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網絡教研讓教師踏上了專業化成長高速公路

網絡教研讓教師踏上了專業化成長高速公路

2024-07-31 閱讀 1343

網絡教研讓教師踏上了專業化成長的“高速公路”

【摘要】我校是一所新組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學園環境優美,硬件設施齊全。學校為每個班級、每位老師都配置了電腦,基本上實現了網絡化無紙辦公。網絡教研是我校的辦校特色之一,已發展成為我校廣大教師專業成長的“高速公路”。

【關鍵詞】網絡教研優勢策略

網絡教研是一種以網絡為手段開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跨越時空,實現專家與教師、教師與教師間的互動,體現民主平等,擴大了教研工作的輻射面,為廣大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一個嶄新的平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要長遠發展,就應該積極利用好這個平臺,突破傳統教研活動的瓶頸,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開展扎實有效的教研活動。使不同學校、不同區域、甚至不同地市更大范圍的人都能夠在同一個平臺中交流學習,取長補短,改進自己的教學。

一、網絡教研的優勢

網絡教研最大的優勢,讓處于不同地域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內介紹經驗、互相協作、取長補短、高效完成任務。網上交流不受任何限制,有興趣的教師都可以發表意見。網絡教研使大家在網絡上組成一個新興的教研合作體,學習共同體。這種教研,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參與人員廣泛,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界限,縮短了距離,拓展了空間,使人們在網上尋師覓友,發表觀點和看法,所以,網絡教研是一種省時、省力、高效、靈活的載體。網絡教研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與教師間的互動,專家與教師間的互動。特別是年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與學科教研員和學科專家進行直接的思想碰撞,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還能更有效地促進老師自己的專業化成長。

另外,老師可以避開自己的上課時間,隨時在網上亮出自己的觀點、參加網上問題的討論,可以將比較成熟的想法與老師們交流,這樣使問題研究易于深入,有利于老師不斷成長。

利用網絡的共享平臺,還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收集整理,以便于在適當的時候用于自己的教學。網絡教研的資源交換和共享是培養教師、提高教師素質的又一條重要途徑。

二、開展網絡教研的策略

由于網絡教研有著獨特的優秀和魅力,得到越來越多中小學校的廣泛認同,并逐漸成為當前學校校本研究工作的主流方式。網絡教研不再僅僅是一種參與形式而是一種行為變革,更是一種創新思維,正發展成為課程改革繼續深入的強大動力。那么如何開展網絡教研呢?現將我校的一些作法和經驗分享如下:

1、加大投入,保證網絡教研所需的軟硬件環境

我校領導清醒地認識到,誰掌握了網絡教研,誰就掌握了教育的明天,所以非常重視。學校在經費很緊張的情況下,仍然擠出一部分資金,爭取上級支持一部分資金,先后建起了校園網和網上辦公平臺,并為每個班級、每位老師都配備了電腦。網絡不僅接入每間教室,還通到了每個老師的辦公桌,為網絡教研的正常開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加強培訓學習,轉變觀念

學校設備鳥槍換炮,每間教室白板寬帶都裝了,每位老師手提也配了,每張辦公桌互聯網也通了,學校網站和辦公平臺也如期建成,可有的老師不會用,有的老師不愿意用。為改變這一狀況,學校成立了信息技術中心,選派兩名電腦高手負責,每周的星期二和星期四第七節課全員參與培訓,學習電腦、白板的使用;文檔的編輯技術;互聯網的應用及網絡教研的有關知識。經過培訓學習,老師們的電腦水平迅速提高,觀念也轉變了,參與網絡教研的自覺性增強,熱情高漲,逐漸形成了“我愛網研,我要網研,我在網研中成長”的新局面。

篇2: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新途徑

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運用,教師如何跟上時代步伐,改變傳統教研模式,進行網絡環境數字化教研已經成為當今教研的新課題,在各學科中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尋找教研新途徑,拓展教研渠道,進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網絡教研學習方式反思方式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教研作為一種新的教研形式,已步入每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中,給教師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諸方便帶來了益處。

一、網絡教研有助于改變教師的學習方式,使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自我更新成為現實可能。

網絡教研使教師們學會了網絡閱讀,也逐漸適應了使用鍵盤在屏幕上書寫,這必將逐步改變教師的學習觀念和思維方式,使教師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信息化社會之中來。網絡教研為教師提供了發表自己思想的傳播媒體,讓話語權回歸到每一個教師自己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任何不成熟的想法,而不用有所顧忌,從而讓教師找到了主動權,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去。網絡教研一旦融入到教師生命活動之中,必將促使教師習慣于教學反思,讓其主體意識覺醒,從而迷上終身學習,熱衷于自我更新,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網絡教研有助于教師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反思方式,為教師的反思性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術支持。

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博士認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及時進行反思,要善于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方法。”教師在網絡中記載下日常教學的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研究成果、課件等,形成屬于教師個人的資源積淀,這也是對自己大腦中那些漂浮不定、甚至有點凌亂的思想進行梳理的過程。時間久了,再回頭查看自己以前記載的內容,又可以進行反思,找出錯誤的認識或不是很妥當的觀點,從而達到了自我反思提高的目的。在與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實現深度溝通和碰撞,使教師實現由個體反思向群體反思、由膚淺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轉變。在這種不停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中,教師可以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思路和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師專業化發展道路上快速成長。

三、網絡教研為教師獲得專業化引領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和通道。

借助網絡教研,教師可以足不出戶地走進優秀教師、教育專家的講座和課堂,可以通過自己的博客站點與優秀教師、教育專家零距離的對話,實現與名家大師們進行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可以隨時收看名師的教學視頻,甚至和名師專家進行溝通、學習、交流。在這種交流、碰撞與反思的不斷循環當中,多了教師的獨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師團隊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產生的新觀點、新思維、新知識、新積淀、新資源;也在這樣的循環過程當中,推動了教師自身的進步,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