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創新網絡教研途徑促教師專業成長

創新網絡教研途徑促教師專業成長

2024-07-31 閱讀 8728

創新網絡教研途徑促教師專業成長

寧夏石嘴山市第二十小學李月琴

摘要:21世紀,是高科技世紀,是信息世紀。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對未來教育作了如此論述: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絡。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學給學校教研教改插上了一雙有力的翅膀,教研工作是學校教學的生命線,是教師成長的基石,是落實課改的重要保障。網絡教研突破了空間限制、時間限制,縮小了校際、地區的差距,拉近了教師和專家的距離,為教師搭建了開放、平等、交互的學習研討平臺,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已成為當今校本教研的新課題。近年來我校與時俱進,充分利用比較先進和完善的網絡環境,對課堂教學及教研活動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網絡集體備課、建立教學資源庫、創建教研博客、教研QQ群等探索,促進了教師專業不斷成長,開辟了數學教研新天地。

關鍵詞:網絡教研途徑教師專業成長

當今教育教學正向信息化邁進,按照以往傳統教學的傳遞信息的速度是遠遠跟不上目前形式的發展的,為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我們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工具,充分發揮網絡教學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交互式地傳播大量的信息的特征,使教師和學生共享網絡所提供的所有教學素材庫,嘗試多途徑開展網絡教研,建立立體化的教研模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實行網絡環境下的集體備課,開展網絡備課研討

備課是上課的前提和基礎,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改的新模式下,為了更好的發揮群體智慧,我校實施網絡電子備課,在備課時進行群體討論,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減輕部分老師盲目抄寫教案的負擔,因此我們把網絡環境下的集體備課、開展網絡研討活動作為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傳統的集體備課是同年級的教師參照教科書、課程標準、教學參考書,在一起說一說、議一議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課時安排等。網絡環境下的集體備課則不一樣,它從內容、形式、對象等方面都賦予新的內涵,教師集體電子備課,跨越了時間、空間甚至學科的限制,在更為廣闊的背景下進行專題研究。在網絡環境下,我校要求每名老師每周在網上至少參加一次如專題討論、教學研究等網絡教研活動,老師可以課余相應的時間內參與網絡討論,以此達到教研的實時性,并可以除去在原始教研活動中某些老師不說話的弊端,在網絡環境下的交流,使得參與的教師及時更新了教育理念、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在新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知識的支撐下,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行為、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提升反思、研究的水平,從而達到教研的全面性。

二、努力建設“數學教學資源庫”,開發資源共享

每次在觀看示范課、觀摩課時,我們都會感慨上課教師使用的教學設計科學合理,課件精美新穎,但是如果在平時的教學中卻很少使用,因為平時上課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教學設計和課件。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充分發揮全校數學教師的積極性,集群體的智慧努力開發校級“數學教學資源庫”,要求教師經過“獨立撰寫

篇2: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新途徑

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運用,教師如何跟上時代步伐,改變傳統教研模式,進行網絡環境數字化教研已經成為當今教研的新課題,在各學科中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尋找教研新途徑,拓展教研渠道,進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網絡教研學習方式反思方式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教研作為一種新的教研形式,已步入每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中,給教師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諸方便帶來了益處。

一、網絡教研有助于改變教師的學習方式,使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自我更新成為現實可能。

網絡教研使教師們學會了網絡閱讀,也逐漸適應了使用鍵盤在屏幕上書寫,這必將逐步改變教師的學習觀念和思維方式,使教師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信息化社會之中來。網絡教研為教師提供了發表自己思想的傳播媒體,讓話語權回歸到每一個教師自己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任何不成熟的想法,而不用有所顧忌,從而讓教師找到了主動權,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去。網絡教研一旦融入到教師生命活動之中,必將促使教師習慣于教學反思,讓其主體意識覺醒,從而迷上終身學習,熱衷于自我更新,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網絡教研有助于教師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反思方式,為教師的反思性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術支持。

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博士認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及時進行反思,要善于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方法。”教師在網絡中記載下日常教學的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研究成果、課件等,形成屬于教師個人的資源積淀,這也是對自己大腦中那些漂浮不定、甚至有點凌亂的思想進行梳理的過程。時間久了,再回頭查看自己以前記載的內容,又可以進行反思,找出錯誤的認識或不是很妥當的觀點,從而達到了自我反思提高的目的。在與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實現深度溝通和碰撞,使教師實現由個體反思向群體反思、由膚淺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轉變。在這種不停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中,教師可以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思路和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師專業化發展道路上快速成長。

三、網絡教研為教師獲得專業化引領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和通道。

借助網絡教研,教師可以足不出戶地走進優秀教師、教育專家的講座和課堂,可以通過自己的博客站點與優秀教師、教育專家零距離的對話,實現與名家大師們進行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可以隨時收看名師的教學視頻,甚至和名師專家進行溝通、學習、交流。在這種交流、碰撞與反思的不斷循環當中,多了教師的獨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師團隊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產生的新觀點、新思維、新知識、新積淀、新資源;也在這樣的循環過程當中,推動了教師自身的進步,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篇3:網絡教研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成長平臺

網絡教研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成長平臺

劉洋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水字鎮中心校

內容摘要:網絡教研與現實教研互相促進、互為補充,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兩種有效的實踐模式。而網絡教研以其快捷、自由、廣泛、高效等諸多優勢,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成長平臺。

關鍵詞:網絡教學教師專業發展

近幾年,互聯網早已走進千家萬戶。作為育人成才的學校,早已普及多媒體設備,展開網絡教學。可以說,網絡教學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新一屆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網絡教育和研究,廣義上的教育和研究活動中的網絡技術的使用會提到。狹義上是,學習和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