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改變批改方式指導學生自改作文提高寫作實效

改變批改方式指導學生自改作文提高寫作實效

2024-07-31 閱讀 7825

改變批改方式,指導學生自改作文,提高寫作實效

【摘要】改變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大面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從僵化、封閉的應試作文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引導學生走向沸騰的社會、走向生活,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使他們放開思路,放開手腳,用自己的手、口表達他們熟悉的事物,實踐證明,只有善用教學平臺,改進作文教學方法,多渠道積累、創設寫作素材,才能大面積地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興趣;平臺;教學手段;以讀引寫;批改方式

多年的語文教學,我深感小學習作教學的效果不佳,教師如何上好習作課深感困惑,口中學生也不時發出“作文難過登天”的感嘆。為什么教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談作色變”呢?

從學生方面來看,一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不會找材料寫。要寫出好文章來,必須要有材料。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二是,有話寫不出。這種“有物不會言”的現象主要是教師沒有給學生架起思維與表達的“橋梁”,學生不知如何去把心中的話表述出來,沒有掌握寫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

從教師的作文教學來看,一是作文教學過于單調,沒有注意調動學生寫作的激情;二是教師的作文教學要求沒有層次,要求過高,脫離了學生認知規律和生活體驗,使學生作文時心理負擔較重,不切實際的要求挫傷一些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普遍厭煩作文,害怕作文,進而不愿作文。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睂懽魇菫榱俗晕冶磉_和與人交流”,“自我表達”就是走入內心,說真話、說實話、說心理話、說自己“一吐為快”的話;“與人交流”就是坦誠布公,以誠相待,以心換心。那么,如何幫助小學生克服怕作文、煩作文的心理,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效率呢?

筆者學校是一所合并學校,生源都來自附近五條自然村和一些流動人口的子女。跟城市的孩子相比,他們見識狹窄,膽識過小。而筆者學校教學設備先進,每間課室都安裝了電子平臺。電子平臺有著巨大的優勢

篇2:高效率低負擔作文批改方法

談談高效率低負擔的作文批改方法

海南省定安縣龍塘中學馮海蓉

【摘要】網絡技術在學校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中,能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等,真正體現學生在作文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作文興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本文談了利用班級q群進行學生作文批改的簡單做法。

【關鍵詞】班級q群批改作文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批改是一種重要而且常用的評價手段和方法。首先,作文批改可以強化學生寫作的動機,不斷調動他們對習作的積極性。其次,作文批改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方面重要的反饋信息,這些反饋信息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作文批改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一直以來,作文批改都是困擾語文老師的難題,而且總擺脫不了低效、繁重的包袱。學生寫寫寫,老師批批批,可效果卻總不能如人所愿,這不但扼殺了學生原本的寫作興趣,同時也加重了老師的負擔。隨著網絡的普及,經過幾年的實踐嘗試,我探索出了一條將班級q群與作文批改科學地結合起來的高效率、低負擔的網絡評改作文之路:

一、利用班級q群進行范文點評

過去我們在評議典型范文的時候,普遍是將范文宣讀一遍,然后師生評論修改。在這個過程中,就算認真的同學,聽了也只對文章大概的內容有一個模糊的印象。班上還有一部分同學雖然側耳傾聽,但對文章的內容卻一無所知。整個過程下來,就成了老師唱獨角戲,同學們基本上沒有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費時費力,效果一點不明顯。現在,學生都帶有手機,我讓學生組建班級q群,通過網絡對學生范文進行點評。如:這一學期第一單元習作寫訪談錄,在學生完成草稿后,我首先選擇有代表性的學生作文,通過網絡發在班級q群里,然后和學生針對文章的格式、內容、語句等方面進行點評、修改。整個過程學生感興趣,參與時熱情高漲,收到了顯著的效果。這樣評析作文的過程不但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提高了他們對作文的熱情。

二、利用班級q群為學生相互評改作文搭建平臺

通過班級q群這個平臺,學生可以互相評改作文。在班級q群里,學生可以談自己的作文,又可以發表自己對別人作文的觀點;可以談哪些句子寫得好,哪些詞語不恰當,結構有什么問題,選材是否得當……還可以開展集體討論,集思廣益,各抒己見。這樣的修改,打破了傳統的修改模式,既充分發揮了同學們對網絡感興趣的優勢,又把修改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學們既要認真負責地指出別人文章的不足,又都得到他人的關注,獲得眾多的建議,吸取別人的優點,便于進一步修改自己的文章。當然,在此過程中,對發現存在的共性問題,我總是及時在群里反饋給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讓學生共同進步。

另外,每期作文,我都選出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發在班級q群里,規定時間讓學生通讀全文,在此基礎上,再由我逐段引導學生集體評議其優劣,并對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我總結,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文章的可取之處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討論為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舉一反三,打破學生思維定勢,在論辯中還能讓學生積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

三、利用班級q群及時對作文進行評改

以往的作文評改大多是老師書面批改為主,而且批改一次以后就很少再去評了,即使是評,也要到下次作文之前。中間間隔的時間較長,學生對上次作文的印象已漸模糊,總評不及時,對學生的水平很難有實質性的促進。利用班級q群,師生可以通過平臺快捷地進行多重交流,學生寫完作文后,很快就可以發給老師或上傳到群里,可以及時得到老師或同學們的多重評價。如:有一次習作是讓學生寫一次家務活,并讓他們把自己的習作放到自己空間,以方便我瀏覽。有一位同學很快把她的作文傳到了她的空間,她寫的是“第一次包粽子”,她把準備的過程寫得很具體,句子寫得很通順,但包的過程卻一筆帶過。于是我在她的作文后留言:老師看到你那么精心準備包粽子,還準備向你學習怎么包粽子呢?你怎么不把包粽子的過程具體寫一寫呢?當我第二天再看她的習作時,她已經把包粽子的整個過程具體生動地展現在我的面前。這說明班級q群能使作文評改及時迅速,效果也比較明顯。

總之,利用利用班級q群進行作文評改,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開辟了作文評改新途徑,改變了傳統的評價觀,使作文評改更科學、更合理。這種評改方式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為作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學生真正成為了作文的主人。

篇3:創新作文批改方法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創新作文批改方法,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學生“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新課標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引導我們在作文批改方面加以探討。我們認為不宜采取單一的批改方式,需綜合多種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利用一切積極因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創新、修改、針對性、開放作文

作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墒牵F在的學生一看到作文、日記就頭疼。“作文難”是現在學生共同的感受?!案淖魑碾y”是老師的共同感受。然而我們的教師肩負的重要職責就是:成功的開啟每一個學生的寫作之門,為他們的一生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如何從修改作文入手,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語文綜合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修改作文是寫作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文章質量的重要步驟。作文初成,往往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修改正是要把一些不恰當,不合適的地方改好。“文不厭改”、“善作不如善改”。可就是修改這個重要環節,至今我們還是習慣于對每個學生的每篇作文精批細改,從字、詞、句的個別修改到眉批總批都細致周到。教師批改作文的時間高耗。我們現在是每周一篇作文,教師每批改一篇作文的時間大概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