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方式轉變及資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方式的轉變及資源共享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教學越來越承擔起了前所未有的重任。為了利用好信息化的技術、觀念、手段、方法,使教育功能發揮得更廣泛、更有效、更及時,通過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效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提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層次和效率。這些信息化工具和手段的廣泛運用,在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才,提高教學的質量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并必將引導重大變革。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教學方式轉變;學科整合;資源共享
我們認為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環境,構建信息資源庫,將已經和可能收集到的教育教學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并集中保存,并運用于教育教學實現中,使這為教育教學服務。我校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兩年中,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組織發動廣大教師努力探索和實踐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使之新穎、活潑。
傳統的教學內容主要通過教師講書、學生看書等方式呈現。而信息技術卻可以將多種媒體方便、快速地集成,實現對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呈現方式變革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信息技術提供給學生的是多種媒體的刺激,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呈現教科書以外的教學內容,這些軟件依據學科特點由教師選擇、集成在計算機中,以便于在課堂教學中隨時使用,從而實現了對教學內容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我們要求:教師應當把信息技術作為意識和觀念,更作為一種方法和手段,融于學科教學之中,注重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滲透與融合。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月都要利用多媒體設備上兩節學科整合課,切實做到“人”“機”“教”“學”的合一效應,并提交設備使用記錄及學科整合教案。通過學習使用,教師們的教育教學手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鼠標輕輕一點,所有教學內容就活靈活現的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聲、圖、文并茂,繁雜的知識變得簡單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大為提高,極大地調動了教師應用的積極性。通過有趣的游戲引起學生極大的好奇心,挑起孩子們闖關的欲望。并提出疑問:這些個跳動的小球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避免教師的“一言堂”。像這樣的課例還有很多,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與實踐,在我校,不論老中青教師都愛用多媒體,愛用網絡,信息技術以便捷、直觀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贏得了大家的認同。
二、利用信息技術實施電子備課,教師受益。
傳統的備課形式正在改變,電子備課在校內悄然流行。教師們總是努力搜尋網上資源進行備課,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更新穎,更富時代感,形式更生動活潑。信息技術做為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實踐教學要求從一開始上課,就要創造一種環境,喚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使他們積極投身到活動中去。例如:我在執教的《龍江特產》一課中,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強以及文字、聲音、圖像一體化的特殊功能,課前設計了搜尋龍江特產的環節,并查找了許多關于本課內容的圖片、視頻,使多媒體得以充分發揮其作用。課上,在美麗的圖片、激情的宣傳畫面中,學生學習興趣自然出現。通過多種感官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強得多。使網絡為教師備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篇2: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方式轉變及資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方式的轉變及資源共享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教學越來越承擔起了前所未有的重任。為了利用好信息化的技術、觀念、手段、方法,使教育功能發揮得更廣泛、更有效、更及時,通過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效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提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層次和效率。這些信息化工具和手段的廣泛運用,在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才,提高教學的質量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并必將引導重大變革。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教學方式轉變;學科整合;資源共享
我們認為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環境,構建信息資源庫,將已經和可能收集到的教育教學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并集中保存,并運用于教育教學實現中,使這為教育教學服務。我校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兩年中,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組織發動廣大教師努力探索和實踐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使之新穎、活潑。
傳統的教學內容主要通過教師講書、學生看書等方式呈現。而信息技術卻可以將多種媒體方便、快速地集成,實現對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呈現方式變革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信息技術提供給學生的是多種媒體的刺激,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呈現教科書以外的教學內容,這些軟件依據學科特點由教師選擇、集成在計算機中,以便于在課堂教學中隨時使用,從而實現了對教學內容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我們要求:教師應當把信息技術作為意識和觀念,更作為一種方法和手段,融于學科教學之中,注重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滲透與融合。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月都要利用多媒體設備上兩節學科整合課,切實做到“人”“機”“教”“學”的合一效應,并提交設備使用記錄及學科整合教案。通過學習使用,教師們的教育教學手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鼠標輕輕一點,所有教學內容就活靈活現的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聲、圖、文并茂,繁雜的知識變得簡單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大為提高,極大地調動了教師應用的積極性。通過有趣的游戲引起學生極大的好奇心,挑起孩子們闖關的欲望。并提出疑問:這些個跳動的小球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避免教師的“一言堂”。像這樣的課例還有很多,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與實踐,在我校,不論老中青教師都愛用多媒體,愛用網絡,信息技術以便捷、直觀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贏得了大家的認同。
二、利用信息技術實施電子備課,教師受益。
傳統的備課形式正在改變,電子備課在校內悄然流行。教師們總是努力搜尋網上資源進行備課,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更新穎,更富時代感,形式更生動活潑。信息技術做為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實踐教學要求從一開始上課,就要創造一種環境,喚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使他們積極投身到活動中去。例如:我在執教的《龍江特產》一課中,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強以及文字、聲音、圖像一體化的特殊功能,課前設計了搜尋龍江特產的環節,并查找了許多關于本課內容的圖片、視頻,使多媒體得以充分發揮其作用。課上,在美麗的圖片、激情的宣傳畫面中,學生學習興趣自然出現。通過多種感官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強得多。使網絡為教師備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篇3:農村信息化工程維護及運營協議書
農村信息化工程維護及運營協議書
為發展農村信息化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甲、乙雙方本著真誠合作、共同建設、互惠互利的原則,經友好協商就在_________縣(市)實施_________工程,對互聯網的長期維護及運營事宜,達成如下協議內容;
一、甲方的責任和義務:
1.負責_________戶聯網的網絡建設和中心網站的維護管理:
2.負責提供_________戶聯網基站平臺并幫助管理單位安裝調試:
3.負責建立和維護管理戶聯網信息數據庫,并進行遠程檢測、發布信息及進行系統更新;
4.負責對戶聯網維護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
5.負責組織協調有關各方對信息進行有效的開發利用:
6.負責編輯和印刷農村信息戶聯網查詢指南。
二、乙方的責任和義務:
1.負責對戶聯網平臺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2.用規定格式向甲方提供本地的農業信息錄入信息庫和日常動態信息錄入:
3.負責本地的人工咨詢服務和不斷地擴大用戶量。
三、利潤分配
1.戶聯網固定用戶的信息收費標準為_______元/戶,戶聯網安裝并開通的下一個月起到_______年_____月底,全部歸乙方。
2.從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甲乙雙方對所收的戶聯網信息費平均分配,各占50%。
四、在平臺安裝調試完成以后,乙方若要甲方派出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和維護時,乙方要負責甲方技術人員的差旅、交通和食宿費用。
五、甲方擁有戶聯網的全部知識產權。
六、本協議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終止協議需提前一個月用書面形式通知對方,續簽協議也需提前一個月用書面形式通知對方,本協議未盡事宜,由雙方友好協商解決。
甲方(蓋章):_________乙方(蓋章):_________
代表(簽字):_________代表(簽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