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讓校訊通在家校教育中錦上添花使家校聯系更密切

讓校訊通在家校教育中錦上添花使家校聯系更密切

2024-07-31 閱讀 3074

讓校訊通在家校教育中錦上添花使家校聯系更密切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西洞中學翟治元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三墩中心小學王娟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家長希望提高溝通效率,孩子希望方便聯系家長。而校訊通就是專為教師、家長和學生間的溝通量身打造的一個信息平臺,成為了家長的好幫手、老師的好助手、孩子的好伙伴,有效的解決了班主任老師的后顧之憂。自從,中國移動通訊為我們學校開辦了“校訊通”業務,極大地方便了我和家長的及時溝通,使我的班主任及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扎實有效。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教育錦上添花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傳統的聯系手段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對家長而言,家長希望利用現代化的溝通方式,提高溝通效率,加速信息獲取的步伐,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對于學生而言,即使身在學校,也希望能夠方便、及時地與父母聯系,遇到一些需要家長、老師幫助的事情,能夠及時地獲得幫助。而校訊通就是專為教師、家長和學生間的溝通量身打造的一個信息平臺,成為了家長的好幫手、老師的好助手、孩子的好伙伴,有效的解決了班主任老師的后顧之憂。通過教師和家長在學生成長、安全方面的信息溝通,使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形成良好品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校訊通業務的快速發展,必將為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自從,中國移動通訊為我們學校開辦了“校訊通”業務,極大地方便了我和家長的及時溝通,使我的班主任及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扎實有效。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談談我對校訊通的初淺認識。

一、校訊通初期階段的作用多停留在“問題解決”的層面上

初期階段的校訊通的使用還多停留在發通知的層面上,主要體現在,發臨時放假或節日放假的通知,發周末練考作業,可兩三個月過后學生、家長、老師都覺的很無聊,有些家長相繼出現退出訂購的現象。后來我們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到,家長最想知道的是孩子在校的表現和學習情況。于是我們將孩子的成績和表現情況發給家長,但校訊通的使用還多停留在“問題解決”的層面上,只有出現“問題”時才能夠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才促使他們的溝通需求。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才總是呈現出計劃性差、隨意性強的特點,甚至有時一天有好多條短信,有時好多天沒有一條短信。因此我認為這個階段的作用負面效益比較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溝通內容較為單一且缺少針對性

家校協同教育中,需要溝通的內容應用是全面的,它應該包括孩子的思想道德、知識學習和身體健康等方面。可是在實踐中,由于受應試教育觀念和溝通主體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溝通內容較為單一。從內容上看,“校訊通”短信主要是學校活動通知、作業布置情況、考試成績公布等內容;從形式上看,以群發短信為主,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短信較少。

2、多數為單向溝通

很明顯,家校協同教育要求家校雙方的積極互動和配合,而現實生活中,家長往往是接到校方發來的短信后,沒有反饋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造成互動的溝通成了單向溝通,沒有真正發揮校訊通的強大作用。

篇2:校訊通信息平臺在家校聯系中積極作用

校訊通信息平臺在家校聯系中的積極作用

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縣直第一中心小學陸莉萍

論文摘要:校訊通信息平臺為加強家校聯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在家校聯系工作中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開創了家校聯系的新局面。

論文關鍵詞:校訊通信息平臺;家校聯系;作用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和復雜的任務。這就是說教師和父母都是無可替代的孩子的教育者。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之上的,學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加強家校聯系,取得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

這幾年來,在社會新形勢下,有許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兒童在不斷增加,另外,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量外來民工子女隨自己的父母進入我們的學校,形成了一個越來越大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家庭,往往由于生活所迫,家長忙于生計,疏于對孩子的教育,更加缺乏與學校、教師的溝通交流,而且由于所處生活環境的不同,他們往往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重男輕女、重養輕教的封建意識,由于種種因素,這個群體的教育現狀往往還沒有真正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所以這個群體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愈加突出。作為班主任老師我感覺到一個問題: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理了。確實,大多數爺爺奶奶看管孩子,只能照顧孩子的溫飽,孩子們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管理,自幼就養成了自我為核心的潛意識。在我們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住在一些專門招寄宿生的人家里,雖然他們都很體諒父母的心,但是他們幼小的心靈一定對親人充滿了思念,對親情充滿了渴望。

班主任作為一班之主,既是孩子們的老師,又是孩子們的朋友,肩負著育人的重任,應該首先從實行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進步這個政治高度,更加關注這個群體的教育,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想方設法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向他們進行有的放矢的家庭教育指導,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校聯系的必要,從而切實加強和重視家校聯系,增強教育的實效。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在社會價值觀、家庭結構、人們的教育思想都發生了一系列變革的社會轉型期,學生所接受的教育也更加主體化、多元化,“民主、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課程理念也無時無刻不在沖擊和影響著我們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其原有的角色和權威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家校聯系和合作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傳統的家校聯系模式也必須不斷更新和變革,并賦予新的內容、途徑和方法,只有這樣,我們的家校聯系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成功有效、不斷發展。

校訊通信息平臺為加強家校聯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在家校聯系工作中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開創了家校聯系的新局面。

有了校訊通信息平臺后,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隨時發送手機短信,與家長建立聯系。既可以集中發布有關信息,也可以點評某個孩子的在校表現,指出需要家長配合的方面,家長也可以留言回復,與教師進行深入討論。這種交流突破了時空限制,有利于教師和家長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交流溝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們學校從20**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校訊通平臺與家長聯系,每天的作業情況我都會通過校訊通平臺與家長交流,使家長懂得如何督促和輔導孩子的學習,而孩子們忘記作業時可以閱讀作業信息,不用心驚膽戰打電話給老師了。另外,孩子們每天進出校門都會自覺刷卡,讓家長及時知道他們到校和離校的時間,家長們都說好。

總之,我們通過校訊通信息平臺加強家校合作,提升了我們的育人質量;我們通過校訊通信息平臺加強家校合作,提高了家長的家教水平,幫助和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方法更好地教育孩子;我們通過校訊通信息平臺加強家校合作,推動了學校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篇3:用好校訊通構建和諧家校關系

淺談用好“校訊通”構建和諧家校關系

內容摘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個人一生當中必須要經歷的兩種教育方式,兩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這就是說教師和父母都是孩子無可替代的教育者。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學校與家長要多方面、多途徑地進行聯系、溝通,有針對性地做好家長工作,在家校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校訊通即成為了首選。通過校訊通和家長快捷、有效地傳遞信息以及便利的交互,這不僅節省時間,而且也提高了效率。校訊通就像一座空中彩橋,為家長和老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簡短一條短信,運用得當,將能構建起和諧的家校關系。

關鍵字:校訊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信息媒介

校訊通平臺經過這些年的推廣和使用,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校訊通就是利用先進的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技術,以手機短信為主要載體,實現家校全方位的溝通;同時為老師提供了一個功能完善的班級工作信息處理平臺,能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作為一種適用于現代教育系統的信息化產品,校訊通具有溝通及時全面,能拓展更多教育方式的特點,是家校聯系不可多得的好幫手。

校訊通系統的主頁上為每個使用的教師設立了用戶入口,登陸個人帳戶后,可以進入教師專區來進行如:收發信息、班級資料管理、班級空間等模塊的操作。其中,我們使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就是收發信息,它包括:發給家長、發給同事等。

下面,我就如何以“校訊通”為媒介,與家長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展開論述。

“校訊通”這一個名詞,大家都很熟悉。確實,“校訊通”這個“媒介”一直都貫穿著整個我與家長的溝通中,我所教的班從五年級教到小學畢業,家長回復我們幾位老師的信息就達1000多條。校訊通,它就是一座橋梁,連接著我、學校與學生的家庭。

不知大家有否發現,有監控的地方治安相對來說都安全點。那么,同樣的道理,我們老師與家長如果也給學生來一個監控,那學生在家、在校的表現是否也會理想一點?這個“監控網絡”如何建?我覺得在我們繁瑣的工作下,用“校訊通”這個“媒介”來與家長進行聯系,并順帶用它來建立一個對學生的監控,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我們知道,班主任工作繁瑣、多、細,我們都恨不得像“千手觀音”那樣,快速處理每天發生的大小事情。而我們要有條不紊地開展班工作,學生的積極響應和家長的配合是少不了的。有效的溝通,可以促進雙方的合作的。但與家長的溝通,是一門藝術,不僅僅代表著班主任自己的形象,更多的是背后整個學校的形象,馬虎不得。結合我與我班家長的溝通,我個人認為,不管是對于新接手的班級,還是跟班上的班級,都要把工作做到“精細化”。如何用“校訊通”把這些工作做到“精細化”呢?

一、向家長推出自己班的“團結形象”。家長想要什么樣的老師?當然是負責任,團結,為孩子著想的老師。那么,我們就“投其所好”,把整個班的教師形象打造好,推出給家長,讓家長們對于自己孩子的老師們有信心,并信任。試想一下,如果家長都信任你,你的工作如何開展,你又如何與他們進行溝通?因此,與家長溝通前,自己內部要溝通好,也就是說幾位科任要做到學生信息互相交流,處理學生問題互相反饋。而班主任就要發揮好這個作用,把主科的幾位老師與自己打造成一個團結的團體,“一致對外”,以這樣的形象展示給家長。展示的機會,可以是家長會上,可以是家訪的場合,更加是可以利用“校訊通”這個渠道。班主任這個主導的能力必須發揮出來,給家長一種信心。上學期的家長會上,我們對家長表示會主動與家長聯系,把他們的孩子在校的表現反饋給他們,盡量做到讓雙方都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活動情況,不留有“真空”現象。幸運的是,我班多數家長都會利用校訊通留言給我們。基于這個措施,我們處理了很多學生的小問題,把它們扼殺在萌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