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當前困擾提高農村小學校長信息化素養幾個問題

當前困擾提高農村小學校長信息化素養幾個問題

2024-07-31 閱讀 4151

淺析當前困擾提高農村小學校長信息化素養的幾個問題

湖北省利川市毛壩鄉青巖小學王雄偉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圖、文、聲并茂的特點,網絡具有虛擬的特殊功能,不受時空的限制,如果用于教育教學,則資源無比豐富,既可選擇自己所需的優質課件,又可聆聽教育專家的教學示范……作為一名農村偏遠地區的小學校長,本應該不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才能在學校教師群體中發揮引領作用。然而,面對這一切,多么想掌握它,但卻又似乎只能是一種奢望,因為有諸多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這個夢想的實現。

一、觀念轉變緩慢,思想認識不高,是擺在農村小學校長面前的、直接影響提高信息化素養的關鍵。

根據作者初步統計,目前全鄉共有完全小學7所,但是,校長能較為熟練地操作計算機的人數卻未超過半數,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認識不夠,認為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離我們還很遠。因為學校網絡不通,就忽視自身的學習,即使有時要向上級交各種表冊,也是完全分配給“遠程管理員“來完成。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惰性。而這種惰性的養成,不僅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師,更會影響到學生,同時也會讓學校與外面的世界差距越來越大,最后一定會在信息化建設中落伍。所以,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作為”校魂“,必須眼光看得更遠,要主動走出去學習,學會熟練操作計算機,為將來網絡開通的那一天做好準備。同時,也向全校師生傳達一種正能量:只有堅持不懈的學習,才不會被淘汰!才能適者生存!

二、信息技術的操控,必須得以網絡為載體和依托,而學校恰好沒有。

記得**年,上級為我們每一所農村“完小”統一配備了一臺電腦,還安裝了遠程教育接收系統,配置了電視和DVD機,同時,每所學校還組織了一名教師參加短期操作培訓,返校后的“遠程管理員“,雖盡心盡力,但終因沒有絲毫操作基礎,加上培訓時間太短,許多地方都沒有弄明白,就更談不上對學校的其他教師進行指點了。僅能順利接收的”空中英語課堂“,也最終因為沒有英語教師而不了了之。學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分享到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就是從DVD機光碟中欣賞到的名師授課內容。時間向后推移到**年,由于我們所在的鄉鎮開通了中國電信天翼無線網站,經過中心學校領導多次協商,終于開通了無線網卡服務,由于學校地處崇山峻嶺之中,導致網速比蝸牛還要慢,根本不能下載任何能幫助教育教學的資料。解決網絡問題的核心是資金問題,作為一名最基層的教師,我們期待政府和主管部門能對農村學校投入更多的資金,讓邊遠農村教育這塊天地中的孩子們能真正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其實,每次上教育信息技術課,望著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留在心里的總是一種隱痛:難道偏遠的農村孩子就不能順利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嗎?而面對現狀,我們農村小學的教師卻又顯得那么無能為力!我們敢肯定的是:只要有線寬帶信息暢通,作為校長,肯定會義無反顧的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三、向外爭取、向內挖潛,不斷更新和添置各種設備設施,讓教師、學生、校長有機會接觸計算機,有機會在網絡中去學習、去運用。

當前,農村完全小學的學生數一般都只有一百來人,公用經費很少,那就得考驗校長的理財能力,務必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不僅要做到“量入為出“,更要向外爭取,在當下這么好的政治環境下,各級政府和部門都十分關心教育事業的發展,校長就應該轉動腦筋,嚴格把好學校管理的各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自己學校的獨特魅力展現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學校、關心我們的學校。在條件基本具備的前提下,采取逐年添置設備設施的方法,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好的學習場所。只有每一位教師都熟練掌握了信息技術的操作和運用,校長才會不斷感受到不學就要滯后的壓力;只有讓每一個孩子都真正享受到了現代教育的優質資源,校長才能說上一句問心無愧;只有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切實提高了,校長才會感到欣慰!

總之,當前的農村小學校長加強信息技術操作學習已經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如果沒有學習的平臺,要圓夢的路還很長。吾輩應主動出擊,迎難而上,待到蟬蛹破繭時,將展翅飛翔!

篇2:中學學為中心素養課堂改革研討活動方案

第一次活動

1、時間:*年7月5日中午12:30-2:00

2、地點:行政樓三樓會議室

3、對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

4、議程:

主持:謝*

(1)周校長講話

(2)陳*副校長組織學習“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改革先進的經驗和案例。

(3)謝*布置研討任務:

本次課堂改革的核心思想:學為中心

課堂教學的策略: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解決、任務驅動

課堂改革的目的:有效學習,提升素養。

本次需要研討的問題

①根據本學科特點對課堂40分鐘時間進行分段任務設計(明確各時間段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學習任務)

課堂40分鐘任務設計:

第一環節:0-前5分鐘:組織課堂,新課引入,當堂完成預習檢測

關注點:預習檢測卷如何編寫

第二環節:5-15分鐘:提出問題,任務驅動,學生小組討論解決

關注點:問題如何來(教師如何預設問題,學生的問題如何收集和展示)

第三環節:15-25分鐘:小組展示,相互補充

關注點: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以何種形式組建,小組的位置如何安排,課堂內小組如何分工管理,班級中小組間的評價制度如何跟上,學校中如何加強對學習小組的集體評價。

第四環節:25-35分鐘:教師小結,方法提升,解題指導。

以上第二、三、四環節可以穿插進行,體現精講原則。

第五環節:35-40分鐘:當堂鞏固練習。

②適合新的課堂模式的作業布置、批改和課余時間的管理模式,體現精練原則。(布置什么作業,什么時候批改?如何批改?作業中的問題什么時候解決?以何種方式解決學生作業中的問題?)

③設計出適合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集體備課模式(備什么?怎么備?什么形式的作品?)

各學科組在獨立研究期間,組長牽頭,學科組研討兩次,形成共同方案。

第二次活動

1、時間:*年7月26日-7月29日

2、地點:待定

3、對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每個成員帶筆記本電腦)

總務處(后勤安排)

信息技術處(提供投影儀)

4、議程:

7月26-27日:各小組研討,形成初步方案,上交電子稿。

7月28日:各小組完善方案、各小組展示本組方案(ppt形式),相互探討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本組方案。

7月29日:各小組完成本次方案,把成果電子稿上交。

第三次活動

1、時間:*年8月25日-8月30日

2、地點:學校各會議室

3、對象: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全體老師

4、議程:

1、學習課堂改革新模式,集體討論完善模式。

2、組內分工,集體備課

3、領導小組成員審核各集體備課小組的成果。

后續工作,各備課組根據學校課堂教學新模式,完善提升。

相關推薦:

高郵市中小學高效課堂過關年活動方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活動方案

親子團隊第二課堂活動方案

篇3:小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的讀書活動方案

根據《溫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溫教師〔*〕2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教師發展為本,以提升教師學科素養為突破口,堅持“面向全體、系統規劃、扎實有效”的原則,著力提高我校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水平,努力促進我校教育質量上一個臺階。

二、行動目標

我校將利用5年時間,對在職專任教師學科素養培訓、考核和比賽活動,從以下四個方面達成目標:

(一)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加強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圍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教學能力、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開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二)明確校本培訓學時,在職專任教師每年完成24學時,5年內完成120學時的校本培訓,并有90%以上教師通過學科素養年度考核,獲得合格證書。

(三)通過學科素養比賽,以賽帶訓,以賽促學,為教師搭建一個專業成長、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臺。

(四)積極探索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有效途徑,開展教師教育專題研究和改革實驗,建立健全培訓項目制度。

三、具體任務

(一)培訓

校本培訓是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的主陣地,更是本次提升行動的基礎和關鍵所在。校本培訓內容以課程與課堂為核心,按年度分主題逐年推進,重在結合教學工作,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加強實踐反思和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能力和指導學生學習能力,促使教師專業水平不斷發展。

1.培訓對象:全校在職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可自選一門學科參加培訓。

2.培訓主題和內容:

主題

內容要點

教育專著閱讀

①制定讀書方案,教師每年至少閱讀1本教育教學專著;

②開展名著導讀、讀書學習會、積極撰寫讀書征文評比等交流活動。

指導學生學習

①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學生學習特征和學習現狀;②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典型錯誤并提出改進意見;③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評價學生學習的能力。

專業知識與技能

①研讀課標和教材,熟悉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明白“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②根據課標、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制定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課時(單元)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設計、組織教學過程,研究習題、知曉習題的價值;③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作業,能評價試題和命題;④能進行教學診斷、教學研究和改進。⑤熟練掌握教學技能(如導入、語言、板書、總結、現代教育技術、情境創設、互動交流、課堂問題處理等)和學科專項技能(如實驗、視聽、演講、藝術等)

科學知識與人文素養

了解科學、歷史、文學和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豐厚文化功底。

(二)考核

考核是保障,通過考核,促進校本培訓質量提高,促進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

每年8月,組織教師參加考核。考查教師學科專業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分析評價指導學生的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技能。

1.考核對象:全體在職專任教師。女教師年滿50周歲,男教師年滿55周歲自愿參加。

2.考核形式:統一測試與抽查考核相結合,

3.組織實施:縣教育局統一組織測試。

4.獎懲措施:每年考核結束,公布優秀率、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年度考核優秀率不超過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15%,不合格率原則上控制在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5%以內。凡年度考核不合格教師,校本培訓中的“讀書、專業知識與技能”等項目學時(共15學時)不予認定,不得參加當年的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考核優秀者,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量化考核中加5分。

(三)比賽

1、單項評比

(1)讀書征文評比:從*年起,每年2月份開通教師讀書征文評比網絡上傳端口;并把讀書征文的參賽率與校本培訓工作評估結合起來。

(2)名優教師文本解讀觀點報告評比

(3)單項技能評比

2、教學綜合能力比賽

為深化教師素養提升行動,每年在各學科考核的基礎上,推選考核成績優秀者參加教學綜合能力比賽,開展展示和交流活動,為教師成長搭建新平臺,以發現培養一大批具有較高學科素養的骨干教師,總結推廣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

(1)對象:考核中成績優秀的教師代表。

(2)內容:比賽內容為“教學綜合能力”。

(3)組織:

比賽由縣教育局組織,采取學校、學區逐級選拔的方式。

1)學區(或直屬學校)級比賽的辦法由學區(或直屬學校)擬定。

2)縣級比賽分為初賽和復賽。

3)在縣級比賽基礎上推薦一定名額組團參與市級比賽,選派團隊分a、b兩組,a組為年齡40周歲及以上教師,b組為年齡40周歲以下教師。比賽設個人獎和團體獎。

四、實施步驟

具體安排如下:

(一)*年下學期全面啟動,開展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并按年度計劃實施。

(二)*年10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考核。

(三)*年12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比賽。

五、組織保障

(一)為了有效開展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我校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鄭偉

組員:邵海銀鄭小忠邵潔蕾邵聯菊劉海鷗

永嘉縣碧蓮鎮中心小學

*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