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漫畫啟示》說課稿
習作《漫畫的啟示》說課稿
邱先玉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漫畫的啟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組教材作文訓練中的想象作文。它與本組課文的學習專題“生活中的啟示”緊密相關。在這次習作中,教材安排了豐富的內容,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提供了說話和作文的思路:可以是從一件小事中得到啟示,也可以從一句名言警句中得到啟示,還可以從一幅漫畫說起、寫起。意在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讀生活之書,從書中有所發現,得到啟示。并能自覺聯系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行動為生活之書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2、教學目標:
①讀懂漫畫,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進行交流,交流漫畫中所得的啟示,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表達訓練。
②采用多種形式促使學生針對漫畫多交流、多討論、多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挖掘孩子內心想要表達的東西,形成文字。
③學會讀生活之書,能自覺聯系實際,用自己的行動為生活之書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3、教學重點:依據課標“小學階段作文的基本要求是真實、具體”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重點為:結合畫面展開聯想,既寫清楚事情的過程,又寫明從中得到的啟示。
4、教學難點:針對學生有口說不出的特點,本節課的難點就是將本組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式運恰當地用到實際中去。
二、說學情
這節課是繼口語交際課后的習作指導,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再加上他們大部分都特別喜歡看漫畫書,所以理解漫畫中的情節對他們來說應該不難。但因是首次接觸漫畫習作,他們不知該從何說起。所以,要求他們用連貫的口語表達出漫畫內容有一定的難度,還要用書面語言把其中的內容描述出來,并寫出從中得到的啟示,這對于五年級的孩子來說就更難了。
三、說教法
學生大都特別愛看漫畫,可是很少對漫畫內容多加思考,更不用說深入研究了。為了充分調動學生表達的欲望,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討論法、談話法等手段,引導學生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相結合,從而完成習作。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性學習。
四、說教學流程
漫畫引入,激情引趣
分析漫畫,展開聯想
聯系生活,得到啟示
明確要求,確定題目
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五、說教學過程
1、漫畫引入,激情引趣(課件演示)
為了吸引住學生的眼球,我選擇了由學生喜愛的漫畫入手,希望可以有效地刺激學生的視覺,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且在學生欣賞時,我巧妙提醒關鍵點,讓學生能大致明白每幅漫畫的主題。再以其中一幅畫為例,告知品味漫畫的方法,從而激發孩子的思維,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緊接著我趁熱打鐵,出示本節課要細細品味的漫畫,直接導入新課。
【原理與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學生喜愛的漫畫入手引入新課,消除了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熱情,為下面的習作教學作了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2、分析漫畫,討論交流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觀察、敘述畫面內容;再引導他們透過畫面展開聯想,豐富畫面內容;最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透過畫面看到畫外,升華畫面內容。學生通過對漫畫進行這樣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分析討論后,便能夠說出自己所認識到的東西了,這也就是作文中要寫的內容。這樣剝筍式的交流互動,既降低了習作的難度,又可以豐富每個同學的語言和思維,初步完成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原理與理念】學生初次接觸漫畫習作,一時不知如何開口。采用先扶后放的方式,引孩子上路,既降低了難度,又激發了孩子的表達欲望,打開了孩子的思路,為后面的習作做好了鋪墊。
3、明確要求,試寫初稿
在對漫畫有了充分認識之后,我讓學生細讀習作要求,明確寫法,進一步攻克重點。為了讓孩子習作起來更順利,在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后,我又引導孩子命題,進一步確定文章中心。一切準備就緒,我便安排學生動筆習作了。習作過程中,我巡回觀察,對有困難的同學及時進行個別輔導。掃清了一切障礙,學生便會文如泉涌了。
【原理與理念】“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這是課程標準上的要求。前面所有的指導都是為此處的寫服務的,學生會寫,這才是習作教學的終極目標。
六、說板書設計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欣賞漫畫的方法,授之以漁,我采用了簡單明了的條理式板書,只呈現了欣賞的步驟,即:仔細觀察展開聯想聯系實際。
【原理與理念】設計清晰明了的板書,能進一步理清孩子的思路,進而讓孩子掌握所有看圖作文的方法,以達舉一反三之功效。
篇2: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有效途徑
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內容摘要:
多媒體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給作文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為他們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全方位的指導,更重要的是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一個便捷的展示平臺,調動小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小學生寫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使學生品嘗學習成功的樂趣。
關鍵詞:
多媒體激趣素材觀察想象評改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志。然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卻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為我們解決這一難題增添了新的色彩,注入了新鮮血液。利用多媒體不僅可以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而且可以彌補小學生知識面窄的不足,把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展現在五彩斑斕的畫面之中,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陌生事物有較詳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作文變得聲情并茂、生動活潑,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想象空間,讓學生作文鮮活、豐富起來。
一、激發興趣,打開思路。
作文本應是學生吐露心聲,表達真情實感的一種形式,可是有不少學生,一提到作文就頭疼,關鍵是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而借助多媒體進行作文教學有助于解決這個難題。教育家贊可夫曾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要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兒童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鄙钍亲魑牡脑慈?,作文素材的積累離不開生活體驗。但現在的學生受生活環境的局限,他們很少有空閑去體驗生活。偶爾有,也存在范圍少,內容單調的弊端。利用多媒體,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又為他們提供了作文的素材。
有一次,我布置學生回家觀察一個小動物,準備寫一篇有關動物的作文,有一部分學生就喊,他們沒養過小動物,從他們的聲音表情可以斷定,他們對這篇習作沒興趣。的確,沒養過小動物,沒仔細觀察過,怎么能寫出好的作文呢?我當時決定暫時取消這項作業。我想,如何彌補學生生活的這一缺憾呢?利用多媒體。課余我用數碼相機拍攝了小狗的生活錄像,把它時而嬉戲、時而吃食、時而睡覺的真實情景接成一個短片。還在網上搜到了小雞、小貓、小山羊、小兔子、鴨子、鵝、小鴿子、小麻雀等常見的小動物的活動短片。第二天,利用電腦先把小狗的生活錄像播放出來,學生特別興奮,個個瞪大雙眼,興趣盎然地觀察著,全體學生都格外投入。在觀察了小狗之后,叫幾位同學說說小狗的外形。他們個個神采飛揚、信心十足。就連平時作文特差的同學也舉手發言了,而且說的還比較有條理。這時我繼續點擊課件,十幾種常見的動物們躍然于屏幕上,鮮明生動的畫面,一下子就將學生的視線、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想說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了。多媒體聲圖色光相融的特點,不僅使他們進入情境,還激發他們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這種情感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情景教學就把“要我寫”變成了“我要寫”。
篇3:小學寫作論文讓多媒體之花在作文教學中綻放
小學寫作論文讓多媒體之花在作文教學中綻放
內蒙古滿洲里市榕欣小學劉麗莉
內容提要: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體現。可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作文情境。因為多媒體具有圖、文、聲、色并茂并有活動影像的特點,,讓學生在形象、聲音和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觀察想象。根據自己的觀察,確定寫作的中心和主要內容,尋求語言表達的途徑。這樣不僅能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觀察、體驗、認識和描述事物,提高寫作能力,還誘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創造精神,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再現了藝術形象,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景,豐富寫作內容。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作文教學重要性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體現。然而在教育教學中,常發現學生在習作時經常感到無話可說。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憑著對時過境遷的人、事、物的回憶,無病呻吟,假話、空話連篇,不能“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靜心思考,我們不難發現這樣兩點原因:一是學生的習作興趣不高;二是教師的教學手段不佳。
而多媒體具有圖、文、聲、色并茂并有活動影像的特點,可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作文情境,讓學生在形象、聲音和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觀察想象。這樣不僅能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觀察、體驗、認識和描述事物,提高寫作能力,還誘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創造精神,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為小學作文教學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再現了藝術形象,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作文教學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就應該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多媒體具有處理文本、圖像、聲音和視頻的能力,具有很強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能夠為學生創造一種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喚起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激發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從無話可說變成有話想說,有話可說。讓學生漸漸覺得寫作課原來也是一件這么快樂的事情。如:我在教學《我喜歡的××》(寫一種小動物)的作文課上,我除了播放小狗、小貓等常見小動物的鏡頭外,還從網上下載了大量日常生活中難得一見或根本看不到的小動物(鸚鵡、貓頭鷹、各類小型恐龍等)的畫面和材料。這樣就使學生有了更大的選擇余地,使他們的認知更接近自然,更加真切,有利于激發起學習興趣,進行個性化創作。由于學生觀察有序而細致,因而他們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而我在指導寫《美麗的秋季》時,讓學生說“秋天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學生想象不出,于是,我播放了有關秋天的一段錄像:在悠揚的樂曲中,一幅幅金秋的美景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有果園,有麥田,有田野,有莊稼,……看完錄像,學生的小手舉得高高,爭著說,“我到果園里去尋找秋天,我發現了黃澄澄的梨,我認為秋天是黃色的?!薄拔襾淼搅颂镆?,我發現了紅紅的辣椒,我認為秋天是紅色的?!薄拔业焦麍@里去尋找秋天,我發現了紫色的葡萄,我認為秋天是紫色的?!薄o接著我說:“我們大家發現秋天有這么多顏色,我們說秋天是五顏六色的?!睂W生的思維的到了充實和發展,學生開闊了思路。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景,豐富寫作內容。
計算機信息它能飛越時空,讓歷史的、現實的、未來的事物清晰地展示在我們眼前,讓此地的、彼此的景物一同呈現;它能顯示靜止畫面,更能展示動態過程;它能把漫長緩慢的變化過程進行濃縮,亦能把瞬間發生的變化進行分解慢放……如指導學生寫《未來的鞋》的小作文,學生只要調出資料庫,各種各樣的鞋便可呈現于眼前:運動鞋、便鞋、旅游鞋、拖鞋、涼鞋、馬靴、沙灘鞋、帆布鞋、運動鞋、高跟鞋、登山鞋、足球鞋、慢跑鞋、籃球鞋、帆布鞋、休閑鞋、網球鞋、棒球鞋、舞蹈鞋……同時小資料室中都有每雙鞋的名稱、樣子、構造、用途、特點等方面的介紹,學生可自由調出,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