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內涵和重要性
淺析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內涵和重要性
摘要:當今社會,大眾傳媒對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產生了極大影響,如何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養已經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時代問題。本文就媒介素養所要求中學生的認知、判斷、選擇和利用媒體信息的能力,媒介方式和媒介信息對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所產生的巨大作用,以及在國內普及媒介素養教育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等實際問題,提出了發展媒介素養教育的具體意見和方法,即完善媒介素養教育工作機制、讓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研究成果真正走進課堂、在生活的潛移默化中提高作為媒介素養基礎的道德素質和能力水平。
關鍵詞:中學生;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教育;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大眾傳媒的普及,“媒介素養”,這個舶來詞越來越受到廣大專家學者的青睞。自199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卜衛在《現代傳播》第一期發表了中國大陸第一篇系統論述媒介素養教育的論文《論媒介教育的意義、內容和方法》,關于媒介素養和媒介素養教育的論文從未中斷。然而,盡管關于媒介素養和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研究有所收獲,但實際上受眾者的媒介素養培養還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中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下面筆者通過分析媒介素養教育的內涵、重要性和國內媒介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探索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具體方法與途徑。
一、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內涵
什么是媒介素養呢?比較經典的定義是:1992年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給媒介素養下的定義“媒介素養就是指人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作為媒介受眾的每個公民,在面對信息的海洋時需要具備主動獲得信息、正確理解信息、批判思考信息、讓信息為我所用的能力,進而能夠正確讀懂與使用媒體信息,避免成為信息的奴隸。所謂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可以概括為“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教育,通過這種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具體地說,一是要學生正確地認識各種媒介形式的特點和以媒介為載體的信息的制作過程,從而提高中學生對媒介信息的辨別能力;二是培養中學生批判地選擇媒介信息的能力,能夠在全面地審視流行媒介信息中所包含、滲透的價值觀因素、知識性信息以及商業性價值的基礎上,選擇對自己成長和發展有正面影響的媒介因素;三是能夠有效地利用媒介發展自己,掌握一定的媒介制作技術、經營技巧的基礎上,重視信息制作和傳播的道德約束,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二、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據調查,當今時代人們接觸和享用各種傳媒信息和媒介資源的機會和時間呈現增加的趨勢。同時,這些信息和資源又對人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處于認知形成階段,對世界和社會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而學校和家庭面對升學的壓力往往想把青少年限制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中,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探索與壓抑之間的矛盾激化使青少年不加選擇地沉溺于傳媒所筑造的奢侈豪華、浪漫自由、個性張揚、五彩繽紛的虛擬世界。又由于青少年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階段,面對大眾傳媒所宣揚的迥異于傳統教育理念的多元價值觀念,往往缺乏選擇、辨別的能力,不假思索地吸收利用,所以容易淹沒在信息洪流之中,無法獲得真正有用的信息,甚至受負面信息影響成為傳媒信息奴役的工具,更嚴重的是造成顯性或隱性的傷害。有的青少年因為模仿傳媒中的行為而做出荒唐的舉動,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典型的例子是《還珠格格》在全國播出后,許多兒童模仿小燕子上吊造成悲劇。而美國科羅拉校園殺戮案中的少年兇手,也是模仿電視中的情節制作土炸彈行兇。因此,開展青少年媒體素養教育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篇2:中學學為中心素養課堂改革研討活動方案
第一次活動
1、時間:*年7月5日中午12:30-2:00
2、地點:行政樓三樓會議室
3、對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
4、議程:
主持:謝*
(1)周校長講話
(2)陳*副校長組織學習“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改革先進的經驗和案例。
(3)謝*布置研討任務:
本次課堂改革的核心思想:學為中心
課堂教學的策略: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解決、任務驅動
課堂改革的目的:有效學習,提升素養。
本次需要研討的問題
①根據本學科特點對課堂40分鐘時間進行分段任務設計(明確各時間段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學習任務)
課堂40分鐘任務設計:
第一環節:0-前5分鐘:組織課堂,新課引入,當堂完成預習檢測
關注點:預習檢測卷如何編寫
第二環節:5-15分鐘:提出問題,任務驅動,學生小組討論解決
關注點:問題如何來(教師如何預設問題,學生的問題如何收集和展示)
第三環節:15-25分鐘:小組展示,相互補充
關注點: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以何種形式組建,小組的位置如何安排,課堂內小組如何分工管理,班級中小組間的評價制度如何跟上,學校中如何加強對學習小組的集體評價。
第四環節:25-35分鐘:教師小結,方法提升,解題指導。
以上第二、三、四環節可以穿插進行,體現精講原則。
第五環節:35-40分鐘:當堂鞏固練習。
②適合新的課堂模式的作業布置、批改和課余時間的管理模式,體現精練原則。(布置什么作業,什么時候批改?如何批改?作業中的問題什么時候解決?以何種方式解決學生作業中的問題?)
③設計出適合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集體備課模式(備什么?怎么備?什么形式的作品?)
各學科組在獨立研究期間,組長牽頭,學科組研討兩次,形成共同方案。
第二次活動
1、時間:*年7月26日-7月29日
2、地點:待定
3、對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每個成員帶筆記本電腦)
總務處(后勤安排)
信息技術處(提供投影儀)
4、議程:
7月26-27日:各小組研討,形成初步方案,上交電子稿。
7月28日:各小組完善方案、各小組展示本組方案(ppt形式),相互探討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本組方案。
7月29日:各小組完成本次方案,把成果電子稿上交。
第三次活動
1、時間:*年8月25日-8月30日
2、地點:學校各會議室
3、對象: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全體老師
4、議程:
1、學習課堂改革新模式,集體討論完善模式。
2、組內分工,集體備課
3、領導小組成員審核各集體備課小組的成果。
后續工作,各備課組根據學校課堂教學新模式,完善提升。
相關推薦:
高郵市中小學高效課堂過關年活動方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活動方案
親子團隊第二課堂活動方案
篇3:小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的讀書活動方案
根據《溫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溫教師〔*〕2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教師發展為本,以提升教師學科素養為突破口,堅持“面向全體、系統規劃、扎實有效”的原則,著力提高我校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水平,努力促進我校教育質量上一個臺階。
二、行動目標
我校將利用5年時間,對在職專任教師學科素養培訓、考核和比賽活動,從以下四個方面達成目標:
(一)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加強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圍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教學能力、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開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二)明確校本培訓學時,在職專任教師每年完成24學時,5年內完成120學時的校本培訓,并有90%以上教師通過學科素養年度考核,獲得合格證書。
(三)通過學科素養比賽,以賽帶訓,以賽促學,為教師搭建一個專業成長、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臺。
(四)積極探索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有效途徑,開展教師教育專題研究和改革實驗,建立健全培訓項目制度。
三、具體任務
(一)培訓
校本培訓是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的主陣地,更是本次提升行動的基礎和關鍵所在。校本培訓內容以課程與課堂為核心,按年度分主題逐年推進,重在結合教學工作,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加強實踐反思和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能力和指導學生學習能力,促使教師專業水平不斷發展。
1.培訓對象:全校在職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可自選一門學科參加培訓。
2.培訓主題和內容:
主題
內容要點
教育專著閱讀
①制定讀書方案,教師每年至少閱讀1本教育教學專著;
②開展名著導讀、讀書學習會、積極撰寫讀書征文評比等交流活動。
指導學生學習
①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學生學習特征和學習現狀;②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典型錯誤并提出改進意見;③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評價學生學習的能力。
專業知識與技能
①研讀課標和教材,熟悉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明白“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②根據課標、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制定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課時(單元)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設計、組織教學過程,研究習題、知曉習題的價值;③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作業,能評價試題和命題;④能進行教學診斷、教學研究和改進。⑤熟練掌握教學技能(如導入、語言、板書、總結、現代教育技術、情境創設、互動交流、課堂問題處理等)和學科專項技能(如實驗、視聽、演講、藝術等)
科學知識與人文素養
了解科學、歷史、文學和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豐厚文化功底。
(二)考核
考核是保障,通過考核,促進校本培訓質量提高,促進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
每年8月,組織教師參加考核??疾榻處煂W科專業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分析評價指導學生的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技能。
1.考核對象:全體在職專任教師。女教師年滿50周歲,男教師年滿55周歲自愿參加。
2.考核形式:統一測試與抽查考核相結合,
3.組織實施:縣教育局統一組織測試。
4.獎懲措施:每年考核結束,公布優秀率、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年度考核優秀率不超過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15%,不合格率原則上控制在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5%以內。凡年度考核不合格教師,校本培訓中的“讀書、專業知識與技能”等項目學時(共15學時)不予認定,不得參加當年的評優、評先、職稱晉升??己藘炐阏?,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量化考核中加5分。
(三)比賽
1、單項評比
(1)讀書征文評比:從*年起,每年2月份開通教師讀書征文評比網絡上傳端口;并把讀書征文的參賽率與校本培訓工作評估結合起來。
(2)名優教師文本解讀觀點報告評比
(3)單項技能評比
2、教學綜合能力比賽
為深化教師素養提升行動,每年在各學科考核的基礎上,推選考核成績優秀者參加教學綜合能力比賽,開展展示和交流活動,為教師成長搭建新平臺,以發現培養一大批具有較高學科素養的骨干教師,總結推廣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
(1)對象:考核中成績優秀的教師代表。
(2)內容:比賽內容為“教學綜合能力”。
(3)組織:
比賽由縣教育局組織,采取學校、學區逐級選拔的方式。
1)學區(或直屬學校)級比賽的辦法由學區(或直屬學校)擬定。
2)縣級比賽分為初賽和復賽。
3)在縣級比賽基礎上推薦一定名額組團參與市級比賽,選派團隊分a、b兩組,a組為年齡40周歲及以上教師,b組為年齡40周歲以下教師。比賽設個人獎和團體獎。
四、實施步驟
具體安排如下:
(一)*年下學期全面啟動,開展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并按年度計劃實施。
(二)*年10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考核。
(三)*年12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比賽。
五、組織保障
(一)為了有效開展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我校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鄭偉
組員:邵海銀鄭小忠邵潔蕾邵聯菊劉海鷗
永嘉縣碧蓮鎮中心小學
*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