好防控工作,通過校訊通的平臺,提醒家長從家庭做起,每天給孩子量體溫。[5-6]
隨著移動公司不斷加快移動信息化在各行各業的推廣和應用[7-9],校訊通也悄然走進了鹽池縣長城希望小學。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橋梁,以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它以便捷、實用迅速風行,使用頻率也日漸增長。從我們小學使用校訓通的狀況來看,前兩年是我校使用校訊通的初級階段,它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用于班主任收發信息、發公告,與全體家長溝通,給家長留言反饋孩子在校的表現,與個別家長交流。從**年至今是校訊通在我校的發展階段,它的功能開始多樣化,校訊通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教師、學生的歡迎。有了校訊通,我們的會議次數大大減少,很多需要傳達的會議精神、文件精神盡可能通過這一平臺告知教師。究其原因,教師和家長在觀念上有了轉變,由過去的單一傳統家校聯系的模式走進了現代的、多樣的、信息化模式,充分利用了這個平臺,使校訊通成為家校溝通的得力助手。
一、校訊通初級階段的作用
這個階段的校訊通的使用還多停留在“問題解決”的層面上,只有出現“問題”時才能夠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才促使他們的溝通需求。這種被動的、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溝通目的,有著致命的缺陷,就是一旦當問題解決了或者是緩解時,溝通也就隨之減少或者完全沒有了。因此,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才總是呈現出計劃性差、隨意性強的特點,甚至有時一天有好多條短信,有時好多天沒有一條短信。因此我認為這個階段的作用負面效益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