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所必須要素
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所必須的要素
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集聲音、圖像、視頻和文字等媒體為一體,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可以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內容,創設了形象逼真的教學環境、聲像同步的未完情景、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一些問題也日漸暴露出來,如課堂的教學模式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只是用多媒體屏幕代替了黑板板書,現成的軟件和網絡下載的內容代替教師的教案。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師生互動方式和教學內容等并無大的改進。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使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優勢尚未真正發揮出來。
究其原因,是有些老師對多媒體教學存在著一些誤解,僅把它簡單地理解為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中,加入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忽略了對相關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學習,只是穿新鞋走老路,片面追求形式,未能根據新的教學要求去更新教學方法和精心設計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下的教學模式。也有些老師片面地認為,多媒體教學手段一定優于其他教學方法,而忽略了對其他教學媒體和方法的運用。要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教師主導作用慶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
教師與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因素,現代教學論十分強調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共同參與和互動。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內容無論是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有很大的靈活性。如果學生還是一味地等教師灌輸,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就會出現課上記筆記跟不上,聽老師講授聽不懂,顧了記顧不了聽的顧此失彼的現象,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教師來講,由于受傳統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影響,只會圍繞“教”做文章,而忽視了學生的“學”。老師用事先設計好的課件,單方面一味地播放,學生毫不動腦地看熱鬧,多媒體教學成了講稿演示。例如,我在剛開始使用多媒體教學時,課件上寫滿了文字,穿插了一張又一張的圖。我的本意是想讓同學們在聽課時可參閱屏幕上的文字,這樣更便于理解,多放幾張圖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某器官的結構。可結果適得其反。屏幕一放映,同學們便不分主次地一味地記,而顧不上聽講,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都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忙碌著被動接受知識,無法與教師進行交流。
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課堂所講內容的把握缺乏靈活性。平時課堂講課并不完全按稿講,隨時隨地可穿插簡單事例、比喻或畫簡圖來說明問題,或突發靈感,對一個問題有了更好的表達方式,完全可脫離講稿順暢地講下去。但是在黑板上畫簡圖來幫助同學們理解有關物體結構的形態位置關系很受限制。因大部分教師,尤其是老教師對計算機使用不太熟練,多媒體屏幕將黑板遮住,不便利用;用多媒體將圖一下投放到屏幕上,同學們看到的是圖的全貌,不用跟隨老師邊畫邊理解地記筆記;老師也不用邊畫邊講解并引導同學們的思路。這種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變得較為死板,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及參與意識。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變成了演示者與觀看者的關系。這樣非但不能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而連傳統教學中的一些優勢也丟失了。
篇2:現代化教學模式靈活多變網絡搭平臺推陳出新教育創新篇
現代化教學模式靈活多變網絡搭平臺、推陳出新教育創新篇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的蓬勃發展,使得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的教育技術素質如何已經成為影響教育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它也直接影響著我國教育的整體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因此,培養和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在現代教學環境下已經變得非常緊迫和重要。加強與培養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技能,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在職教師進行教育培訓,但應切實注重全面培養和切實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使他們懂得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去從事未來的教育和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教師教學模式
伴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已成為人們心目中教育形態的標志,是21世紀教育的制高點。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過程,一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培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而信息技術教育作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徑,在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中小學教師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方法,適應現代教學環境發展對教師的要求,熟悉并掌握運用各種現代教學觀念指導教學,幫助教師構建新型的現代教學模式等。
一、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教學應用能力。
隨著以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為基礎的信息處理技術、互聯網絡技術、數字化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當代社會的信息化步伐越來越快,信息技術應用已經開始滲透進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社會時代,通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來進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應用和傳播也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技術支柱,同時它也必將是未來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和基本方法。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是21世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教師能否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師的基本信息素養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教育和教學的質量與效益。中小學教師學習掌握和運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基本目標就是為了全面充實和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教學應用能力。
中小學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不僅應該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方法。這些內容既包括傳統的投影、電聲、電視等視聽媒體信息技術及其在數字化時代的新技術發展和教學應用,同時更重視學習掌握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訊技術為基礎的當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設計、開發和應用,如視聽媒體教學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技術、網絡媒體教學技術以及對各種媒體資源和教學過程的設計、應用和開發技術等。
二、適應現代教學環境,不斷提高教師素養。
當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應用,使得現代教學環境已經不再僅僅依靠"一塊黑板、幾支粉筆"來開展教學活動。視聽媒體和多媒體計算機的教學應用,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和發展,不僅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學校教學環境,而且也將會對以課堂語言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
1.媒體化教學環境
各種媒體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使得現代教學環境首先呈現出媒體化的特點,如視聽媒體綜合教室、數碼投影演示教學系統、多功能語言實驗室甚至虛擬技術模擬訓練等教學場所,媒體技術都已經成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手段。
篇3:談邊遠地區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喜與憂
談邊遠地區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喜與憂
甘肅省正寧縣山河初中趙會寧楊弘
萬物已萌發,東風正勁吹,花蕾嬉蜂蝶,滿園春意濃。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經過多年醞釀,現已全面鋪開。教育理論、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的探究如火如荼,計算機、投影儀、平面展臺等的組合與傳統教學成功嫁接、完美交媾給教育教學創造了廣闊天地、燦爛前景。新元素的注入,把對傳統教學的改革推上了巔峰,使教育教學改革步入了快車道。師生們既嘗到了小試牛刀的快感,更收獲了大刀闊斧的甜頭。網絡與多媒體進入課堂,促使和激發了課堂教學的驟變,一枝紅杏出墻來,萬千枝頭花競春。中國教育的春天正向我們闊步走來。
一、小平臺,大視野,拓展認知范圍,豐富知識儲量,擴外延,增內涵,積聚正能量。
曾幾何,上下幾天年,縱橫幾萬里還是個傳說,計算機與網絡的交媾,變傳說為現實。廣闊世界竟玩于十指之間,千年歷史亦于瞬間集合,使有限的課堂被無限擴展,空間加大,時間拉長,各類知識信手拈來,紛集云涌,網絡資源共享使知識的積累與交流大大提速。既滿足了課堂需要,又拓展了學生視野,更使知識瞬間集成巨變,延伸了學生的思想觸角,或許夢想的萌芽就會促發。我在教學《旅鼠之謎》這篇課文時收集整理了有關旅鼠的生活習性方面的資料,其中一點就是關于旅鼠食量的。一只旅鼠可以吃掉45公斤的草或植被。于是有學生聯想:如果旅鼠不加節制的繁衍,大量植物、植被就會被消耗殆盡,食物的匱乏會導致旅鼠種族的大滅亡,也會致使其它物種的滅絕,更有甚者破壞環境,致使生態失衡,危及地球生存。聰明的旅鼠選擇*既保全了自身,又保護了其它物種與地球。關于旅鼠集體大死亡的謎團便迎刃而解。同時引入和旅鼠相似的動植物的資料,如:黃山獼猴的跳崖自盡、北美阿拉斯加狐貍的跳舞尋死、南美洲卷柏的遷徙、非洲沙漠光棍樹的無葉。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更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對自然奧秘的好奇增加了探求知識的正能量,也成就了學生的夢想。
信息化平臺的創建加速了信息、知識交流的速度,也促進了信息、知識的集成速度。足不出戶,便可知曉世界,人不離屋,就可讀遍歷史。信息化高速路的建設把“小課堂”融入到了“大世界”,一石多鳥,破解了諸多教學難題,給課堂注入了活力,課堂因這支“紅杏”的探入而精彩。
二、小平臺,高效率,減壓增容創便利,大融合促進大發展,大發展促使大提升。
網絡資源共享解放了教師的雙手,使教師從備課資料搜集整理的繁瑣環節中解脫出來,縮短備課時間,提高備課速度,為挖掘教材、分析學生、設計教法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充沛的精力。利用電子白板展示知識、問題高速集約,既節省了教師的精力,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速度,更增加了課堂知識的容量,增大了課堂知識的密度。短時間,快速度;小空間,高效率,知識的廣博與集成拓展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生知識,更為新知的誕生創造了條件。與一本教材、一張巧嘴、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相比大大節約了物力人力,更提高了效率,也使教師遠離灰塵的侵擾,保護了教師的身心健康。多媒體的運用、網絡資源的共享使教師學生雙雙獲得優厚利益,教學主客體與先進教學設備的大融合促進了教育的質量的大提升。
三、小平臺,高效能,視聽結合,寓抽象于直觀,激發興趣,開掘智力,增加正能量。
抑揚頓挫的聲音、亢奮激情的旋律、近乎自然的畫面,視聽結合的臻于完美,使學生沉浸在高爾基《海燕》的優美意境中難以自拔。海燕的形象深深感染了每一個學生,激動延續了好久。把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形象的畫面,視聽的感受與心靈的感悟碰撞;把厚重的情感轉化為視聽的盛宴,耳的享受與靈的震顫共鳴。多媒體手段的運用拉近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建立了文字與心靈溝通的橋梁,促進了心與心的融合。學生求知的閘門被信息化與多媒體的魔力打開,強烈的興趣被激發,求知的欲望被勾起,就會揚鞭啟程,奔向知識的彼岸。視、聽、智三者的交互協調配合,既開發了各個認知器官的功能,又綜合發力,形成正能量,促使靈感迸發,激活創造潛能。思維的火花一經點燃,盛開的將是驕人的驚世之花。
信息化、多媒體與教育教學的交媾,使教育教學進入第二春,但這強勁的東風并非有空就入,種種因素導致“春風”難度“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