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期末質量檢測命題情況分析
一、命題的基本情況(題量、難度、區(qū)分度、科學性及創(chuàng)新性等)
命題以新教材為依據,以新課標為準繩。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檢測學生“數學思考”及“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試卷命題基本覆蓋了本冊教材內容,題型靈活多樣,內容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如填空的第1題)、開放性(如填空的第7題)、實踐性(第五題),突出了學科特點。編排上注重圖文結合,從難度值分析,全卷按照易中難6:3:1比例進行分配,難易適中。
二、命題的主要特點或優(yōu)點(舉例說明、分析)
1.命題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加了靈活性(如填空的第1、5、7題),能夠考出學生的真實成績和水平,增強他們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2.本次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畫一畫、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3.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學知識載體,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識圖能力,觀察和判斷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三、命題的主要不足或問題(舉例說明、分析)
應多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要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第六題解決實際問題這一項測試內容應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圖文結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篇2:二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情況分析
一、原始成績分布情況分析
應考人數552人,實際參考人數550人,平均分為92.47。從成績分布情況來看,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分。其中90分以上450人,比例81.8%;80-90段70人,比例12.7%;70―80段14人,比例2.5%;60-70段7人,比例1.2%;60分以下的9人,比例1.6%。從總體看來,各分數段分布合理,基本達到檢測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優(yōu)點、典型性錯誤的分析
(一)試題內容分析
1.試題容量適中,難易結合。應該掌握的重點考查到位,既全面考查了學生們的基礎知識,又檢測了學生數學能力的應用。既考慮到大部分中等學生的知識水平,又兼顧了優(yōu)等生的“拔高”要求。例如第三大項填空既有“看圖寫算式”這樣的基礎性強的題目,還有對長度單位的理解和應用以及大小比較、對數量關系的理解等這樣的靈活題,很好的考察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應該說是一份科學、合理的綜合性測試卷。
2.試題考察全面,覆蓋面廣。本次數學試卷依據新課改教材,覆蓋面廣,考察了二年級上冊的大部分知識點,既重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空間觀念以及解決問題的考查,又重視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數學思維。客觀題的設置也比較合理,又有一定的綜合性和靈活性,難易程度比較適中,比較真實地反映數學質量的現狀。通過不同側面考查了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的合理性和靈活性。從全學區(qū)答題情況來看,學生們完成較好,基本達到預期效果及測試的目地。
3.試題靈活多變,甄別作用強。試題在檢測學生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靈活多變,較好地考察學生的分析能力,從題型及內容上看基本上能保證所有的學生達到合格,又能讓優(yōu)生嶄露頭角,如第三大項填空題,第四大項選擇中的有些題目則需要學生細心分析、謹慎答題。特別是選擇題中有些題相當靈活,需要考慮縝密才能完全正確。第六大項“解決實際問題”,題目設計貼合生活實際且難易適中,在確保大部分學生掌握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確保起到甄別作用,使優(yōu)生突出。
(二)典型性錯誤分析
從全學區(qū)答題情況看,主要失分有這樣幾個:首先有的學生由于閱讀理解能力跟不上,對于一些題目理解不透徹,不會靈活分析,易受以前常做的習題干擾,讀題不仔細。如選擇題和填空題中有很多學生出現錯誤。比如選擇題的第2、4、5題等,這些題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不會分析。相信隨著學生的讀題及理解能力的提高,會有好轉的。另外有些學生對于靈活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些困難,稍微變換一下形式就措手不及了,今后需要在教學中多變換題目的類型,培養(yǎng)學生的變通能力。其次學生們分析問題不夠全面,審題不仔細,還有漏題現象,特別是選擇題中有將答案選反。還有幾個別學生連最基本的口算都出錯,需要老師注意在小學階段要加強計算教學,適當加大計算的練習量,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正確率。
三、對教學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1.對個別學生加強計算訓練,確保計算不再失分,加強計算技能的培養(yǎng)。
2.加強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數學思維。
3.加強變通練習,特別是應注重變換題型,使學生學會靈活分析題意,解決問題。
篇3:第一學期二年級數學期中質量檢測試題情況分析
一、原始成績分布情況分析
應考人數60人,實際參考人數60人,平均分為二(3)84.95分,二(4)88.55分。從成績分布情況來看,最高分100分,最低分3分。其中90分以上二(3)30人二(4)33人比例48%和55%,80-90段二(3)22人二(4)23人,比例36.3%和36.3%;70―79段二(3)1人二(4)2人,60-70段二(3)4人二(4)1人;60分以下的二(3)3人二(4)1人,從總體看來,學生學習成績情況較好。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優(yōu)點、典型性錯誤的分析
(一)試題內容分析
1、試卷的結構和內容分布
本次試題以基礎知識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點,對主干知識的考查保證了較高的比例。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學知識載體,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觀察和判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試題量適中,題型多樣,內容豐富,有很強的針對性。特別注重了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滲透了結合情境解決問題的思想,讓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對學生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導向性。試題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遇到的一些問題。
2、試卷的特點等方面
(1)、內容全面,覆蓋廣泛。計算考查占19%,填空占24%,選擇占10%,操作題占12%,解決問題占35%。對于二年級孩子來說,題量不算小,而且試卷中圖畫少,文字較多,題目難度:偏難。
(2)、試卷注重考察了學生的理解題意、分析問題的能力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既考查了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考查了對題意的理解能力。
(二)典型性錯誤分析
1.口算不小心寫錯得數。豎式計算不寫橫式得數,計算粗心算錯。
2.畫線不用直尺,造成失分。
3.解決問題不仔細讀題,如第5題,第6題,看數就寫,造成失分。
三、對教學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針對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在今后的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中。教育他們要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加強學生的日常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審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