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能力和合作

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能力和合作

2024-07-31 閱讀 5400

在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合作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東城小學符曼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有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有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應首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呢?

一、通過資料搜集,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多動手、多動腦,為其提供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的機會,并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要求學生搜集相關資料,為驗證某些看法或觀點的需求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使其在搜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等直接接觸語文材料的過程中,提高其語文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

如我在教小學語文第十一冊(蘇教版)《我們愛你啊,中國》這首詩前,先讓學生在地圖上找一找長江、黃河、黃山、廬山等的位置,其次,我在向學生推薦《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龍井茶》、《茅臺酒》、《江南絲綢》、《景德鎮陶瓷》、《傣族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大草原》、《戈壁灘》等相關書目、音像資料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瀏覽目錄和篩選內容等查找資料的方法,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利用圖書館查找、網上咨詢等各種渠道搜集相關資料。最后,組織學生對自己搜集、查找的結果進行交流,并幫助他們修正有關的內容。這樣,教師在引導學生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不但為學生提供了盡可能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的機會,而且通過查找、翻閱、篩選、歸納等方式,讓學生把平時積累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從歷史學、地理學、建筑學等各方面了解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受到了人文情懷的熏陶,激起強烈的愛國熱情,而且在這個實際過程中豐富了知識,積累、總結出圍繞一定主題搜集、整理、運用資料的有效方法,學會略讀和瀏覽、篩選和概括、分類標記等,更是嘗到了參與和成功的喜悅,實實在在鍛煉了自己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上課是執行教案的過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就是完成教案,而不是“節外生枝”。教師期望的是學生按教案設想的答案,學生在課堂上實際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被簡化為特殊的認識活動,把它從整體的生命活動中抽象、隔離出來。它既忽視了作為每個獨立個體,處于不同狀態的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多種需要與潛在能力,又忽視了作為共同活動的師生群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雙邊多向、多種形式的交互作用的創造力。這是忽視課堂教學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現。它還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的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這就嚴重阻礙了小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的發展。

海口市,創新,教學,課程,景德鎮陶瓷

篇2:在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對學生能力培養

在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對學生的能力培養

張姣玉錦州市國和小學

【摘要】智能機器人活動是一項綜合多種學科知識和技能的科學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它集知識性、趣味性、競技性于一體,深受中小學生喜愛。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通過合理分組,精心設計,應用計算機網絡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個體的創新意識與他們和群體的交流能力、培養學生具有高素質、創新能力、競爭意識及團隊精神。本文就,在機器人活動中應用網絡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方面所運用的一些做法和思考進行教育研究。

【關鍵詞】教育游戲;機器人活動;網絡化教學;競爭

21世紀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才?我們的下一代要怎樣適應21世紀的世界?在我看來,要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步向領先,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是必備的人力資源。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的培養是素質教育中一再被強調的重要環節,同時,人是社會動物,必須在群體中體現自身價值,而且只有將個體的力量聯合起來才能實現工作目標,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個體的潛能,這就需要人們常說的“團結”,也就是“團隊精神”。怎樣將“創新意識”、“團隊精神”結合起來貫穿于各個教育環節中,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機器人活動具有趣味性,能大大激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同時,機器人活動整合了多學科知識,學生在制作機器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綜合各學科、涉及各領域的知識,這些知識僅靠小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是遠遠不夠的,而網絡正是融合了知識量大、覆蓋面廣、學習時間短等優點,與小學機器人教學可謂一拍即合。因此,大膽的將網絡運用到小學機器人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在做中學,迅速提升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機器人活動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的方法。

一、精心設計學習網站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電腦操作知識和技能,也有足夠的興趣去學習新的知識。但處于青春發育期的中高年級小學生雖懂得思考,擁有喜歡張揚自己的個性,卻對獲取計算機中和網絡上的資源又不熟練。因此我在設計網站時加入了現行游戲中的“闖關”環節。每一關都包含一個學習任務和學習內容以及闖關提示(既操作提示)。學生可以通過訪問這個學習網站像玩游戲一樣在“闖關”過程中學到新的知識。此外,網站中增設留言板和課后評價兩個板塊,教師可以及時快捷的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學生也有了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進行自主評價的權力。

二、創設教學環境

我認為在進行機器人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的不是一個死板的課堂,而是一個平臺,一個能展示自我,能進行合作交流的平臺。但我校將網絡教學運用于機器人教學尚屬首次,為此,我將學生分成兩個學習小組,一個學習小組分配可聯網電腦并通過教師制作的學習網站學習,另一個學習小組按照原來的教學模式只發放不可聯網的電腦供編程使用。

通過觀察,我發現改變教學環境即通過可聯網電腦參與學習網站學習,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時不僅有本可依而且有據可查,學習起來如虎添翼。

篇3: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能力和合作

  在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合作

  海口市秀英區溪南小學王紅玉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發現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悅納他人,完善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其目的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

  一、精心設計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在我國,兒童缺乏合作意識和技術的問題比較普遍,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不愿意和他人合作,不會分享的現象屢見不鮮。著名社會教育學家、哲學家維果茨基曾說過:“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展。”的確,一個真正懂得合作和具有互動精神的孩子成人后,會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集體操作并發揮積極作用,而不懂得合作且冷淡孤僻的孩子在管理科學中會遇到許多麻煩,成為一個不受社會群體歡迎的人。因此,就要培養學生相互理解、交流、競爭、合作的意識。兒童期正是人與人之間合作意識與素質形成的關鍵期,作為教師,首先必須重視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認識到合作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有很多方法,以下方法我覺得很有效:經常組織一些需要團結合作才能開展的游戲,比如二人三足的游戲、接力跑、拔河……還可以經常舉行一些以小組為單位的各項競賽,以此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逐漸讓孩子在頭腦中認識合作的意義,萌生合作的意識,增強孩子們合作學習的愿望。

  二、充分進行獨立思考,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合作交流的目的是讓學生的大腦和手都動起來,彌補老師無非應對眾多存在差異學生的不足,促進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愿望和積極參與的意識,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合作交流要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沒有獨立思考的合作討論看似熱鬧,實質往往流于形式:學生沒有思考,哪有見解來討論?何談思路的碰撞,更何況,這種即時交流,往往只是幾個思維比較敏捷的學生膚淺的說上幾句,大多同學則是思維還未及啟動,自然地充當起了聽眾、附和者的角色。因而我認為,在合作學習的同時,不能忘了給學生默讀靜思的時空---讓學生默讀中思考,動筆圈圈畫畫寫寫,讓思考參與到讀書過程中。當然,合作學習中提出的問題內容含量不宜過小,如果單個人力量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內容難度要大眾化,過難容易冷場,或者導致只有少數人的真正參與,效果不好,過易會使學生無須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維價值的合作,沒有什么意義。

  三、有效進行方法指導,增強合作能力的培養。

  在課堂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立即讓學生討論,教室里馬上就會出現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這是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活而無序”。有的小組兩三個人同時搶著發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也不聽誰的;有的小組始終只有一兩個人發言,其他人一言不發,只是心不在焉地坐著;有的小組互相推辭,誰也不發言;有的小組借此機會閑聊、說笑或者干別的事。這是我們現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要避免出現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指導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因此,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制定選擇小組活動規則,探索小組學習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開展有效合理評價,體會合作學習的快樂。

  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也是新課標提出的一條最基本的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一味的只講究教師對學生地評價,更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開展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不但有利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完善自我,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意識。

  總之,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主動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時刻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始終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平等的氛圍中學習,合作學習才能有效的實施。

  獨生子女,培養孩子,海口市,兒童期,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