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校訊通平臺在家校共建中應用及問題建議

校訊通平臺在家校共建中應用及問題建議

2024-07-31 閱讀 7943

淺析校訊通平臺在家校共建中的應用及問題建議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已經入網絡信息時代,學生不僅所涉及的知識面越來越廣,而且很迫切想了解新鮮事物,這樣讓很多學生迷失了方向,所以學生的教育成為當前比較關切的問題。但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方式轉變等一系列原因,家長的工作時間也越來越緊張,傳統(tǒng)的家校溝通方式已顯得力不從心。在這種情況下,“校訊通”溝通平臺應運而生。它在家長和教師,社會、學校和家庭之間架起了一座全新的信息溝通橋梁,并將隨著家校之間的有效互動而不斷完善,進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為構建和諧學校做出極大貢獻。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溝通;應用探討

隨著經濟條件的提高,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他們更迫切想了解孩子在校表現(xiàn),而老師也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共同做好教育工作。長期以來,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方式很單一,僅限于家訪、打電話、開家長會等傳統(tǒng)的溝通方式。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家長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定期與老師會面。從老師的角度來看,上班期間往往很難找到家長,而下班之后又要忙于備課和家務,要將每個學生的情況都及時地反饋給家長幾乎是不可能的,從而造成雙方在溝通上的被動性和局限性。正因如此,教師不能把學生在校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家長,學生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老師也不能及時掌握。這種情況既不利于教師更好的教育,也不利于家庭教育,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校訊通平臺則能快速傳遞和及時反饋信息,能及時聯(lián)系家長和學校,起到一個紐帶作用。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工作的實際狀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我的一些淺顯的認識和做法,與大家商榷。

一、校訊通在家校聯(lián)系中的作用

(一)、發(fā)布作業(yè),防止欺騙

家庭作業(yè)是學生復習、消化、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學習活動,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家庭作業(yè)完成的如何,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家長只有知道每天的家庭作業(yè),才能更好地監(jiān)督孩子學習。而作業(yè)是校訊通內容中最重要的一項,也是家長最關心的一點,校訊通短信能讓家長實時監(jiān)督孩子能否把家庭作業(yè)完整的做完。

對一部分同學來說,向家長瞞報家庭作業(yè)的情況以前時有發(fā)生,但自從開通校訊通以后,因老師發(fā)送的作業(yè)通知一目了然,謊報“軍情”已經不可能了,對其有拖拉懶散習慣的孩子,校訊通又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

(二)、溫馨提示,溫暖人心

班主任可以利用校訊通平臺,給家長發(fā)送溫馨的節(jié)日問候、氣溫驟降添加衣物、預防流感小常識。在假期期間提醒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yè)、注意假期安全等溫馨短信。這樣可以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孩子的關心,進而拉近了老師與學生們的距離,也拉近了老師與家長們的距離。

上學期的一天下午,學校接到縣教育局的緊急通知:今明兩天,我縣將會出現(xiàn)暴雨,各學校要做好安全防范,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學校立即通過校訊通平臺及時通知學生家長:“由于明天將會有暴雨,各位家長注意孩子上學放學的護送,確保安全”,從而避免了學生在上學路上出現(xiàn)安全問題。期末考試期間,上學、放學時間有變化,我通過校訊通平臺把上學、放學時間發(fā)給家長,保證了家長的接送時間。校訊通平臺提供了學校工作的方便,同時也方便了家長。

篇2:校訊通對協(xié)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用研究

“校訊通”對協(xié)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研究

焦作沁陽市實驗小學蔡彩霞

摘要:校訊通是加速校園信息化進程、實現(xiàn)交互式溝通的重要手段。它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搭建了一座以學生為中心的橋梁,使得家校互聯(lián)、家校合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快捷、有效。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學校、家庭加入校訊通的隊伍,校訊通的作用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本文通過調研文獻并結合鹽池縣長城希望小學使用校訊通家校溝通的狀況,分析了不同階段校訊通所起到的作用,展望了未來校訓通的作用。希望校訊通可以在協(xié)同學校教育和家庭家庭教育起到更大的作用,真正成為教育者的有力助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溝通;協(xié)同教育

從國家教育部把“家校通的研究與應用”作為一項重點研究課題,列入國家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以來,[1-3]校訓通顯示出現(xiàn)代基于網絡信息化家校溝通的優(yōu)點。當“非典”到來的時候,校訊通保障了北京地區(qū)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4]當“甲流”到來的時候,為了做好防控工作,通過校訊通的平臺,提醒家長從家庭做起,每天給孩子量體溫。[5-6]

隨著移動公司不斷加快移動信息化在各行各業(yè)的推廣和應用[7-9],校訊通也悄然走進了鹽池縣長城希望小學。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橋梁,以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它以便捷、實用迅速風行,使用頻率也日漸增長。從我們小學使用校訓通的狀況來看,前兩年是我校使用校訊通的初級階段,它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用于班主任收發(fā)信息、發(fā)公告,與全體家長溝通,給家長留言反饋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與個別家長交流。從**年至今是校訊通在我校的發(fā)展階段,它的功能開始多樣化,校訊通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教師、學生的歡迎。有了校訊通,我們的會議次數(shù)大大減少,很多需要傳達的會議精神、文件精神盡可能通過這一平臺告知教師。究其原因,教師和家長在觀念上有了轉變,由過去的單一傳統(tǒng)家校聯(lián)系的模式走進了現(xiàn)代的、多樣的、信息化模式,充分利用了這個平臺,使校訊通成為家校溝通的得力助手。

一、校訊通初級階段的作用

這個階段的校訊通的使用還多停留在“問題解決”的層面上,只有出現(xiàn)“問題”時才能夠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才促使他們的溝通需求。這種被動的、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溝通目的,有著致命的缺陷,就是一旦當問題解決了或者是緩解時,溝通也就隨之減少或者完全沒有了。因此,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才總是呈現(xiàn)出計劃性差、隨意性強的特點,甚至有時一天有好多條短信,有時好多天沒有一條短信。因此我認為這個階段的作用負面效益比較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篇3:校訊通信息平臺在家校聯(lián)系中積極作用

校訊通信息平臺在家校聯(lián)系中的積極作用

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縣直第一中心小學陸莉萍

論文摘要:校訊通信息平臺為加強家校聯(lián)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在家校聯(lián)系工作中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開創(chuàng)了家校聯(lián)系的新局面。

論文關鍵詞:校訊通信息平臺;家校聯(lián)系;作用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和復雜的任務。這就是說教師和父母都是無可替代的孩子的教育者。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之上的,學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加強家校聯(lián)系,取得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

這幾年來,在社會新形勢下,有許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兒童在不斷增加,另外,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量外來民工子女隨自己的父母進入我們的學校,形成了一個越來越大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家庭,往往由于生活所迫,家長忙于生計,疏于對孩子的教育,更加缺乏與學校、教師的溝通交流,而且由于所處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他們往往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重男輕女、重養(yǎng)輕教的封建意識,由于種種因素,這個群體的教育現(xiàn)狀往往還沒有真正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所以這個群體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愈加突出。作為班主任老師我感覺到一個問題: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理了。確實,大多數(shù)爺爺奶奶看管孩子,只能照顧孩子的溫飽,孩子們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管理,自幼就養(yǎng)成了自我為核心的潛意識。在我們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住在一些專門招寄宿生的人家里,雖然他們都很體諒父母的心,但是他們幼小的心靈一定對親人充滿了思念,對親情充滿了渴望。

班主任作為一班之主,既是孩子們的老師,又是孩子們的朋友,肩負著育人的重任,應該首先從實行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進步這個政治高度,更加關注這個群體的教育,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想方設法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向他們進行有的放矢的家庭教育指導,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校聯(lián)系的必要,從而切實加強和重視家校聯(lián)系,增強教育的實效。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在社會價值觀、家庭結構、人們的教育思想都發(fā)生了一系列變革的社會轉型期,學生所接受的教育也更加主體化、多元化,“民主、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課程理念也無時無刻不在沖擊和影響著我們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其原有的角色和權威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家校聯(lián)系和合作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傳統(tǒng)的家校聯(lián)系模式也必須不斷更新和變革,并賦予新的內容、途徑和方法,只有這樣,我們的家校聯(lián)系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成功有效、不斷發(fā)展。

校訊通信息平臺為加強家校聯(lián)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在家校聯(lián)系工作中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開創(chuàng)了家校聯(lián)系的新局面。

有了校訊通信息平臺后,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隨時發(fā)送手機短信,與家長建立聯(lián)系。既可以集中發(fā)布有關信息,也可以點評某個孩子的在校表現(xiàn),指出需要家長配合的方面,家長也可以留言回復,與教師進行深入討論。這種交流突破了時空限制,有利于教師和家長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交流溝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們學校從20**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校訊通平臺與家長聯(lián)系,每天的作業(yè)情況我都會通過校訊通平臺與家長交流,使家長懂得如何督促和輔導孩子的學習,而孩子們忘記作業(yè)時可以閱讀作業(yè)信息,不用心驚膽戰(zhàn)打電話給老師了。另外,孩子們每天進出校門都會自覺刷卡,讓家長及時知道他們到校和離校的時間,家長們都說好。

總之,我們通過校訊通信息平臺加強家校合作,提升了我們的育人質量;我們通過校訊通信息平臺加強家校合作,提高了家長的家教水平,幫助和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方法更好地教育孩子;我們通過校訊通信息平臺加強家校合作,推動了學校教育事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