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標準下小組合作學習困惑與措施
在新課程標準下小組合作學習的困惑與措施
通鋼二中陳芳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它追求的是學生的主動全面發展,培養的是學生的自我意識與合作意識,它將深刻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然而我們在事實時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在幾乎所有的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這說明,教師已經在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但是,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多數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師一宣小組討論,前排學生的唰地回頭,滿教室都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幾分鐘后,老師一喊停,學生立即安靜下來,站起來發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覺得應該怎樣怎樣。”學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么樣。”
另外小組合作學習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好的學生不會等其他學生發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或者是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發言的機會多,表現的欲望特別強烈,討論結束后,代表小組匯報的現象多。而學困生在合作學習中一言不發,對討論的問題不感興趣,自然學習的效率不高,這樣一來,那些學困生相當于只走了個形式。當老師提問到學困生時,他們雖然往往能夠答對,但這并不是他們自己思考得到的。結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如一些教師所說的,新課程讓學生兩極分化更嚴重。
還有有些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小組合作次序混亂,學生發言七嘴八舌,沒有中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內容過于簡單,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學生在合作時無所事事,浪費課堂時間等等。
我的困惑是:怎樣做才能使學困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高他們的參與能力和合作的意識?使合作學習真正有效?
我把在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總結為兩大類:
(一)小組活動重視形式,缺乏實質的合作
1、討論是抓不住關鍵問題
2、有的小組人人都爭著發言沒有人愿意傾聽別人的想法;有的小組死氣沉沉,誰都不想說;
3、有的小組只有某一個學習好的學生發表意見,一言堂,其他人不敢提出自己的見解。
4、有的學習困難的學生自己不思考之等著聽別人的討論結果。
5、接到一個需要討論合作的學習任務,學生不會采取有效的策略,分解任務。他們只是漫無邊際的東一句西一句。
(二)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
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觀察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種“小老師”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
篇2:新課程標準下班主任生本管理
新課程標準下班主任的生本管理
內容提要新課程標準下班主任的各項工作都應該有一個實質性的轉變,班主任只有打破以往的管理模式,切實在思想上和作風上實現這種轉變,才能把一個班級治理好。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班主任生本管理
新課程標準下對班主任的各項要求都有一個實質性的變化,班主任如果還按著以往的管理班級的經驗對學生、對班級進行管理,那將是寸步難行。那么新課程理念下班主任如何才能治理好一個班級呢?進過多年的摸索,我探索出了以下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1、由“偏愛優等生”轉向“熱愛每一個學生”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不言而喻的,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學生總會有差別。這就決定了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必須平等地去接受每一個學生,接受每一名受教育者,因為教師的職責就是把每一名學生都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各種各樣的人才。本班的學生有點本來就基礎差,底子薄,再加上他們不愛學習,貪玩,因此造成學習成績很不理想,我對他們也就失去了管教的興趣,對他們總是愛搭不理的,如果他們違反了紀律,我就把他們叫過來一頓暴訓,對那些聽話的,愛學習的卻偏愛有加。結果造成了我和那部分差生的敵對現象,他們不但更不愛學習了,還經常違反紀律,讓我很是頭疼。后來,經過學習《班主任治班方略》和老師們的幫助,我改變了這種工作作風,開始由偏愛好學生轉向每一個學生。上課時,也經常提問他們,生病了,我對他們也是無微不至的關懷。我還經常深入到他們中間和他們聊天,說笑。慢慢的,他們對我的敵對態度消失了,我說的話他們也能聽了,把他們又拉回到學習的軌道上來了。例如我班的鄭繼新,非常的不愛學習,而且上課總是說小話,這頭說說,那頭看看,讓上課的老師很是反感,下課就到我那里告狀,我也不問青紅皂白,把他叫過來就是一通狠訓。開始的時候還管點事,后來,哪個老師都來告狀,我也無計可施,他確是輕車熟路,應付自如,什么都不怕了,在來到辦公室好像是做客一樣,絲毫不覺得不好意思。面對此種情況,我也束手無策,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采取放任自流,聽之任之的做法。后來,學習了郭思樂的生本教育之后,我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他在違反紀律之后,我不是狂風驟雨,而是把他叫來,讓他坐下,慢慢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他對此很是不適應,不好意思坐下,后來看到我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才坐下來和我對話。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且以后說再也不說話了。果然,從那以后,他變化的很多,盡管還有時改不了,但是老師一說,他也會聽從了。因為學習靜下心來了,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
2、由“嚴師”轉向“良師益友”
“嚴師出高徒”這句話雖然有許多可取之處,但并不絕對。班主任不應該總是嚴厲,嚴格,嚴肅,居高臨下,這樣不但會導致學生與班主任關系的疏遠,還會產生對立化。我上面舉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于那些不愛學習、經常違紀的學生,我不是耐心地說服教育,而是采取高高在上的樣子,對他們嚴厲訓斥,結果卻適得其反,他們不是向好的方向發展,而是變本加厲,越來越放肆。如果不是我及時改變工作做法,班級會是什么樣,他們會走上什么道路,結果真不得而知。
3、由“武斷專橫”轉向“民主平等”
班主任不要總自以為是,讓學生惟命是從,那樣會泯滅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扼殺其主觀能動性。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種知識的交流,更是一種情感的溝通,民主平等的氛圍有助于這種交流。原來,班里舉辦什么活動,選什么人參加,讓什么人當班干部,全是我一人說了算,造成了學生不服班干部管理,活動參加的積極性也不高,使班級在評比中總是落后。后來,我重新讓學生們自己行使民主權利,自己投票選出他們服氣的班干部。這樣,在班級活動方面,有些事情我根本就不用管了,完全由他們自己做主,結果事情更讓我出乎意料地滿意。如本學期的跳繩比賽,體育委員張偉挑選了幾個隊員,在場上比賽很出色,獲得了二等獎。紀律委員李偉,帶領女住宿聲,連續三個月獲得五星級宿舍。籃球比賽中,經過班委開會商量,選出的五名隊員,在場上也是表現突出,首戰告捷。總之,由于學生們能夠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他們確實把自己當成了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也使得這個集體向更和諧的方向發展。
篇3:實施新課程標準老師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什么?
實施新課程標準老師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什么?
發布者:龔永蓮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多種形式教學,來提高課堂效率。
今天聽了朱慕菊同志報告后,對教學工作的指導具有重大意義,做為一線的教師,應該冷靜思考:應該給學生什么?
1.熟識新課標。認真研讀課標,對每一學段學生應達成的學習目標必須了如指掌,這樣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才會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真正做到“教什么”“怎樣教”,讓每一節課真正落到實處。
2.做個自覺讀書的老師。教師要求學生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教師本身就應該起表率作用。身為語文教師,不僅要讀專業書,還要閱讀其它方面的書籍,只有把自身知識儲藏足夠充分,才能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遨游。
3.虛心向同行請教。教師應參加教學研討活動,與同行多交流、多鉆研,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這一報告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有新的啟發。我認為,教學應該回歸自然,將教學直觀化,精簡化,樸實化才是教學的本質;教學的本質不是展示教師的才華,而是促進學生的發展。
老師,教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