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臨澤縣沙河鎮五三小學:李如云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的確,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之間交流的寬泛,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口語交際日益顯得重要,是人的生存與發展的一項重要本領。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交際能力,實際上是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方法較多,我想,就我們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比較簡便的做法列舉幾例,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抓課堂。這是口語交際培養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信息是立體、多維、互動的,語文課上尤為明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首先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在學生讀課文時,教師說“請同學們認真聽,這位同學讀得怎樣呢?”意在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請同學們評評剛才某同學的回答?!币庠谥笇W生在聽的基礎上學會思考,學習給別人提看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交流討論。在此期間,教師應給學生以呵護、關心、鼓勵及更多的期待。
二、抓表演。為了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可以創造情境讓學生分角色表演交流。如組織低年級學生開展“打電話”、“買物品”、“迎客人”、“向老師請假”等游戲活動,練習交際,讓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以表演購物過程來進行口語交際。高年級學生可以讓他們扮演課文的角色,進行訓練,特別是劇本類的課文,如《負荊請罪》一文,不僅讓學生盡能進入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還要組織其它同學進行評點、爭論、辨論等,我想在此情境中,學生無不入情入境,達到忘我的境界。
三、抓觀察。觀察交流,是讓學生眼、耳、口、腦并用,多種感官聯合活動,視聽想象交流同時展開的一項活動,通過學生口頭講述展示他們從感知到理解的過程。組織這種形式的交際課,關鍵是讓學生進入“場景”,邊指導觀察,邊啟發感受,準備好要說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要有看到的,還要有想到的,然后回到課堂練習交流。如春天組織學生從春天的全部景象、感受入手,再分別從松樹、柳樹、桃花、草地、游人身上的衣服等方面尋找春天的特征,最后再回到春天的總體認識上來,活動結束后,再回到教室以“我眼中的春天”為題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繪聲繪色地練說,教師適時點撥,學生多角度地交流。
四、抓操作?,F代教學理念非常重視學科的整合。我們可以以科學等學科可操作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操作,操作前教師要講清操作的內容、要求和操作方法,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然后讓操作的同學向其它同學講解操作的程序步驟,其它同學也可以詢問,如操作的注意點。也可以讓學生自行制作式操作,然后加以介紹,如讓學生在課堂上用橡皮泥捏成自己熟悉的東西或圖案,然后讓學生說說用品的樣子,制作的過程、用品的作用及制作后自己的心理感受和心情,其它同學在其中可詢問,可評價等。
此外,我們還可以運用模擬口語交際的情境,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是新課程給我們的一項重要的課題,需要我們從理論與實踐兩大方面進行深入地研究探討,我們既要瞄準“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未來公民素質”的大目標,又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去努力。
篇2:網絡拓展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網絡拓展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李月圓
摘要:學習語言重要的是運用語言,運用語言交際,更注重的是語言能力的培養。中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不同方式進行知識的滲入,多方面的學習。
關鍵詞:氛圍激趣善讀技巧網絡拓展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趨勢發展,跨國屆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英語是世界普遍使用的語言,它是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所以應該學好這門語言。但教學實踐觀察證明,現在中學生普遍存在口語交際時缺乏邏輯思維,語言組織缺乏條理性。在與人面對面交流時常常會主題不突出,怯于開口,逃避運用英語交流。對英語可向往而不可觸碰。造成以上現狀的主要原因:1、學生的主觀原因。學習上平常不注重知識的積累,口語訓練少,英語知識基礎差;心理缺乏自信心,不敢開口表達,怕說錯尷尬,一味充當聽眾。越是不敢說越不會說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學不會,學不好,從而產生厭學情緒想放棄。2、教師方面客觀原因。面對當前國家應試教育的政策一些教師只顧課堂上知識的灌輸,習慣于“滿堂灌”、“填鴨式”等單一、固燥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目標,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為培養中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
一、營造口語交際氛圍,激發說的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生學習知識最好的老師,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激發學生的興趣成為了課堂伊始的關鍵任務。首先,在課堂前十分鐘設計導入語言與運用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氛圍。例如:八年級上冊仁愛版ProjectEnglish教材UNIT4Topic1PlantsandanimalsareimportanttousSectionA這一課展示出農場圖,圖中呈現天上歡快飛著的小鳥,水里自由自在游著的魚兒,草地上蹦蹦跳跳的兔子,小貓,小狗還有那低著頭吃草的馬牛羊等等一群用動畫與音樂結合的動物全景圖。聽著動聽的音樂,看著這可愛的動物學生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這時就可以繼續導入課文重要語法點
篇3:培養交際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三重奏
培養交際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三重奏”
【內容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際交往工具,是當今社會人才展示自我才能的必須條件,是新課改中不可忽視的教學過程。但是,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我們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鄉鎮低年級孩子由于受到環境條件的制約,交往相對受到限制,普遍表現比城里的孩子羞澀怯懦。面對老師或同學提出的問題,表現出靦腆不安的神情,有的羞紅臉,不敢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有的想說卻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往往語無倫次地隨便說說應付了事;有的卻不知道該說什么,這些情況很難體現出口語交際的意識,更談不上具有日常交際的能力。那么,如何讓鄉鎮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地培養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就此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關鍵詞】環境;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培養鄉鎮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應使小學生敢說話,不但要他們說,還要給他們創設一個自由、安全、更好的心理環境使學生沒有約束感,從而產生敢說的膽量。因此,作為教師要積極順應時代,轉變觀念,放下教師架子與學生多接觸多了解,課間多與他們交流,做學生的知心伙伴,盡量讓小學生放下思想包袱,消除“怕”字,從而產生說的欲望。作為鄉鎮小學生來說,有了說的膽子,說的熱情,這說明口語交際邁出了可喜的,難得的一步。但是,作為教師應防止學生張口亂說,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時,應該加強對學生說的技巧指導,訓練,不斷規范語言,如給學生提出必須使用普通話,盡量不用地方方言,說話要具體完整;注意文明用語;吐字清楚等方面的要求,以達到提高“說”的質量目的。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讓孩子們愛說,想說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逐漸培養。
一、培養“說”的能力
(一)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并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
小學語文教材中語言因素十分豐富,為學生進行口語際提供了較廣泛的內容和多種形式。教師在教學時,要盡量創造雙方互動的環節,使每一堂課都能為學生口語交際提供機會。
1、識字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訓練
低年級以識字為主,有些人認為識字課就是以識字為主,只要把字記住就行了。其實,在識字課上,我們一樣能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例如:我在教學二年級《識字.5》這一課生字時,創設了兩個交際情景,讓學生在識字的同時進行口語交際。一是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學生馬上展開了討論。在匯報討論結果時,有學生說:“我是這樣記住‘折’字的,折東西用手,它是提手旁,右邊加個斤字。”有學生說:“我是這樣記住‘柴’的,燒東西時用柴,柴就是木頭,這根木頭要放在那個東西的下面才能燒,柴是‘木’字底加一個‘此’?!薄亲寣W生當小老師。在檢查識字效果時,我每組請幾個小老師上講臺各選一個自己認識的字,讀出并寫出這個生字,其他學生看得,聽得很認真,然后紛紛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說:“這個字寫得不好,像大頭兒子,上大下小?!庇械恼f:“他讀得不對,這個字是第一聲?!庇械恼f:“她對得又大聲又準確。”……這樣既鞏固了識字,又強化了口語交際訓練。
2、閱讀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訓練
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口語訓練的滲透機會很多,如類似:到底怎么樣、為什么、該怎么樣做等課文質疑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為每個學生提供課堂上口語交際的機會,這些活動不僅能使小學生互相交流,更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口語交際的信心。例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時,我創造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播放《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窗前》的音樂,告訴學生:“現在是深夜12點,老師還在批改你們的作業,這時,你和你同桌經過老師窗前,看到老師還在改作業,你們會對老師說什么?和你的同桌一起討論。”音樂想起,有學生走到我面前,輕聲說:“老師,這么晚了,你該去睡覺了。”有學生說:“老師,你辛苦了?!庇袑W生說:“老師,明天再改吧,這樣很容易著涼?!薄偃?,在教學《假如》時,詩歌最后一節是這樣寫的:假入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這段話給學生留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同時也給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提供了機會和平臺,我根據這段話讓學生展開想像,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想做什么?有的學生說:“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給六年級的哥哥畫一個好的心臟,讓他健健康康的?!庇械膶W生說:“我要給那些乞丐畫很多好吃的食物。”……大家各抒己見,只要說得合理,我就給予鼓勵,以增強其交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