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園美術在教學中多媒體運用

幼兒園美術在教學中多媒體運用

2024-07-31 閱讀 2615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當今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多媒體的運用已經滲透到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是美術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今美術教育的一大特色。借助多媒體來進行美術教學,可以使圖畫更形象更直觀,從而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使幼兒更容易理解、掌握。教師把計算機作為教學媒體進行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形象生動了教學情境,不斷促進教學技術的信息化,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構筑了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美術幼兒

幼兒園多媒體課件是一種采用多媒體技術交互式、綜合處理文、圖、等信息媒體,來整合教學信息、表現教學內容的教學系統。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創設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興趣。從某種意義上說,多媒體課件是幫助幼兒系統地建構知識及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橋梁與工具。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是美術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今美術教育的一大特色。傳統的美術教育在教學時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如在美術活動中的作品欣賞,只能是通過書本、掛圖等有限的形式,在需要觀賞時更多的內容只能靠教師語言來描述。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是指以信息技術為先導,以系統論和教育技術理論為指導,根據美術學科教學規律而進行的美術學科教學改革。其宗旨是通過在美術學科教學中有效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幼互動方式的變革,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教與學的工具,為幼兒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培養幼兒的信息素養及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多媒體運用為幼兒園美術教學創設情境

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需要利用各種條件創設有趣的情境,而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擴大美術活動的信息量,開闊幼兒的視野,能在有限的空間內,為幼兒創設一個生動的情境,從而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動中去。例如,在進行拼貼活動時,教師講的再多,幼兒只覺得索然無味,提不起興趣。如果這時運用多媒體制作出有趣的課件,就會很快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住。課件中可以加入動畫和音樂,通過生動的動畫演示,既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得到感染,又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各種形象記憶深刻,激發了作畫的愿望,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基礎。

二、多媒體運用能突破教育活動中的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對講解示范中不易被理解的重點、難點部分作定格處理或反復顯示,可加深幼兒對所畫事物的認識和理解,改變了以往教師單調呆板的說教形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各種感官,變被動為主動,使幼兒真正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如繪畫活動《獅子》,教師對重點部分獅子的作畫步驟可重復演示,鞏固幼兒對作畫方法的掌握。對幼兒難以抓住獅子的神態、動作來畫這一難點,教師運用鼠標反復點擊畫面,“獅子”一會兒奔跑,一會兒捉小動物,一會兒又變得安靜,并頻頻發出叫聲,在每個動作完成的一瞬間,教師用鼠標定格畫面,讓幼兒進行觀察、討論,使幼兒對獅子的認識具體、形象化,從而畫出形態逼真、生動有趣的作品。

篇2:幼兒園美術周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園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展示幼兒藝術教育的成果,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我園將開展美術周活動,這次活動主要以激發幼兒審美情趣、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為指導思想,使家長通過親子活動,感悟幼兒教育的新觀念,從中對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啟發;通過向家長、社會展示幼兒的美術作品,更好塑造我園的良好園風園貌,讓全員孩子在積極、愉快的參與活動中體驗幼兒生活的快樂!

二、活動主題:

“陽光下成長”美術周活動。

1、幼兒繪畫作品展

2、親子活動及幼兒自繪t恤展示秀

3、幼兒現場作畫

三、活動目標

1為全面發展幼兒德智體美勞而開展這次畫展,把幼兒用心畫的作品展示給家長及小朋友看

2激發幼兒喜愛畫畫的興趣并學會愛護好自己及別人的作品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4、增進幼兒與家人的感情,讓幼兒懂得和睦相處。

四、活動準備

幼兒畫展:活動前,各班按各自的風格把幼兒的作品進行裝裱。

親子活動:各班在自定時間內,開展親子活動,家長與幼兒一起按本班特色要求進行t恤自繪。

現場作畫:1、幼小銜接班:水墨畫、水粉畫、兒童畫現場作畫

2、大班:大一班親子京劇臉譜秀、大二班廢舊材料大變身、大三班手繪t恤、特長課幼兒現場作畫

3、中班長卷畫:(中一:以花為主題進行印畫中二:以海底世界為主題進行繪畫中三班:在紙箱上進行隨意創作中四班:以樹為主題進行手指點畫和棉簽點畫)

四、場地安排及作品展示時間

幼兒畫展:(每天早上8:10作品應擺放到位,下午18:30將作品擺放到藝術長廊。)

中班組:在藝術長廊方向設置展區。

大班組:在靠廚房方向及教學樓方向設置展區。

幼小銜接班:以旗臺方向為主設置展區

五、活動時間安排

1、幼兒畫展:5月20日~5月24日

2、親子活動:

(1)5月21日早上(周二)8:20~9:30:

幼小銜接班:現場兒童畫創作中一:現場長卷印畫

(2)5月22日早上(周三)8:20~9:30

幼小銜接班:現場水粉畫創作中二班:現場長卷作畫

大三班:5月22日下午

(3)5月23日早上(周四)8:20~9:30

大二班:廢舊材料大變身中三班:現場隨意作畫

(4)5月24日早上(周五)8:20~9:30

幼小銜接班:現場水墨畫創作大一班:現場親子京劇臉譜創作

3、自繪t恤走秀:5月24日上午(周五)10:00~11:30

五、活動過程及要求

幼兒畫展:

1、各年級組在指定的區域,將準備好的作品呈現在展區內。

2、愛護作品,不得把作品撕破。

3、幼兒主動請家長觀看自己及其他幼兒的作品,

親子活動:

在操場中央設置t臺,播放走秀音樂,各班按出場順序依次走上t臺,展示自己的自繪t恤

六、活動結束,整理會場。

篇3: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有效應用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摘要:交互式電子白板進入幼兒園課堂后,幼兒園教育活動帶來了新的生命力。這一新生事物具有現代媒體教學的多種功能,較好地彌補了以往黑板教學的單向性、難儲存等局限性,將老師從鼠標中解放出來,適應了課堂上教師“邊說、邊操作”的行為習慣。本文就電子白板如何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運用,以實現師幼交互、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做了一些分析。

關鍵字:電子白板;幼兒園美術教學;交互;師幼互動;主體地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支持、引導幼兒初步感受美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夠大膽表現自己的情緒情感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是幼兒藝術領域教育追求的價值。”美術活動是藝術領域中幼兒內心體驗的符號化反應的典型活動。圖片、視頻等直觀性元素教具的使用,對幼兒美術表現興趣、能力的激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類在21世紀的各個領域都面臨著數字技術的挑戰,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教育領域日趨廣泛的應用,對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新的問題在現代化教學中不斷凸現,新的教學設備、教學手段也應運而生。

教師在掌握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可以更熟練的使用交互白板的各種功能,而且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將白板所帶有的交互能力慢慢融入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中,并能夠將已有資源和自主設計的白板資源整合進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了。白板教學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創作設計的舞臺,而且也激發了幼兒的創作興趣,開闊了眼見。

一、趣味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電子白板對于幼兒是一件新鮮的事物,他們好奇,為什么畫面上的動物用筆點點就可以變大變小?為什么音樂如此形象生動,就像看電影一樣?幼兒們好奇所以上課時個個精神飽滿。利用這一電教手段,不僅可以營造出美的氛圍,更能激發出幼兒創作的靈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活動導入部分我常采用“懸念導趣法”,利用電子白板創設引發幼兒思維的場景,通過“視聽”情境制造懸念,誘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聯想思維,使幼兒能憑借自己的感受進行語言描述,不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其大膽創作還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如:中班下學期美術活動《黑白動物世界》,首先活動一開始我讓幼兒找花紋,借助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在老師預設的花紋世界里,請孩子找出自己喜歡的花紋進行放大,并作深入細致的觀察,如有哪些線條和圖形組成,它們的排列方式是怎樣的等等。在找花紋的過程中,孩子本著有趣、好玩的心態主動參與著,積極主動的思維著,尋找自己喜歡的花紋,有利于幼兒理解和掌握線條的組成。然后我借助電子白板拖拽、比例縮放、旋轉、批注等功能設計活動。先出示了幾間大小形狀不一的房子。再請幼兒在電子白板上利用拖拽、比例縮放、旋轉功能幫小動物找家。孩子們興趣盎然,主動參與意識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