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及改進策略
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摘要】:高中物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學質量和方法不容忽視。本文針對高中物理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應的“物理難學”“聽不懂”“不愿學物理”等各種問題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探討高中物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進的具體措施。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教學反思問題原因改進策略培養興趣關注基礎生
由于高中物理的教學方法及學生基礎等多種原因,高中物理的學習效果總體上不能令人滿意,部分學生甚至對物理望而生畏。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原因如下幾點:
一.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
(1)物理知識運用不夠靈活,缺乏創新實踐能力。
(2)很多學生對物理望而生畏,缺乏學習興趣。
(3)基礎生學習物理吃力,跟不上教學步伐。
二.問題原因分析:
(1)部分教師仍然堅持陳舊教學觀念和方法,教學方式過于古板;教學創新理念有待加強。
(2)研討過于面面俱到,導致使課堂氣氛沉悶,難以提起學生學習興趣。
(3)教學過程中,對基礎生關注不足,導致他們認知不夠,跟不上步伐,容易產生放棄心理。
三、改進策略和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追求的最高培養目標。但是,一些老師仍然采用舊的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創新人才,教師應認真學習和研究創新教育理論,并把這一理論應用到教學實際中。在物理教學中,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故意布惑巧設學習障礙等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物理情景,提供探究素材,精心設計實驗,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力求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這樣使學生在探究性實驗中不僅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
2.轉換學生學習方式,將物理學習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的研討中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做到師生互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這樣說過。教育心里學指出:興趣是產生注意的基礎,求知的動力。學生一旦對物理學習發生興趣,就會有著神奇的內驅動力的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所以培養學生在學習物理上的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首先要轉變學習方式,多進行動腦動手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中,獲得新知,掌握學習技能和方法。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習慣于形象思維的特點,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必要的體驗、感知等實踐機會,通過提供材料、提示思路方法等,搭建學生認知的平臺,使其獲得成就感、榮譽感。其次由于物理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節嚴重,所講授的知識規律不能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興趣低下,失去探究的樂趣。教師應該引領學生們走向生活,用他們的慧眼去發現隱含在身邊的物理。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將現行教材中枯燥、脫離學生實際的內容還原為取之于學生生活實際、并具有一定真實意義的物理問題,以此來溝通物理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并讓他們在探究生活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學習和發展物理。
3.加強對基礎生的關注,在教學設計時,多想想他們認知的水平和規律,力爭在課堂上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揚起自信風帆,和其他學生共同進步。
尊重學生是進行教育的前提。一個優秀的教師不應該以學習成績來把學生等級化。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讓每個學生有與教師平等溝通的權利,有獨立發揮自己想象力創造力的自由;讓基礎生在平等交流和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全面發展,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基礎生的心理放松,就會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反之,課堂氣氛嚴肅,會抑制基礎生的積極性,阻礙他們的思維。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形象和風度,適時利用好體態舉止增強親和力,如用點頭、微笑、目光、拇指來鼓勵每個學生。盡量滿足基礎生在學習上的需要、心理上的疏導、生活上的關懷、情感上的溝通……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心靈深處喚起基礎生的親近感,拉近師生距離,他們才能大膽地和其它同學、教師、教材進行平等的對話。如學生講錯時,沒有關系;提出問題時,有人關注;不認同教師時,不會受批評;對教材質疑時,沒有人指責。這樣師生、生生多邊互動,交流情感,傳遞信息,實現智慧共享和教學相長,讓所有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同學習與成長。
總結:在物理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積極改進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每個學生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作為人民教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因此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更進一步的研究,更進一步的探討。
篇2:課堂舉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重要意義
課堂“舉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在課堂教學中,“舉例”已成為一種常用手段,任何一個成功的“舉例”都有可能成為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的關鍵,因此是否“舉例”,如何“舉例”和在哪“舉例”便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舉例可分為事例和例題,以生活中存在的現象為例我們稱之為事例,以題為例我們稱之為例題。
在物理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是搞好物理教學的靈魂。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課堂“舉例”都已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和應用,其在物理教學中主要應用于物理概念的引入,物理規律的建立及物理理論與實際的連接。隨著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學更加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課堂“舉例”正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
當然舉例也不僅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它還可以把教材上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的展現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也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還可以更好地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等。
篇3: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
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模擬場景,發現問題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物理現象,物理也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老師可以模擬一個學生們常見的生活情境,以自己言行去引導學生,叫學生可以發現其中被隱藏起來的物理現象,從而發現問題,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激起同學的好奇心,求知欲。他們會主動的尋找問題的答案。例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彩虹,對于它的顏色的組成,它出現的條件等等一系列問題。真正的把物理將生活結合起來,不僅讓同學們更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2.合作探討,解決難題
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后,同學們以這個問題展開討論,研究。在老師的幫助下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去搜集資料,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告訴同學留意生活中不容易被發現的物理現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們會對此產生極大的興趣,由從前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性,不僅讓學生懂得了團隊精神,還培養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3.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意識
問題學習是學生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會讓同學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的一種狀態,激發內心的求知欲望,擁有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目前學生問老師的問題都是老師加給他們的,一般不是自己提出來帶有自己的想法那類,不利于培養他們使其自主學習。老師要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單單只是課本中的,還有在學習過程中的。其次就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以前認為答案就只有一個就是標準答案,老師要培養有自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思考一個問題的過程的價值遠遠高于你得出一個標準答案,鼓勵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尋找答案,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的參與到問題當中去。
二、“問題教學”法在物理課堂的實際應用效果
“問題教育”法現已被廣泛的應用到初中物理的教學中,對初中物理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雖然在實際的應用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測的小問題,但是在大體上也絲毫不能影響它的作用。經過長時間的應用和完善,在一些課堂已經呈現出高效學習,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的現象,并且大多數的學校也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如此一來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不日將實現。那么來了解一下“問題教學”法的實際應用
1.提高了師生感情
在以前的課堂就是單純的說教式、灌輸式。老師在講課,學生聽課,老師怎么講,學生怎么記。老師與學生之間沒有一點互動和交流,這無形之間就拉開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問題教學”法在新的課堂上的應用就完全不一樣了,老師和同學有交流有互動,相互探討問題。每個同學都可以參與進來抒發自己的看法,如果對老師的答案有不同看法完全可以提出來說給老師聽,老師在對其不解或者困惑的地方進行解答與指導,這樣一次次的交流與溝通,一次次思想的碰撞,逐漸將師生的距離拉近,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學生的交流也不會僅限于他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彼此之間的感情會更進一步。(本文來自于《學術論壇》雜志。《學術論壇》雜志簡介詳見)
2.提高學習效率
為了解決問題,同學們自然就帶著興趣上課,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起來,直接減少了學生走神,老師講課跑題的現象。避免了一個問題老師重復強調,同學記憶時間短的情況。真正的了解物理中的意義,不再只因為考試而尋找答案。打破了中國原有的應試教育。因為有興趣,所以不用死記硬背也可以記住所學的知識。保證了課堂45分鐘的利用率“,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問題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大多數老師和學生的肯定,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減輕了老師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們在問題中學習,雖然在應用中還可能存在著小問題,但是絲毫不能影響它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希望可以從此方法找到更多好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我國素質教育的目的。
物理教學,彩虹,教學法,好奇心,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