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驗實施須做好哪些工作?
一、教育實驗對象的選擇和均等處置。選擇實驗對象(一般情況為實驗班),需根據實驗課題的特點和要求。不同的課題有著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目的要求不同的研究對象,如班與班之間有明顯的差別,需做均等處置,使之基本相等。然后任選一或兩個班做實驗班,其作的為對照班。二、教育實驗組織的落實。1、組建由教育行政部門、科研部門、學校三方人員組成的領導小組。以利于實驗的組織、實施、分工、協調。2、建立教育實驗研究機構。可由全體實驗老師組成實驗小組,也可增加少數有經驗人員成立教育實驗研究室。3、培訓實驗人員。對實驗人員開展以課題為中心的培訓活動。使全體實驗人員對實驗課題、設計、方案等達到諳熟的程度。4、制定教育實驗學習研究制度。可以是針對需要解決問題的學習研討會;也可以是解決實驗遇到的理論問題或技術問題,邀請專家召開的咨詢會;還可以取得家長的理解,以達一起配合目的的家長會。三、教育實驗資料的收集和整理。1、調查。收集與實驗相關的實際情況的資料,可用填寫調查表、召開調查會、訪問、問卷、交談等方法。要注意留下文字資料。2、測查。可以根據實驗內容編制試題考試,不宜考試的可評定等級。3、收集現成資料。如實驗方案、實驗教學設計、同學作業等。4、實驗日記。每天記下觀察到的實驗情況和所引起的聯想和理論的探究。5、個案資料。如有研究價值的典型同學的所有資料,也可是某一方面的資料。(蘇俊墉)
篇2:教育科學實驗室工作人員基本職責
一、熱愛本職工作,確立全心全意為教育教學服務的觀念,及時了解學校教育教學計劃,會同相關教研組制訂出本校實驗教學計劃。
二、認真鉆研業務,熟悉各類儀器的規格、結構、性能、工作原理、操作規范及使用保管常識,熟悉相關教材,掌握教學大綱規定的全部演示和分組實驗的內容、原理、目的、要求、操作技能。及時做好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的準備工作,并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三、按制度化、規范化的要求做好實驗室的常規管理工作,及時了解教學大綱、教材的變化,了解教學的實際需求,做好教學儀器設備的添置計劃、上報及報損更新工作,及時做好儀器的入庫驗收、登賬造冊、進櫥、出借、回收和定期清點等工作,做到帳、卡、物相符。
四、保持室內外的整潔,定期檢查危險品存放情況,切實做好實驗室的安全防范工作,熟悉實驗室安全規則和處理偶發事件的應急措施,學習和掌握實驗室傷害救護常識,做好急救工作。
五、掌握一般儀器的檢驗檢修技術,做好儀器設備的保養維修工作,保證教學儀器設備處于完好待用狀態,并將有關儀器的技術資料裝訂成冊,妥然保管,對貴重或大型設施設備的技術資料要交校檔案室存檔。
六、與任課教師配合,以提高實驗教學效益為中心開展各項研究工作,大力研究改進儀器設備的保養、維修方法,提高儀器設備的完好率。通過改進實驗裝置及其他措施的研究,增強實驗教學效果,提高儀器設備利用率。
七、創造條件開放實驗室,允許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到實驗室選儀器做實驗。實驗室工作人員要做好預約登記工作,學生自行設計的有開拓性的實驗必須事先審核實驗方案并安排專人指導,課外活動時間要建立值班制度,使學生隨到隨做。
八、對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進行情況及結果要隨時如實記錄在冊,記載要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編造記錄應付檢查。
篇3:教育科學實驗室崗位職責
一、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規定,承擔實驗教學任務要根據科學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制定各獨立設課實驗課及各門課程實驗部分的教學大綱。完善實驗教材,實驗講義,實驗指導書等教學材料,安排實驗指導人員,保證實驗教學任務。
二、努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切實加強學生基礎實驗技術的訓練。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幫助學生掌握科學實驗方法,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吸收科學和教學的新成果,不斷充實更新實驗內容,改革實驗方法,開設新的實驗項目,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對學生開放實驗室。
四、根據承擔的科研任務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要努力提高實驗技術水平,完善技術條件和工作環境,安排好所承擔的教師和高年級學生的科研任務,保障科研人員的工作條件。
五、注意儀器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維修,使儀器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努力提高利用率。開展實驗裝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六、對實驗用的儀器設備,特別是用于科研工作的儀器設備,要根據國家計量標準定期校驗,以保證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七、在保證完成教學,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利用現有技術和設備條件,積極進行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例如:實驗、測驗、化驗、分析、計量、檢修、加工等),并按學校有關規定進行受費和管理,在協作和涉外工作中,要注意保守國家和單位機密。
八、積極組織實施實驗室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實驗室工作各項規范。加強實驗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有效地完成本職工作和承擔新的實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