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2024-07-31 閱讀 5230

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當一個人呱呱墜地時,就開始進入了口語交際的世界。從咿呀學語到吐字清晰,從只字片言到完整句段,從吞吐枯燥到流利精彩,無不處處體現出口語交際能力的一步步提高。

然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卻是一個長遠、復雜而艱辛的過程。它融合了看、聽、想、說為一體的語言訓練。當孩子還不會說話時你就得教他學習看、聽,看你的表情,看你的動作,看物品的色、形,聽你的聲音,感受你教與他的語言文字,從而來促進孩子的發音;學會了發音,就要進一步開發訓練,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社會生活經驗,不斷地吸收、總結、升華,不斷地積累精煉的語言,將單純的語言文字變成充滿魅力的語言藝術。看、聽的訓練是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基石,而想、說的訓練卻是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質的飛躍。

老師就是帶領孩子們跨越這質的飛躍的領路人。作為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口語交際教學,它是在學生已有聽說能力的基礎上,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包括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以及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可以說,“雙向互動,表達個性,共享交流”是口語交際的一個重要特征,它必然要擯棄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更加注重實踐教學,所以口語交際非常重視在語言能力訓練的同時加強語用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通過口語交際的課堂教學獲得思維和人際交往方面的經驗,從而完成幫助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實現社會化的任務。

但是,通過我們深入的調查發現,從教育工作者來看,現在我們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常常會忽視口語交際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傳授學科知識,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導致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低下,表述事情詞不達意;講述或回答問題時語言缺乏邏輯性;聽他人說話不專心,難以把握要領。因此口語交際訓練的主渠道仍然在課堂。我們要抓住課堂這一主陣地,開發學生已有的認知型資源,抓住學生的思維火花,只要顯現出的學生資源有益于課堂教學,有益于學生發展,我們就要及時捕捉并利用。

從學習者來看,我發現學生口語交際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①學生有一定的口語交際基礎,但口語交際的隨意性、盲目性較大,缺乏交流時的素養;②學生對口語交際課的興趣不一,有學生很感興趣,有學生漠然置之,有學生千方百計逃避;③學生對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覺得此課可有可無,沒有意識到“說話是一門藝術”,與人交流時不自覺地會把一些方言、俗語以及社會上一些低級庸俗的灰色東西掛在嘴邊。

怎樣才能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營造口語交際的和諧氛圍。

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有許多學生不愿意開口,不是他們不會說、不能說,而是害怕說錯了被同學笑話。因此,營造和諧民主的口語交際氛圍,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進行口語交際的前提。

(一)、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

(二)、要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造一個輕松的口語交際環境。

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表達的時候,其他同學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么又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松地完成口語交際?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要學會傾聽,學會合作,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篇2:網絡拓展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網絡拓展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李月圓

摘要:學習語言重要的是運用語言,運用語言交際,更注重的是語言能力的培養。中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不同方式進行知識的滲入,多方面的學習。

關鍵詞:氛圍激趣善讀技巧網絡拓展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趨勢發展,跨國屆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英語是世界普遍使用的語言,它是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所以應該學好這門語言。但教學實踐觀察證明,現在中學生普遍存在口語交際時缺乏邏輯思維,語言組織缺乏條理性。在與人面對面交流時常常會主題不突出,怯于開口,逃避運用英語交流。對英語可向往而不可觸碰。造成以上現狀的主要原因:1、學生的主觀原因。學習上平常不注重知識的積累,口語訓練少,英語知識基礎差;心理缺乏自信心,不敢開口表達,怕說錯尷尬,一味充當聽眾。越是不敢說越不會說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學不會,學不好,從而產生厭學情緒想放棄。2、教師方面客觀原因。面對當前國家應試教育的政策一些教師只顧課堂上知識的灌輸,習慣于“滿堂灌”、“填鴨式”等單一、固燥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目標,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為培養中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一、營造口語交際氛圍,激發說的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最好的老師,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激發學生的興趣成為了課堂伊始的關鍵任務。首先,在課堂前十分鐘設計導入語言與運用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氛圍。例如:八年級上冊仁愛版ProjectEnglish教材UNIT4Topic1PlantsandanimalsareimportanttousSectionA這一課展示出農場圖,圖中呈現天上歡快飛著的小鳥,水里自由自在游著的魚兒,草地上蹦蹦跳跳的兔子,小貓,小狗還有那低著頭吃草的馬牛羊等等一群用動畫與音樂結合的動物全景圖。聽著動聽的音樂,看著這可愛的動物學生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這時就可以繼續導入課文重要語法點

篇3:培養交際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三重奏

培養交際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三重奏”

【內容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際交往工具,是當今社會人才展示自我才能的必須條件,是新課改中不可忽視的教學過程。但是,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我們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鄉鎮低年級孩子由于受到環境條件的制約,交往相對受到限制,普遍表現比城里的孩子羞澀怯懦。面對老師或同學提出的問題,表現出靦腆不安的神情,有的羞紅臉,不敢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有的想說卻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往往語無倫次地隨便說說應付了事;有的卻不知道該說什么,這些情況很難體現出口語交際的意識,更談不上具有日常交際的能力。那么,如何讓鄉鎮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地培養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就此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關鍵詞】環境;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培養鄉鎮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應使小學生敢說話,不但要他們說,還要給他們創設一個自由、安全、更好的心理環境使學生沒有約束感,從而產生敢說的膽量。因此,作為教師要積極順應時代,轉變觀念,放下教師架子與學生多接觸多了解,課間多與他們交流,做學生的知心伙伴,盡量讓小學生放下思想包袱,消除“怕”字,從而產生說的欲望。作為鄉鎮小學生來說,有了說的膽子,說的熱情,這說明口語交際邁出了可喜的,難得的一步。但是,作為教師應防止學生張口亂說,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時,應該加強對學生說的技巧指導,訓練,不斷規范語言,如給學生提出必須使用普通話,盡量不用地方方言,說話要具體完整;注意文明用語;吐字清楚等方面的要求,以達到提高“說”的質量目的。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讓孩子們愛說,想說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逐漸培養。

一、培養“說”的能力

(一)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并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

小學語文教材中語言因素十分豐富,為學生進行口語際提供了較廣泛的內容和多種形式。教師在教學時,要盡量創造雙方互動的環節,使每一堂課都能為學生口語交際提供機會。

1、識字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訓練

低年級以識字為主,有些人認為識字課就是以識字為主,只要把字記住就行了。其實,在識字課上,我們一樣能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例如:我在教學二年級《識字.5》這一課生字時,創設了兩個交際情景,讓學生在識字的同時進行口語交際。一是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學生馬上展開了討論。在匯報討論結果時,有學生說:“我是這樣記住‘折’字的,折東西用手,它是提手旁,右邊加個斤字。”有學生說:“我是這樣記住‘柴’的,燒東西時用柴,柴就是木頭,這根木頭要放在那個東西的下面才能燒,柴是‘木’字底加一個‘此’。”……二是讓學生當小老師。在檢查識字效果時,我每組請幾個小老師上講臺各選一個自己認識的字,讀出并寫出這個生字,其他學生看得,聽得很認真,然后紛紛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說:“這個字寫得不好,像大頭兒子,上大下小。”有的說:“他讀得不對,這個字是第一聲。”有的說:“她對得又大聲又準確。”……這樣既鞏固了識字,又強化了口語交際訓練。

2、閱讀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訓練

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口語訓練的滲透機會很多,如類似:到底怎么樣、為什么、該怎么樣做等課文質疑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為每個學生提供課堂上口語交際的機會,這些活動不僅能使小學生互相交流,更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口語交際的信心。例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時,我創造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播放《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窗前》的音樂,告訴學生:“現在是深夜12點,老師還在批改你們的作業,這時,你和你同桌經過老師窗前,看到老師還在改作業,你們會對老師說什么?和你的同桌一起討論。”音樂想起,有學生走到我面前,輕聲說:“老師,這么晚了,你該去睡覺了。”有學生說:“老師,你辛苦了。”有學生說:“老師,明天再改吧,這樣很容易著涼。”……再如,在教學《假如》時,詩歌最后一節是這樣寫的:假入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這段話給學生留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同時也給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提供了機會和平臺,我根據這段話讓學生展開想像,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想做什么?有的學生說:“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給六年級的哥哥畫一個好的心臟,讓他健健康康的。”有的學生說:“我要給那些乞丐畫很多好吃的食物。”……大家各抒己見,只要說得合理,我就給予鼓勵,以增強其交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