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研材料課堂上調動中差生學習數學積極性

教研材料課堂上調動中差生學習數學積極性

2024-07-31 閱讀 2681

一、了解中差生現狀、學習心理和學習習慣

1、一部分中等生由于對自己認識不足,感覺自己天生不是那當優生的

料,因此對自己沒有多大信心,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表現在:得過且過,

學起來吊爾郎當。對自己的學習沒有投入過多的熱情,致使成績老是上不

了一個新臺階。對于那部分在小學都屬于差生的同學,他們更是習以為常

了,課堂上的表現是:混日子,作業的表現是:抄,課后的表現是:從不

看書,也看不懂。更是從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自己能成為一名優等生。

2、一部分學生在小學的基礎應該還可以,可到了初中以后,在這里遇到了數學高手,他們一時很不適應居然還有人比他強,因此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負擔。過度的恐懼、過分的擔心使得其成績日漸下降,后來只能居于中等生行列。他們平時的表現:由小學時期的自信一下子轉變為了自卑,對數學也沒以前那么熱衷了,成績由此下降。如果老師和同學不能及時幫助他們調整好心態,淪為差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3、挫折感、自卑感和孤獨感是羈絆所有差生的普遍的消極的心理狀態;懷疑心理、逆反心理和報復心理是差生的心理障礙;畏難心理,護短心理和回避心理是差生不能迅速轉變的重要心理因素。而中等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對一切無所謂、觀望、徘徊、時好時壞是他們顯著的特點

4、被動學習。許多同學,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的慣性運轉。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不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

5、學不得法。學生不能從“理解意義”入手,內容模糊,似是而非。一部分學生課堂上沒有專心致志地聽課,對要點沒有聽到或聽不全,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之間的聯系,只是趕作業,亂套題型,解題沒有章法,無效勞動,無效思維。

6、不重視基礎,結而不實。一些學生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以為自己知道怎么做,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有時對難題還很感興趣,主要為了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騖遠。

7、缺乏自主性、自覺性,不能認真地好好地鞏固所學知識,這一點與情緒波動、厭學有關。

在數學教學中,以上問題若能解決,則可以提高中差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數學學習的目的。故而,對提高中差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進行調查研究,摸清班上中差生學生名單及具體情況,對他們建立相關檔案,并將相關資料時時帶入課堂。比如:以前的成績,上課的表現,作業情況,平時檢測等,如果有必要,還可以與班主任配合,弄清楚平時在家中的表現,以便對癥下藥。只有在對差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以后,才能有效地對他們施行相關的幫助,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建立和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平時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嚴于律已,平等待人;課內外都要善于了解學生,研究學生,熱愛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平時對學生態度的結果,會延伸到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由衷地對教師充滿了敬意,喜歡這位教師,樂意接受教師,這樣,他們會對教師充滿信任,表現在課堂上會使師生之間的感情更加融洽,活動一致。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調動中差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前提。

三、課堂上對他們進行過多關注。我們的老師平時對優生與差生有著比較鮮明的喜惡,而對中等生往往不太在意,有的教師教學幾年甚至對班上某些學生姓名都叫不出來,形成了“中等生是被遺忘的一族”。在這種情況下,中等生往往認為自己在班上是非常不起眼的,得不到教師的重視,更得不到教師的關愛,有時甚至認為自己在班上有他不多,無他不少,他們常常自我安慰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有時候,他們其實是在鉆教師忽略他們的空子,對自己放松要求,把自己的起點定得非常低。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我們作老師的事先知道這些情況,及時地對那部分學生加以關注,課堂是哪怕是用一個眼神,記他們覺得老師眼里時時有他們,他們定會對自己充滿自信,為了不辜負老師的期望,也為了自己今后能夠更加引起老師的注意與重視,他們會想辦法學好這一科的。

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形成動手動腦習慣

教師要進行角色轉換,要求變口若懸河的說教者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輔導者。枯燥的講解會讓學生厭惡而不接受,何況有時教師過多的講解讓學生更加茫然,倒不如多留時間讓他們自我消化一些,獨立思考一些,并鼓勵他們能夠提出問題,哪怕是非常簡單的問題,只有通過他們提問才足以說明他們已經開始走入教材、走進課堂中來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讓自己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體驗失敗與成功,承擔失敗的責任,享受成功的喜悅。鍛煉他們的意志,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敢于面對困難,勇于戰勝困難,讓他們充分體驗成功的艱辛過程和最后的美妙心境。對自己感知到的多種體驗會使中差生產生欲罷不能的心理,自覺不自覺地會加入到學習數學中來的。

五、提倡合作,引入競爭,最終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教師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教育學生互幫互學,在集體中獲得力量,走向成功;在競爭中,你追我趕,最終共同進步。中差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題,教師就提醒他們向班里其他同學,特別是優生請教,尋求幫助,從而解決問題。讓他們體驗到集體的力量,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師可作如下安排:中等生向優生請教,差生向中等生請教,全班共結師徒對,使中等生在幫助差生過程中體驗比他們強的心理優勢,從而增強自信心;使優生在幫助中等生的過程中感受壓力,從而激勵自己更加努力,才能不斷提高,繼續保持優生的地位。這個過程中,差生們得到來自各方面人士的大力幫助與支持,內心充滿了溫暖與感激,有了良好的心境,自然會重新審視自己,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與他人平起平坐,會奮起直追的。

六、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設計一系列能夠讓差生提高興趣、中等生不但會作,而且能夠使他們通過作這些題目,認為自己也具備成為一名優生的條件的習題。比如,在講一些例題時,對差生提出一些非常低的要求,使他們人人都能達到,并明確指出,他們如果完成了老師提出的要求,就視他們完成了任務并進行及時的表揚與鼓勵;而對中等成績的學生,則要求他們通過相互討論能夠完成例題,對完成好的小組進行鼓勵,并要求他們能夠獨立完成一些變式題目,若完成得好,則告之并不是天才才能學好數學的,只要用心,優生人人可為,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七、課堂上施行一些小技巧,人為地設置一些讓中等生成功的機會,讓他們也體驗一把作優生的感覺。比如,故意出一些非常基礎的題目作檢測題,明知他們會,就是要讓他們能夠完全作對,得上一次100分,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的信心,通過當一回優生獲得的心理滿足,促使他們熱愛數學,并體驗數學學習中的諸多樂趣。

八、課堂教學中,讓差生們時時當當老師的小助手,可以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迫使他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中來。數學課堂上很多地方都可以設置一些環節讓差生參與,比如,讓他們幫著老師完成例題中的一部分,或者幫著老師復述一下基本概念,幫著老師板書一些重要的定理等。讓差生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他們在班上的地位,改變他們在同學當中的形象,隨著自己在班上地位的提升,他們會由感激數學老師而改變對數學的看法,從而熱愛上數學這門學科,成績自然就會慢慢提高的。

對于后進生,不要一開始就盯住他的學習成績,最好先仔細觀察他有哪些優點,并做適當的表揚,使其對自己放松戒心,產生親近感,然后在與他談學習成績,這樣他才能聽自己的話。后進生一般在學習上都一直是失敗者,因此,培養其成功感尤為重要,在教學中可以適當降低學習要求,讓他們“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一旦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就可以促使他們建立“學習

篇2:論初中數學優差生在注意轉換中發展思路

論初中數學優差生在“注意轉換”中發展思路

隨著教育觀念的改革以及國家對教育行業發展投入力度的增大,國內的教育行業呈現出優良的發展態勢。針對當前初中數學的教學,教師有效開展注意轉換的工作對于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意義重大。但是,教師若想要提升轉換的效率,則需要加強對準備效應和線索效應的研究。通過此種方式,能夠有效提升轉換速率,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增長。

一、初中數學和注意轉換

通過對學生注意結構的調查與研究發現,就其注意結構而言,注意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某種程度上而言,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時,是否可以保證學習的質量,保持極高的學習效率和其所具備的注意結構是有很密切關系的。一般而言,所謂注意轉換即指在任務目標和情景在發生轉變后,人們對知覺和反應偏向等通過重組而實現內部控制的過程。該過程中,知覺統稱為一種注意定勢,反應偏向成為一種任務定勢,實質上,注意轉換即需要打破舊有的、傳統的注意定勢,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注意定勢。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針對注意轉換而言,教師能夠依據具體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狀況對注意轉換方面的工作做細化處理,讓其可以更好地符合教學的目標,讓知覺出現一種反應偏向,讓學習過程轉化為一種內部的控制與重組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標準將會伴隨著反應和知覺產生相應地改變。若這些改變和現實規劃有所背離,將會讓數學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計劃發生改變。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會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

二、線索效應與準備效應

通過對初中數學的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調查,發現讓學生可以產生注意轉換的原因是在學習初中數學內容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交替任務需要改變和轉換。而此種情況又會讓學生目前的實際任務與學習任務的目標發生嚴重的偏差,該過程中造成的矛盾將會嚴重地打亂學生們的學習計劃,導致成績的下滑。在此情況面前,一些學習能力非常強的學生在適應力的表現上將會比一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要好很多,并且其錯誤控制能力也比能力差的學生要強很多。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對準備效應與線索效應的研究,這樣能夠帶動所有學生共同進步。

(一)初中數學中的線索效應

一般,注意轉換在代價上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特定代價,另一種便是一般代價。因此,在此方面,教師應該要增強對具體情況的探究和考察,做到集體性的問題能夠具體地進行分析。和一般性代價不同的地方是在特定代價中所具有的線索效應可以有效降低自身進行轉換的代價,它可以推動任務有效地進行重組,從而降低在轉換時的困難程度。所以,在特定注意轉換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拉長轉換的時間來縮短優差生在進行轉換時的差距。針對一般轉換代價而言,若未形成一種線索效應,將會導致差生發生錯誤的幾率比優等生要高很多。所以,在面對一般性的轉換代價時,教師必須要控制好優差生之間的任務定勢,這樣可以避免教學障礙的出現,減少差生發生錯誤的幾率。

(二)初中數學中的準備效應

針對一般性的轉換代價而言,準備效應可以通過有效拉長優差生間的準備間距來降低注意轉換的代價。之所以會導致此種情況發生,是由于準備間距時間太長,讓學生在任務轉換時產生了特定的刺激,從而讓內部控制重組節奏加快,繼而使得轉換代價降低。針對特定轉換代價而言,若存在準備效應,在短時間之內,注意轉換的工作是無法對優差生間的轉換代價有所影響的。

(三)線索效應與準備效應

在具體的初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若存在一些合理科學的線索效應,將會讓時間的間距得以有效地拉長,從而降低學生發生錯誤的幾率,讓優差生受到的影響不會隨著時間的長短發生改變;相反,若不存在著線索效應,而且處在準備的間距時間很長的情況下,將會大大降低優等生發生錯誤的幾率,而差生將會因為種種原因不會受到絲毫影響。在特殊轉換的過程中,若準備間距時間處在一種線索效應的狀況下,而且達到了特定的程度,差生和優生間并不會出現非常明顯的代價差異;相反,若在其它條件不發生改變的狀況下,去掉線索效應,將會讓優生在錯誤上發生幾率大大降低,而差生將永遠保持不變。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將實際情況當作基礎,靈活調整轉換任務,提升對線索效應和準備效應的重視度,增強對于差生的關注度,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注意轉換充分地發揮其作用,提升所有學生在學習上的效率。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針對優差生在注意轉換當中的準備效應和線索效應應該引起所有高校的重視。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注意轉換的工作沒有特定的模式。教師若想要讓其充分地發揮作用,必須要加大對具體情況的調查力度,依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轉換工作的開展,合理科學地使用線索效應和準備效應,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保證注意轉換在工作中充分地發揮了作用,才能大大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篇3:差生怎么才能變成好學生一些方法

差生怎么才能變成好的學生一些方法

現實生活中,你不得不承認,存在有些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了學習成績上不去,每次考試都挨批的這種現象。生活中沒有笨孩子,但是否愿意努力,學習方法不對等原因最終導致了所謂的差生。其實,要想差生變優等生其實也不難,以下這8種催化劑可以幫你快速踏入優秀生行列:

催化劑1:端正心態

心態最重要。心態不正確,且學習差的同學,在差生中占相當比例。學生本來就以學習為天職,在學習過程中,還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習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必須或者必要,任何一種逃避學習的心態,都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并最終會導致各種對自己不利的結果。因此要想搞好學習就一定要端正心態,別想偷懶走捷徑。有人曾經說過,勤奮是最好的捷徑,如果能理解這句話的話,就能樹立良好的心態。

催化劑2:注意勤思考

思考問題很重要,早在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可見思考的重要性。思考是人們掌握以往的知識,發現新的問題,掌握規律的必然途徑。在學習上,不但思考問題,還要學會舉一反三,逐類旁統,要學會思考性學習。

催化劑3:注意消化,歸納學過的知識

不放過一個含糊不清的問題,將學到的新知識,容納進自己舊的知識體系中,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方法。

學習效果的好壞,還在于積極的歸納學過的知識,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梳理,使得歸納出來的方法,能夠解決新的問題。

催化劑4:注意提前預習,帶著疑問上課,或者求教

雖然很多人都做不到提前預習,但是事情正是因為難能才可貴。提前預習是為了上課時更輕松,更有目的,使學習效率更高。預習的時候,自己掌握的知識可以不看,關鍵是對那些不懂的問題要通過課堂來解決。

另外,在求教別人問題的時候,自己最好也有個思路,當問題解決時,可以對比下自己為什么想錯了,這對學習非常有裨益。

催化劑5:不讓錯誤重復犯兩次

說其這個觀點,就使我想起了高中時候的哲學老師,她有一次在講評考試結果時候,用粉筆在黑板上用力了寫下了這幾個大字,既是一種哲學觀點,又是對我們的一種要求。后來我就自己制作了一個集錯本,專門將自己的錯題集中起來,并分析出原因以警示自己,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很有效的。

催化劑6: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

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學習也一樣。自己定的計劃一定要按時完成,另外也要充分的估計到自己的實際,不要訂立超過自己能力的目標,這樣不但完成不了任務,而且容易使人灰心,以至產生消極的情緒。

催化劑7:做得課堂筆記,一定要看,有重點的記筆記

記筆記的目的就是給思考和掌握知識留下線索,如果只看重記,而忽略掌握的話,還不如不記。在記筆記的時候,也要檢重點記。會記筆記的人,很可能是學習非常好的學生,因為他知道什么是重點。

催化劑8:注意精做練習題

做練習題是對知識點的回顧和深入。凡做題時,要注意思考,注意和知識點聯系起來。做題不是目的,因此也不要搞題海戰術,做題在少而精。所謂的精就是做一道題,掌握這一類提到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