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新教師培養方案

新教師培養方案

2024-07-31 閱讀 7084

新教師是店集教育的未來和希望,為了促使新教師在較短時間內適應教育崗位的基本要求,實現師德、教學藝術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以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的建設,特制定本方案。下面是有20*年新教師培養方案,歡迎參閱。

20*年新教師培養方案范文1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提高新教師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重點,通過校本培訓、集中培訓、自學引領、分科指導、檢查考核等手段,努力激發參訓新教師在師德修養、文化業務和專業成長等方面的綜合提升。

二、培訓目標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了解教育政策法規,熟悉課程標準,掌握教育教學常規,完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履行崗位職責能力,使新教師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

三、培訓對象

**縣**學年新招聘的全體新教師(335名)。

四、新教師校本培訓內容與要求

1、開展師徒結對活動。要求各校為**級教師舉行師徒結對儀式,簽訂師徒結對協議書,通過拜師學藝,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新教師應積極主動爭取指導師的幫助,在指導師的指導下開展教育、教學、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指導師在新教師實習期培訓考核合格后,經所在校考核,可認定登記學分18分)。

2、認真備課、上課、輔導、改作與檢測等,注意課堂信息的反饋,及時總結反思,每學期至少寫好5篇字數不少于500字有一定深度的教學反思;每學期至少出本學科試卷2份。

3、積極參與學校教科研活動。每學期聽課至少20節,其中聽指導師的課不少于10節;每學期書面評課稿至少1節,且每篇評課稿字數不少于500字。每學期至少上1節校級匯報課。

4、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班主任或協助班主任工作,堅持家訪,做好家校聯系工作。

5、每學期結束前,寫好本學期校本培訓心得體會或總結。

6、堅持自學,努力鉆研。每學期至少閱讀1本教育專著,并有不少于3000字的書面摘錄或心得體會。每學年撰寫論文或案例至少1篇(每篇不少于20*字)。

五、新教師集中培訓內容與要求

新教師集中培訓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通識培訓,二是學科培訓。

(一)通識培訓(48課時)

包括以下幾種形式的培訓:

1、教師職業道德教育(6課時)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以遠程培訓為主要培訓方式,以教師禮儀為主要培訓內容。通過對新教師的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培訓,使教師能夠成為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努力成為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學習結束后進行現場答辯。

2、教育政策法規專題(6課時)

通過專題講座,學員自學,使新教師理解掌握有關教育政策法規,增強新教師以法執教的意識,遵章守法。

3、班主任講壇與優秀教師成長講壇(6課時)

通過小學、初中、高中優秀班主任講壇與學科優秀教師成長講壇等形式,聘請本縣優秀班主任與學科優秀教師,現身說法,與學員直接對話,共同討論,體驗班主任工作與學科教師成長的成功喜悅,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提高德育能力與學科教學能力,從而更好地開展德育與學科教學。

4、基本功(硬筆字、簡筆畫)培訓與競賽(6課時)

以培訓與競賽相結合,激發新教師參訓熱情。分批分班進行硬筆字、簡筆畫培訓指導,布置相應學習任務,組織基本功考核活動與競賽活動,以促進學員自學自練,提高書寫水平,掌握教學簡筆畫基本要領,以完善新教師表達能力,提高教學技能。

5、讀書交流活動(6課時)

推薦書目閱讀,以學科班級為單位,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談讀書心得,提問答辯,使學員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推薦書目:[加拿大]馬克斯?范梅南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蘇]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建議》;[美]加德納著《多元智能》;楊敏毅《學校團體心理游戲教程與案例》;萬瑋《班主任兵法》;[美]卡耐基著《人性的弱點》;學科相關著作由班主任推薦。

6.開班典禮、試課活動、結業典禮等(18學分)。

(二)學科集中培訓(36課時)

學科培訓以教育教學常規為核心,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為宗旨。具體內容由各學科班主任根據本學科新教師人數,或獨立或聯合,靈活機動開展,其中總學時不少于36課時。

獎懲措施

1、考核不合格或沒有參加考核的實習期新教師,按照有關規定將延期轉正定級。

2、對獲得“教學新苗”榮譽稱號的新教師,教育局將統一發文表彰,并頒發榮譽證書。對所有獲獎者,由教育局安排優秀教師對其進行為期兩年的培訓指導,屆時考核合格者可直接參加縣教壇新秀評選。

20*年新教師培養方案范文2

為了促進我校新教師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熟悉我校教育教學要求,成長為合格的教師,根據我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學校培訓管理規則要求,結合我校新教師實際情況,學校決定對20*年新進校的教師進行為期一學年的培訓,現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提高新教師師德師風水平,以抓新教師基本功為重點,提高新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全面貫徹滲透新課程改革理念,通過自學、講座、指導、檢查等手段,促進新教師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文化水平等綜合素質快速提高。

二、組織機構

組長:陳金龍

副組長:聶和平(負責常務)、張化建

組員:張華雷小兵張建華、張雪玲、潘銀慧、張華建(音體美)、

范志林(語文)、李英明(數學)、王立洪(英語)、周華明(文科綜合)、

冷奇云(理科綜合、年級組)、王明建(年級組)、胡鍇(年級組)、胡英祥(年級組)、謝昊(年級組)、冷忠兵(年級組)。

三、培訓目的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了解初高中教育政策法規,熟悉初高中教育教學內容,完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履行崗位職責能力,熟悉新課改理念和基本要求,了解校本教研、課題的實施方法。

四、培訓形式

教務處、政教處、教科室、年級組集中指導和教研組“以老帶新”個別指導相結合;交流座談與個體自學感悟相結合,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五、培訓對象

20*年下期分配入我校的新教師。

六、培訓內容

1、教師職業道德,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講座)張雪玲負責

2、學習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精神(講座)張建華負責

3、教學技能培訓(骨干教師、優質課獲獎教師示范課;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潘迎慧負責

4、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及《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等教育政策法規(自學)

5、教研能力培訓(講座)各教研組長負責

6、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張華張雪玲潘迎慧負責

七、培訓要求

1、新教師必須按照要求積極參加各項活動。

2、教師聽各種講座必須認真做好筆記(教務處檢查收集歸檔)。

3、新教師在培訓結束時上交1000字以上左右的培訓總結。

4、主講教師要有講稿(教務處收集歸檔),建議使用課件。

5、新教師培訓期間聽課不得少于25節。

6、培訓結束時每位新老師上一節匯報課。

八、考核方式(共計100分)

1、講座出勤計10分。缺勤一節扣3分,遲到早退一次扣1分,扣完為止。

2、備課計20分。優秀20分,良好18分,合格15分。

3、聽課記錄計20分。缺一節扣1分,聽課記錄各項內容記錄不完整者將酌情扣分,扣完為止。

4、新老師匯報課計20分。優秀20分,良好18分,合格15分。

5、學習班級管理班主任助理。優秀20分,良好18分,合格15分。

6、培訓總結計10分。優秀10分,良好8分,合格5分。

總分90分以上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60-79為合格。學校將對這次培訓優秀學員進行表彰。本次培訓成績將記入教師業務檔案,并作為評優的依據。對不合格的老師繼續培訓。

20*年新教師培養方案范文3

為了更好地促進新教師的專業成長,盡快的熟悉業務,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教育辦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結合我實際狀況,特制定這個新教師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

1.讓新教師對新課改目標、課程標準、教材教法有較為到位的認識,并及時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2.讓新教師能夠用新課改理論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加強聽、評課,提高教學水平及質量。

二、培訓內容及要求

1.在業務學習上,要求新教師做好筆記(會議記錄)。

2.新課標下的教材、教法。要認真鉆研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及體系結構,熟練掌握新教材及所教學段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上內容在教案里要體現出來。教學方法運用得當,要積極學習,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特點學科教學規律行之有效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形成的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對這種學習方式各學段要大膽探索和實施。

3.指導教師的課隨時向新教師開放,并經常進行聽課、評課的互動。

4.要求新教師每課都要做好反思,并體現在教案本上。

此外,新教師要認真學習研究新課標。對新課標規定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等都要切實掌握,對新課標中指出的教學中重視的問題必須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切實重視。

三、培訓措施

1.參加校本教研。

本學年,要求新教師提前認真備好課,精心設計授課程序,上出最佳效果。授課教案要上交存檔。要按時積極參加校本教研和上級舉行的教研、培訓等活動,認真聽課,做好筆記,課下及時反思、認真實踐,將所學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把所得的心得及時記錄下來。

2.結對跟蹤培養

充分發揮學校優秀教師、骨干教師的作用,與新教師結對進行跟蹤培養。骨干教師要從業務學習、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考試、反思等各個環節精心指導新教師,指導要中肯、具體,不要花架子,切切實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新教師拜師要誠懇,虛心學習骨干教師的教學藝術。指導教師除了上好示范課外,還要隨時向新教師開放課堂及不定時的進入新教師的課堂進行聽課指導,讓新教師盡快成長,承擔起教育教學的重任。

3.在學校每人一節的教研課中,教研組要特別重視對新教師的備課、上課、評課工作,多給些善意的指導意見,促進其提高。

4.確定“新教師教學周”,并形成制度。將每年開學的第二周確定為“新教師教學周”,邀請學區領導及教研員蒞臨指導,發動校名優教師參加聽課。課后組織評課,揚優棄劣,幫助其成長。同時,以新教師的課堂為切入點,根據其個性、風格,“因材施教”,確定結對老教師、名優教師。

篇2:某街道小學新教師培養制度

街道小學新教師培養制度

新教師是學校的希望,加快培養新教師的進程,使新教師在教壇中“一年‘像樣’、兩年‘出樣’、三年一個榜樣”。經學校研究特制定如下要求:

一、要認真鉆研課程標準、教材教法,努力提高個人教學業務水平。要努力達到以下八種能力:

1.全面準確的掌握課程標準的能力;

2.靈活處理合理使用教材的能力;

3.精心編制全面實施教案的能力;

4.駕馭課堂隨機調控課堂的能力;

5.善于指導、熱情幫助學生掌握現代學習方式的能力;

6.認真輔導善于合理的批改作業的能力;

7.考試命題準確評估學生學業成績的能力;

8.學科教學與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整合的能力。

二、要積極學習教育理論,觀看優秀課例,寫好讀書筆記,樹立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創新學習的新型學習觀,樹立現代的、以生為本的教育觀和育人觀,提高個人的教育理論水平。

三、要積極、準時參加集體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說課、公開課等),不無故缺席,會上要積極參與聽、說、評、議、研等的活動,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新教師要提前在科組進行集體備課,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才能進入課堂上課。

四、全學期上教學嘗試課不少于8節(含匯報課),每兩周至少上一節教學嘗試課(科組長、師徒結子的老師聽課),并要填寫上課登記表;(第三周開始)

五、全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記好聽課記錄,寫好聽課感想,聽課記錄本期末交由科長檢查簽名、簽上意見,并上交學校檢查。

1.凡學校對內外的公開課、各年級的觀摩課,均要參加聽課(指本學科的);

2.每學期至少跨年級或跨學科聽一節觀摩課;

3.服從學校安排,積極參加校外聽課。

六、教師要根據自身特點,每學期做到“六個一”。即確定一個研究專題,上一堂匯報課,交一份自己最滿意的教案,期末寫一份個人教學總結,寫一份專題的研究論文,設計一個最生動的教學課件。

七、老教師與年輕教師進行師徒結對。完善新教師業務指導制度,老教師悉心指導新教師,為新教師備課、上課及課后總結把關,使新教師少走彎路,盡快成長起來。

八、大膽探索,勇于教改,認真總結經驗,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積極向縣級以上的教育刊物投稿或參賽。

九、學校領導將加強領導,及時指導。做好隨堂聽課、檢查、總結評比工作。新教師在校執教一年以后,學校要對其“過關”考核。“過關”考核是學校對新教師一學年工作的綜合評價,按德、勤、能、職四方面進行考核。

十、配合**縣教師發展中心做好新教師成長的其他工作。

篇3:X小學新教師培養制度

新教師是學校的希望,為加快培養新教師的進程,經學校研究特制定如下要求:

一.要努力達到以下八種能力:

1、全面準確的掌握課程標準的能力;

2、靈活處理合理使用教材的能力;

3、精心編制全面實施教案的能力;

4、駕馭課堂隨機調控課堂的能力;

5、善于指導、熱情幫助學生掌握現代學習方式的能力;

6、認真輔導善于合理的批改作業的能力;

7、考試命題準確評估學生學業成績的能力;

8、學科教學與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整合的能力。

二、要積極學習教育理論,觀看優秀課例,寫好讀書筆記,樹立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創新學習的新型學習觀,樹立現代的、以生為本的教育觀和育人觀,提高個人的教育理論水平。

三、要積極、準時參加集體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說課、公開課等),不無故缺席,會上要積極參與聽、說、評、議、研等的活動,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新教師要提前在教研組進行集體備課,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才能進入課堂上課。

四.一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記好聽課記錄,寫好聽課感想,聽課記錄本期末交由教研組長檢查簽名、簽上意見,并上交學校檢查。

1、凡學校對內外的公開課、各年級的觀摩課,均要參加聽課(指本學科的);

2、每學月至少跨年級或跨學科聽一節觀摩課;

3、服從學校安排,積極到參加校外聽課。

五、教師要根據自身特點,每學期做到“六個一”。即確定一個研究專題,上一堂匯報課,交一份自己最滿意的教案,期末寫一份個人教學總結,寫一份專題的研究論文,設計一個最生動的教學課件。

六、老教師與年輕教師進行師徒結對。完善新教師業務指導制度,老教師悉心指導新教師,為新教師備課、上課及課后總結把關,使新教師少走彎路,盡快成長起來。

七、大膽探索,勇于教改,認真總結經驗,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積極向縣級以上的教育刊物投稿或參賽。

八、學校領導將加強領導,及時指導。做好隨堂聽課、檢查、總結評比工作。新教師在校執教一年以后,學校要對其進行綜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