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六年級數學教研組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六年級數學教研組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2024-08-02 閱讀 469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教研組將以《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和《省教學建議》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活動為主線,創新為主旨,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加強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行為,加強教學質量的調研與監控,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素質。

二、工作要求及措施

(一)聯系實際,扎實開展教研活動

我教研組為進一步執行教改理念,完成教學目標,我們注重研究總結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求提高教學效率。

1.充分利用周四下午教研時間,進行隔周一次的研討活動,及時溝通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推廣好的教法。

2.抓住機會觀摩名、優教師課堂教學。

3.以“教研課、浪花杯、同課異構”為平臺,加強磨課,讓課堂真正做到造福學生。

(二)加強教研組建設,構建“研討型教研組”。

在學校教研室的指導下,通過各種教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及文化水平;積極開展集體備課、集體磨課等多種形式,提高教研氛圍,使教研組成為研討型教研組。

(三)以教學為中心,力求常規和創新有機結合。

這學期,我們教研組將以教學為中心,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三、活動安排:

三月份:

1.參加教研組長會議,并召開教研組會議制定主題式教研計劃

2.商討并確定“憑海臨風”主題論壇內容

3.制定學困生幫扶計劃

4.青年教師參加“浪花杯”教學比武活動

四月份:

1.學科調研:減負增效教學隨檢

2.啟動區級論文評比活動

3.“憑海臨風”主題研討

五月份:

1.兩校區教研組“同課異構”活動

2.減負增效教學隨檢

3.期中教學檢查

六月份:

1.“海納百川”讀書論壇

2.“憑海臨風”主題研討

3.主題教研課暨評課反思活動

4.學生解決問題能力達標

5.期末復習工作研討

篇2:六年級上學期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2)份

六年級上學期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一)

本學期我們六年級數學教研組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結合畢業班的實際情況,開學初我們反復醞釀制訂出了行之有效教研組計劃。這學期我們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基本能按計劃進行活動。

我們教研組由8名老師組成,其中有連續三年帶畢業班的老師,也有一直教新教材歷年較先進的老師。她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優良的工作作風。我們充分利用這些優秀的教師資源,充分發揮集體智慧,互幫互助,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動。

下面我把其中重要的幾項做一總結。

一、解讀教材,取長補短。

新教材給教師留下了太多太大的創造空間,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改變后的教學內容和教材呈現方式,有時感到困惑,不知該怎樣教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這是擺在我們六年級老師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這學期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解讀教材上。深鉆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補充教材是當務之急。

這學期我們一共九個單元課,位置、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圓、統計等內容,有的老師從來沒有接觸過,大家就一起商討這樣的教材如何去處理。教材解讀的過程中大家取長補短,就教學的先后順序做大膽的調整,教學內容做適量的補充既讓新教材充分發揮了作用,又兼顧了老教材的邏輯性強、有條理的特點。這樣在課堂落實三維目標的同時,又能夠夯實“雙基”。

二、切磋技藝,共同發展。

在教學工作中抓住一切機會,向身邊的同事學習,查漏補缺,切實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不給學生增加負擔,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對每單元新授課確定人員進行會診聽課集體研討,共上課16節。以“課堂質量工程”為契機,組員每人進行了兩輪的聽課。

以行動教研為主要形式,切實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確立了《關注學生學習起點,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提高計算能力》、《如何轉化學困生》為本組的微課題研究內容。在四校聯片教研活動中,由馬順平老師做課《百分數應用題》,劉貴麗老師專題發言《關注學生學習起點,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獲好評。

同時做好每單元的過關測試,我們組的老師本著實用、有效地的原則都認真地作了本班的分析報告。分析報告從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作了充分的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除了整體上和其它班級進行比較以外,還具體從一道小題一道小題的進行比較,根據實際情況反思自己的教學,從而找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大家都寫了很有參考價值的分析報告并作了相互的交流。對接下來的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三、群策群力,幫扶差生

學困生的問題一直是老師們頭疼的事情。這部分學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我們將許多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到這些學生的身上,而效果卻不怎么明顯,最后拉分的往往還是這些學生。在日常的教學中,怎樣把這項工作的行之有效呢?在進行微課題教研時,大家集思廣益。大家共想出了近十種辦法,現將其中大家一致之認為最重要的三點與大家分享。

1、厚愛差生。教研時老師們說一定要“厚愛差生”。這個觀點一提出,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正視差生,要厚愛差生?!耙粋€學生很難具備七種智能的全部,每個人只能擁有其中的若干種。在一個人所擁有的若干智能中,可能其中的一種或者兩種占主導地位,其他單若干種處于次要的從屬地位?!闭嬲\的接受和理解差生的做題過程中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課堂上多給他機會發言,課多和他交流、談心。不要歧視這些學生,而是從內心深處感到這是一個需要幫助的群體,從而發自內心地去幫助他們。

2、耐心輔導。從“耐心”入手,去堅定學生的“恒心”。在學困生身上大多表現出的都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但是要養成學困生這些好的品質,不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或只言片語所能奏效的。這需打“持久戰”。楊老師說差生的個別輔導很關鍵,有的學生在課堂和大家一起聽課確實是聽不懂,這就需要老師在課下給開小灶,把沒有聽懂的環節給補上。在對差生進行輔導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他感受到教師對他濃濃的愛意,從而激發學生自主的去學習。課間、放學后經常看到組里的老師耐心地對差生進行輔導。每當看到這個情景我就會想起一位老師說過的話:對于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孩子,我們能夠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傳授給他,我們不是人,是神。

3、多幫一。在研討時大家普遍認為: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重,如果讓一個學生和差生結對子,會使得這個學生感覺到比較累。根據這個情況我們采取“幫扶小組”,讓一個小組的幾個學生一起去幫助一個差生,他們各負其責,這樣地幫助能夠做到比較全面、到位,效果也比較明顯。

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我們不但要有愛心、信心,更要有耐心、恒心。做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可能一抓就靈,一做就通,更不可企求通過幾次家訪、幾次表揚、輔導幾次功課就大功告成。這是一件十分艱巨的工作,它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提高的過程,要反復抓、抓反復,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使“學困生”走出困境,學習成績才會不斷上升。

我們六年級全體數學老師在過去一學期的教研組工作中,我們組始終被一種濃濃的教研氛圍包圍著,有條不紊、踏踏實實地開展了教研活動,以解決新課程改革中實際問題為突破口,團隊協作,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取得一定成果。在工作中我們充分認識到畢業班的時間緊任務重,自我加壓,團結協作共同進取。大家都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也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發揮教研組這個主陣地的作用,充分進行教研,發揮教師各自的特長,各展所能,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使得教研能夠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篇3:小學六年級上學期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2

回首本學期的工作,有讓人會心微笑的成績,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揚長避短,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組基本情況

本教研組由4名老師組成,這是一個團結奮進的數學教研組。老教師劉新蓮,任玉萍不僅在工作中對年輕教師進行傳、幫、帶,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教給年輕教師,而且經常從感情和語言上給年輕人以支持與鼓勵。劉新蓮老師在初次檢查身體時,發現自己可能患重病,心理壓力特別大,思想包袱特別重。但是她仍然堅持上班,始終如一的為學生上好每一節課。任玉萍老師在母親病危時刻,仍然堅持到最后一班崗。她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我們每一位人。年輕教師孫輝、閻建峰對老教師的教誨更是虛心學習,一絲不茍。

二、本學期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在教學方面

1、制訂計劃

根據學校的要求,結合畢業班的實際情況,制訂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教研組計劃、復習計劃,而且基本能按計劃進行活動。

2、精心編制教案

課堂教學方案的研討是我們教研活動中的主要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對于我們老師的教學成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這一冊教材,我們分成4部分進行備課,每位教師都能按照學校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備課任務。每次上課的前一天,能夠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我們特別關心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在研討中把大家的智慧集中在一起,大家共享,達到了不斷提高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的目的。

3、嚴抓教學常規

狠抓備課,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好每一本作業,保證數學知識的關聯性,是我組在數學教學上的共識。由于真正做到了三認真,所以學生較好的掌握了分數、百分數的應用題的分析與解答方法,突破了本學期的教學難點。

4、做好記錄,評議反思

重視校本教研活動的記錄,注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時每人每學期還完成15節以上的聽課、評課,做好課后反思和教材的分析、點評、寫好教學亮點。我們的教學在不斷地反思總結中又上一個臺階。

(二)教研工作

1、用理論指導實際工作

學校組織特級教師馬俊華進行專題講座,我們組的老師都能認真聽、想、記把他們的思想與經驗融入我們的教學中,學有長進。我們還注重平常對學校所訂的教學雜志的學習,從中我們得到了啟發和提高。孫輝外出學習聽課,能回來后及時把新的思想,好的做法及時傳達給每一位教師,力求使每人都能受益,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學教育工作更出色。

2、教學理論的學習

本學期初,我們教研組在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一些理論的基礎上,組織了4位教師圍繞學習內容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在教學中,教師都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鉆研教材,駕馭教材,在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老師們也都能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中領會知識、感悟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是素質。

三、存在的問題

1、雖然學了不少理論知識,但是如何把這些理論知識科學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課堂上,也有待于大家繼續研究。

2、有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如何把這些理念貫穿與自己的教學之中?我們還需要盡快完成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

3、大部分學生成績不錯,但是部分學困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還需要老師研究培養,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這也是實際存在的問題。

四、努力的方向

1、我們的理論水平仍存在著欠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將更一步多多地閱讀教育刊物,多寫寫教學反思以進一步提高理論的素質,以理論來指導、武裝我們的實踐。

2、我們教師們的聽課及評課的基本功仍有待于提高,我們認為應該多觀看教學課堂錄像,再讓老師們對所觀看的錄像做出綜合的評析及談談自己的若干建議。從而提高教師聽評課的能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