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運用電教媒體強化教學效果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運用電教媒體強化教學效果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2024-07-31 閱讀 1239

運用電教媒體,強化教學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建東小學曹玲琴

電教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已深入課堂且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電教媒體輔助思想品德教學,既克服時空的限制,又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感性材料,加強了學生道德內化的過程。

《愛護有益動物》是思品教材中一堂典型的導行課。如何使學生在學習中明理,在明理后導行是這一課的教學關鍵。而電教媒體在本課的巧妙運用,則有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

一、運用電教媒體,自然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前讓學生先看一段錄像:前幾天,一只山雀飛進我們班,被一位同學捉住了。看完后,啟發學生思維:你們打算怎么處理這只山雀?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把山雀放在鳥籠中飼養,有的認為應該放回大自然。這時,教師并不急于下結論,而是告訴學生,等學完《愛護有益動物》這一課,我們再來討論。這樣的開頭既引起學生的注意,觀看了動態的電視畫面,又巧設懸念,大大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

二、運用電教媒體,形成道德概念。

在學習時,運用電教媒體,能形象、生動、具體地展示教學內容,使學生身臨其境,情景交融,學文明理。

學文時,邊看電腦屏幕邊聽課文錄音,學生初步感知:松毛蟲猖獗成災,老山松林大片毀壞。灰喜鵲消滅害蟲,松林又鳥鵲爭鳴。為了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灰喜鵲是老山松林的功臣。分析課文時,逐一出示四幅電腦動畫:第一幅松毛蟲猖厥成災,第二幅樹木枯萎,第三幅灰喜鵲捉蟲忙碌,第四幅松林是鳥的樂園,樹的海洋。變文中插圖靜態為動態。教師邊操作電腦動畫,邊組織學生討論問題:以前的老山松林是一番怎樣的景象?灰喜鵲怎樣使老山松林煥發勃勃生機?學生通過觀察電腦媒體中出現的動態畫面,經過分析比較概括,形成了鮮明的道德概念:灰喜鵲是有益的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愛護它們。

三、運用電教媒體,提高辨析能力。

讓學生靈活運用本課所學到的道德知識來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同時運用道德標準來衡量事物的是與非,判別自己言行的正誤,提高導行效果。

學文后再來討論導入遺留時的問題,顯然是水到渠成,學生一致認為應該把山雀放回大自然,因為它是人類的好朋友。在一聲聲“小鳥,你飛吧!”的真切呼喚中,課堂教學掀起了高潮,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有了提高,教學的整體性也得以體現。

課前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拍了三組錄像,第一組捉蝌蚪,第二組捅鳥窩,第三組挖蚯蚓。把過去單一的文字辨析形式變成生動形象、鮮明具體的畫面。錄像中的學生的表現似乎就發生在同學中間,自己身上。對照愛護有益動物這一道德知識談論其危害;運用道德標準,矯正其錯誤,從而提出正確的行為方式,如果你在其中,你會怎么做?使導行具體到位,促進知行統一。

四、運用電教媒體,激發道德情感。

篇2:學校有效教學模式專題培訓活動方案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學年度我學區將組織實施教師“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活動。為增強培訓針對性,提高培訓實效性,有效提升教師全員培訓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學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目標,引導全體教師重點學習重要的和新出臺的師德規范與法律法規,開展“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和有效教學能力。

二、培訓對象

全學區全體在職教師。

三、培訓內容

1、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

2、學科講座:“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3、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四、活動安排:

(注:專職常識、體藝學科教師選一學科類別參加活動)

1、文科類教師培訓

時間:201x年*月*日(星期三)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語文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季*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2、理科類教師參加培訓

時間:*年11月20日(星期四)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數學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方*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五、培訓考核。

建立健全、優化細化教師培訓學年度考核制度,堅持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并重,實行“教師培訓檔案袋”評價方法,以觀念轉變、理念更新、知識重構、技能提升、問題解決和行為改進為考核內容。

學年度在職教師崗位培訓考核權重為集中培訓占30%、公需課遠程培訓占30%、校本研修占40%,各項考核全部合格,方可認定學年度培訓合格,認定72學時。

六、相關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培訓學習活動,要做到分工細致,責任明確,措施有力,確保教學、培訓兩不誤。

2、全體參學人員依據培訓類別,準時參加相關學科的培訓學習活動,不得遲到、早退,不得無故缺席,否則,按曠課處理。

3、參學時須帶本年度校本教材與手冊到會,培訓過程中應仔細聽講,認真填寫好手冊中相關內容。

*中心學校

*x年*月*日

篇3: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在歷史課程教學中基本應用程序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在歷史課程教學中的基本應用程序

1、導入、板書、示標。(3分鐘以內)

【目的】

讓學生總體上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要求。

【步驟】

(1)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2)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注意事項】

(1)指定目標要準確,例如,這節課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認識什么,會運用什么知識解決那些問題等。

(2)交代目標時,語速要慢,讓學生理解并能記住學習要求。

2、學生自學前的指導。(1分鐘左右)

【目的】

讓學生知道在多長時間內,自學什么,怎么自學,必須達到什么要求,屆時怎樣檢測自學效果等。

【步驟】

(1)布置自學任務;

(2)指導自學的方法;

(3)明確自學的要求

【注意事項】

(1)明確自學內容。讓學生知道學什么。有的教材內容單一,安排一次自學。有的教材內容多,可視情況分幾次中學。每一次自學前都要交代清楚從哪里學到哪里。

(2)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例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與同桌討論,邊解決疑難。

(3)明確的提出自學要求。即用多長時間,達到什么要求,屆時如何檢測等。

3、先學。(10分鐘左右)

【目的】

(1)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自己卻閱讀、思考,自己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對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質疑。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動眼、動口、動腦,品嘗獲得知道的愉悅,使學生成為學生的主題,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2)通過口答、筆答、板演等形式,檢查敘述自學的效果,充分暴露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歸類整理,確定教的內容、方式。

【步驟】

(1)學生自學

(2)完成檢測性練習

【注意事項】

(1)學生自學時,教師督察一定要認真,千萬不能走過場。有的學生可能沒有自學習慣,或不善于自學,或自覺性不高,但教師不能放任。對自學認真的學生要給予表揚。這樣,被表揚的會更認真,其他同學也會變的認真起來,自學的質量和效率就能不斷提高。

(2)學生自學時,教師應到學生中去,做過細的調查,調查的重點是中差生,了解他們自學中的困難,把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抓到手,并整理歸類,個別問題隨時個別解決,典型問題在后教中再重點講評。

4、后教。(10分鐘左右)

【目的】

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歸難、補充、更正,學生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進一步條理化,為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好準備。

【步驟】

(1)交流,中上生評判、更正。

(2)教師點撥、補充、更正、歸納。

【注意事項】

(1)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組學后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主要的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師不能就題講題,只找出答案,而要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并適當的滲透思想教育。

5、堂完成課堂作業。(6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