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校訊通架起了家校溝通互動七彩橋

校訊通架起了家校溝通互動七彩橋

2024-07-31 閱讀 5217

校訊通架起了家校溝通互動的七彩橋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網絡技術的進步,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已應用到了教育領域。“校訊通”就是中國移動為教育行業量身定做的信息化產品。據了解,“校訊通”是利用短信和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老師、家長和學生搭建的一個通暢的信息交流平臺,具有“家校互動”、“平安短信”、“學生考勤”“親情電話”等功能,老師通過在電腦上的簡單操作,可以把學校通知及學生成績、表現等相關信息發送到學生家長的手機上,實現了老師與家長的即時互動,消除了家長想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地域隔閡,為學校提供了高效的校務管理平臺,為老師、家長、學生提供了便捷的溝通渠道和學習交流空間。

因為校訊通具有簡單易用、且功能強大的特點,其已在全國各大中小學校迅速普及。事實證明:“校訊通”作為新型信息交流互動平臺,加強了老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快速、有效、便捷溝通,互相配合教育,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了學校和家庭之間溝通的橋梁,使社會、學校、家庭三方能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不僅豐富了學生學習的內容和方式,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同時還能提供出入校記錄等功能,為學生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為學校的管理提供了便捷、科學的手段。

關鍵詞:校訊通;溝通橋梁;信息發布交流平臺;家長會;平安校園

我校自**年3月在家長采取自愿的原則下開通“校訊通”以來,學校充分利用快捷、方便的短信發送等系統功能實現了學校發布各類信息、開展家校調查、通報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學校及時了解家長的反饋情況、向學校和班主任提供合理化建議、傳遞考試信息等。目前,我校已開通“校訊通”的學生有786人,開通率達79%。開通之初,首先我們在教師大會上,統一全校教職工思想,使教師認識到“校訊通”是教育信息化過程中,教育個性化的需要,是家校溝通的新手段,要求全校教師必須掌握“校訊通”軟件的使用。其次,在中國移動蘭州分公司的協助下,我校對教師進行分批培訓,使老師們盡快掌握如何使用“校訊通”平臺,充分挖掘校訊通的功能,短信量迅速提高。并明確分工,規定信息的發布者權限,班主任可發本班信息,級長可發全級信息,管理員可發全校信息,使家長不收重復信息。

下面就結合我校實際,談談我們在使用“校訊通”過程中的一點體會與感受。

一、方便、快捷,有效地加強了老師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

家校溝通有很多種方式,比如請家長到辦公室面談(據調查,這是家長最不喜歡的家校溝通方式,個別家長認為自己被叫到辦公室,很沒面子)、開家長會(一個學期只有一次,這種溝通的頻率似乎太低)、電話聯系(一些家長認為白天怕老師在上課不敢冒然打,晚上怕影響老師休息還是不敢“下手”,一天下來總找不到適合的時間與老師溝通交流,而且孩子能否按時到校或離校也時時牽動著他們的心)、家訪(費時)等等。單純進行這種事后型的傳統家校溝通方式顯然令家校雙方感到力不從心。作為班主任老師,要管理四十多名的學生,其時間、精力都有限,很難做到實時與幾十名家長保持經常性的溝通,家長們也難以及時了解到子女在校教育的情況,雙方常處在一種信息嚴重不對等的矛盾的境地。校訊通就是家長獲取子女在校信息的實時而重要手段,是教師獲得家庭協助教學教育的有效渠道。校信通的開通,為教師與家長的聯系搭建了快捷的平臺,為家長了解孩子在校表現修建了平坦的道路,為家校聯系架起了七彩橋。

通過“校訊通”短信平臺,老師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考勤情況、測驗考試成績、學校的動態、班上的活動信息、配合事項、友情提醒和臨時通知等發送給家長,讓家長在百忙之中也可以輕松掌握孩子的基本動態和發展現狀。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該系統能隨時咨詢和了解學校及孩子的情況,并向教師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達到與學校老師互動的目的,更有效地對孩子施行教育。家校能個性化地改善家庭教育環境。家長對學生學習的幫助和鼓勵,在兒童進入中學和大學的許多年里都可能產生巨大的效果,家校通可以讓學校和家庭互動起來,讓家庭成為學校的延伸,家長在老師的協助下做好教育工作。同時,家長的信息及時反饋給老師后,為老師的課堂教育提供了參考。

校訊通既可以幫助教師和家長及時解決孩子任何時刻出現的問題,又可以讓教師和家長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隨時出現的亮點所帶來的喜悅,使孩子少走彎路,健康成長。教師通過短信的形式,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特別是班主任老師,學生放假了,給家長發短信,通報放假時間,通報所留作業,請家長關注學生回家時間,以防安全問題的發生,請家長幫助督促、檢查學生作業;考試了,通報考試成績,分析學生得失原因,教給家長激勵孩子進步的方法;天冷了,溫馨提示家長給孩子送衣服,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零用錢,以免孩子亂賣小食品……每一條短信都寄托著教師的關愛,每一條短信都帶著教師的溫情。一條條短信打動了每一位家長,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在校表現,關注學校的政策,關注孩子的成長。溫馨的提醒、真誠的建議、及時的反饋、節日的祝福,無形中就拉近了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真正做到家校及時溝通,使工作變得暢通無阻。如六年二班王志浩的家長發來短信:“老師,你能及時向家長匯報學生成績和在校表現,很感激,希望我們共同合作,使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八年二班六位的家長發來短信:“劉老師,你好。你的短信我收到了,謝謝你的關心。”九年五班董鵬華家長來短信說:“我們也很感謝校信通,其實,這也是我們和學校溝通的最好方式。”……家長們開始在繁重的勞動中抽時間給老師發短信,了解孩子,關心孩子了。

“校訊通”不僅讓家長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還讓老師全面了解學生。班級的各項工作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而且很多工作是具有時效性的:如需要家長配合的教學內容,老師都提前整理好,有條理地發送給家長。這樣家長就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家長的積極有效配合,保證了孩子的學習效果。對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老師也及時發送給家長,讓家長感知到孩子在進步,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關注。在我校任教的徐老師說:“校訊通開通后,我們和家長的聯系方便多了,這樣,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更有針對性了。”一位學生家長說:“自己平時工作很忙,很難抽出時間到學校和老師溝通,現在開通了校訊通,能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對孩子在校的情況也更了解了。”徐老師班的一位學生說:“以前我經常丟三落四,總是把作業忘了,有了校訊通以后,現在每天晚上作業都能發到爸爸媽媽手機上,他們就會檢查我的作業,再也不會忘記了”。

“校信通”有效代替了以往的家訪,且操作簡單,及時而迅捷,還免除了教師的通訊費用,因此這個“家訪新平臺”也深受學校與教師們的青睞,班主任與家長互通信息頻率大大提高,傳統的教師“家訪”少了,家長“校訪”卻多了。“現在教師不可能有多少時間去家訪,而很多家長都有自己的事業,工作也忙,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老師交流。通過‘校信通’可以讓他們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有效促進了家校互動,對孩子成長的益處是顯見的。”市*小學一(4)班班主任邵雪梅說。她是一名責任心很強的老師,每次在課堂教學或考試中發現什么問題,她都及時通過“校信通”告知每位學生家長。甚至是一些學生容易混淆的詞組或經常做錯的題目,她都通過“校信通”短信進行分析和提醒,該班的學生家長因此能夠準確輔導孩子作業,紛紛發出了“受益匪淺”的感嘆。班主任賴老師說:“校訊通開通后,我們和家長的聯系方便多了,可以通過短信把學生的學習情況、家庭作業等直接發送給家長,這樣,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更有針對性了。”許多家長也稱贊校訊通的便捷,他們說,由于自己平時工作忙,很難抽出時間到學校與老師溝通,現在開通了校訊通,能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真是太好了。

對于老師而言,最大的變化就是讓家庭教育成為課堂教育的延伸,兩者相互銜接,相互融合,真正做到家校互動。許多老師和家長在使用“校訊通”后的最大感受就是,兩者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好象每天都緊緊聯系在一起,而這是原來根本無法做到的。

篇2:校訊通:家校溝通橋梁

“校訊通”----家校溝通的橋梁

一、關注家教動向,引導家長樹立新的成才觀。

孩子是家中的寶貝,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不管孩子的天資如何,不管孩子的興趣是什么,一相情愿地設計孩子的未來。讓孩子今天學鋼琴,明天練舞蹈,后天又去畫畫或者學英語。到頭來孩子苦不堪言,家長疲憊失望。不僅成才無望,而且很可能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對學習喪失了興趣。因此,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告訴家長“第10名現象”:在校時的尖子生,走向社會后未必一定是最優秀的;在校時成績平平者,但習慣好、有毅力,走向社會后有的倒是后勁十足,成功者大有人在。家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關心孩子的成長:

1.教孩子學會做人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學會做人。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關系到孩子的未來。家長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與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努力教育培養孩子具有優良的品質、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全的人格。家長會上,我校少先隊開展“爭做小主人”主題班隊觀摩活動,引導學生在家孝敬長輩,說話要講文明禮貌,回家要向大人問好,吃飯不挑食,飯前要洗手,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2.給孩子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

家長要給孩子創設一個寬松的成長環境,讓孩子自由發展,發揮他們的天性。家長還要引導學生閱讀,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為此,我校還開展了“書香家庭”和“星級小書房”評比活動。

3.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健康美好的心靈是父母留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身心健康影響人的一生。專家調查發現:30%左右的中小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其中50%的心理問題來自家庭。為防止兒童心理疾病的發生,我們要求家長多親近孩子、多了解孩子,對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有全面的了解,不要“拔苗助長”違背教育規律,要多給孩子“減壓”。學校也根據“五嚴”規定,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中高年級家庭作業在1小時以內。

二、開展特色活動,幫助家長掌握教育方法。

我們根據各年段學生的特點在不同年級內開展一些小型多樣的家長學校特色活動。

1.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到校為家長作專題講座,用科學的知識,生動的事例豐富家長的育兒經驗。我校舉行了“將成功傳給下一代”專題講座活動。專家從轉變家長的觀念、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教育方法、如何培養孩子的成功智力、家長要提高自己的素質五個方面,用大量生動、淺顯的實例講授家庭教育方法。團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報告團成員謝峰老師為我們傳播了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呼吁家長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精彩報告讓到場的家長得到很多啟發。

2.邀請有豐富家教經驗的家長來校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使家長受到啟發。幾次家長會上,我們邀請顧樂天、陳玉坤等優秀學生家長分別做了《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經驗介紹。

3.以班為單位,用座談會的形式組織家長討論交流。每一個家長都有發言的機會,介紹經驗、總結教訓、提出困惑。

4.充分發揮家長學校教師的引領作用,研究家庭教育的共性問題,到家長學校講課,普及家庭教育知識,促進家庭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薛亞莉、朱舒亞、張琳等老師的講座深受家長的歡迎。學校網站還開辟了“家校聯系”專欄,宣傳家教知識。

三、關愛留守兒童,讓愛的陽光能溫暖每個孩子的心靈。

篇3:校訊通架起了家校溝通互動橋梁

“校訊通”架起了家校溝通互動的橋梁

---“校訊通”對協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應用研究

【摘要】

“校訊通”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家庭與學校快捷、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是一套可以有效解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的信息交流系統。它可以讓家長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可以讓家長隨時、隨地的向老師提出建議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它為學校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為家長的教育配合提供了高效的保障。因此,如何讓“校訊通”持續堅定的發揮它的最有效的作用,讓孩子們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是我們每一位老師應該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校訊通現代教育溝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現代教育是一種開放性全方位教育,它要求改變以單一的學校教育影響為主的框架,突出學校、家庭與社會的總和交互性教育影響。“家校聯系”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處理好家與校的關系,會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師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應當認識到與家長之間溝通的重要性,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卻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因此,教師與家長必須做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校訊通”平臺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它形成了一個家庭與學校間協同教育的閉合圈,構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老師登錄“校訊通”互聯網平臺后,可在線布置家庭作業、群發作業提醒信息、實現對個別或全部學生的在線評價。

校訊通的主要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

(一)刷卡考勤。學生通過刷卡操作將到、離校信息以短信形式發送到家長手機上,家長還可以通過登陸網站實現對學生到、離校的詳細信息的查詢,減少了家長對孩子上學、放學途中的擔心。

(二)親情電話。學生通過在終端機上刷卡,就可給預先設定的親情號碼免費打電話,實現了學生和家長的及時溝通,該電話只可打出,不可打進,避免了隨時響起的電話鈴聲擾亂校園秩序;同時學生在刷卡后還可以及時看到家長給自己的留言信息,解決學生在校園內與家長聯系的問題。

(三)家校溝通。通過手機短信,老師將孩子在學校的健康狀況、學習成績、日常表現、作業情況、操行評語、學校動態和通知、家長來校邀請信等直接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家長也可以給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留言,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互動、查詢學生的各項情況并修正對孩子的教育。

首先對于學校來說,也就是對于使用者我們前線的教師來說是很方便的。

“校訊通”是聯系社會的窗口,是實現家校聯系工作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量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國家級的研究課題。不僅可以整合學校管理,而且還大大減輕了各種工作量。

自我校開通“校訊通”三年來,做為班主任的我深有體會,面對那些平時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習慣不好的孩子們的表現,我會通過“校訊通”及時地與家聯得聯系、溝通,有針對地做好家長工作。“校訊通”在家校合作教育中發揮著整合功能作用。它快捷、有效地傳遞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信息;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校訊通”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小小一條短信,運用得當,在家校聯系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