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巧用信息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及信息管理

巧用信息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及信息管理

2024-07-31 閱讀 6149

巧用信息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及信息管理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傳統(tǒng)德育工作的觀念、途徑和方法遇到了沖擊和挑戰(zhàn);同時,信息網絡技術所具有的即時性、虛擬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樣性、開放性等特征,又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我校先進的校園網絡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提供了可能。

00后生活在在信息化、網絡化發(fā)展的時代,他們從小接觸信息的渠道繁多,視野開闊,擁有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和學習方式。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已初見成效,信息技術已成為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工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給學生搭設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受益匪淺。信息技術在班主任工作中得到充分的應用,也為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帶來很多的好處,近幾年本人就嘗試著在班主任工作中使用了大量信息技術,巧妙的拉近了我與學生及家長之間的距離,減少了工作難度和強度,使班主任工作變得既溫馨又有趣。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電子文檔,規(guī)范班級信息管理

班務常規(guī)管理工作非常繁瑣。學生個人檔案、集體資料、班級管理制度等都可以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幫助完成。

學生新學期報到注冊時,我就開始為他們建立電子學籍,采集每位學生的數碼照片,應用Photoshop、Excel整理制作班級電子通訊錄,內容包括學生的聯系地址、家長電話及工作單位、學生電子郵箱、QQ號、微信等信息并以文件夾的形式保存好。通過找學生談話或聯系家長我進一步熟悉學生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性格氣質等,統(tǒng)計出班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單親家庭等情況,同時分別建立班級值日表、座位表、保險統(tǒng)計資料、學生歷次考試成績表、三好學生資料、班務欄等全面記錄班級成員的學習生活情況。

這些工作雖然會花費不少時間、精力,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注、尊重,為今后做好班主任工作和因材施教打好基礎。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班級工作,更方便了班級日常管理。

二、巧用互聯網,優(yōu)化班級主題班隊會

主題班隊活動是班級管理中進行思想教育的常見方式。傳統(tǒng)的班隊會活動,通常是班級學生、老師圍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寫好主題活動的名稱,節(jié)目一個接一個演,活動一個接一個地進行。這樣的班隊會往往是由老師一手策劃,隊員在活動中的參與率較低,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大打折扣,活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校園進入了信息時代,網絡文化賦予了班隊活動新的意義,信息時代特有的工具給單調的班隊活動形式帶來了勃勃生機。充分利用網絡的信息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開展新型的班會活動,巧用互聯網可以為主題班隊會增色不少。

在本學期,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安排,我利用互聯網成功組織班會課,在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我選擇我國“神舟十號”飛船發(fā)射成功的事件,組織學生觀看發(fā)射場景和航天員太空授課以及返回艙成功著陸的視頻,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報效祖國的熱情,并產生航天夢,強國夢的愛國理想。

在感恩教育主題班會中,我播放了一段汶川地震時一位教師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護班級學生的新聞和一位母親臨死前給孩子留在手機上的短信“寶貝,如果你活著,記得媽媽愛你”并且我讓家長提前錄好視頻,在適當的環(huán)節(jié)向學生表達心聲。通過班會課,學生的心靈受到撞擊和震撼,產生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孩子和家長們把平時不好意思互相說的話真情表達。過后,家長反映學生在家里懂事不少,和家長對著干的減少了,能從家長角度理解問題,相互之間心靈溝通增多了。

有了網絡的參與,班會課的形式新穎多樣了,學生參與班會課的主動性提高了很多,增加了對班會課的興趣。拓寬了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處理事件的能力。

篇2:家長參與低年級班集體建設與學生行為管理重要性

關于家長參與低年級班集體建設與學生行為管理的重要性

吳自珊師小佳

班集體是影響學生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班集體是由全班學生組成的一個正式組織,是學校的基本單位。它是班主任工作的對象,又是學生進行各種活動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本組織形式,它對學生的影響是其它的教育形式所無法取代的。可見,建設一個適合學生特征的優(yōu)秀班集體非常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學生家長是最了解學生行為的,因此在開展班集體建設與學生行為管理工作時要充分的利用這一因素進行。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除了在學校接觸同學老師以外,接觸最多的就是家長。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與老師以及同學接觸的時間最多也只有兩年,而與家長接觸的時間從出生就開始了,可以說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可謂了如指掌,而且他們對孩子行為的了解還是全面的,比如,家長除了在孩子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了解到他們的學習行為,而且還可以從他們的日常吃住穿行等各方面了解到班主任所不能了解的東西。可以說家長就是學生行為信息的儲存器

家長掌握的學生的行為特征的信息比老師掌握的更為得可靠,現如今的小學生是比較早熟的,低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大多數學生行為特征都表現出兩面性,即:在學校里,學生為了博得老師以及同伴的稱贊,在各個方面都表現的較好,比如,上課能夠認真聽講,不遲到,不早退,按時完成作業(yè),積極認真的搞好值日等,然而好的行為一旦回到家里就會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也非常優(yōu)越,受家長們的寵愛以及他們年齡特征的影響,在家中他們個個是家里的“小皇帝”,在行為上表現出對家長的極為的不尊重,就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但是這些行為他們在學校里面卻表現的不是很明顯,因此,可以說家長了解到的行為才是最本真的行為。充分利用家長掌握的信息展開學生行為管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長行為時時刻刻影響學生行為。低年級的學生一方面有著較強的模仿能力,另一方面沒有形成判斷是非的標準,不能夠客觀的評價自己,所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他們的行為往往帶有長輩們的印記,同時家長的印記是最多,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學生。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案例做一分析:

我們班有一個孩子有很強的攻擊行為,動不動就和同學吵架,打同學,不吃一點虧。后來在于他的談話中我的這一切都拜他父母所賜。他告訴,他爸爸說:“誰要是打你一拳,你就要還他一拳”。聽了這句話我驚呆了,天底下竟有這樣教育孩子的父母。

在前面已經寫到家長了解到地低段學生的信息要比班主任老師的更為全面更為本真,這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雖然家長了解地學生行為的信息多,但是在采取措施有效性方面班主任老師的就更為有效,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經驗豐富,更重要的是有小學地段孩子的行為特征所決定的。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對老師非常的崇拜,老師只要一說什么,他們就會很聽話的去做,然而對家長的話卻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因此家長要及時地想老師反映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信息,配合班主任展開有效地班集體建設工作,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地養(yǎng)成。

俗話說的好:“言教不如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學低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接受能力也強,家長的言行孩子們看在眼里學在心里,久而久之,他們的行為就會呈現出家長的萌芽。同時小學低年級學生沒有形成一個評判是非標準,在他們行為思想混亂時候,他們往往以家長行為標準來衡量判斷。由此可見家長行為的重要性。因此家長們在平時與孩子接觸的過程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顧及到孩子,盡量把自己最文明的行為展現給孩子,以促使他們也從中學到良好的行為。

篇3:巧用信息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

巧用信息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傳統(tǒng)德育工作的觀念、途徑和方法遇到了沖擊和挑戰(zhàn);同時,信息網絡技術所具有的即時性、虛擬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樣性、開放性等特征,又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我校先進的校園網絡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提供了可能。

一、巧用電子文檔,規(guī)范班級信息管理

二、巧用互聯網,優(yōu)化班級主題班隊會

三、巧用QQ群,心靈溝通零距離

四、巧用班級博客,展示自我更自信

五、巧用家校圈,家校聯系面對面

關鍵詞:信息技術;班集體建設;整合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傳統(tǒng)德育工作的觀念、途徑和方法遇到了沖擊和挑戰(zhàn);同時,信息網絡技術所具有的即時性、虛擬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樣性、開放性等特征,又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我校先進的校園網絡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提供了可能。

00后生活在在信息化、網絡化發(fā)展的時代,他們從小接觸信息的渠道繁多,視野開闊,擁有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和學習方式。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班集體建設已初見成效,信息技術已成為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工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給學生搭設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受益匪淺。信息技術在班主任工作中得到充分的應用,也為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帶來很多的好處,近幾年本人就嘗試著在班主任工作中使用了大量信息技術,巧妙的拉近了我與學生及家長之間的距離,減少了工作難度和強度,使班主任工作變得既溫馨又有趣。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電子文檔,規(guī)范班級信息管理

班務常規(guī)管理工作非常繁瑣。學生個人檔案、集體資料、班級管理制度等都可以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幫助完成。

學生新學期報到注冊時,我就開始為他們建立電子學籍,采集每位學生的數碼照片,應用Photoshop、Excel整理制作班級電子通訊錄,內容包括學生的聯系地址、家長電話及工作單位、學生電子郵箱、QQ號等信息并以文件夾的形式保存好。通過找學生談話或聯系家長我進一步熟悉學生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性格氣質等,統(tǒng)計出班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單親家庭等情況,同時分別建立班級值日表、座位表、保險統(tǒng)計資料、學生歷次考試成績表、三好學生資料、班務欄等全面記錄班級成員的學習生活情況。

這些工作雖然會花費不少時間、精力,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注、尊重,為今后做好班主任工作和因材施教打好基礎。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班級工作,更方便了班級日常管理。

二、巧用互聯網,優(yōu)化班級主題班隊會

主題班隊活動是班級管理中進行思想教育的常見方式。傳統(tǒng)的班隊會活動,通常是班級學生、老師圍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寫好主題活動的名稱,節(jié)目一個接一個演,活動一個接一個地進行。這樣的班隊會往往是由老師一手策劃,隊員在活動中的參與率較低,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大打折扣,活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校園進入了信息時代,網絡文化賦予了班隊活動新的意義,信息時代特有的工具給單調的班隊活動形式帶來了勃勃生機。充分利用網絡的信息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開展新型的班會活動,巧用互聯網可以為主題班隊會增色不少。

在本學期,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安排,我利用互聯網成功組織班會課,在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我選擇我國“神舟十號”飛船發(fā)射成功的事件,組織學生觀看發(fā)射場景和航天員太空授課以及返回艙成功著陸的視頻,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報效祖國的熱情,并產生航天夢,強國夢的愛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