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品質幼兒園做放心教育

高品質幼兒園做放心教育

2024-08-01 閱讀 8519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高品質幼兒園,做放心教育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條讓人瞠目結舌,又很有爭議的一條新聞:一位家長為了讓女兒有個良好的教育環境,竟然投入千余萬將女兒要就讀的幼兒園買下來了。

有的人看了這條新聞,說這位家長不夠明智,錢多燒的;有的說這樣對孩子過度保護對孩子是不利的;也有的說這位家長只是想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仔細想想,這里面有金錢的尷尬,亦有教育的尷尬。特別是對于我們民辦幼兒園,更應該深刻的思索一下,做什么樣的教育才能消除家長的顧慮,讓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你。從這條新聞里,我們既要看到發展的契機,也要看到面臨的挑戰。

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不斷的改革,一些傳統的、教育質量差的、條件簡陋的幼兒園已經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幼兒園要想順應潮流,就要創新、就要變革、就要尋求新的突破口。因為不改革,不在品質、在質量上下功夫,就會面臨滅亡、面臨閉園、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河北的一所民辦幼兒園就是經歷了從瀕臨閉園到快速發展的一個蛻變,這所幼兒園因為傳統守舊、教學沒有特色,逐漸失去了生源。但是幼兒園的投資人及時發現了問題,開始不斷的進行市場調查,積極吸取其它園所的發展經驗,最終選擇了加盟香港跨世紀教育集團。加盟幼兒園后,引進總部先進的蒙氏教學模式,復制總部的營銷、管理系統。最終使幼兒園脫胎換骨,發展成一個高品質、高質量、被廣大家長所接受的優質幼兒園。

對于很多民辦幼兒園來說,要想發展的好必須獲得家長的信任,只有家長放心了才會自愿把孩子送過來。幼兒園一定要提高園所品質、提升知名度,做有質量又讓家長放心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走得更長遠、更廣闊!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幼兒園大班安全教育5月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安全教育是幼兒教育永恒的話題,幼兒園是縱多幼兒集體生活的的場所,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往往較多的停留在表面,讓幼兒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這樣容易造成幼兒逆反心理效果也是適得其反。結合3月26日的安全日,我們大班組設計了為期一周的安全知識學習和游戲。

活動主題:安全教育

活動時間:5月4---5月28日

活動準備:1請幼兒注意在家里和路上的安全。幼兒知道交通規則和家里危險的地方,到幼兒園講給小朋友聽。

2環境布置:粘貼一些安全教育的圖片和一些標記,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探究欲望

活動流程:

活動一《安全用電》

活動要求:

1、使幼兒了解安全使用電器得粗淺知識。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二《活動中的安全》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增強幼兒遵守活動規則的意識,遠離不安全因素。

2、尋找教室里的不安全因素,并貼上標記提醒同伴。

活動三《安全知識大獎賽》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進一步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了解一些預防措施,提高幼兒自救與互救的能力。

2、發展幼兒的分析、判斷和語言表達能力。

相關知識:

教室內:

1、電源:不能觸摸電源,防止發生生命危險。

2、窗戶:不能爬到窗戶上,也不能往下跳,防止發生意外。

3、桌椅:幼兒不能爬到桌子上往下跳,也不能推椅子,防止磕碰。

4、黑板、鋼琴:不能鉆到下面,不能爬。

5、衛生間:地滑,注意不摔倒,洗手時排好隊,不推不擠,防止碰傷。

6、尖銳物品:不能玩鉛筆、剪刀等尖銳物品。

戶外活動:

1、站隊:不推不擠,整整齊齊,下樓上樓時要靠右邊行。

2、游戲時:遵守游戲規則,不亂跑。

3、玩滑梯:不推不擠,你先我后,不能爬,不能跳。

安全標志七種:注意安全、人行橫道、步行、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

教研組長張映映

*年5月4日

篇3: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方案設計策略

1歌唱活動

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孩子唱歌的音域得到擴展,但許多孩子對歌曲音域、音高的了解、理解不夠,我們利用許多方面的經驗――視覺、觸覺、動作的暗示,并伴之以聽覺等進行教學。如:當教師在鋼琴上演奏出向上或向下的旋律時,要求孩子聯想向上或向下的動作,并伴之以“上樓”或“下樓”的詞語。這樣練習后,當教師再使用鋼琴來表現旋律的進行方向時,要求孩子以動作進行反應,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準確反應。

2韻律活動

孩子肌肉協調能力發展了,孩子更有興趣去進行節奏中空間與動作的體驗,識別和表達音樂節奏要素理解的基礎,培養一種有規律的動作感覺。以發展幼兒的音樂活動能力為主要教育教學目標的韻律舞蹈活動,通過實踐,得出幾點教學方法:

(1)示范

通過同伴示范作用,其目的不在于幼兒的模仿,只在于通過示范者的動作,激發自己創作靈感,而教師的示范,主要是向幼兒傳授幼兒無法獨立完成或教師語言描述無法理解的動作。

(2)提示

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提問或啟發性語言指導,引導幼兒的創新和創造,而不是引導回憶和再現。

3欣賞

可以是教師模仿幼兒的動作作為欣賞,也可以是幼兒園的單獨表演作為同伴學習的例子,還可以在同伴的指導下,進行不為斷的改進。例如:我有一段以跳音為主的樂曲,請幼兒表現會跳的動物,孩子們做出了小兔、青蛙、袋鼠等動物的跳躍形態,這時,有個女孩卻扮公雞跳,大家有點納悶,公雞可不擅長跳啊,小女孩卻理直氣壯地說:“我看到公雞打架就是一跳一跳的。”幼兒的一些創造有時往往令教師始料不及,為之驚喜的新穎獨特的動作,我們應該用欣賞的目光提高他們對音樂活動表現的興趣。

4表演

傳統的幼兒園舞蹈表演,往往用了干巴巴地喊一二三四,反復機械地練習基本動作或基本動作或基本動作組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舞蹈的基本結構,最后再將全部的舞蹈動作連貫起來配上音樂伴奏進行表演。這樣,在能夠完整連貫地表演之前,幼兒往往會不斷地陷入厭煩、苦惱與疲憊的困境之中,而教師也往往很快地感到自己的身心疲憊,從而熱情下降。

我在對農村幼兒音樂律動活動能力的培養中,根據幼兒園年齡特征,有目的地選擇樂曲,讓樂曲喚起幼兒情緒或肌體的反應,肯定他們的正確反應,并對較遲緩的孩子加以適當的鼓勵,帶動他們與音樂與同伴交流欣賞。讓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自信心、獨立性、熟練性和合作感,同時,允許在嘗試狀態和探索中發生的創造性的錯誤。

5音樂欣賞活動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我們一般采用看圖欣賞、隨樂動作、故事加入等方法,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單一或綜合的方法進行完整地欣賞活動,了解作品,但并不要求幼兒能聽出音樂較細致的情趣,在日積月累后,再逐步直接或間接地欣賞,寓音樂教育于音樂形象之中,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音區、情緒等的變化。如:欣賞活動《獅王進行曲》,教師給孩子們講了個音樂里的故事,接著請他們帶著故事聽音樂,看看是不是像故事里所說的那樣。這回孩子們聽得可認真了。當音樂放到獅王咆哮的時候,有的孩子兩手緊握,縮起了脖子,小班的珂珂嚇得直往旁邊的小朋友身上躲,孩子們都進入了音樂所表現的意境。后來,每一首曲子都能被他們想象成一個有趣的故事或者一幅美麗的圖畫。

幼兒音樂教學應著重唱的音準、節拍的配合、肢體與音樂的表現及簡單器樂演奏的能力等綜合的能力,不應只注重音符名稱、符號的意義等學理性的認知評量。有許多幼兒甚至國小兒童可以在認知的紙筆測驗評量拿到滿分,但無法跟著琴聲唱出準確的音高,看著樂譜無法拍出實值的節奏長度。在技能部分無法與認知的能力連結,幼兒的音樂學習則僅止于機械式的知識性學習,并無法達到音樂技能的功能性,因為音樂的符號若僅止于各種符號的認知學習,而不能運用于技能的表現則失去符號的功能性,若能透過聲音的高低、長短將符號的意義呈現出來,則學習音樂符號才有實值意義。而幼兒運用音樂符號表現應有的音樂能力再透過內心對音樂的快、慢、強、弱感受,藉由音樂內化而表現出來的態度、反應則可達到情意方面的評量,音樂教師在情意方面的評量絕對要尊重幼兒對于音樂詮釋的看法與表現,因為在情意方面每個兒童的感受不同時,表達的方式絕對會有差異性,而教師應給于幼兒在情意方面的表達有多元的方式與空間。而幼兒在音樂創造力方面的發展能力與表現能力與教師給予的教學方式和教材當然息息相關,所以評量方式、評量的過程與結果均會影響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及持久性。教師教學必須兼顧認知、技能、情意之學習結果且評量分析「應該怎樣表現」(知識)、「真正表現行為」(實做)之間的差異,方能檢討教學成效與實施補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