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用研究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研究
摘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相聯、密不可分。“校訊通”則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使教師、家長在學生的教育和安全管理方面實現實時、快捷溝通的教育網絡性平臺。它能夠引導家長了解、參與、監督學校的教育工作,充分的發揮了學校和家庭的合力作用,它是連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座溝通之橋。“校訊通”能讓心的溝通更近一些,能讓愛的關懷更暖一些。
關鍵字:校訊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溝通;家校溝通;
一、“校訊通”定義:
“校訊通”是中國移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短信、互聯網、語音等)實現家庭與學校快捷、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是一套可以有效解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的信息交流系統。校訊通讓家長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可以讓家長隨時、隨地的向老師提出建議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現。他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校訊通”作用:
(1)、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實現家校互動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成員。每位家長都為了孩子操盡了心,付出了無盡的汗水與精力。常常出現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的現象,對孩子寵愛有加,常使孩子養成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也有一些家長缺少正確的教子方法,對孩子放任自流、粗暴打罵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我經常通過校訊通與家長聯系,將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日常表現、每周和期未評語、學校的動態和通知直接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家長也可通過短信與學校老師進行互動。利用校訊通進行溝通使老師更加深入了解學生,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因材施教,提高了教育效果。
(2)、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子方法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心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是,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家長,他們往往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把一切都交給老師了,自己只要給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師的事。此外還存在著:把孩子當作比較的對象;不尊重孩子的隱私權;給孩子指定發展方向;把學習成績當成一切表現的指針;認為父母的愛是對子女任何要求的借口等諸多教育誤區。所以,我們應首先轉變家長的這些不正確的觀念,經常通過校訊通短信平臺向家長推薦一些家教的文章,并針對孩子的特點和實際問題,教給家長一些科學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還要讓家長正確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愛好等,既不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不要“放任不管”。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從而慢慢地擔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3)、傳達學校、老師的關愛之情。
現在的家長工作太忙,常常疏于對孩子照顧,這時可以發揮校訊通的作用進行溫馨提示。天氣變化了,氣溫升降了,發一條短信提醒家長及時給孩子添、減衣物。疾病流行時,提醒家長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場合,該怎樣去做好防范工作,應從哪些方面去做,應注意什么,這樣的一條短信操作起來非常容易且方便,所流露出的卻是一種老師對學生、對家長的關心與愛護,常常能感動家長,打動學生,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提高教育的效果。
篇2: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用研究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研究
焦作沁陽市實驗小學蔡彩霞
摘要:校訊通是加速校園信息化進程、實現交互式溝通的重要手段。它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搭建了一座以學生為中心的橋梁,使得家校互聯、家校合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快捷、有效。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學校、家庭加入校訊通的隊伍,校訊通的作用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本文通過調研文獻并結合鹽池縣長城希望小學使用校訊通家校溝通的狀況,分析了不同階段校訊通所起到的作用,展望了未來校訓通的作用。希望校訊通可以在協同學校教育和家庭家庭教育起到更大的作用,真正成為教育者的有力助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溝通;協同教育
從國家教育部把“家校通的研究與應用”作為一項重點研究課題,列入國家教育部“十五規劃”以來,[1-3]校訓通顯示出現代基于網絡信息化家校溝通的優點。當“非典”到來的時候,校訊通保障了北京地區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4]當“甲流”到來的時候,為了做好防控工作,通過校訊通的平臺,提醒家長從家庭做起,每天給孩子量體溫。[5-6]
隨著移動公司不斷加快移動信息化在各行各業的推廣和應用[7-9],校訊通也悄然走進了鹽池縣長城希望小學。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橋梁,以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它以便捷、實用迅速風行,使用頻率也日漸增長。從我們小學使用校訓通的狀況來看,前兩年是我校使用校訊通的初級階段,它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用于班主任收發信息、發公告,與全體家長溝通,給家長留言反饋孩子在校的表現,與個別家長交流。從**年至今是校訊通在我校的發展階段,它的功能開始多樣化,校訊通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教師、學生的歡迎。有了校訊通,我們的會議次數大大減少,很多需要傳達的會議精神、文件精神盡可能通過這一平臺告知教師。究其原因,教師和家長在觀念上有了轉變,由過去的單一傳統家校聯系的模式走進了現代的、多樣的、信息化模式,充分利用了這個平臺,使校訊通成為家校溝通的得力助手。
一、校訊通初級階段的作用
這個階段的校訊通的使用還多停留在“問題解決”的層面上,只有出現“問題”時才能夠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才促使他們的溝通需求。這種被動的、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溝通目的,有著致命的缺陷,就是一旦當問題解決了或者是緩解時,溝通也就隨之減少或者完全沒有了。因此,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才總是呈現出計劃性差、隨意性強的特點,甚至有時一天有好多條短信,有時好多天沒有一條短信。因此我認為這個階段的作用負面效益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篇3: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用
淺談“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
摘要:
自古以來,教育,備受人們關注,它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各施其責,都為重要。因而,如果我們想搞好教育,培養出代代優秀人才,那么,就必需將這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特別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會直接對孩子今后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但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脫離,家長不了解孩子在校接受教育的情況,學校不了解學生回家后的表現。因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溝通方式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校訊通”是中國移動面向全省中、小學開發的教育信息化產品。借助短彩信、語音和互聯網載體,通過校園簽到刷卡機、學生平安卡、親情電話等設備,為家長、學生、教師提供完善的家校互動、平安簽到、課外輔導等服務,更安全、更智能,更人性,關愛孩子成長每一步。
關鍵詞:校訊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溝通
正文:
自古以來,教育,備受人們關注,它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各施其責,都為重要。因而,如果我們想搞好教育,培養出代代優秀人才,那么,就必需將這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特別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會直接對孩子今后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但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脫離,家長不了解孩子在校接受教育的情況,學校不了解學生回家后的表現。因此,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溝通方式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在過去,人們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話聯系等方式來進行家校溝通,使其家長和老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輔導、交流。但對于現在快節奏生活的人們來說,舊的方式也漸漸地出現了許多問題,如:
1、家訪是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也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它不具有普遍性,如果要解決一個共性問題,就難以達到最佳效果。另外,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特別是在我國農村,大多數家長去城里打工,上班地點一般離家較遠,上班時間較長,大部分家長在家時間較少,而學生居住地不集中,教師進行家訪的時間和精力又有限,一個學期下來,能真正家訪的寥寥無幾,使家校得不到有效、及時地溝通。
2、家長會是目前比較普遍的一種家校溝通方式,但由于班級人數多,優差不等,使得家長會往往區于形式,內容單調,受時間限制,家長大都反應收獲甚微。
3、電話聯系可能是現代家校聯系中最主要的方式了,解決了以上所存在的時間與距離問題,大大提高了家校聯系的效率。但有些問題僅僅靠打幾個電話,難以達到深入的效果,問題的解決不夠徹底。而有一部分老師索性以此代替了家訪,還時不時地打電話向父母匯報“問題”,熟不知更容易引起家長和學生的反感。
現如今,中國移動為家校聯系推出了新的溝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