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秋學期課外閱讀實施方案

小學秋學期課外閱讀實施方案

2025-07-05 閱讀 7916

  徐鮑小學秋學期課外閱讀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國內外語文教育的實踐證明,閱讀教育是母語教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只有經過廣泛的閱讀和大量的積累,才能真正學好語文。學校力求以班級為單位營造書香班級,通過激發(fā)閱讀興趣,使學生樂讀;指導閱讀方法,使他們會讀;推薦相關讀物,使他們多讀。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讀書能力,從整體上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一個人基本素養(yǎng)的需要!

  二、工作目標

  1.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喜歡讀書,和書成為好朋友。

  2.通過閱讀,使學生增長知識,拓展視野,提高閱讀能力。

  3.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三、活動措施

  (一)統(tǒng)一思想,加強領導

  1.學校成立課外閱讀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z:負責學校圖書管理

  z:負責課外閱讀相關宣傳報道工作

  各班語文教師:負責執(zhí)行學校有關計劃、制度,指導學生開展好各項讀書活動。

  2.積極營造氛圍,給學生一個樂于讀書的環(huán)境積極宣傳發(fā)動,充分利用宣傳櫥窗、班隊會、黑板報等陣地宣傳讀書的意義,介紹讀書方法,推薦閱讀書目,推廣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大師的讀書經驗等。

  (二)解決書源問題,讓學生不愁沒書讀。

  1.建立班級圖書角,鼓勵學生為班級、年級捐書,教師做好組織工作,培養(yǎng)班級圖書管理員,保證班級圖書正常有序流通;

  2.學校開放圖書室,與語文老師配合,建立起有序的借書、讀書、還書的程序,并對班級借書情況進行統(tǒng)計,作為調研學生讀書情況的材料之一。每周二、四上午一、二兩節(jié)課為圖書借閱時間,各語文老師結合本班實際情況至萬友祥老師處借閱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

  3.開展“讀書漂流”活動,讓學生將家中已讀的課外書帶到學校來,進行以書換書活動。

  (三)解決時間問題,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

  1.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課外書,每天中午12點20至12點50為固定閱讀時間,值班教師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讀書效率。學校總值加強督查并及時做好閱讀情況記載。

  2.每天必須硬性布置課外閱讀家庭作業(yè),閱讀時間不少于15分鐘,督查室采取抽查方式了解學生閱讀情況。各學生填寫閱讀卡,家長、老師均須簽字。

  (四)開展讀書活動,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1.開展讀書征文活動,學校推薦書目,并在一定時間后開展征文活動,對優(yōu)秀征文投寄發(fā)表,并表彰獲獎同學;

  2.開展讀書筆記展覽活動,在中高年級評選出優(yōu)秀讀書筆記,并在全校范圍內展覽,以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3.開展讀書手抄報比賽活動。

  4.在低年級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鼓勵孩子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學期結束評選“優(yōu)秀親子讀書家長”。

  5.評選“書香班級”和“讀書明星”活動。

  (五)加強研究,推動課外閱讀科學發(fā)展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課備課的研究,利用閱讀課適時開展課外閱讀指導課觀摩活動;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在提升自身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課外閱讀指導能力。

  (六)考核評價:擬定初步的各年級考核標準如下:

  一年級

  1.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具有一定的課外閱讀意識,有讀書的興趣。

  2.在規(guī)定的讀書時間內專心讀書,能堅持讀書15分鐘以上。能與人交流。

  3.借助讀物中的圖意讀書,能看懂圖意,能用二、三句話正確、清楚地口述圖意。

  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學習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yōu)秀詩文20篇(段)。

  二年級

  1.在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下,有良好的閱讀興趣,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學習“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正確閱讀行為習慣,喜愛圖書、愛護圖書;每次閱讀能堅持15到20分鐘。

  2.基本掌握看圖說文的方法,能正確、清楚地用連貫的語言說出圖畫的主要內容,說出想象中的事物和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樂于與人討論。

  3.學會運用拼音和工具書閱讀較簡單的注音讀物(童話、寓言等)的方法,初步理解讀物的主要內容。

  4.學習邊讀邊劃邊思考的閱讀方法并能質疑。

  5.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初步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優(yōu)美,學習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yōu)秀詩文30篇(段)。

  三年級

  1.具有一定的課外閱讀的意識,有了讀書的興趣,愛讀書、想讀書,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安排讀書時間,收藏讀書資料,參與讀書活動。

  2.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內專心讀書,能堅持讀書30分鐘以上。能與人交流讀書感受。

  3.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學會簡單的閱讀摘錄,能歸納、摘抄好詞句。

  4.在閱讀中能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疑。

  5.學習欣賞方法,在提示下能對人物和優(yōu)美的語言作出評價,進行有目的地收集資料和網絡查閱工作。

  四年級

  1.具有良好的閱讀興趣,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能科學地安排閱讀的時間;養(yǎng)成讀書看報和收藏的習慣,與同學交流資料的習慣。每天堅持閱讀45分鐘以上。

  2.學會欣賞,初步學會選擇自己喜愛閱讀的書報,并做好摘錄讀書筆記與學習批注的方法,學寫歸納型的讀書筆記。

  3.學會運用已學的語文知識、技能和工具書閱讀適合的童話、寓言、小說等,理解讀物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能欣賞所閱讀的文章,與人交流閱讀的感受;能對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資料收集,并參與專題討論。

  5.誦讀優(yōu)秀詩文,在誦讀中展開想象,體驗情感,領悟內容。積累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開始閱讀中國名著。

  五年級

  1.具有較強的課外閱讀意識,能自覺安排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有收藏圖書資料、參與讀書活動的習慣。

  2.在規(guī)定的讀書時間內專心讀書,能堅持讀書1小時以上,能與人交流讀書感受。

  3.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會摘錄、會剪報,學會寫感想型讀書筆記。

  4.在閱讀中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詞句的意思,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能質疑并展開討論。

  5.初步學會速讀,可達每分鐘200字以上,學習瀏覽,能根據(jù)要求選擇有關讀物和收集有關信息。

  6.學習探究性閱讀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專題性閱讀。對人物和表達方法作出簡單的評價。背誦詩文,開始閱讀中外名著。

  六年級

  1.具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學習制定規(guī)劃,每天固定閱讀時間不少于60分鐘;養(yǎng)成讀書看報和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與討論的習慣,在交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2.學會精讀,學會選擇自己喜愛閱讀的書報,并做好摘錄讀書筆記和批注,學寫評價型的讀書筆記;

  3.學會運用已學過的語文知識、技能和工具書閱讀適合的童話、寓言、小說和淺顯的文言文,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和事件梗概,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4.提高速讀水平,達每分鐘300字以上。學會瀏覽,自主選擇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進行資料收集和網絡查找,并參與專題討論。

  5.能鑒賞文學作品,閱讀中外名著,感受形象,體驗情感,形成個人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精神世界。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擬定學校方案,營造讀書氛圍

  2.召開語文教師會,學習學校課外閱讀實施方案。

  3.各班老師制定好本班讀書計劃,建好班級圖書角,有序借閱圖書。

  十月份

  1.開展課外閱讀指導課觀摩活動;(待定)

  2.組織“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示活動

  十一月份

  1.開展優(yōu)秀讀書手抄報評比活動;

  2.開展讀書征文活動。

  十二月份

  1.舉行學校課外閱讀成果展示活動;

  2.評選“優(yōu)秀親子讀書家長”、“書香班級”和“讀書明星”

  一月

  讀書活動階段總結

篇2:小學課外閱讀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新政有關精神,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進一步加強課程標準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指導作用,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做到“減負不減質”,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

二、工作目標

一年目標:使學生形成濃厚的閱讀興趣,并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兩年目標:使讀書成為教師和學生的需要,成為教師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

長遠目標:使學校形成讀書文化,成為學校內涵發(fā)展的重要內容。

三、工作措施

(一)統(tǒng)一思想,加強領導

1.學校成立課外閱讀工作領導小組:

各班語文教師:負責執(zhí)行學校有關計劃、制度,開展讀書活動。

2.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加強各項有關宣傳活動。

(二)積極營造氛圍,給學生一個樂于讀書的環(huán)境

積極宣傳發(fā)動,充分利用宣傳櫥窗、班會晨會、家長學校、黑板報等陣地宣傳讀書的意義,介紹讀書方法,推薦閱讀書目,推廣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大師的讀書經驗等;另外,利用少先隊活動,進行課外閱讀氛圍的營造,優(yōu)秀書簽的評比等,在短時間內掀起一股讀書熱潮。具體安排:1.學校櫥窗4塊;2.學校山墻布置兩塊大彩塑3.各班發(fā)揮自主性布置墻面和書櫥;4.召開家長會;5.晨誦宣傳、班會推動。

(二)解決書源問題,讓學生不愁沒書讀。

1.建立班級圖書角和年級圖書屋,鼓勵學生為班級、年級捐書,教師做好組織工作,培養(yǎng)班級、年級圖書管理員,保證班級圖書正常有序流通;

2.學校開放圖書室、閱覽室,與班主任配合,建立起有序的借書、讀書、還書的程序,并對學生借書情況進行統(tǒng)計,作為調研學生讀書情況的材料之一;

3.爭取家長支持,印發(fā)《告家長書》,宣傳培養(yǎng)孩子讀書習慣的意義,鼓勵和指導家長為學生科學購書。

4.開展“淘書樂”活動,讓學生將家中已讀的課外書帶到學校來,進行以書換書或者圖書跳蚤市場活動。

(三)解決時間問題,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

鼓勵學生到校后,閱讀語文英語課本和課外書,中午在校就餐的學生看課外書;積極開展有效課堂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周節(jié)省一堂語文課,作為課外月度指導課,指導學生正確養(yǎng)成讀書習慣,提高學生讀書效率。

(四)開展讀書活動,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1.開展讀書征文活動,學校推薦書目,并在一定時間后開展征文活動,對優(yōu)秀征文投寄發(fā)表,并表彰獲獎同學;

2.開展讀書筆記展覽活動,在中高年級評選出優(yōu)秀讀書筆記,并在全校范圍內展覽,以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3.開展讀書手抄報比賽活動。

4.在低年級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鼓勵孩子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學期結束評選“優(yōu)秀親子讀書家長”。

5.評選“優(yōu)秀讀書班級”和“讀書明星”活動。

(五)學科上,在教研室的指導下,利用每課5到10分鐘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并盡快建立起“英語課外閱讀指導體系”,擬制定《望直港鎮(zhèn)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指導意見》

(六)加強研究,推動課外閱讀科學發(fā)展

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課備課的研究,適時開展課外閱讀指導課觀摩活動;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在讀書的同時,在提升自身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課外閱讀指導能力。

(七)考核評價:擬定初步的各年級考核標準如下:

篇3:課外閱讀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了讓學生快樂地讀書,讓老師、家長一同參與讀書,讓書籍成為師生、家長的朋友。同時,為促進學校、家庭、社區(qū)的文化建設,讓書香溢滿校園,讓書香浸潤人生。

二、活動目標

1、感受閱讀的快樂

閱讀可以使人拋開許多煩惱,當人完全深浸在書中時,宛如進入一個文學宮殿,馳騁古今跨越地域。在書中辨是非、明善惡,由、書中獲得智慧與快樂體驗。

2、培養(yǎng)終生閱讀的習慣

閱讀能力是一個人終生學習的基礎和最大的本錢。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閱讀將伴隨我們不斷成長。好的文學作品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閱讀。活動開展,就是要在師生、家長在感受閱讀快樂形成閱讀需求的基礎上,培養(yǎng)閱讀習慣,為終生閱讀奠定基礎。

3、建立學習型學校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讀書課程的深入進行也會對學校文化環(huán)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人人談讀書、人人愛讀書、人人去讀書的氛圍下,學習型學校、文化型學校的建設也在同時進行。

三、活動領導小組

四、活動內容:

(一)、師生共讀

1、學校總體部署、組織規(guī)劃,推動活動全面開展。

2、精心構建多元化的讀書網絡。豐富校園文化建設,讀書園、班級建立圖書角。

3、科組制定各年級課外閱讀方案,推薦各年級閱讀書目。

4、課外閱讀與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利用三?八婦女節(jié)、母親節(jié)、“六一節(jié)”等為契機,開展征文、讀書卡設計比賽、評選讀書小明星等活動。利用小記者站、廣播站,宣傳閱讀先進分子,交流讀書體會等。

5、教師與學生一起閱讀、寫作,交流讀書體會。每人定時上交讀書心得,整理、編寫教師個人作品集。

6、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廣泛閱讀,每周至少完成一張讀書卡、一篇讀書心得或一篇練筆。

7、學生設立個人讀書卡集和個人作品集,摘抄好詞好句,記錄讀書點滴體會。每學期出版一期個人讀書小專輯。

(二)、親子共讀

1、家長不管工作有多忙,抽空和孩子共同閱讀。與孩子一起讀,和孩子一起去欣賞那動人的圖畫和文字,在被孩子天性感染的同時也要用自己的真誠投入去影響孩子。

2、與孩子交流讀書心得。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他聊聊那本書,你讀到些什么,有哪些疑問,你是怎么想的……也要讓孩子對你說說,他在聽完你的描述后,有些什么想法和發(fā)現(xiàn)等等。

3、與孩子一起玩讀書游戲。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孩子玩智力游戲的時候尤其需要父母的參與,激發(fā)他對讀書的興趣。

4、每年開展一次“家教征文”活動,讓家長與孩子的文化素養(yǎng)在閱讀和寫作中不斷積淀與提高。

5、開展“讀書卡設計”比賽、“小手拉大手,同讀一本書”活動,將家庭引入到熱愛圖書、享受閱讀的行動中來。

6、開展“親子同游樂”活動,使家長與子女互動,學校與家長互動,子女間互動,家長間互動。使我校“構建多元互動教育研究”的“親子共讀”活動部分推進發(fā)展。

篇4:一二年級課外閱讀測查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從而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激勵學生從書本中汲取營養(yǎng),獲得快樂。

二、具體安排與要求:

1、測查時間:下周一下午第一節(jié)課

2、測查對象:一年級每班三分之一的學生,二年級每班四分之一的學生

注:請一年級語文老師將本班學生分成3組,二年級語文老師將本班學生分成4組,填在后面所附的名單里,于周五前將三份名單上傳至“教研組活動”―“語文組”――“學生名單”文件夾。

3、測查方式:看拼音讀故事。在1分鐘內讀一個小故事,測前準備一分鐘。

4、打分標準:(1)語速適中,10分;(2)讀正確,不讀錯字,不添字、漏字,50分(讀錯、添字、漏字每一字扣一分);(3)讀通順、流利,不讀破句,30分(回讀的、讀破句的一處扣1分)。(4)總體印象:讀得流利、較有感情,10分。

5、測查人員、地點:每兩班一組,要求一位老師看時間,另兩位老師聽讀并記錄(取平均分)。如果發(fā)現(xiàn)讀得特別好的或特別差在備注一欄中加以標注、說明。

二(1)二(2)金敏盧東燕陳向東地點:一(1)教室后門

二(3)二(4)呂燕吳小君童金松地點:一(4)教室后門

一(1)一(2)商鵬呂群芳吳曉東地點:一(1)教室前門

一(3)一(4)錢石英周瓊李玉英地點:一(4)教室前門

要求:測查老師在測試時記錄該學生每一項的所扣分數(shù)和總分。

待測學生(周一上午告知抽簽組別)按序號排好隊,統(tǒng)一呆在一(1)、一(4)教室里。

6、獎項設置:

團體:每個年級評優(yōu)勝班級2個。

個人:一、二、三等獎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