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園長與教師溝通技巧

園長與教師溝通技巧

2024-08-01 閱讀 1861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園長與教師的溝通技巧

在教學管理中,園長要懂得一定的溝通技巧,特別是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園長和老師關系處理好了會使教學順利進行,園所健康發展;反之,則會直接影響幼兒園的正常發展。那么,園長和教師溝通有什么技巧呢?

個別交流,而不是當眾說教。年輕的教師都是愛面子,有個性的,犯了錯,本身就有一種恐懼心理,如果再被園長當眾指出來,會感覺很丟臉,還會產生怨恨的。如果私下溝通,針對個別老師的問題進行交流,老師則會敞開心扉,一吐為快。這樣,園長不但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還會讓老師有更多的自信去解決實際問題。

多讓老師走出去,多給老師學習的機會。老師素質提高了,溝通交流會更好進行。一些園長總不給老師們學習的機會,害怕老師素質提高了會跳槽,學的多了會要求多。其實這樣只會導致幼兒園向壞的一面發展,因為在一個團隊中,只有全體成員的優秀才能帶動整個團隊的發展。知名幼教品牌香港跨世紀之所以發展的如此之快,知名度如此之高,就在于跨世紀的總經理王曉軍女士是一個很注重團隊成長的領導者。王總很重視內部員工的學習,經常組織內部學習、PK、交流。在不斷的學習交流中,老師們進步很快,在短短的時間里,跨世紀就涌現出了一大批幼教專家指導。在外出指導中,很多跨世紀加盟園的園長在見證了跨世紀的優秀人才之后,紛紛贊嘆王總培養的人才就是優秀、就是精干。所以,為了整個園所的發展考慮,園長們也要多給老師外出學習、提高自己的機會。

任何工作,都離不開溝通;任何問題,都能在交流中解決。園長要學會溝通,在不斷的實踐中掌握更多的溝通技巧,只有這樣,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加順利地進行。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篇2:教師溝通在小學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性

教師溝通在小學、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重慶市巴南區云篆山小學:趙宇

一、現象

暑期里陪同孩子看動畫片《多啦A夢》,其中有一集叫《我給自己當老師》。故事情節是主人公大熊在小學沒有學習好,以至于初中、高中之后的成績都不好。高中的自己通過時光機找到初中的自己,要自己好好學習;初中的自己又跑去找小學時候的自己,也要自己好好學習,不然會害了以后的自己。小孩子看動畫片不怎么思考故事情節,但是他們會從動畫片里知道,要讓自己將來成績好,小時候的學習很重要。大人看了會有所思考,明白孩子的基礎很重要。孩子學習的一生就像一條鏈子一樣,每個環節都要銜接好才好。

我曾經是九年一貫制學校的一名初中語文老師,現在是一名純小學的小學語文老師。我切身感受到小學語文教育和初中語文教育中的一些不合拍,導致相當一部分小學畢業生升入中學后對語文學習感到很不適應,學習興趣減退,學習質量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語文學不好,而且對民族語言、民族文化喪失興趣,還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難怪好多家長都在感嘆“高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過程在初中,根子在小學”…

二、探究

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聽、說、讀、寫”等四大方面,其實學生的語文成績不好,還真可以從小學階段找到些原因:

根源一:拼音知識沒有掌握好。學生一旦上了初中之后,雖然要涉及拼音知識,但是很少,很多知識要自己主動掌握。試問,之前都沒有學好,他會去自己主動掌握嗎?他能夠主動掌握得好嗎?于是,作為七年級的語文老師就會不自覺的埋怨七他們的小學老師。也會不自覺的發出感嘆“如果是我從小學一年級教到現在,肯定不會這樣。”

根源二:書寫習慣存在嚴重問題,當然,這些應該是他小學時候的老師就應該要去處理的問題。但是,孩子一年級沒有養成好習慣,“倒筆劃、不能正確書寫筆劃“等問題,二年級的時候又很難糾正,以后幾年就將就,反正六年級畢業之后,就不該小學老師管了,好不好無所謂。有些小學老師對于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是會有自己的開脫方式的。

根源三:寫作文不教給孩子方法。推薦作文書,讓孩子多閱讀、海量閱讀是沒有錯的。但是只有那些天資聰慧,文學方面悟性高的孩子會通過自主閱讀開啟寫作的大門,喜歡寫文章并寫得一手好文章。可是大多數的孩子可能就只是停留于作文書里那些好玩的故事,不能把別人的東西“拿來”為己所用的。甚至部分孩子根本沒有閱讀的習慣,不去讀課外書的都有。學任何東西,方法很重要,但是這個方法需要老師有意識的給孩子灌輸,需要老師給孩子梳理,然后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達到讓孩子掌握寫作方法才行呀。

如果上面所說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孩子在小學階段沒有掌握的話,該哪個時候來彌補?初中嗎?似乎初中之后又有初中該要面對的學習壓力。不去管它,讓它成為一個“永久的歷史遺留問題“,這樣下去,受此影響的人多了,時間久了,我們的語文教學會怎樣?學生們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能有幾何?

另有一種情況,學生在小學階段語文基礎還是很不錯,很適應小學階段的各種語文教學,考試成績也不錯。可是一旦進入初中之后,就很不適應初中的教學,一次兩次學習上的打擊可能就讓孩子失去語文學習的興趣。慢慢地一個小學的優等生就可能淪落為初中階段的中等生甚至差生。

當然,一個小學生進入初中之后,學習狀態會受到周圍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也會是來自于各個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論。諸多因素之后有使學生變好的,也有影響孩子學習的。但我們說這些都是所有學生都會遇到的外在因素,可以靠家長和老師幫忙調節的。

篇3:面對新課程教師與同學心靈溝通

面對新課程教師怎樣與同學心靈溝通

臨澤縣一工程小學潘進軍

作為一個教育心理學的范疇,教師與同學的溝通總是一雙方互為主客觀為前提的,溝通雙方都是相互關系的發明者,有時相互認識的對象,在交往中雙方都應接受對方,受到對方的影響并有某種收獲,一起享用對方的經驗與體會,也才干真正“教學相長”,一起發展。

在保守的學校教育中,教師與同學的關系是傳授與接受的關系,很難形成互動,合作的氛圍。而新課程理念要求在學校教育中確立新型師生關系,為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和健康生長發明有利的條件。那么,面對新課程,教師怎樣與同學心靈溝通呢?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是這樣做的。

1、充沛傾注愛心面對新課程作為引導者和實施者的教師來說,與小同學心靈溝通的首要條件就是給同學以發自內心的真摯的愛,才干真正的了解同學,也才干愛同學所愛、想同學所想、急同學所急,把同學的憂慮當自身的憂慮。一旦當同學感悟到老師真誠地熱愛他時,就會激起他們心靈的火花,把教師當做最可信賴的人,并毫無保存地將心靈的大門向老師敞開,告訴你在他幼小的內心深處的秘密。

第一:教師熱愛同學,關心是起點,也是溝通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像關心自身的小朋友一樣去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像保護自身的眼睛一樣保護同學,不論是優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要一視同仁,尤其是對差生,更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鼓勵。當同學正待奮起的時候,你能送去的和時的微笑;當他們置身迷途的時候,你能夠和時給予指點;當他們失群、深感孤獨的時候,你能和時給予關心,送區一份溫暖;當同學犯了錯誤,感到內疚的時候,你能給以語重心長、慈母般的勸慰。假如抓住了這些有利的教學時機,只要幾句話,幾分鐘就能發生巨大的心靈感應,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收到“心又靈犀一點通”的藝術效果。

第二:必需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其中,關鍵的工作是培養和保護同學的自尊心,睜大眼睛發現同學的每一處優點,繽紛給予和時而恰當的鼓勵,正確對待處置同學的每一處錯誤,決不能“上綱上線”,態度生硬,而更應注意批評的技巧,在教育的整個過程中,自始至終堅持對同學堅持尊重的態度:尊重同學的人格;尊重同學的情感;尊重同學的個性;有禮貌地對待他們,只有這樣,同學才會向你敞開心扉。

第三:教師對同學的愛還應充沛體現出嚴格要求。嚴格要求是較之慈祥、和藹可親、關心更為深刻的愛,它將為我們合格地、高質量地培養人才奠定基礎。假如缺乏嚴格要求,同學就會像一株樹苗生出杈枝,不會成材。當然一味的“嚴”,往往會適得其反,事倍功半。我們應根據小同學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和特殊的環境特點寬嚴并進,寬容待人,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發明條件與他們達到心理相容。

2、充沛給予協助貫徹疏導原則,協助同學思想上的進步,就要作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鍥而不舍,導之以行,以利于同學思想品德的形式和健康發展。例如:我班上有一位男同學的學習和紀律都很差,與許多任課老師的關系都很僵,但他的乒乓球卻打的很好。有一次,我發現他正在打乒乓球,就走過去與他對練起來。在乒乓球上下翻飛時,師生對話也展開了:“你有不少的缺點,但也有優點。你的體育就很好,三好已經占了一好了,只要你努力,一定也會成為一個好同學的”。這個同學從未曾想到自身能和“三好”沾邊。我的幾句鼓勵的話溫暖了他的心,竟成了他進步的起點。

教師要充沛了解同學的心理特點,協助他們消除心理障礙。這就要對同學的心理狀態作具體的分析,掌握同學思想“疙瘩”的來龍去脈,有的放矢地進行疏導,從而促進同學心理的心理發展。

盡量給予生活上的協助,也會讓他們感到溫暖,銘記于心的,特別是對家庭經濟有一定困難的同學,更是如此。

3、充沛展現民主新課程規范要求教師與同學不再是學校教育中的施教者與受教者,宜倡議建立一種平等合作,對話理解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應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首先,教師應放下“架子”主動與同學接觸,到同學中間去和他們一起生活、學習、勞動,一起娛樂、聊天,一起做游戲,一起研討生活,個人理想,讓同學感受到你的真實存在,是理解他們的,是可愛的可信賴的“朋友”。

其次,班級所開展的活動應該掉“老師絕對權威”的保守陋習,充沛發揚民主作風。諸如班委干部的選拔,各級“三好生”“優干”的確定,班內的重大活動等,要讓同學發揮主動精神,積極建議,參與評議,陳說各自的、各方面的理由,而不是“老師說了算”的結果。這不只培養了同學主人翁精神和參與意識,也進一步融洽了師生的溝通。

再次,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師生之間可以傾心交談,也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特別是教師自己,更要在會上深入淺出地剖析自身的思想行為,工作中的得與失,讓同學感覺到你的誠心,這就促進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誤會和隔閡的消除,增進感情上的溝通與交流。

總之,在師生之間的互動中,教師會得到很多啟發。“教學相長”,“教,然后知缺乏”確是“民主性的精華”。在實施的新課程面前,我們必需得接受“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實際,新課程理念要求在學校教育中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構件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和同學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就成為學校教育的核心要素而不能有絲毫的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