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教學現代化進程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教學現代化進程

2024-07-31 閱讀 1131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教學現代化進程

摘要:在教育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時代,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手段,將是教育發展的趨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高素質的一代,也是當前教育面臨的緊迫任務。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這一重任。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在處理信息方面具有的真實感和表現力,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種數字化的學習對于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至關重要。當面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時,應該加速學校科學發展,使信息技術成為實現教學現代化的有效支持。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教學;現代化

當今信息社會的發展,教學信息化的實現,對實現教育現代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從培養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普遍認識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將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極大地促進教育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信息技術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具有網絡化、多媒體化、智能化的特征,可以為新型教學模式構建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果。隨著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全面應用,必然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產生巨大的沖擊,帶來深刻的教育革命,形成新的教學模式。

一、優化教學目標和原則

在當今班級教學制度下,構建一個有現代信息技術學習環境支持的、以“以學生為本”為基本原則的,“平等、民主、合作”的班級。在這個環境中,有可能促成教師和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共同實現教與學過程的改善。從而讓傳統教育向信息化的教育一點點的靠攏。逐步尋找到一條通往現代教育的較好路徑,力爭盡量早一點地、多一些地培養出在信息化社會能走在人類社會前列的人才,應該成為當前中小學推進信息化的主要目標[1];對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科課堂教學策略加以研究,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是中小學推進信息化的主要任務。

在推進教學信息化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下原則:

人本性原則。從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出發,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本,以幫助學生獲取終身的學習經驗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教師的持續發展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開放性原則。教學的目標開放,教學的內容開放,面向學生的經驗世界,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面向浩瀚無邊的網絡資源;教育信息開放,教育空間和信息溝通渠道多元化,課堂內外結合,學校內外互補,互聯網局域網互通;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走進自然,走進網絡;評價標準開放:多角度評價,多標準判斷,允許幼稚,寬容錯誤,鼓勵標新立異。

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給學生自主的空間、選擇的機會、體驗的環境和表達展現的舞臺。

整合性原則。堅持以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為目標,在適宜的時空下,把方方面面的可用教育資源加以合理的組合,不斷完善教學系統,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環境[2]。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教學現代化進程的策略

篇2:發揮信息技術課優勢推進素質教育

發揮信息技術課優勢,推進素質教育

摘要:信息技術是學生最喜歡上的課程之一,抓住學生對信息技術向往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毅力。沒有堅強的學習毅力,缺乏探索精神,是無法掌握好知識,更談不上創新。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極好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挖掘課堂中有利于創新教育的因素,創造有利于創新教學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中提高自身的素質。信息技術課,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可通過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生的創新意識,課堂教學以及建立相關的環境等方面來培養。

關鍵詞:責任感;創新;探索;協作

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極好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挖掘課堂中有利于創新教育的因素,創造有利于創新教學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中提高自身的素質。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與同行們一起探討。

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從這里培養

(一)上機登記卡的填寫培養責任感

原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常務會長談松華認為“未來人才應具備四種品德,在對國家、對社會的態度上,要有社會責任感,這對一個人成才非常重要,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很難有一番成就;…”。每個學生將來都要生活于社會,服務于社會,我們的教學應先培養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教育學生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比如,在機房上課,提供上機登記卡讓學生填寫,由學生監督設備工作事做起,養成愛護設備的責任感,告訴學生填寫上機登記卡雖然事小,但意義重大,并組織學生討論;上機登記可以不填嗎?如果我這臺電腦出現故障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了登記記錄,老師就可以及時排除故障。上課時我用的這臺電腦,我有責任愛護好設備,不出現人為的損壞等等。最后學生得到共識:上機登記卡應該填好,這是我的責任。事實表明,通過討論學生都養成了良好的責任感意識,近幾年來機房的人為損壞事件沒的出現過。

篇3: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與推進

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與推進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模式都在迅速的發生變化?!镀胀ǜ咧袛祵W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這一基本理念。本文主要探索電子白板、數字化教學與微課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其主要結構如下:

一、現代信息技術。主要介紹交互式電子白板、一對一數字化教學與微課程應用于教學的本質屬性、國內外的研究現狀以及我們應當關注的問題;

二、區域推進。歸納總結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形成規模效應的方法與途徑;

三、學校推進。結合本校實際,提出學校戰略的發展規劃與建議;

四、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數學教學;電子白板;數字化教學;微課教學

一、現代信息技術

(一)技術手段

1.交互式電子白板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由硬件電子感應白板和軟件白板操作系統集成的。其核心組件為電子感應白板、感應筆、計算機和投影儀。電子感應白板是一塊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工作的大感應屏幕,其作用相當于計算機顯示器并代替傳統黑板。電子感應筆承擔電子白板書寫筆和計算機鼠標的雙重功能,其作用相當于傳統的粉筆。教師或學生可以直接用感應筆在白板上操作,如寫字或者調用各種軟件,然后通過電磁感應反饋到計算機中并迅速通過投影儀投射到電子白板上。白板操作系統是存在于計算機中的一個軟件平臺,它不僅支撐人與白板、計算機、投影儀之間的信息交換,而且它還自帶一個強大的學科素材庫和資源制作工具庫,并且是一個兼容操作各種軟件的智能操作平臺,教師可以在白板上隨意調用各種素材或應用軟件教學。白板集傳統的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于一身,讓教師教學非常方便。主要有如下優點:

(1)白板技術將傳統的黑板、計算機與投影儀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統一的教學平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2)白板設計的互動理念促進了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它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彌補了從演示性多媒體教學到網絡條件下的個別教學之間的空白,引發研究者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思考。

(3)白板技術集文字、聲音、圖片、影像于一體,不僅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白板不僅在硬件設備上為教學提供了平臺支撐,同時,白板的軟件設計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照相、拉幕、隱藏、資源庫儲存、互聯網連接等多項功能,使教師的教學更加生動有趣。

(5)白板提供了極大的資源儲存空間,便于教師對教學資源、教學過程的積累與反思、教學經驗的總結與整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并且節省了教師的教學準備時間。

2.一對一數字化教學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的教學實踐始于**年,近年來有許多國家已開展了相關的實踐。

陳德懷等認為,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是指每人擁有一件數字化學習設備,并能夠運用這一設備所提供的平臺與資源,進行有效學習的理念、技術與方法(**)。

該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學生可以在任何地點進行學習,隨時都可以通過學生筆記本進行學習,獲取全球的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