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有效運用

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有效運用

2024-07-31 閱讀 6545

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第一民族實驗小學

彭艷

【摘要】將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引進課堂作文教學中,使課堂得到無限的拓寬延伸,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發揮眼、耳、口、手、腦的整體功能,交給學生形象化的寫作材料,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發展立體交叉的形象思維和多角度的邏輯思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作文教學;寫作興趣;觀察能力;表達能力;表達情境

眾所周知,課堂作文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普遍存在著方法陳舊、過程單調、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訓練形式單一,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加上學生興趣淡薄,生活閱歷不廣,寫作素材貧乏,思想負擔較重,使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得不到發揮,受教育者的視聽感官得不到充分調動,聽說、讀、寫、看也不能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相得益彰。而寫作,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運用,單一的所謂作文指導,就顯得軟弱無力。因此,我們將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引進課堂作文教學中,使課堂得到無限的拓寬延伸,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發揮眼、耳、口、手、腦的整體功能,交給學生形象化的寫作材料,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

一、多媒體教學再現生活情境,誘發寫作興趣

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于作文教學之中,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進課堂,創設良好的寫作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素材場景,誘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有利于學生的創作發揮和思維拓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習作。根據我多年的從教經驗來看,我認為學生在寫情景作文時,總是抓不住特征,寫不出意境,有的教師把這些都歸結于學生對周圍景物不夠留意,沒做有心人,還缺乏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而實際上是老師在指導寫情景作文時也是紙上談兵,沒有創設情境,誘導學生融情入景,這才是學生對寫情景作文感到頭疼的主要原因。為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在作文教學時,我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直觀的聲音、影像:群星璀璨的星空,洶涌澎湃的大海,巍峨挺拔的群山,飛流直下的瀑布,廣袤的大地,肥沃的田野……讓學生有心弛神往之感,從而喚起學生傾訴的欲望和無窮的想象,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如:在指導學生寫《我喜歡的小動物》時,我知道班上大部分學生都選擇小貓、小狗作為寫作素材,為了改變這種選材上的枯燥和單一,我組織學生觀看了動物情景劇《動物世界》,從系列劇中學生看到的動物,有動態的,也有靜態的;有地上走的,天上飛的,還有水中游的……同學們看得興趣盎然。看完后,再選定學生感興趣的畫面讓學生反復地觀看,細致的觀察。通過這樣做后,不少的學生皆找到了自己所喜愛的動物作為寫對象,并從外形特點到生活習性上,都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二.借助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動聽的音樂、絢麗的色彩、迷人的動畫,特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在作文教學時,教師可根據習作要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把學生平時不易看到的內容呈現在眼前,以生動的圖、文、聲、像撥動孩子們的心弦,然后指導學生有意識地抓住特點,觀察事物,效果很好,也可以將特定的鏡頭緩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復,強化學生的觀察訓練。教學時,指導學生隨著圖像的播放,按由遠及近,從整體到部分,進行細致地觀察,學生有序地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并展開聯想。比如,要求學生寫山水游記、狀物繪景類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題目、寫作要求及相關的提示性文字。這樣,教師按投影字幕依次講解,既節省了板書時間,又可以加深學生印象。與此同時,播放供學生進行觀察寫作的自然山水風光錄像片,并指導學生逐一觀察,對所要表現的客觀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學生有了生動可感的寫作材料,下筆成文也就比較容易了比如,要求學生寫山水游記、狀物繪景類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題目、寫作要求及相關的提示性文字。這樣,教師按投影字幕依次講解,既節省了板書時間,又可以加深學生印象。與此同時,播放供學生進行觀察寫作的自然山水風光錄像片,并指導學生逐一觀察,對所要表現的客觀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學生有了生動可感的寫作材料,下筆成文也就比較容易了

篇2: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教學作文教學中運用

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教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安陸市辛榨中心小學董莉

[摘要]: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進行多媒體輔助作文教學,能把圖像、聲音、文字等教學材料融合,實現教學的優化整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的發展,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

[關鍵詞]:想寫愛寫培養觀察能力開闊視野。

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以來一直努力探索以一條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文途徑。在這方面,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作文課堂教學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運用“多媒體”有助于指導學生輕松、愉快地寫好作文。

一、多媒體作文激發了學生“愛寫”的興趣。

運用聲象媒體,創設良好的習作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能激發學生“愛寫”的興趣。學生突破習作時“無話不說”,“無事可寫”的難點,掌握寫作技巧,是高級的智力勞動。要讓學生在心理上不緊張,不畏難,靠大談作文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的感染力,可視性強的多媒體調動學生觀察,思維,聯想等智力因素,已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參與習作為樂事。如:完成“范文引路”環節后對學生說:“為了明年的桔子成熟有更多的人來品嘗桔子,我們到桔園觀賞觀賞,看看桔子有哪些地方惹人喜愛,然后寫信向外地的親朋好友介紹,好嗎?”接著顯示電腦,隨這歡快的樂曲聲,屏幕上呈現出一片桔子成熟的豐收景象。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個個目不轉睛地望向懸掛在樹上的桔子,滿筐的桔子,剝了皮的桔子,如臨其境,如聞其香,如嘗其味,情不自禁地小聲議論起來。一個學生說:“桔子成熟時,當你走進桔子園,就能看到一個個桔子沉甸甸地掛在樹枝上,一陣風吹來,樹枝搖呀搖,好像在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品嘗佳果呢!”學生說完,再次顯示電腦,選擇“桔子”“一個個桔子”“桔肉”等定格鏡頭,要求學生有順序地抓住特點觀察,描述。學生個個都會仔細看,認真想,大膽說。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當運用多媒體中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交替使用,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注意力集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特點,“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又能學會“從整體到部分”,“由外到內”的觀察方法,使學生“有話會說”,達到提高單位時間

篇3: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有效途徑

小學寫作教學論文多媒體是激活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內容摘要:

多媒體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給作文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為他們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全方位的指導,更重要的是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一個便捷的展示平臺,調動小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小學生寫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使學生品嘗學習成功的樂趣。

關鍵詞:

多媒體激趣素材觀察想象評改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志。然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卻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為我們解決這一難題增添了新的色彩,注入了新鮮血液。利用多媒體不僅可以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而且可以彌補小學生知識面窄的不足,把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展現在五彩斑斕的畫面之中,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陌生事物有較詳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作文變得聲情并茂、生動活潑,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想象空間,讓學生作文鮮活、豐富起來。

一、激發興趣,打開思路。

作文本應是學生吐露心聲,表達真情實感的一種形式,可是有不少學生,一提到作文就頭疼,關鍵是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而借助多媒體進行作文教學有助于解決這個難題。教育家贊可夫曾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要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兒童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素材的積累離不開生活體驗。但現在的學生受生活環境的局限,他們很少有空閑去體驗生活。偶爾有,也存在范圍少,內容單調的弊端。利用多媒體,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又為他們提供了作文的素材。

有一次,我布置學生回家觀察一個小動物,準備寫一篇有關動物的作文,有一部分學生就喊,他們沒養過小動物,從他們的聲音表情可以斷定,他們對這篇習作沒興趣。的確,沒養過小動物,沒仔細觀察過,怎么能寫出好的作文呢?我當時決定暫時取消這項作業。我想,如何彌補學生生活的這一缺憾呢?利用多媒體。課余我用數碼相機拍攝了小狗的生活錄像,把它時而嬉戲、時而吃食、時而睡覺的真實情景接成一個短片。還在網上搜到了小雞、小貓、小山羊、小兔子、鴨子、鵝、小鴿子、小麻雀等常見的小動物的活動短片。第二天,利用電腦先把小狗的生活錄像播放出來,學生特別興奮,個個瞪大雙眼,興趣盎然地觀察著,全體學生都格外投入。在觀察了小狗之后,叫幾位同學說說小狗的外形。他們個個神采飛揚、信心十足。就連平時作文特差的同學也舉手發言了,而且說的還比較有條理。這時我繼續點擊課件,十幾種常見的動物們躍然于屏幕上,鮮明生動的畫面,一下子就將學生的視線、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學生想說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了。多媒體聲圖色光相融的特點,不僅使他們進入情境,還激發他們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這種情感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情景教學就把“要我寫”變成了“我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