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網絡資源實施開放式作文教學豐富習作素材
利用網絡資源,實施開放式作文教學豐富習作素材
【摘要】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作文課堂教學,通過搜集文字、聲音、圖像等作文教學資料,根據教學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將展示的對象加工處理,通過特定的情境創設,使學生得到多感官的刺激,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他們寫作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豐富習作素材,拓寬閱讀視野,開放教學過程,放飛學生想象,優化評價方式,實施開放式作文教學,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探索與創新的過程,提高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網絡資源;開放式;作文教學;作文評價
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但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往往把作文視為語文學習的“攔路虎”:學生生活面狹窄,作文題材單調;閱讀缺乏,寫作興趣淡化,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無從說起”;作文批改效率低,評價空間有限,作文講評很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些都已經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問題。而如果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作文課堂教學,利用其聲光手段、動畫技巧、音響效果,可極大地增強開放式作文的教學氛圍,激發寫作興趣,拓寬作文題材,方便作文評價,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
一、開放網絡課堂,豐富習作素材
作文課堂上可能很多教師都會遇到一個無可奈何的現象,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積累非常有限,習作內容枯燥乏味,搜腸刮肚也難以寫出有價值的習作,甚至會導致“假、大、空”等不良現象的出現。網絡的海量資源本身就是一本大的參考書,引導學生在課前合理地利用網絡對習作素材搜集整理,既讓學生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也讓學生將“網絡”變為自己的學習“伙伴”,而不僅僅是娛樂伙伴。如在學習了北師大版語文第六冊《我愛故鄉的楊梅》之后,習作讓學生介紹家鄉的一種特產,并表達濃濃的喜愛之情。由于大多學生生活在城市,只是見過或吃過成熟的果實和現成的食品,但對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和食品的加工制作過程一無所知,于是我鼓勵學生通過網絡查找家鄉特產的有關資料,深入了解這種特產的生長及制作過程。也可以事先讓學生在網上閱讀與課堂上作文內容有關聯的優秀范文,或學習一些寫作的要求、方法等。利用網絡,孩子們的習作變得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廣闊的認知天地,幫助他們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優秀的網站或網頁,并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
二、借助網絡資源,拓寬閱讀視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這表明課外閱讀有其極為重要的意義。杜甫詩人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出了讀與寫的密切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自外而內的吸收,是學習語言;寫作是閱讀的目的,是自外而內的表達,是運用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必須以學習語言為基礎,必須通過閱讀的內化吸收來完成。
不同的閱讀內容應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利用投影、錄像、音樂、計算機動畫等,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熱情。大量教學實踐表明,音像動畫手段恰當地運用于語文課堂,可以引起多感官的興奮刺激,例如,教學有關名山大川、花木鳥獸、寓言故事的課文,教師制作、放映相關的多媒體課件。課堂上,學生看得津津有味,聽得如癡如醉,甚至于眉飛色舞,喜形于色。讓學生對閱讀的內容增強直觀和感性認識,教師再運用形象的語言媒介牽引,學生再通過語言文字就更容易理解、體悟、想象。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三峽之秋》一課時,先讓學生初讀課文,然后通過網頁連接《話說三峽》的紀錄片,學生邊聆聽邊觀賞,在視覺與聽覺都是美的享受,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情感油然而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了他們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為深入閱讀分析課文內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拓寬學生的視野,積累寫作題材。
篇2:網絡資源讓作文教學事半功倍
網絡資源,讓作文教學事半功倍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網絡資源已逐步走入課堂。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網絡資源,是對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一個挑戰,是教學改革的一次質的飛躍。網絡資源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情境營造、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新等方面的不足。網絡資源的應用,給語文教學提供了發展的空間,不僅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的思維由被動變為主動,為作文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還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喚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誘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
關鍵詞:網絡資源;作文教學;優化課堂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作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就能使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作文教學網絡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網絡本身所具有的優勢,以及人為搭建“網絡平臺”
篇3:作文教學運用網絡資源應處理好幾種關系
作文教學運用網絡資源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摘要:網絡資源運用到小學作文教學中,豐富了作文教學方式,彌補了傳統作文教學的不足,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使網絡作文教學存在一些誤區,為進一步整合小學作文教學和網絡資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網絡資源應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發揮課堂引領作用,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系;關注學生生活體驗,處理好網絡虛擬過渡與學生現實生活的關系;調動家長參與,處理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從作文教學的表現形式到作文教學的內容取向發生改變,有利于孩子的發展,有利于教師的發展。
關鍵詞:作文教學;網絡資源;運用;關系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網絡資源,豐富作文教學方式,彌補傳統作文教學的不足,效果越來越明顯。近兩年,我在主持參與一項省級網絡作文課題研究中,深深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同時也感受到運用網絡資源開展作文教學的硬件和人文等環境因素讓教學產生一些誤區,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和課題成果的進一步推廣。就現有的條件,我認為小學作文教學運用網絡資源應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一、發揮課堂引領作用,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系
在課題研究的當初,參與課題研究的成員普遍認為讓學生在網絡上發送作文并展示作文就是網絡資源的運用,但是隨著研究的步步深入,我發現那種上傳網絡作文的單一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大部分學生被限制上網或無電腦可操作。如果僅僅只是部分學生在課外傳作文遠遠達不到全面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目標。所以,課內運用網絡資源必不可少,積極開展課例研究,深化網絡資源和作文教學的課程整合。
課前整合網絡資源,為課堂教學做準備
任何一位教師都懂得,上好課必先備好課。網絡教學是把先進的教學媒體引進課堂,是教育現代化的標志,其準備工作比一般教學更要完善和周全,稍有不慎,好事會變成壞事,網絡技術反成教學的累贅。在網絡教學準備環節,“涉及的活動包括:參與熱身活動、建立小組、樹立團隊意識、制定協作指南等【1】。”網絡作文課堂教學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將信息技術與作文課程相整合,把可用的網絡資源恰當地運用到作文教學設計之中。班級作文博客必須在課前建立好,學生熟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檔處理、如何在網絡上互相發表評論等,師生能在班級博客中自由交流。如教學《貼鼻子游戲網絡作文》,課前老師不但要根據電腦數量和學生數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有利于小組比賽,還要在班級作文博客里設計好展示作文的空間平臺,還要從網絡上搜集與此次作文相關的圖片、音樂,以便于在課始出示圖片,以及游戲后寫作用音樂伴奏。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寫出游戲活動的所見所聞所思。下圖(如圖1)是教學《貼鼻子游戲網絡作文》之前,教師在博客中設立的作文題,以方便學生在課堂進行網絡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