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農村中學生作文寫作教學現狀及分析與對策

農村中學生作文寫作教學現狀及分析與對策

2024-07-31 閱讀 8232

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現狀及分析與對策與時俱進的全國教育新形勢,對作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農村初中作文教學遠遠趕不上教育形勢的發展,作文教學現狀還很不好,甚至可以說非常糟糕,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深深的憂慮。筆者身處農村,在農村初中任教語文二十余年,對農村作文教學是比較了解的,尤其近期有意對附近中學作文教學情況進行了一番調查,更有感觸。在此,愿意將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現狀的所見所思行之于文,以便求得與同行共謀農村作文教學的改善與發展。一、現狀及分析(一)學生方面。經過對數所農村初中學生作文的調查與了解,發現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65⊥、書寫潦草,文面臟亂。這一問題在初一至初三的作文中都嚴重而且普遍存在。其書寫或者潦潦草草、龍飛鳳舞,或者勾勾畫畫、臟亂不堪,還有的甚至字不成形,難于辨認。書寫功夫之差,令人擔憂與痛心。⊥65⊥、語言表達能力差。不少學生句子不通,表意不清,有的還存在嚴重的語病,更談不上生動、形象、有文采。⊥6、缺乏真情實感,敘寫空洞、乏味。思路滯澀,無話可寫,難于展開。⊥6();?>5⊥、題材雷同,缺少新意。不少學生作文材料不豐富而使用同一題材,給人的感覺是曾背誦同一篇范文。⊥65⊥、文體不熟,更談不上各種文體的得心應手。據了解,學生一般記敘文還可以寫成,而對說明文和議論文則很不熟悉,所寫出的說明文和議論文很不規范,不成文體。至于讀后感、給材料作文、漫畫作文、新聞(消息)等,更無規范可言。尤其是新聞(消息),幾乎無一會寫。6、作文心態不夠健康。表現形式如:(1)畏難偏科。因作文不入門,感到困難,而視作文為畏途,避而不寫,偏向數、理、化。(2)受挫自卑。因考試作文分不高,而感到提高乏力,甚至認為缺少“作文細胞”,而心灰意冷,自暴自棄。(3)無可奈何。因感到作文困難而不喜歡作文,但為了考試,無奈必寫。(4)索然寡味。寫作文缺材料,缺技法,難于下筆,從而索然無味。學生作文存在諸多問題,究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對于書寫潦草來說,主要由于從小學到初中,因教師要求不嚴,而導致學生學習作風不嚴謹,隨意對待書寫和文面,缺乏規范書寫意識,沒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語言表達存在的問題,主要由于讀得少、練得少。對此我們抽查了四所學校的40名學生(每校10人,分屬初一、初二、初三),對同一篇課文(初一《挖薺菜》,初二《蘇州園林》,初三《白楊禮贊》)的熟讀情況,各校只有一兩名學生較熟,很熟的沒有,大多數不熟,不少學生讀起來嗑嗑巴巴,難于斷句,甚至讀錯字。關于背誦,情況更不樂觀,要求背誦的課文極少能背過,多數背的不熟,還有一部分根本背不過。由于讀背功夫差,導致學生缺少語感,缺少語言積累,這又怎么能夠表達得好呢?至于練,大多學校,每學期作文不過四五次,不少作文課用來學課文,況且又沒有寫日記和讀書筆記等輔助學習,怎能語言表達得好?再者,缺乏練習,缺乏積累,也直接導致學生思路的滯澀,真情實感的缺乏和題材、新意的匱乏。可謂讀少練少,弊端多多。文體不熟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平時作文練習少,系統練習更少,因而學生文體意識淡薄,缺少文體概念和文體知識,更無各種文體的技巧可言,有的文體常識甚至是空白的。學生各種不夠健康的作文心態的形成,在于平時缺乏教師的指導、引導和鼓勵,從而缺乏技巧、缺乏成功感、缺乏自信。(二)教師方面。我們通過對多所初中語文教師的調查和了解,感覺到教師的素質和教學現狀更令人擔憂。⊥65⊥、不少語文教師本身就嚴重缺乏規范書寫意識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基本素質差(許多語文教師并非中文專業畢業),缺乏書寫功夫,不但不能指導學生書寫,反而從反面影響學生,誤導學生。⊥65⊥、教師自身寫作素質差。大多數語文教師長期不動筆,不寫教育教學論文,不寫下水文,教學作文紙上談兵,成了實質上的作文外行,因而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6、作文訓練量少、面窄。按平時作文訓練的時間安排,通常是隔周作文一次,一學期一般作文8篇,屬于“達標”,即此,也不能算量足。但是不少學校連8篇作文也達不到,往往不過四五篇。由于作文難教,大量的作文訓練時間用來處理課文。講課文擠占了作文訓練時間,作文訓練項目少,展不開。由于作文訓練少,面又窄,使作文教學處于“應付”狀態,作文內容得不到強化,作文技巧又不能傳授和鍛煉,因而年年搞作文教學,年年收效甚微。⊥6();?>5⊥、講練脫節。語文教師不能利用課本中的講讀范文去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寫作。講課文照本宣科,好似“頭頭是道”,而指導學生寫作卻心中一片茫然,技巧全無。各種文體該怎樣去教怎樣去寫,連教師自身也心中無數。⊥65⊥、評改質量差。長期以來,語文教師工作任務之一是對作文全收全改,教師工作量大,負擔重,加于語文教師又缺少作文改革意識,因而批閱作文馬馬虎虎,應付差事。此外,也由于能力所限,不少教師從教多年,沒有象樣地評改過一篇作文,就連一篇象樣的評點稿也寫不出來。從而不能正常地批改學生作文,使作文評改無技無法,無味低效。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應該說,優師出高徒,劣師誤子弟。語文教師的素質差。直接影響和限制了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和限制了學生寫作素質的提高,這正是農村作文教學現狀“糟糕”的根源所在。二、對策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是“糟糕”的,令人擔憂的,我們必須加大力度,予以改革。筆者在此提出一些建議,姑且算“對策”吧。⊥65⊥、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包括學校的校長,不能再全然不知或視而不見了,一定要把作文教學與改革提到應有的高度,以應有的事業心對待作文教學,督查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工作。⊥65⊥、提高全體語文教師的思想認識,象中高考分配作文分值比例(約占語文總結50%)那樣去投入作文教學的心思、精力和時間,保證學生作文訓練的時間和數量。⊥6、改革語文課堂教學,力求改變講練脫節的現象,以范文帶作文,以范文促作文,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指導實踐。⊥6();?>5⊥、開展作文講評改革,發揮每個語文教師自身的長處,使每個語文教師能夠創造出具有自身個性特征的模式,有效地進行作文批改,指導學生作文實踐。⊥65⊥、利用多種渠道,提高語文教師自身素質,加強教師培訓,使語文教師樹立優化作文教學意識。還應樹立作文教學典型,開展語文教學觀摩,引導語文教師成為作文教學的內行。6、給語文老師一定的壓力,在語文教師中,開展教師下水文、評點文和作文講評課達標及創優評比活動,以此激勵措施,來有效提高作文教學質量。7、改革作文教學的檢查方式,不單以批改量衡量語文教師的工作,力爭減輕語文教師負擔,讓其從繁重的作文教學工作中解脫出來。或以點帶面,或民主評改,采取多種有效的方式,去進行作文批閱評改,力求省時、省力、高效。8、建立活動小組,或成立作文興趣小組,或建立文學社團,廣泛開展各種語文活動,讓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接觸生活,以陶冶學生性情,活躍學生思想,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經歷,積累寫作素材,增加寫作興趣,從而以一當十,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9、辦作文刊物,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積極性。好的學生作文不只是在課堂上表揚、激勵,還要收進優秀作文刊物或文學社刊,還可以推薦到各類報刊發表。這樣,必將大大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積極主動地寫作文,從而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總之,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不是“好”得很,而是“糟”得很。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某農村縣今年縣內高中(不包括參加省重點中學考生)招生考試,考生人數8000余人,其作文卷一類文只有8人,還不到千分之一!其作文現狀可見一斑。筆者呼吁,各級教育領導機構,請切實注重農村初中的作文教學吧,因為只有領導重視了,我們的農村作文教學工作才有轉機。可以說,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領導重視之日,就是作文教學的質量提高之時。初中作文,農村,教學

篇2: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有效途徑

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內容摘要:

多媒體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給作文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為他們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全方位的指導,更重要的是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一個便捷的展示平臺,調動小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小學生寫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使學生品嘗學習成功的樂趣。

關鍵詞:

多媒體激趣素材觀察想象評改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志。然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卻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為我們解決這一難題增添了新的色彩,注入了新鮮血液。利用多媒體不僅可以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而且可以彌補小學生知識面窄的不足,把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展現在五彩斑斕的畫面之中,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陌生事物有較詳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作文變得聲情并茂、生動活潑,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想象空間,讓學生作文鮮活、豐富起來。

一、激發興趣,打開思路。

作文本應是學生吐露心聲,表達真情實感的一種形式,可是有不少學生,一提到作文就頭疼,關鍵是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而借助多媒體進行作文教學有助于解決這個難題。教育家贊可夫曾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要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兒童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素材的積累離不開生活體驗。但現在的學生受生活環境的局限,他們很少有空閑去體驗生活。偶爾有,也存在范圍少,內容單調的弊端。利用多媒體,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又為他們提供了作文的素材。

有一次,我布置學生回家觀察一個小動物,準備寫一篇有關動物的作文,有一部分學生就喊,他們沒養過小動物,從他們的聲音表情可以斷定,他們對這篇習作沒興趣。的確,沒養過小動物,沒仔細觀察過,怎么能寫出好的作文呢?我當時決定暫時取消這項作業。我想,如何彌補學生生活的這一缺憾呢?利用多媒體。課余我用數碼相機拍攝了小狗的生活錄像,把它時而嬉戲、時而吃食、時而睡覺的真實情景接成一個短片。還在網上搜到了小雞、小貓、小山羊、小兔子、鴨子、鵝、小鴿子、小麻雀等常見的小動物的活動短片。第二天,利用電腦先把小狗的生活錄像播放出來,學生特別興奮,個個瞪大雙眼,興趣盎然地觀察著,全體學生都格外投入。在觀察了小狗之后,叫幾位同學說說小狗的外形。他們個個神采飛揚、信心十足。就連平時作文特差的同學也舉手發言了,而且說的還比較有條理。這時我繼續點擊課件,十幾種常見的動物們躍然于屏幕上,鮮明生動的畫面,一下子就將學生的視線、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想說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了。多媒體聲圖色光相融的特點,不僅使他們進入情境,還激發他們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這種情感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情景教學就把“要我寫”變成了“我要寫”。

篇3: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起步階段寫作教學策略探究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起步階段寫作教學策略探究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南門小學余春

【摘要】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長期困擾廣大教學工作者的一大難題。本文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營造樂寫的習作氛圍,構建賞識的評價機制,運用多變的組織形式,創造應用需要等方式,為小學生的作文起步教學開辟新的思路。

【關鍵詞】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策略

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寫作能力的提高,是最讓教師頭痛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學生想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情感時,不是沒有語言詞匯的積累,就是不能順暢有序地表達。長期以來,小學生起步作文一直是作文教學的瓶頸。如何改變這一被動局面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營造樂寫的習作氛圍

良好的習作氛圍給學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這不僅能激發學生良好作文動機,還可以促進自由聯想,使記憶清晰,思路敏捷,語言順利表達。這種習作氛圍的營造包括物質和心態兩大部分。物質的主要是指教室的環境和學生的活動。例如在教室墻壁貼學生佳作,在板報設“名作欣賞”“作文天地”;在黑板上辟名言警句欄;在班上辦圖書角,創班級專刊。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講每日見聞,故事接龍;在午休讀報聽故事;每周進行手抄報比賽,好書推薦會等等。這些設置與活動讓學生一踏進教室,就被一種練習寫作的親切愉悅的氣氛所感染。而心態主要指教師用自己真摯的情感、愛心、和親切的笑臉點燃學生學習寫作的激情。教師一方面要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投入教學過程中,用自己昂揚的激情調動學生對作文的高漲情緒;另一方面,也要表現出對學生的關心、熱愛和真誠的尊重。教師在課堂上的愉快的語調,激勵的目光,欣賞的口氣以及與學生的個別交談都能引起學生心理的共振,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

(二)構建賞識的評價機制

三年級學生是獨立意識急劇增長時期,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希望能得到教師家長的稱贊,得到同伴的羨慕。因此,在習作起步階段,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各種習作的外部條件,用賞識去點燃學生習作的熱情。筆者曾在三年級的習作評價中嘗試運用了以下的評價方法,效果顯著。

1.分層設標,因材施評

心理學表明,只要那些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最能激發學生的動機。因此,在習作目標的制定上要注意不提過高的要求;不出無話可寫的題目;不用嚴厲的批語。習作教學要拋棄一刀切的教學要求,設計多層次的彈性目標,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在訓練重點之外,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確定自己的習作目標。例如在習作時間、數量、書寫、運用詞句上為自己定目標,在評價時再對照目標,達到的就可以加上一個星。這樣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2.挖掘亮點賞識評價

教師的賞識要向面向全體,貫穿全程。教師要鼓勵他們想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只要作文達到了本年段習作的要求和自己制定的目標就要打高分,多表揚。針對不同的學生,大力肯定習作中的優點,增強他們寫作的自信心。對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要避免他們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教師在指出他們習作中的優點的同時,要客觀地指出不足,使他們明確努力的方向。對形象思維不夠強、害怕寫作的學生要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只要他們的習作中有閃光點,哪怕是一句話寫得優美,一個詞用得準確,甚至是一個字、一個標點用得恰當,老師都要給予呵護與贊揚。讓學生在賞識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從中獲取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