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上好低年級說話課

上好低年級說話課

2024-07-31 閱讀 5368

怎樣上好低年級的說話課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寫作能力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需要素養,以適應社會的,就必須從說話開始,說話是人們交際、抒發情感和溝通思想的快捷方式,小學低年級是進行說話訓練的最佳時期,有效的說話訓練,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并帶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學生能說,才能寫。能說好,才能寫好。低年級學生閱讀量少,語言積累少。因此,說話的能力的發展比較緩慢,培養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不能急于求成。每次口語交際的內容不同,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去上課。

一、以看促說:

看圖說話可以培養學生的說話興趣,有利培養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低年級學生看圖時往往看得不全面、不仔細、看不明白、看不出順序、看不出內涵。因此,在引導學生看圖時,要注重全面的、仔細的、有順序地觀察畫面,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要隨時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說完整、通順的話。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優美的詞句供學生參考,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也發展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逐步做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以聽促說:

低年級學生特別愛聽故事,我在講故事時,盡力做到感情真摯,語言生動,并配有適當的動作、神態,使學生進入角色,邊思考,讓學生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聽雖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但在有趣的聽的實踐活動中容易調動學生的記憶力,想象思維能力。往往學生聽完之后,就會情不自禁的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情感,這就為“說”奠定了基礎。如:講《小貓釣魚》的故事,這是一次復述性的看、聽、說的訓練,聽和說是訓練的重點,我分兩步進行:先讓學生看圖,聽老師講故事,要眼、耳、腦并用,眼要看清畫面,耳要聽老師的講述,腦要想象故事的情境,要記住主要的角色和故事情節。再組織語言練習說故事。先一副一副地說,在連起來說。

三、以讀促說:

語文教學是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去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讀出滋味,讀出情趣,讀出方法。在課堂中,無需太多的解釋和分析,學生反復誦讀之后,就會領悟到更多的東西。如:二年級下冊《可愛的動物》一課,我先出示一篇例文讓學生去讀,讓學生說說,從哪幾方面描寫了小兔子?學生會說得沒有順序,這沒有關系。接著,再讓學生一句一句的讀,說說每句話寫了小兔的什么地方?幫學生理清順序,重點指導寫頭部時的順序。這只小白兔可愛嗎?(可愛)那是用什么方法寫出這只小兔可愛的?學生再去讀,歸納。

1、用詞生動、準確。

2、運用了比喻句。通過反復誦讀,學生讀出了順序,讀出了方法。

四、以做促說:

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學生說話素材的重要源泉。有些口語交際課,是可以先讓學生做,在讓學生說的。即將先指導做,在指導說。從中獲取說話的素材,解決學生“出口難成話”的“空感”問題。如一年上冊《傳話游戲》一課,我先和同學們一起來做傳話游戲,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我們是怎么做的游戲,再說說傳錯或傳對的原因。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做這個游戲的感受。這樣,學生就會有話可說了。

總之,上好一節說話課,不但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平時的語言積累和說話訓練。我從學生剛入學學習拼音時,就開始進行說話訓練了。我把說話訓練始終貫穿在我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日常生活當中。我從學習漢字中訓練說話,從識字教學中訓練說話,從閱讀教學中訓練說話。在說話訓練中,我慢慢地培養學生,從說一句到說幾句,從簡單到復雜,從不會想象到會想象,從沒有順序到有順序。這樣經常訓練,就會使學生在用詞的準確性上,表達的層次上,情感表達上,想象能力上,語言的邏輯性上都會得到相應的發展。

俗話說的好“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今天說得這些,不一定得法,我只是把我的一些做法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供大家參考,謝謝!

三亞市第七小學

王繼紅

篇2:上好低年級說話課

怎樣上好低年級的說話課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寫作能力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需要素養,以適應社會的,就必須從說話開始,說話是人們交際、抒發情感和溝通思想的快捷方式,小學低年級是進行說話訓練的最佳時期,有效的說話訓練,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并帶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學生能說,才能寫。能說好,才能寫好。低年級學生閱讀量少,語言積累少。因此,說話的能力的發展比較緩慢,培養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不能急于求成。每次口語交際的內容不同,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去上課。

一、以看促說:

看圖說話可以培養學生的說話興趣,有利培養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低年級學生看圖時往往看得不全面、不仔細、看不明白、看不出順序、看不出內涵。因此,在引導學生看圖時,要注重全面的、仔細的、有順序地觀察畫面,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要隨時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說完整、通順的話。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優美的詞句供學生參考,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也發展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逐步做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以聽促說:

低年級學生特別愛聽故事,我在講故事時,盡力做到感情真摯,語言生動,并配有適當的動作、神態,使學生進入角色,邊思考,讓學生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聽雖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但在有趣的聽的實踐活動中容易調動學生的記憶力,想象思維能力。往往學生聽完之后,就會情不自禁的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情感,這就為“說”奠定了基礎。如:講《小貓釣魚》的故事,這是一次復述性的看、聽、說的訓練,聽和說是訓練的重點,我分兩步進行:先讓學生看圖,聽老師講故事,要眼、耳、腦并用,眼要看清畫面,耳要聽老師的講述,腦要想象故事的情境,要記住主要的角色和故事情節。再組織語言練習說故事。先一副一副地說,在連起來說。

三、以讀促說:

語文教學是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去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讀出滋味,讀出情趣,讀出方法。在課堂中,無需太多的解釋和分析,學生反復誦讀之后,就會領悟到更多的東西。如:二年級下冊《可愛的動物》一課,我先出示一篇例文讓學生去讀,讓學生說說,從哪幾方面描寫了小兔子?學生會說得沒有順序,這沒有關系。接著,再讓學生一句一句的讀,說說每句話寫了小兔的什么地方?幫學生理清順序,重點指導寫頭部時的順序。這只小白兔可愛嗎?(可愛)那是用什么方法寫出這只小兔可愛的?學生再去讀,歸納。

1、用詞生動、準確。

2、運用了比喻句。通過反復誦讀,學生讀出了順序,讀出了方法。

四、以做促說:

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學生說話素材的重要源泉。有些口語交際課,是可以先讓學生做,在讓學生說的。即將先指導做,在指導說。從中獲取說話的素材,解決學生“出口難成話”的“空感”問題。如一年上冊《傳話游戲》一課,我先和同學們一起來做傳話游戲,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我們是怎么做的游戲,再說說傳錯或傳對的原因。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做這個游戲的感受。這樣,學生就會有話可說了。

總之,上好一節說話課,不但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平時的語言積累和說話訓練。我從學生剛入學學習拼音時,就開始進行說話訓練了。我把說話訓練始終貫穿在我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日常生活當中。我從學習漢字中訓練說話,從識字教學中訓練說話,從閱讀教學中訓練說話。在說話訓練中,我慢慢地培養學生,從說一句到說幾句,從簡單到復雜,從不會想象到會想象,從沒有順序到有順序。這樣經常訓練,就會使學生在用詞的準確性上,表達的層次上,情感表達上,想象能力上,語言的邏輯性上都會得到相應的發展。

俗話說的好“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今天說得這些,不一定得法,我只是把我的一些做法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供大家參考,謝謝!

三亞市第七小學

王繼紅

篇3:打好低年級學生寫話基礎

如何打好低年級學生寫話的基礎

安陸市趙棚鎮中心小學彭艷萍

從教以來,都覺的語文是所有學科最考驗老師的一門學科,也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名語文老師,還是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老師,帶的也都是*x歲的小孩子,他們每天活力四射,精力無比旺盛。從最初課堂組織教學的不知所措到后來的暴跳如雷,再到自己的欣然接受,慢慢的理解并愛上了這個群體的學生。班上很多都是留守學生,平時接觸的信息很少,幾乎沒有課外書籍可以供他們閱讀。所以每當讓他們練習看圖寫話,或造句訓練時,就會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很無賴,不是他們不愿意說,而是他們的頭腦中,沒有儲存更多的信息,導致他們無話可說。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學習和摸索,慢慢的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多讀多記。有感情地朗讀必是課堂上師生的有感而發,是文本使感情從心里自然的流淌。①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邊讀邊理解,邊理解邊反復讀、體會,學生深入課文,自然就會投入感情,表情也就會自然豐富。②可以進行情境教學,配合樂曲,學生情趣高,隨著音樂的變化和課文內容的變化,表情自然就會發生變化。③有時孩子們的感悟暫時無法到位,教師的情緒感染和恰如其分的示范至關重要。教師自己的示范、領讀強于講解方法。

學生的讀書形式,朗讀評價,讀書效果都可以由課文、教師、學生、環境這四要素的實際特點決定。我們在設計時要進行合理的預設。比如:對于需要理解的文本,我們可以采取默讀,給學生“為什么”的思考空間。對于段落內容、結構并列的文本,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根據閱讀需求、閱讀興趣自由選擇朗讀,這樣學生在興趣驅動下的朗讀效果最佳。對于每一次的表演讀,之前都可以給學生一個自己讀的時間,有了充分的準備,獨自交流時才夠自信,交流讀的效果才好。

第二,模仿句式,積少成多。語文學習一定要循序漸進,所以平時在生字教學時,我會按照"字-詞-句”的順序,特別是一些常見字,常用詞,會鼓勵他們多組詞,多說一句話。比如在學習生字"距"時,學生組詞"距離"后,然后說出一句話,這時我就會讓其他的同學也用這個字組成其他的詞,再說話,如果只會詞組,那就可以把說話的機會給其他的學生,反復的練習,不斷地積累。此外,我們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在二年級學生寫話階段,挖掘教學中典型的句式,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提高學生的句式運用水平,學會用一些不同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主要用兩種情況,一是句型模擬訓練。比如疑問句、感嘆句、像、一邊……一邊……句式、連詞成句等,讓學生練說仿寫。二是詞語仿寫運用。教材中大量的好詞、好句為學生積累語言提供了方便,讓學生進行先記憶再填空訓練。長期大量的句式訓練為學生寫句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以說促寫。低年級的教學中,口語交際是一項重要內容,挖就利用這一憑借的優勢,在學習課文時,有意的讓學生記住一些好的詞語,好地句子,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因為有了平時的基礎,學生比較容易下筆,寫出來的內容自然比較豐富,句子比較完整、通順。比如“奇妙的動物世界”主題口語交際,在對話交流后,教師讓學生寫話,多數學生能圍繞主題,從他們熟悉動物的樣子,特點,生活習性寫起,課堂氣氛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