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寫作文

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寫作文

2024-07-31 閱讀 5634

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寫作文

古人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能讀千賦則善賦”,這是古人論及讀和寫關系的經驗。魯《給顏黎明的信》中說過:“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边@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閱讀是寫作文重要條件。對小學生來說,不可能要求他們“破萬卷”和“讀千賦”,但教師應引導他們多讀書,讀好書,使他們通過更多的閱讀,來廣泛汲取精華,開發和培養自己的創造思維。

一、趁熱打鐵,結合課文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

當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后,往往有很高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去了解課本外的知識。這時教師就要趁熱打鐵,向學生推薦與課文有關的書籍,這樣就會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了《愛迪生》一課后,向學生推薦《愛迪生的故事》;學習了《寓言兩則》,向學生推薦《寓言故事》,通過課內外結合,逐漸使學生形成博覽群書的良好習慣。

二、養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在學生養成博覽群書的良好習慣后,教師要及時給學生創造的機會。要求學生要仔細領會,看別人是怎樣把一件事寫清楚且產生感染效果的;同時還要求學生拓展思維,鼓勵學生別人沒寫的自己要大膽寫,別人已寫的自己要創新。如學了《將相和》一課后,讓學生寫一篇后續,想象廉頗和藺相如后來是怎樣齊心協力,一起保家衛國,學了《景陽岡》后要求學生寫出《新景陽岡》,盡管有些故事學生寫的不太合理,有些牽強附會,但卻是他們創造的開始。

三、督促檢查,提高閱讀的質量

學生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作為教師還要督促檢查,向學生提出堅持寫讀書筆記的要求。讀書筆記要求學生每周寫一次,要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在班上開展讀書經驗交流會,同時舉辦“我愛讀什么樣的書”的主題班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在認識上和表達技巧上都得到進步。閱讀,作文

篇2:小學寫作小論文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策略研究

小學寫作小論文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策略的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閆家溝小學校楊志茹

摘要:

沐浴著改革的春風,教育教學領域也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但是在人文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這個環節中卻仍存在著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潛心研究,大膽嘗試生活化作文教學的新模式,拓展寫作資源更為廣闊的新天地。奏響了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新的樂章,真真正正地帶來作文教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局面。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研究

正文:

沐浴著改革的春風,教育教學領域也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但是在人文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這個環節中卻仍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一切問題的產生都源于應試教育長久的影響。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教學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他們像一顆毒瘤一樣去除不盡。而寫作教學又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于是大多數教師和家長感到特別茫然,很多教師由于多種因素,只注重知識傳授輕情意培養,重技能訓練輕自由表達,這直接導致作文教學嚴重脫離現實生活,學生寫作能力低下。這種沒有實踐、沒有體驗、沒有情感的寫作讓生活經驗還十分貧乏的小學生苦不堪言。于是一提寫作文,學生就像條件反射似的馬上產生“皺眉頭”“咬筆桿”“擠牙膏”------等一系列的作文“焦慮癥”、“恐懼癥”。針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名多年在教學一線工作的語文教師,我潛心研究,大膽嘗試作文教學的新模式,拓展寫作資源更為廣闊的新天地。下面是我的一些初探點滴,把它寫出來以與各位同仁共同切磋。

一、教師必須破釜沉舟、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實現觀念的新突破。

在教學中不囿于傳統的思維定勢,敢于打破清規戒律,大膽的改革作文課堂教學結構,嘗試開放性作文教學模式,即作文教學要回歸自然。正如《學習與革命》一書的作者

篇3:Flash在學習中作用Flash課件助學生巧闖作文關

Flash在學習中的作用Flash課件助學生巧闖作文關

作文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不少學生一聽到作文就面有難色。我經過調查發現,造成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缺乏興趣,不是有感而發;不會選材,覺得無米下鍋;不善表達,覺得無從下筆;不會修改,難以潤色。所以,入門(激趣)、選材、表達、修改,是學生通向作文成功之路的四道“難關”。Flash作為現代科技成果,以異常絢麗的姿態,登上了教學舞臺,Flash課件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闖過這四關,可有效地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從而使其興趣盎然,滿懷信心地投入到習作之中。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巧過“入門”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是直接推動小學生作文的強大內動力。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想方設法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小學生具有喜新好奇的心理特點,而且對色彩鮮艷的動態的事物尤為感興趣,多媒體能提供這樣的具體生動的形象。它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可以將圖像、文字和聲音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調動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五彩繽紛、不斷變化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言簡意賅的解說旁白,可以喚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開拓他們的視野,引發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產生作文的興趣和動力。

如,在教完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后,要求學生寫一篇相應的讀后感。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能說出身邊的一些不良現象,如,亂扔垃圾,化工廠排放污水,砍伐樹木等,但他們對這樣做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卻認識不足,學生習作的興趣不是太大。于是,我從網上下載了相應的Flash課件資料,豐富多彩的畫面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一些抽象、復雜的道理說得具體明了。學生看到了“沙塵暴”,明白了“酸雨”的形成,知道了地球表面的溫度為何升高,懂得了水對于人類的重要性┄┄看到這些,他們焦急,他們憤怒,他們情不自禁地吶喊:人類再也不能破壞地球了!這樣由景激情、由情引意,學生興趣被激起,思維被激活,再結合身邊點點滴滴看似小事實乃大事的現象,他們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情緒,寫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

二、再現生活,提高觀察力,巧過“選材”關。

小學生由于生活和閱讀的積累不多,作文最感苦惱的就是“無米下鍋”。計算機網絡能提供大量的作文素材,包括各種內容的圖片、樂曲、影像以及好詞佳句、范作名篇等,并且能及時地展現,極大地方便了作文的教學活動。

1、再現生活場景。

我們可以把學生的日常活動拍攝下來,編輯以后輸入多媒體儲存,作文課可以利用這些材料進行教學。由于所拍攝的人和事都是學生熟悉的,是他們的親身經歷,所以,能大大地調動學生的說寫愿望。同時,通過對畫面的再現、定格、重放,便于引導學生定向觀察、重點觀察,使他們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在前不久學校舉行運動會期間,我用數碼相機拍攝下許多學生比賽時精彩的特寫鏡頭,并將之制作成動畫課件,利用這些材料上了一節《難忘的一幕》的作文課。當那一幅幅生動而真實的畫面在大屏幕上展現時,學生興奮、激動,甚至驚叫起來。他們不僅看到了他人的形象,還看到了自己的形象,感到十分親切。借助畫面,通過追憶、聯想,他們仿佛重返活動現場,當初的感受再次涌上心頭。這時,我就抓住時機,指導觀察,并啟發學生討論:當時大家在做些什么,心情又怎樣;畫面上人物在干什么,動作怎樣,神情怎樣;選用什么詞語來表達比較合適。學生便津津有味地議論開來,話如涌泉,汩汩流出,又溢于紙上。這次作文,絕大多數寫得情真意切、重點突出、具體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