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訓練方法

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訓練方法

2024-07-31 閱讀 7239

淺談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訓練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而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他們的寫話常常是建立在說話的基礎上。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寫話能力,必須與說話訓練緊密結合起來,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語感,下面是我在培養學生說話寫話能力方面的一些方法:

一、直觀觀察為途徑,培養學生說話、寫話興趣

觀察是知覺的特殊形式,它具有較深的理解性,是一切知識的門戶,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教會學生如何觀察,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和寫話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大千世界,有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然而,學生作文則往往空洞無物,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觀察,而是他們在觀察時,沒有得到正確的指點,缺少發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培養觀察的習慣。

1.觀察要有順序。

小學生寫話,條理不清,言之無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不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周圍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觀察有順序,能為今后習作做到有條理打下良好的基礎。如,觀察靜態事物,可按“整體──部分──整體”的順序;觀察動態事件,可按“起因──發展──高潮──結果”的順序。基本觀察順序還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遠及近、從局部到整體……這樣學生觀察有順序,寫話也能做到有一定順序。

2.觀察要抓特點。

客觀事物是千變萬化、千差萬別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發現事物的異同之處,捕捉它們的特點。這樣,才會使寫出來的文章鮮活、生動。例如,寫眼睛,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雙不同的眼睛。場合不同,同一雙眼睛表現出的神情也不同。動物的眼睛更是千差萬別。同是貓的眼睛,中午時由于光的照射瞇成一道縫,而它晚上捉老鼠時則像兩只綠色的小燈泡,炯炯有神。通過引導學生抓特點觀察事物,提高了學生辨析事物、區別異同的能力,使學生在寫話中能寫出事物的個性來。

3.觀察要展開聯想。

在觀察中展開聯想以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如觀察花,除了對花的形狀、顏色進行觀察外,還要引導學生由花想到像花一樣的人──心靈如花的人、少年兒童等;育花的人──花園中的園丁、辛勤的老師,由花的搖晃想到花兒在風中向人點頭微笑等。

4.觀察要養成習慣。

教師應指導學生時時、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遇事多問,積極思考,逐步養成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在教室里種花,讓學生觀察發芽、長葉、爬蔓、開花的過程;遇到一個陌生人,注意他的外貌、語言、行動……如果學生能夠隨時描寫自己身邊的事物,則說明學生已養成了觀察的習慣,這樣便會自覺地積累寫話素材,寫話時就能做到有內容可寫了。

篇2:上好低年級說話課

怎樣上好低年級的說話課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寫作能力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需要素養,以適應社會的,就必須從說話開始,說話是人們交際、抒發情感和溝通思想的快捷方式,小學低年級是進行說話訓練的最佳時期,有效的說話訓練,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并帶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學生能說,才能寫。能說好,才能寫好。低年級學生閱讀量少,語言積累少。因此,說話的能力的發展比較緩慢,培養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不能急于求成。每次口語交際的內容不同,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去上課。

一、以看促說:

看圖說話可以培養學生的說話興趣,有利培養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低年級學生看圖時往往看得不全面、不仔細、看不明白、看不出順序、看不出內涵。因此,在引導學生看圖時,要注重全面的、仔細的、有順序地觀察畫面,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要隨時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說完整、通順的話。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優美的詞句供學生參考,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也發展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逐步做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以聽促說:

低年級學生特別愛聽故事,我在講故事時,盡力做到感情真摯,語言生動,并配有適當的動作、神態,使學生進入角色,邊思考,讓學生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聽雖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但在有趣的聽的實踐活動中容易調動學生的記憶力,想象思維能力。往往學生聽完之后,就會情不自禁的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情感,這就為“說”奠定了基礎。如:講《小貓釣魚》的故事,這是一次復述性的看、聽、說的訓練,聽和說是訓練的重點,我分兩步進行:先讓學生看圖,聽老師講故事,要眼、耳、腦并用,眼要看清畫面,耳要聽老師的講述,腦要想象故事的情境,要記住主要的角色和故事情節。再組織語言練習說故事。先一副一副地說,在連起來說。

三、以讀促說:

語文教學是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去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讀出滋味,讀出情趣,讀出方法。在課堂中,無需太多的解釋和分析,學生反復誦讀之后,就會領悟到更多的東西。如:二年級下冊《可愛的動物》一課,我先出示一篇例文讓學生去讀,讓學生說說,從哪幾方面描寫了小兔子?學生會說得沒有順序,這沒有關系。接著,再讓學生一句一句的讀,說說每句話寫了小兔的什么地方?幫學生理清順序,重點指導寫頭部時的順序。這只小白兔可愛嗎?(可愛)那是用什么方法寫出這只小兔可愛的?學生再去讀,歸納。

1、用詞生動、準確。

2、運用了比喻句。通過反復誦讀,學生讀出了順序,讀出了方法。

四、以做促說:

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學生說話素材的重要源泉。有些口語交際課,是可以先讓學生做,在讓學生說的。即將先指導做,在指導說。從中獲取說話的素材,解決學生“出口難成話”的“空感”問題。如一年上冊《傳話游戲》一課,我先和同學們一起來做傳話游戲,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我們是怎么做的游戲,再說說傳錯或傳對的原因。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做這個游戲的感受。這樣,學生就會有話可說了。

總之,上好一節說話課,不但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平時的語言積累和說話訓練。我從學生剛入學學習拼音時,就開始進行說話訓練了。我把說話訓練始終貫穿在我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日常生活當中。我從學習漢字中訓練說話,從識字教學中訓練說話,從閱讀教學中訓練說話。在說話訓練中,我慢慢地培養學生,從說一句到說幾句,從簡單到復雜,從不會想象到會想象,從沒有順序到有順序。這樣經常訓練,就會使學生在用詞的準確性上,表達的層次上,情感表達上,想象能力上,語言的邏輯性上都會得到相應的發展。

俗話說的好“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今天說得這些,不一定得法,我只是把我的一些做法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供大家參考,謝謝!

三亞市第七小學

王繼紅

篇3:小學低年級語文說話寫話訓練教案設計

小學低年級語文“說話寫話訓練”教案設計

  培養目標:

  1.知識領域:按句式說幾句完整、連貫的話,再連成一段話寫下來。

  2.情感領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愛勞動的品質。

  3.發展領域:在自主的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及初步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揭示課題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現在,老師有一個謎語要請大家來猜。大家要認真聽,動腦筋想,看誰先猜出來。

  1.老師讀謎語:我有兩個好朋友,你有他有大家有。會寫字,能畫畫;會掃地,能洗碗。樣樣事情都會做,猜猜看,它是誰?

  2.學生說謎底,老師板書課題“一雙手”。

  [意圖:引出課題,創設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呈現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句式輔助,訓練說話

  過渡:人人都有一雙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寫一寫自己的“一雙手”。

  1。練習用“我有一雙(怎樣)的手” 的句式說話。(指定一小組的同學“開火車”說,老師相機板書:能干、等)

  [意圖:滲透“總述”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練習用“我用自己的雙手(干什么)”的句式說話。

  過渡: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后。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雙手做一件事情,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①在“我有一雙勤勞的手……”的歌聲中,同學們開始動手做事情。他們有的系紅領巾,有的整理書包,有的削鉛筆,有的擦桌椅,有的撿地上的廢紙,有的拼圖,有的畫畫……忙得不亦樂乎。

  [意圖: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說話、寫活提供素材。]

  ②指定一小組的同學“開火車” 用句式把剛才做的事情說一說。

  [意圖:由具體的動手操作到抽象的語言表達,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③指定一小組的同學“開火車”用句式說一說平時還做過哪些事情。

  [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積累入手,拓寬思路,激發表達欲望,發散思維。]

  3.練習用“長大以后,我要當_________,用_________”的句式說話。

  [意圖: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奇思妙想的空間,讓基礎好的學生有充分發揮想像的余地,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有進步的喜悅。]

  過渡:小朋友們從小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務活兒學著做,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長大以后,你們的手還想做什么呢?下面,老師請你們看幾幅圖,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用自己的雙手在干什么?

  ①老師逐一出示圖片,學生看圖思考。

  ②指名回答。

  [意圖:圖片輔助,啟發想像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過渡:說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用句式,互相說一說將來你的手要干什么?

  ③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意圖:學生之間有機會相互幫助,有機會獲得同伴的創新的信息,促進學生多方位互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④指名回答。

  [意圖: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理想,培養創新的意識。]

  ⑤小結:小朋友們說得很好,大家都有美好的理想。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學習,掌握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從分到合,由說到寫

  1.把三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2.把三句話連成一段寫下來。

  [意圖:先說后寫,降低梯度;由句到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信息反饋,檢查效果

  1。學生讀小習作,大家評議。

  2.四人小組交流,互相修改寸習作。

  [意圖:學生交流習作,一方面讓他們的習作有更多的傾聽者和欣賞者,使他們得到情感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快樂;另一方面,讓“耳朵”做老師,訓練學生的語感,培養他們自己會分析、會修改習作的能力。]

  五、總結談話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不但用自己的雙手做了一件事情,還圍繞著“一雙手”進行了說話和寫話的練習,大家都能積極動腦筋,說得好,寫得也不錯。希望小朋友們以后還要樣樣事情學著做,讓自己的雙手變得更能干,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