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提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素養論文

提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素養論文

2024-07-31 閱讀 3684

關于提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的論文

摘要: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信息技術教師起著關鍵作用,其專業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在闡述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的基礎上,從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兩個方面,對如何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素養;途徑

新課標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確定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將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對信息技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組織者,信息技術教師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但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適應新形勢,駕馭信息技術教學教研工作。

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

打鐵還需自身硬,信息技術教師要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應當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教書育人的能力,能夠促進信息技術與多學科的整合。

(一)教育教學理論

信息技術教師首先是教師,然后才是信息技術教師。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具備教師的基本功,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武裝自己,具有豐富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倫理學知識,能夠把握一般教育規律,熟練掌握教學技能,熟悉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還要掌握信息技術教學指導理論,明晰課程標準,研究教學方法,不僅要知道教什么,還要明白怎么教、如何才能教得好。

(二)信息技術學科知識

信息技術涵蓋面廣泛,知識更新速度也很快,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對這一學科有全面系統的認識和理解,了解信息技術的歷史演進和發展方向,精通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知識,熟練使用操作系統、常用工具軟件和多媒體設備,掌握幾門程序語言并能進行簡單程序開發。另外,作為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參與者,信息技術教師通常負責管理校園網和網絡設備,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安全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基本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種能力也是信息技術教師所必備的。教師要培養自己敏銳的信息意識,能夠通過多種方式獲取信息,善于區分、判斷、篩選對教育教學有益的信息并能準確理解其含義,對信息進行分類、重組、合成、加工,以合理的方式存儲,給學生呈現健康的、有價值的信息資源。

(四)學科整合能力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教師要開闊視野,儲備多學科知識,在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幫助學科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與不同媒體優化組合,將信息技術有機融入學科教學過程,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與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在實踐中摸索出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有效途徑。

(五)組織管理能力

教師的首要工作是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面對一個幾十人的班級,信息技術教師要能夠從容有序地管理眾多學生,妥善處理師生關系,組織好課程教學。同時,隨著學校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教師承擔著很多信息技術服務保障工作,比如信息化項目管理、校園網管理維護、其他學科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信息技術教研及競賽活動等,這些都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篇2:在信息技術普及前提下提高教師信息素養與技能

在信息技術普及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教師信息素養與技能

【摘要】:發達地區的教師已經具備了很高的信息化技術能力,但是我們農村的教師的信息化技術能力還是很低,教育信息化呼喚教師信息素養的盡快提高,作為教育者,教師帶領學生走進信息化時代,自身必須有著較高的信息素養。教師集體的信息素養狀況對學生的信息意識的啟發和學習熱情有著直接的影響。那么如何培養和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是學校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關鍵詞】:信息素養與技能;培養和提高;中小學教師

教育信息化呼喚教師信息素養盡快提高。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容量大,信息組織方式和管理方式大大改變,如何在浩如煙海、漫無邊際的信息中獲取所需的有用信息,如何對有用信息進行有效的加工、處理,如何利用現代信息工具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教與學,成為對教師發展至關重要的問題,也對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作為教育者,教師帶領學生走進信息化時代,自身必須有著較高的信息素養。教師集體的信息素養狀況對學生的信息意識的啟發和學習熱情有著直接的影響。那么如何培養和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是學校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二、培養和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的方法與途徑

既然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已成為必需,那么,如何來提高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呢?一般來說,提高教師自身信息素養的方法有:學習信息技術基本知識、掌握和應用信息技能,提高使用信息化的意識,讓他們感受信息化的環境影響。

(一)學校對教師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培訓

1、制定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計劃,是教師自覺提高自身信息技術素養的良好開端。

培訓策略及方法:(1)、應根據各校教師的信息能力的現狀,制定合適的培訓內容。使教師們學即有所得,特別是消除老師們因“不會用”“不敢用”而產生的焦慮感。(2)、在培訓方法和考核策略上,采用任務驅動方式,利用活動促進的方法,結合培訓目標,布置具體任務,把考核與培訓結合起來;根據教師水平,分層次開展培訓。另外,經常進行作品展示等交流形式,形式良好的學習氛圍。

2、理論學習與技術培訓相結合

理論學習是為了解決觀念和認識問題。觀念和認識不僅是教師認同、接納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更重要的是,現代教育需要教師用全新的知識觀、人才觀和教學觀去重新審視和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對信息技術的認知水平。因為信息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在不同的教育思想觀念的指導下應用信息技術,產生的教育效果也有所不同,要提高教師的信息素質并促進教育的信息化,觀念的變革必須先行。當前一些學校更重視技術培訓而忽視觀念建設的作法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表現,只有理論學習與技術培訓相結合,才能實現觀念轉變推動技術應用水平的提高,技術應用水平提高促進觀念轉變的良性發展。

3、全員培訓與骨干培訓相結合

教師信息素養和提高是一個長期性工程,在實施培訓中必須注意全員培訓與骨干培訓相結合。提高信息素養是對全社會教師的要求,只有面向全體,才能從根本上使整個教師隊伍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必須全員參與。但是必須承認,教師隊伍中個體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技術水平有高低,認識到位有先有后。因此在培訓的同時,有必要先期發展一批教學思想先進、信息素質較高的骨干教師群體,通過骨干教師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去帶動周圍的教師,為其他教師的提高積累經驗,進而促進大面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