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現代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整合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現代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整合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2024-07-31 閱讀 6125

現代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整合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但有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筆就抓耳撓腮,筆桿似有千斤重,半天也寫不出像樣的一篇作文。就目前的教育情況來看,小學生“作文難”、“難作文”的現象仍是大面積的存在。隨著電化教學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教學軟件越來越多的被引入課堂教學,作文教學也不例外。實驗結果證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作文教學,可以創設一個優良的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變成直觀、生動活潑的視覺信息,并配上文字與聲音,圖、文、聲、畫并茂,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使學生的信息認知渠道多元化,解決了學生腦子空洞,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大難題。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后,作文就會成為他們主動的追求和熱烈的向往,這樣才有可能積極主動地學好作文,寫好作文。因此,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情景作文教學,是進行作文教學改革,有效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教學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說話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巨大力量。早在遠古,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見解。低年級兒童的無意注意、無意識記還占優勢,他們的學習活動常受直接興趣所支配,因此更要重視興趣的激發。在“說話”訓練中,教師如果能借助信息技術聲畫并茂的特點,圍繞“說話”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各種情境,能引起和維持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兒童主動說、積極說,提高訓練的有效性。

在教學《狐貍和烏鴉》口語訓練時,我借助播放視頻給學生展示這樣一段動畫場景:遠處小山的那邊慢慢地飛來了一只烏鴉,它飛過遠處的人家的房屋,飛過遠處的森林,飛到了一棵大樹上,仔細一看,原來它嘴里還叼著一塊肉。這時,奸詐的狐貍上場了,它搖晃著走來…最后它騙走了烏鴉的肉。(這里我將他們的對話的聲音都不播放)然后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①它們都說了些什么?②我們可以吸取什么教訓?這時同學們的話匣子打開了,他們紛紛要求發言。這樣,我借助信息技術給學生創設一個語言環境,使他們在模擬的情境中產生了強烈的“說話”欲望,變“要我說”為“我要說”,課堂氣氛顯得輕松愉快,從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術鋪墊,為學生習作引路。

即借助投影和錄像引導學生分析、借鑒作文。小學生寫作必須先模仿,后創作,就像小孩學走路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例文模仿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通過例文的分析,引導學生由仿到作,循序漸進。比如,學生在觀察可愛的小動物──小白兔時,點擊圖片和文字資料,可了解到小白兔的生活習性和它的作用等;點擊視頻資料,可親眼目睹小白兔的耳朵、眼睛、嘴巴、身子以及它吃食、奔跑、睡覺的情況。學生若沒有看清楚的內容,還可以通過放大、重現等方式再次觀察。當學生觀察后仍覺得動筆困難時,又可點擊“綠色導航”中的“指點迷津”和閱讀相關優秀范文,如《小松鼠》、《我家可愛的小貓》等,來仿照寫作。在寫作過程中,還可以查閱“綠色導航”中的“好詞佳句”供學習、選用。這樣,不同的學生通過網絡可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喜愛動物的感情。例文模仿也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通過例文的分析,引導學生由仿到作,循序漸進例文要選準、選好,要與畫面相配合,還要把例文寫法上的優點用精練、簡潔的文字總結出來,為學生的模仿提供信息。教師還可采用超文版的形式,把例文中那些好詞好句,用鼠標點出來,圖文對照,師生一起分析,欣賞。如我在上《描寫你喜愛的動物》這一課題時,讓學生看課文《大熊貓》錄像,邊看邊聽邊思考:課文從那兩方面向我們介紹大熊貓的?讀了文章后,你覺得作者喜愛大熊貓嗎?然后讓學生討論,再板書(外形生活習性喜愛之情)。這樣分析與引導,為學生提供了模仿的信息:應該從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喜愛之情這三個方面來寫自己喜愛的動物的。這樣,自然地由模仿階段進入到創作過程。

篇2:九年一貫制農村學校學生作文自主評價教學實踐與應用

九年一貫制農村學校學生作文自主評價教學實踐與應用

劉建禮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江平小學校

摘要:

一、農村學校學生作文水平及評價方式現狀

二、實施學生作文自主批閱的深刻意義

三、關于學生作文自主評價批閱活動應遵循的六個的基本指導原則

四、《九年一貫制農村學校學生作文自主評價教學實踐與應用》的設計實施思路

五、學校及課題負責人、教師、學生、在專題探索中的角色及任務要求

六、學生作文自主評價評價標準的各學段選擇的基本要求

七、語文教師在班級中掌控實施作文自主評價批閱操作的一般流程

八、建立并落實學生作文評價能力實踐探索的跟蹤統計工作

九、學校對教師在學生作文自主評價批閱過程的常規檢查考核措施

十、對學生作文自主批閱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認識問題的補充說明

關鍵詞

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作文教改探索;學生自主評價批閱實踐探索

一、農村學校學生作文水平及評價方式現狀

目前的作文教學現狀與水平,是值得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憂慮與深思的。

在現實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長期以來,不管是老師,還是教育主管的檢查督促,對學生的作文評改要求是不夠科學的,檢查督促大體是這樣要求教師的:當學生把作文寫好交來后,老師就必須親筆從字、詞、句、篇、意等各個方面在作文本上寫出批語,諸如頭批、旁批、尾批、眉批等等要面面俱到,上級檢查也是看有沒有這些,似乎不這樣做就不是認真批改了作文的。對此,我們一致認為這是一種老師喊苦可學生卻不領情的做法,這是一種重表面形式光彩、輕實質效果的形式主義做法,這是一種落后的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做法,這是沒有抓住學生在作文評價中永遠是主體的做法,這是沒有認識到作文的主人是學生而并不是老師,作文評改的重點應該是面向學生而不是面向形式檢查這個基本事實。

傳統作文教學模式,使學生寫作的快樂參與度低,缺乏寫作文的激情,學生是為完成寫作而寫作,學生一直是處于被動角度。文章虛假不真實、照抄范文、作文套路化現象普遍存在。教師作文指導也是缺乏針對性、目的性、科學性,隨意性很大。

傳統的單純強調老師在學生作文本下書面評語的作文批閱方式,所造成的惡果是使得作文缺乏心靈的交融與碰撞,師生間難以有有效的思想的溝通。不僅教師寫批語方式勞而功少,而且學生依然厭惡作文。

農村學校由于師資、基礎設施、生源先天不足、教學資源等因素的制約,這種現象與城市學校相比,農村學生語文作文水平是差距巨大。

農村九年制學校的目前的特點:一至九年級班級齊全,但班級數目少,班額人員小。學習基礎差,視野狹窄。學生多為留守學生,被動學習,自信不足,缺乏興趣。家長由于外出打工造成子女管理放任自流,。農村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教研探索興趣不濃,教學手段單一,墨守成規居多等,諸多因素不利于發展的,傳統作文教學模式既加重了教師負擔,又壓抑了學生的作文主動創造性。

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由于涉及小學初中九個年級階段的學生,年齡跨度大,與單純的農村初中或者小學相比,作文教學指導工作就更不易,學生作文水平更令人堪憂。

面對這種局面怎么辦?我們經過思考,得出的答案就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作文教學模式必須要實施改革。

篇3: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淺談如何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摘要:

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通過反復實踐,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作文教學途徑。要搞好初中作文教學,尤其是農村初中的作文教學,必須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然后再因材施教,唯有這樣,才能攻克兩大難關,使學生樂于寫作文,教師樂于教作文。要搞好初中作文教學,就要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探索新方法,然后因材施教,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到你的教學中。本文依據《**版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初中學生的寫作要求,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利用多媒體搞好初中作文教學的途徑。

關鍵詞:淺談;搞好;初中;作文教學;途徑。

在中學作文教學中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是對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一個挑戰,是教學改革的一次質的飛躍。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也是現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們要立足于課堂教學的改革,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更充分地發揮多媒體教學的綜合優勢。特別是在語文教學的作文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課件,能為學生提供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多種感覺接受刺激,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作文教學歷來被看作是一個難題,作為教師來說,教會學生寫作文難;而作為學生來說,學會寫作文更難。那么,要搞好初中作文教學有沒有捷徑呢?我認為當然沒有。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根據近些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要搞好初中作文教學,尤其是農村初中的作文教學,多媒體的引入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因此,教師必須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然后再因材施教,唯有這樣,才能攻克兩大難關,使學生樂于寫作文,教師樂于教作文。

一、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平臺,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版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為了做到這一點,我經常利用業余時間為學生搜集整理大量優秀作文,然后在作文課上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或者打印好作為習作的范文,讓學生學會品評欣賞,然后把所思所想訴諸于筆端,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比閉門造車的水平要高的多。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語文教師一定要利用現代化網絡平臺,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愛上作文。

二、利用現代化手段,制定可行性計劃,分析學生的寫作心理。

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深入到學生中去,調查研究學生懼怕寫作文的原因。一方面可以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針對平時懼怕寫作文的學生進行座談。要攻克作文教學的難關,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心理了如指掌,唯有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記得我剛接今年的畢業班時,第一次讓學生寫作文,結果作文收上來后,令我很吃驚,大部分同學僅僅停留在小學三四年級的作文水平,怎么辦?我靜下心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我首先設計制作了一份“調查問卷”,然后打印分發給學生,這樣做的目的是了解學生的寫作心理。結果是大部分同學對寫作文不感興趣,即使有的同學想寫好作文,也不知道怎么寫。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接下來又找對寫作文不感興趣的同學側面了解情況,一問才知道,這屆學生上五六年級時根本沒寫過作文,老師平時也不讓他們寫,臨到考試時,老師讓他們背幾篇,考試的時候,只要相似就背寫下來,這還不算,有的老師竟然教學生說:“不會就抄前面的短文!”嗚呼!誤人子弟呀!聽了學生的話,我很心痛!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起碼的公德心,而不是教會學生投機取巧,這樣的話,我們的教育希望何在?這是其一。其二,有的學生說:“我一看到作文題目就頭疼,不知道如何寫起。”也有的學生說:“每當看到作文題目,我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來了。”還有的學生寫起作文來“眉毛胡子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