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多媒體在教學中使用優勢以及弊端

多媒體在教學中使用優勢以及弊端

2024-07-31 閱讀 1073

多媒體在教學中使用的優勢以及弊端

甘肅省卓尼縣幼兒園,馬慧媛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多媒體已經廣泛的用于教學領域,這是目前國內剛開始起步的領域,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領域。學校的教師通過多媒體可以非常形象直觀的講述清楚過去很難描述的課程內容,而且學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應教學內容。學生還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自學,自考等。這些教學領域是最適合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領域。多媒體的輔助和參與將會使教學領域產生一場質的革命。可是多媒體教學也有其先天不足,也有許多的負面影響。如:長此以往將會助長教師及學生的惰性,有些內容華而不實,因自身素質的原因許多功能性操作受到限制,有時候脫離其它教學設備而形成計算機單獨使用,受時間和精力所限等。因此要使多媒體輔助教學真正步入課堂,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業務素質,揚長補拙,更好的、合理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勢弊端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進一步推廣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現代教育技術擴展并與多媒體計算機等相結合在教學中的中的輔助功能、并以其先進、獨特、直觀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親睞。現代教育技術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教與學的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是在課堂教學中把信息技術、教學資源、課程內容有機結合,以實現教育最優化的理論和實踐。高科技為學生們創設了真實的教學環境,將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進行資源整合,以特有的聲像同步、三維動畫、模擬演示直觀地展示著知識的形成過程。這種視、聽、說三結合的教學模式突破了現實與虛幻、過去與現在等因素的限制,實現了教學手段策略的新跨越,為教育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一)、激發學習興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就是興趣,有興趣就是樂學。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導師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它推動學生獲得知識、拓展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等等。學習興趣來源于好奇心,同時“好奇心”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事物、知而沒見過的事物、或者見過但變成了動畫等都非常感興趣。然而我們以往的教學模式是難以滿足這些要求的。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教育在創新。到了現代,教育技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隨著多媒體計算機的廣泛使用,這個不再是夢想了。它可以將豐富的、不同形態的信息利用電腦有機融入到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的各種情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習積極性的目的。例如:在二次函數的教學中,我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抗日戰爭中日軍炮彈轟炸中國陣地時日軍炮兵陣地與我軍陣地對峙的畫面。然后用動畫模擬炮彈從發射到落地的整個過程,讓學生觀察炮彈運行軌跡,炮彈飛行的最高點、發射點到落地點的距離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二次函數的興趣。

篇2: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教學作文教學中運用

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教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安陸市辛榨中心小學董莉

[摘要]: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進行多媒體輔助作文教學,能把圖像、聲音、文字等教學材料融合,實現教學的優化整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的發展,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

[關鍵詞]:想寫愛寫培養觀察能力開闊視野。

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以來一直努力探索以一條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文途徑。在這方面,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作文課堂教學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運用“多媒體”有助于指導學生輕松、愉快地寫好作文。

一、多媒體作文激發了學生“愛寫”的興趣。

運用聲象媒體,創設良好的習作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能激發學生“愛寫”的興趣。學生突破習作時“無話不說”,“無事可寫”的難點,掌握寫作技巧,是高級的智力勞動。要讓學生在心理上不緊張,不畏難,靠大談作文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的感染力,可視性強的多媒體調動學生觀察,思維,聯想等智力因素,已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參與習作為樂事。如:完成“范文引路”環節后對學生說:“為了明年的桔子成熟有更多的人來品嘗桔子,我們到桔園觀賞觀賞,看看桔子有哪些地方惹人喜愛,然后寫信向外地的親朋好友介紹,好嗎?”接著顯示電腦,隨這歡快的樂曲聲,屏幕上呈現出一片桔子成熟的豐收景象。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個個目不轉睛地望向懸掛在樹上的桔子,滿筐的桔子,剝了皮的桔子,如臨其境,如聞其香,如嘗其味,情不自禁地小聲議論起來。一個學生說:“桔子成熟時,當你走進桔子園,就能看到一個個桔子沉甸甸地掛在樹枝上,一陣風吹來,樹枝搖呀搖,好像在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品嘗佳果呢!”學生說完,再次顯示電腦,選擇“桔子”“一個個桔子”“桔肉”等定格鏡頭,要求學生有順序地抓住特點觀察,描述。學生個個都會仔細看,認真想,大膽說。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當運用多媒體中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交替使用,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注意力集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特點,“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又能學會“從整體到部分”,“由外到內”的觀察方法,使學生“有話會說”,達到提高單位時間

篇3:運用多媒體互動教學讓學生由學會轉變為會學

運用多媒體“互動教學”,讓學生由“學會”轉變為“會學”

摘要:教學方式是當代教學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的調查表明目前的教與學的方式,以被動接受式為主要特征,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情況,學生在課堂上很少有發表看法與意見的機會。本文以自身多年一線教育的經驗,將情境學習理論與最近發展區理論作為理論依據,將多媒體教育技術融合與課堂教學創設生動活潑的互動教學,形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等新型互動學習方式,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由“學會”轉變為“會學”。

關鍵詞:多媒體;互動教學;有效性;合理性;最優化

多媒體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是與傳統意義下的數學教育有著本質區別的發展新階段。強調實踐、操作和探究行為,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重視合作交流與情感體驗的新型教學結構將在多媒體教育環境中得到實現。如今,多媒體手段也在發生質的變化,由投影→白板→ipad,長期的一線教學工作,讓筆者有了一個深刻的體會:無論運用哪一種多媒體手段,都要為課堂服務,尤其要為學生服務。將情境學習理論與最近發展區理論作為理論依據,將多媒體技術融合與課堂教學,創設生動活潑的互動教學,形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等新型互動學習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所謂互動教學,是通過互動程序為學生提供學習活動的支架,使學生能夠進行比較復雜的學習活動,并投入到高級的思維和問題解決活動中去,突破了傳統教學中一些很難講懂講透或操作上的難點,不僅對傳統的教學內容實現了本質的拓展和超越,同時也豐富了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互動教學更大程度上是利用多媒體創設有趣的情景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每個學生的動手、動口、動眼、動腦,提高教學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在生動的情境中構建互動學習環境

數學教學,應十分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維能力。用恰當的媒介,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來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將新知識與舊知識合乎邏輯地聯系起來,呈現學習數學知識的思維過程。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變難為易,發展思維能力。如教學一年級的“同樣多”一課,在課上通過“認識同樣多”“找同樣多”和“變同樣多”三個層次進行教學。在認識同樣多時,利用游戲課件演示:一年級一班和二班舉行拔河比賽,但老師的哨聲一直不肯吹響,請同學們觀察出了什么問題?學生會發現一班16人參加,二班15人參加,不能開始比賽,教師問其原因,學生回答:“兩班參加的人數同樣多時,比賽才公平。”簡短的語言,卻極有力地說明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同樣多的概念,并能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接著由學生自己討論問題,一班下去1人或二班增加1人,兩班的人數同樣多,可以參加比賽。學生的點子越出越多,思維也活躍起來。本節課進行到第二層次難度較大,通過動手操作和計算機演示學生已初步掌握在不同樣多的兩種事物中找出同樣多的部分。于是我設計了“比水果”的游戲,請學生找出“同樣多”。這一練習要求學生找出個數同樣多的,也可找出同樣多的部分,打破了兩兩對比的形式,給學生的思維敞開了一扇寬廣的大門。當學生看到電腦屏幕上那鮮艷誘人的圖畫時,更是興奮,開始積極地討論。學生們有的找出橘子和蘋果都是3個,所以同樣多;有的找出5個桃子中3個這部分和橘子的個數同樣多;最可喜的是學生把四種水果放在一起比較,得出3個橘子、3個水果、4個香蕉和5個桃子里3個這一部分是同樣多的!孩子們活躍的思維肯定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學生每次發現同樣多時,教師都通過動畫閃爍加以強調,有利于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幾次將水果分解、一一對應排列,重新組合,學生們不但拓展了思路,而且發現了兩個規律:即同樣多是以少的標準找;從多的里面找出同樣多的部分。而這兩點正是本節課要使學生理解的重難點。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提高,由此外化的語言在發展,駛上了一條認識和發展的高速公路。這一切,多媒體課件閃動,感觀沖擊和靈感提示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