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老師談教師與家長對于家校溝通錯誤認識

小學老師談教師與家長對于家校溝通錯誤認識

2024-08-01 閱讀 4695

小學老師談教師與家長對于家校溝通的錯誤認識

許多教師在觀念上有一個誤區,認為家校溝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家長配合學校,與家長溝通就是告訴家長孩子出現的問題,或者是在孩子犯錯誤時向家長告狀,這種方式雖然能引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但是很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感,因此,不能真正把家長的力量納入到教育合力中來。這也是傳統教育對二者關系的定位。于是,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溝通不是雙向交流,而是單向告知,即家長只要記住學校或老師的要求并照此執行就可以了。教師不但很少詢問家長對教育的看法,而且還有一種不自覺的判斷標準:凡是和老師意見不一致的,凡是不照老師要求去做的,都是素質較低的家長,有的還缺乏應有的尊重。比如:我就遇到這樣的一位老師,學生家長在家校聯系簿上簽了一句意見說作業太多,我們的這位老師看到后馬上把這位學生叫到辦公室,對她說,你以后就不要做作業了,你父母不是說作業太多嗎?我們可以想一想這樣的話家校溝通還能很好的進行下去嗎?在這里,教師無意中扮演了“獨裁”代言人的角色。

而相反,家長普遍存在缺乏與學校合作的意識,許多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我只要提供孩子的衣食住行,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接受教育的,老要找我們家長,還要學校干什么,他們把教育的重任完全地交給了學校。因此,很多家長不能配合學校完成一定的教育工作,更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育管理的工作中來。還有的家長習慣于聽從教師的安排,老師叫帶家長了,認為肯定是出問題了,如果老師不與家長聯系,那肯定是太平無事。家長畏懼與教師合作,認為自己缺乏教育的知識與方法,不敢向教師提出合理化建議,有些家長與教師接觸幾次不太和諧,干脆采取回避的態度。

策略:

一、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

事實上,盡管教師是專業教育工作者,但不意味著家長對教育孩子的看法就一定不如老師高明。家長群體幾乎是社會的縮影,相當一部分家長在教育方面還是非常有見解的,而那些優秀班主任恰恰都是非常懂得開發和利用家長資源的。我們應該走出認識上的誤區,教師必須擺正自己與家長之間的合作關系,重新定位家校關系。盡管在教師與家長關系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家長之所以不愿到學校來,是因為很多教師在學生發生問題把家長請到學校“告狀”,有的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有些教師還喜歡把家長叫到辦公室里,然后當著其他老師的面開始責備家長不負責任,孩子沒有管教好。“你們家長對小孩太不負責任了!”“你家孩子我管不了,給我領回去!”之類的話極易使家長難堪,造成雙方的對立。這樣的溝通肯定適得其反。孩子錯誤照樣不斷,家長甚至以各種理由逃避教師的談話。

我們不能把家長當作下屬,隨意“召見”,一般小事用電話或家校通等形式聯系。非得把家長請到學校來時,也應該征求一下家長意見,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與家長溝通。溝通時多用商榷語氣說話,先說說孩子的優點或者近段時間進步的方面,然后將談話切入重點。這樣家長容易接受,效果也好。

二、家長要明確自己的地位

為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老師必須多與家長溝通,使家長明白教育孩子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事情。讓家長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教育不是哪一個人的事,要靠家長、教師和社會的合力,才能培育孩子成才,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與家長必須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家校友好合作。

港下實驗小學楊春花

篇2:校訊通:家校溝通橋梁

“校訊通”----家校溝通的橋梁

一、關注家教動向,引導家長樹立新的成才觀。

孩子是家中的寶貝,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不管孩子的天資如何,不管孩子的興趣是什么,一相情愿地設計孩子的未來。讓孩子今天學鋼琴,明天練舞蹈,后天又去畫畫或者學英語。到頭來孩子苦不堪言,家長疲憊失望。不僅成才無望,而且很可能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對學習喪失了興趣。因此,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告訴家長“第10名現象”:在校時的尖子生,走向社會后未必一定是最優秀的;在校時成績平平者,但習慣好、有毅力,走向社會后有的倒是后勁十足,成功者大有人在。家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關心孩子的成長:

1.教孩子學會做人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學會做人。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關系到孩子的未來。家長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與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努力教育培養孩子具有優良的品質、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全的人格。家長會上,我校少先隊開展“爭做小主人”主題班隊觀摩活動,引導學生在家孝敬長輩,說話要講文明禮貌,回家要向大人問好,吃飯不挑食,飯前要洗手,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2.給孩子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

家長要給孩子創設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讓孩子自由發展,發揮他們的天性。家長還要引導學生閱讀,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為此,我校還開展了“書香家庭”和“星級小書房”評比活動。

3.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健康美好的心靈是父母留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身心健康影響人的一生。專家調查發現:30%左右的中小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其中50%的心理問題來自家庭。為防止兒童心理疾病的發生,我們要求家長多親近孩子、多了解孩子,對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有全面的了解,不要“拔苗助長”違背教育規律,要多給孩子“減壓”。學校也根據“五嚴”規定,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中高年級家庭作業在1小時以內。

二、開展特色活動,幫助家長掌握教育方法。

我們根據各年段學生的特點在不同年級內開展一些小型多樣的家長學校特色活動。

1.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到校為家長作專題講座,用科學的知識,生動的事例豐富家長的育兒經驗。我校舉行了“將成功傳給下一代”專題講座活動。專家從轉變家長的觀念、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教育方法、如何培養孩子的成功智力、家長要提高自己的素質五個方面,用大量生動、淺顯的實例講授家庭教育方法。團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報告團成員謝峰老師為我們傳播了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呼吁家長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精彩報告讓到場的家長得到很多啟發。

2.邀請有豐富家教經驗的家長來校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使家長受到啟發。幾次家長會上,我們邀請顧樂天、陳玉坤等優秀學生家長分別做了《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經驗介紹。

3.以班為單位,用座談會的形式組織家長討論交流。每一個家長都有發言的機會,介紹經驗、總結教訓、提出困惑。

4.充分發揮家長學校教師的引領作用,研究家庭教育的共性問題,到家長學校講課,普及家庭教育知識,促進家庭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薛亞莉、朱舒亞、張琳等老師的講座深受家長的歡迎。學校網站還開辟了“家校聯系”專欄,宣傳家教知識。

三、關愛留守兒童,讓愛的陽光能溫暖每個孩子的心靈。

篇3:校訊通架起了家校溝通互動橋梁

“校訊通”架起了家校溝通互動的橋梁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研究

【摘要】

“校訊通”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家庭與學校快捷、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是一套可以有效解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的信息交流系統。它可以讓家長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可以讓家長隨時、隨地的向老師提出建議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它為學校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為家長的教育配合提供了高效的保障。因此,如何讓“校訊通”持續堅定的發揮它的最有效的作用,讓孩子們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是我們每一位老師應該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校訊通現代教育溝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現代教育是一種開放性全方位教育,它要求改變以單一的學校教育影響為主的框架,突出學校、家庭與社會的總和交互性教育影響。“家校聯系”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處理好家與校的關系,會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師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應當認識到與家長之間溝通的重要性,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卻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因此,教師與家長必須做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校訊通”平臺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它形成了一個家庭與學校間協同教育的閉合圈,構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老師登錄“校訊通”互聯網平臺后,可在線布置家庭作業、群發作業提醒信息、實現對個別或全部學生的在線評價。

校訊通的主要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

(一)刷卡考勤。學生通過刷卡操作將到、離校信息以短信形式發送到家長手機上,家長還可以通過登陸網站實現對學生到、離校的詳細信息的查詢,減少了家長對孩子上學、放學途中的擔心。

(二)親情電話。學生通過在終端機上刷卡,就可給預先設定的親情號碼免費打電話,實現了學生和家長的及時溝通,該電話只可打出,不可打進,避免了隨時響起的電話鈴聲擾亂校園秩序;同時學生在刷卡后還可以及時看到家長給自己的留言信息,解決學生在校園內與家長聯系的問題。

(三)家校溝通。通過手機短信,老師將孩子在學校的健康狀況、學習成績、日常表現、作業情況、操行評語、學校動態和通知、家長來校邀請信等直接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家長也可以給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留言,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互動、查詢學生的各項情況并修正對孩子的教育。

首先對于學校來說,也就是對于使用者我們前線的教師來說是很方便的。

“校訊通”是聯系社會的窗口,是實現家校聯系工作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量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國家級的研究課題。不僅可以整合學校管理,而且還大大減輕了各種工作量。

自我校開通“校訊通”三年來,做為班主任的我深有體會,面對那些平時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習慣不好的孩子們的表現,我會通過“校訊通”及時地與家聯得聯系、溝通,有針對地做好家長工作。“校訊通”在家校合作教育中發揮著整合功能作用。它快捷、有效地傳遞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信息;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校訊通”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小小一條短信,運用得當,在家校聯系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