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溝通與聯系一些負面影響
信息技術在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溝通與聯系的一些負面影響
【摘要】處于信息時代的現代教師,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更新觀念,提高自身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但現代信息技術的過量使用,使教師專業發展本末倒置,淡漠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溝通與交流,值得深思。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師生溝通
【正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滲透到當前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溝通交流方式。處于信息時代的現代教師,更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提高專業的教育技術素質,更新觀念,提高能力,盡早適應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如果是一名班主任,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可以融洽師生關系、增強家校聯系,有效節省時間,提高班級教育管理水平,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現代信息技術更是如此。在實際工作中,同樣也讓我看到了信息技術對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溝通與聯系的一些負面影響。
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發展。
我們現在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采用網絡學習模式,打破了過去傳統的集中培訓,突破地域與時空的局限,教師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而且宅在家里就可以觀看名師、專家的教學視頻,聆聽權威專家對課標、課堂教學的深度解析,使自己快速掌握新的教學模式,把握教學改革的根本方向,明確自己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并且得到有效反思。我在網絡繼續教育學習中在這一點上深有感觸。
我在這個平臺觀看了一節“教師如何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有效評價”的視頻,使我獲益匪淺。專家以講述《散步》一課為例,教師要求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當學生回答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教師的評價是:“能不能再具體點”?學生緊接著又回答:“我們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教師緊接著有評價:“比上次回答具體了,但還可不可以在具體一些呢?”,學生思索一陣,回答:“初春我們一家人在田野散步”。可以看到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對話,學生在教師一步步的其發育引導下,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準確概括,這位教師沒有像以往教師一樣運用“回答不錯”或“回答很好”來籠統的評價學生,通過教師的有效評價,使學生逐步理解并掌握運用“記敘文六要素”來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這是真正的“授之以漁”。我通過觀看這節視頻真正明白教師的課堂評價的重要性,這樣的評價遠勝早已讓學生麻木的“很好、不錯”這樣的評價語。也讓我真正領悟到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如何做到與學生高效溝通與交流,而這樣的收獲恰恰是網絡學習給予我的。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提高專業的教育技術素質,從而不斷更新觀念,提高能力,幫助我們適應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級管理的水平與效率。
(一)提高班級學生信息采集的效率。我在剛擔任初一班主任時,就利用EXCEL建立學生個人信息檔案,建立班級管理的數據庫,將學生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聯系電話以及父母的情況等各種信息收錄其中,建立詳盡的班級學生電子檔案。這項工作雖然會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但作為一個新班的班主任,這樣做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注與尊重,為今后做好班主任工作和因材施教打好基礎。更為日后的各種填表提供依據。
篇2:借助校訊通與家長溝通幾點做法
借助“校訊通”與家長溝通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溝通
摘要:“校訊通”,為學校與家長溝通架設了交流平臺,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架起學校與家長的情感紐帶。。隨著“校訊通”系統的不斷升級,功能的不斷完善,“校訊通”所帶來的家校教育合力將會體現得更加明顯。
做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班主任,我深深體會到和家長溝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又是最令人頭疼的一個環節。由于年齡上存在較大差異,在開展家訪工作時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尤其在和家長交流時,往往有很多話要講,卻苦于沒有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自從有了“校訊通”,為我與家長的溝通架設了一個高效的平臺,我與到家長增進了解、相互信任,讓家長成為我強有力的后盾,讓家庭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
下面就自己使用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利用校訊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
家長最關心的莫過于他的小孩在校的各方面表現了,包括學習成績、學習狀態、紀律表現、出勤情況、生活情況、與同學關系等方面。班主任掌控著全班學生的各方面信息,及時將學生的在校情況發送給家長,讓家長隨時隨地全面地了解。班主任要抓住這一契機,及時與家長互動,凝聚家校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學生。家長在收到班主任的這些信息時,將會非常感激。不管班主任給家長發送的是小孩好與不好的方面,家長都很歡迎收到,并且愿意協助老師作好工作。這也充分體現了“關愛每一廣泛學生,欣賞每個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本人經常收到家長反饋回來的信息“謝謝老師的關心,給您添麻煩了。我會教育他的。以后還有什么問題,請及時給我信息。”等短信。
二、利用“校訊通”,發送平安短信。學生安全問題是學校、家長共同關心的頭等大事。安全問題時刻牽動著家長的心。隨著不同的時期,選擇不同的安全信息語發送給家長,讓家長關注,讓家長放心。比如:
雨天時期,給家長提醒:“近期雨天路滑,請家長給小孩買好雨具,避免小孩單手騎車,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流感時期,給家長提醒“受各方面的影響,近期學生流行性感冒的人數增多,為了讓您的小孩能健康快樂地讀書請您留意小孩的健康狀況,及時預防和治療。”
諸如此類,各種安全問題,作為班主任要隨時掌握,及時給家長反饋這些安全信息。本人也正是這樣做的,一年來班級沒有出現過安全事故,家長非常放心。
三、利用校訊通,架起與家長的情感紐帶。每逢節日,不忘給家長們發一條溫馨的短信,如:“月是中秋分外明,祝您天天好心情;皓月當寧灑清輝,美好事兒一堆堆: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團圓美滿,幸福安康。”、“您好!新春到了,在這歡慶節日里,讓喜氣圍同繞著您,讓快樂追隨著你,祝您與您的家人生活美滿,合家平安!”。這看是一條很平常的祝福語,卻傳遞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對家庭的關注之情,同時家長也會給老師回以同樣溫馨的祝福。如此一來,讓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得到進一步的和諧,為今天順利地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篇3:老師與家長常溝通是教育孩子好辦法
老師與家長常溝通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
與家長常溝通,協作教育小學生對家庭長輩的情感態度的形成。小學生在學校接受了關于應該尊敬熱愛長輩和怎樣尊敬熱愛長輩的教育,更重要的要通過小學生與長輩的共同生活和交往實踐形成尊敬熱愛長輩的態度言行。如果家庭教育不配合、不協作,家長對孩子沒有尊敬熱愛長輩的要求,溺愛、縱寵孩子,小學的教育就將落空。如果家長教育不得法,也不會受到好的效果。因此,取得家庭配合、協作教育,是落實幼兒尊敬熱愛長輩教育不可忽略的一環。教師要通過家長了解小學生在家里的表現,交換意見,溝通教育思想,取得共識,爭取家長的配合和協作。以尊敬熱愛長輩表現不理想的小學生為重點,與家長共同分析孩子的實際表現和特點,分析其情感特點形成的原因。教師要指導家長如果對孩子既嚴格要求,又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家庭環境氣氛。教育孩子要尊敬熱愛長輩,并創設機會,引導孩子去實踐。教師要主動與家長經常聯系,互相溝通孩子尊敬熱愛長輩的表現。教師利用班集體的力量,表揚孩子的點滴進步,鼓勵孩子做得更好。實踐表明,做好了以上三方面的工作,小學生尊敬熱愛長輩的工作才能有針對性,并落到實處,取得好的效果。
尊敬老人,意味著一種感恩,意味著繼承,更意味著一個人的人格健全。家長、教師必須從小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習慣,教育孩子關愛長輩。當然,我們也應該在孩子的耳邊叮囑他:要尊敬長輩、聽從長輩教導,努力做個爺爺奶奶心目中的好孩子。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讓這種美德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小學生,班集體,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