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危險貨物港口建設安全審查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港口危險貨物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督管理,保障港口危險貨物港口建設項目安全生產條件符合國家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結合港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在港區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裝卸、過駁、儲存、包裝危險貨物,以及對危險貨物集裝箱進行裝拆箱的港口危險貨物港口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審查。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是指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條件審查、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專項驗收。
港口建設項目,未通過安全條件審查的,不得立項;未通過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的,不得開工建設;未經安全設施專項驗收合格的,不得從事港口危險貨物作業。
第四條交通運輸部負責全國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審查管理工作,安全審查實行分級管理。
國務院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審批、核準或經交通運輸部審批的港口建設項目,由交通運輸部負責安全審查。
省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港口建設項目,由省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安全審查。
其他港口建設項目由項目所在地設區的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安全審查。
第五條建設單位應當向港口建設項目所在地設區的市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報送安全審查申請材料。設區的市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在受理申請后,應當按照港口建設項目分級管理權限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或者逐級上報。
各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在收到安全審查的申請材料后,應當在5日內完成轉報工作。
第六條負責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將其負責的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工作,委托下一級負有安全審查職責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開展。
接受委托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不得將其受托的工作再委托其他單位。
負責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將其負責的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論證報告、安全預評價報告、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和安全驗收評價報告的技術審查咨詢工作委托經交通運輸部認可的機構組織開展,委托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審查咨詢報告和其他相關文件做出審查決定。
第二章?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
第七條?建設單位在申請安全條件審查前,應當自行或委托安全評價機構對港口建設項目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委托具有法律法規規定資質,并獲得備案的安全評價機構對該港口建設項目進行安全預評價。
第八條?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論證的內容應包括:
(一)港口建設項目是否符合國家和當地政府產業政策與布局,是否符合港口總體規劃的安全要求,選址是否符合《海港總平面設計規范》(JTJ211)、《裝卸油品碼頭防火設計規范》(JTJ237)、《河港工程總體設計規范》(JTJ212)、《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等相關標準的要求;
(二)港口建設項目內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及對安全生產的影響,主要技術、工藝是否成熟可靠;依托原有裝卸、儲存條件的,其依托條件是否安全可靠;
(三)港口建設項目與周邊設施(單位)生產、經營活動、人員密集區、敏感性設施和敏感環境區域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響,安全防范措施是否科學、可行;
(四)自然條件對港口建設項目的影響和安全措施是否科學、可行。
第九條港口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應當符合國家、行業的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第十條建設單位應當在港口建設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前,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安全條件審查,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一)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申請書;
(二)港口建設項目概況;
(三)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論證報告;
(四)港口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報告;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營業執照或者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第十一條?對已經受理的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申請,負責審查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有關人員或者專家進行審查,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并向建設單位出具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意見書。港口行政管理部門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建設單位整改現場核查發現的有關問題和修改申請文件、資料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
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意見書的有效期為兩年,在有效期內,港口建設項目未開工建設,安全條件審查意見書自動失效。
第十二條?港口建設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條件審查不予通過:
(一)港口建設項目選址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要求的;
(二)安全條件論證報告或者安全評價報告不符合國家、行業法規、標準、規范要求的;
(三)港口危險貨物與周邊場所、設施的距離或者擬建場址自然條件不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的;
(四)主要技術、工藝和安全設施未確定,或者不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的;
(五)對安全設施設計提出的對策與建議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的;
(六)未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安全評價的;
(七)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文件、資料的。
港口建設項目未通過安全條件審查的,建設單位經過整改后可以重新申請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
第十三條已經通過安全條件審查的港口建設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預評價,并重新申請安全條件審查:
(一)港口建設項目周邊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的;
(二)變更建設地址的;
(三)貨種變化的;
(四)主要技術、工藝和安全設施發生重大變化的;
(五)港口建設項目在安全條件審查意見書有效期內未開工建設,期限屆滿后需要開工建設的。
第三章?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
第十四條項目開工建設前,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編制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港口建設項目概況;
(二)設計依據;
(三)港口建設項目涉及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危險、有害程度及周邊環境安全分析;
(四)重大危險源分析及檢測監控;
(五)安全設施設計采用的安全預防、控制、應急的設施和措施;
(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或者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要求;
(七)從業人員教育培訓要求;
(八)工藝、技術和設備、設施的先進性和可靠性分析;
(九)對預評價報告中的安全對策和建議的采納情況說明;
(十)安全設施設計的預期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十一)可能出現的事故預防及應急救援措施;
(十二)安全設施投資估算;
(十三)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第十五條建設單位應當在港口建設項目施工圖設計開始前,按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管理權限,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申請港口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提交以下材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一)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申請書;
(二)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意見書;
(三)設計單位的設計資質證明文件;
(四)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
(五)港口建設項目批準(或核準、備案)文件和選址意見書(或規劃許可證或土地使用證);
(六)審查時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條對已經受理的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申請,負責審查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有關人員或者專家進行審查,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并向建設單位出具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意見書;港口行政管理部門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建設單位整改現場核查發現的有關問題和修改申請文件、資料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
第十七條對港口建設項目的碼頭部分,其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可與該港口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審查合并辦理。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設施設計審查不予通過:
(一)未提供港口建設項目批準(或核準、備案)文件和選址意見書(或規劃許可證或土地使用證)的;
(二)未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的;
(三)未按照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進行設計的;
(四)對未采納的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評價報告中的安全對策和建議,未作充分論證說明的;
(五)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文件、資料的;
(六)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的。
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未予批準的,建設單位經過整改后可以向原審查部門申請再審。
第十九條已經審查通過的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設單位應當向原審查部門申請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變更設計的審查:
(一)改變安全設施設計,且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的;
(二)在施工期間重新設計的。
第四章?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專項驗收
第二十條建設單位在申請安全設施專項驗收審查前,應當編制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情況報告。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情況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施工單位的資質情況;
(二)施工依據和執行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三)所采用的安全預防、控制、應急設施的施工質量控制情況;
(四)施工變更情況,包括港口建設項目在施工等期間有關安全生產的設施改動情況;
(五)對經審批的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的執行情況;
(六)安全設施及其主要裝置、設備的檢驗、檢測情況;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文件資料。
第二十一條建設單位在申請安全設施專項驗收前,應當委托具有法律法規規定資質,并獲得備案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評價,編制港口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報告。
港口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應當符合國家、行業的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行業標準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建設單位應當在港口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使用前,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安全設施專項驗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一)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專項驗收申請書;
(二)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意見;
(三)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監理情況報告;
(四)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明文件;
(五)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或者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情況;
(六)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教育及資格情況;
(七)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證明材料(復制件);
(八)港口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報告;
(九)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登記;
(十)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文件資料。
第二十三條?對已經受理的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專項驗收申請,負責審查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有關人員或者專家進行審查,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合格的決定,并向建設單位出具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專項驗收意見書;港口行政管理部門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建設單位整改現場核查發現的有關問題和修改申請文件、資料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
第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設施專項驗收不予通過:
(一)未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施工的;
(二)未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監理的;
(三)未按照已經通過審查的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施工或者施工質量未達到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文件要求的;
(四)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施工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的;
(五)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后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檢驗、檢測,或者經檢驗、檢測不合格的;
(六)未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安全驗收評價的,或安全驗收評價報告不符合國家、行業法規、標準、規范要求的;
(七)安全驗收評價中發現存在事故隱患未整改的;
(八)安全設施和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或者未達到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的;
(九)未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
(十)從業人員未經過安全教育培訓或者不具備相應資格的;
(十一)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文件、資料的。
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專項驗收未通過的,建設單位經過整改后可以再次向原驗收部門申請港口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專項驗收。
第五章審查咨詢和安全評價
第二十五條?接受委托實施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工作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受委托起1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并將審查結果和材料報送委托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
第二十六條接受委托負責港口建設項目安全條件論證報告、安全預評價報告、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安全驗收評價報告技術審查咨詢工作的機構,應當在接受委托起10日內完成技術審查咨詢工作,出具審查咨詢專家意見,并將審查咨詢報告和材料報送委托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
第二十七條從事港口危險貨物安全評價的機構應當具有法律法規規定的資質,所許可的業務范圍應包括化工、港口工程、倉儲,同時還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從事港口危險貨物安全評價的甲級機構,應當至少擁有1名熟悉港口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具有港口工程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從事港口安全、港口工程技術等相關工作5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專職一級安全評價師;以及1名具有油氣儲運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從事油氣儲運等相關工作5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專職一級安全評價師。
(二)從事港口危險貨物安全評價的乙級機構,應當至少擁有1名熟悉港口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具有港口工程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從事港口安全、港口工程技術等相關工作3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專職二級安全評價師;以及1名具有油氣儲運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從事油氣儲運等相關工作3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專職二級安全評價師。
從事港口危險貨物安全評價的從業人員應當符合交通運輸部的有關要求。
第二十八條下列港口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評價應當由符合本辦法要求的甲級安全評價機構承擔:
(一)沿海10000噸級以上、內河1000噸級以上的碼頭,倉儲總容量50000立方米以上的倉儲設施。
(二)裝卸儲存民用爆炸物品、煙花爆竹、劇毒化學品、易燃液體、液化易燃氣體的碼頭、倉儲設施。
第二十九條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對從事港口危險貨物安全評價的機構實行備案管理。甲級安全評價機構應當向交通運輸部備案,乙級安全評價機構應當向所在地省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第三十條安全評價機構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備案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一)安全評價資質證書正副本;
(二)工商營業執照副本;
(三)企業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及培訓證書;
(四)安全評價人員資格證書、勞動合同、最近一年的事業單位住房公積金證明或企業四險證明;
(五)本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人員的本科以上學歷證書或從業資歷證明文件;
(六)安全評價機構技術負責人、過程控制負責人等相關人員任命文件;
(七)安全評價工作主要業績表。
負責備案的部門應根據審核情況,及時公布備案結果。
第三十一條根據港口行業特點和港口危險貨物作業的危險性,保障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的連續性和可追溯性,港口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宜由同一評價機構承擔。
第六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二條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審查工作應當堅持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的原則。審查機構及其有關人員應當保守有關安全評價機構和建設單位的商業秘密。
第三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負責審查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上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撤銷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審查:
(一)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
(二)超越法定職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申請人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
(五)依法可以撤銷的其他情形。
建設單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通過安全審查的,應當予以撤銷。
第三十四條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核查,對檢查和核查中發現的違反本辦法的情況,應當依法作出處理。
從事審查咨詢工作的機構應當定期向委托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上報審查咨詢工作情況。
第三十五條設區的市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每年1月31日前,將本行政區域內上一年度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的實施情況報告省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
省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每年2月15日前,將本行政區域內上一年度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的實施情況報告交通運輸部。
第三十六條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檔案及其管理制度,并及時將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審查情況通報有關部門。
第三十七條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港口安全評價機構的監管,采用多種方式組織對評價機構、人員等進行核查、考核,對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機構,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取消其備案。
第三十八條各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專家庫,為港口建設項目安全審查提供技術咨詢。
第三十九條各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港口港口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督檢查。對違法開工建設或使用未經驗收合格的安全設施的港口建設項目,應當依法予以處罰。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條本辦法自2012年月日起施行。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由交通運輸部負責解釋。
篇2: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資格許可審查員管理規定
一、總則
(一)為規范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以下簡稱“安檢機構”)檢驗資格許可核查工作,加強安檢機構?檢驗資格許可審查員(以下簡稱“審查員”)的管理,統一審查員的條件、考核、注冊、職責,制定本規定。
(二)審查員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考核、注冊、使用和日常管理,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備案。
二、條件
(一)原則上年齡不超過60周歲,身體健康,所在單位推薦,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大專(含)以上學歷或中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從事車輛相關工作滿3年或從事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滿2年;
2.中專學歷或助理工程師技術職稱,從事機動車安檢工作滿5年。
(二)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考核合格。
(三)擔任組長的審查員還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2.具有較強的現場條件核查技能和豐富的核查經驗。
三、考核
(一)現場條件核查工作程序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流程。
(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依據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三)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依據的技術條件和方法標準。
(四)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使用的檢測儀器設備的基本性能和適用范圍,有關儀器設備的標準,檢定規程或校準方法。
(五)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安檢機構檢驗資格許可條件及核查方式、方法、技巧等。
四、注冊
(一)經考核合格的人員可以向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審查員注冊。
(二)審查員注冊應當提供下列資料:
1.審查員申請表,見附件1;
2.學歷證明復印件;
3.技術職稱證明復印件;
4.其他需要提供的證明文件的復印件。
(三)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確認合格的申請人員給予注冊,發放審查員證書,見附件7。
(四)審查員證書有效期為3年,期滿后經考核合格,可以繼續申請注冊。
(五)國家公務員不得申請注冊。
五、職責
(一)審查組長職責
安檢機構資格許可審查工作實行審查組長負責制,對核查工作的質量負責。其職責如下:
1.分配審查組各成員工作,合理編制現場核查計劃,嚴格按程序組織策劃現場核查活動;
2.主持召開首、末次會議,組織實施現場核查活動,組織審查組內部會議,討論核查情況;
3.組織完成不符合項的匯總和核查結論的確定,編制現場核查報告;
4.代表審查組與安檢機構溝通和聯絡,妥善處理核查活動中的異常和爭議;
5.協調審查組內各項工作,指導審查員獨立完成任務,并對審查員的工作進行評價;
6.完成與本次核查工作有關的其他事項;
7.及時向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交對安檢機構核查的完整資料。
(二)審查組員的職責:
1.在組長的領導下,按分工完成具體的核查工作;
2.向組長匯報現場核查情況,提交有關的核查記錄;
3.參與核查報告的討論和確定;
4.對核查現場所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
5.對分工審查的項目負責;
6.協助審查組長完成其他工作。
六、工作紀律
(一)嚴格遵守《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審查員守則》,見附件2。
(二)服從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管理和工作安排。
(三)在接受核查等相關工作時,要事先征得所在工作單位的同意。
七、日常管理
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每年要對注冊審查員進行考核,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收集、匯總安檢機構的反饋信息,對審查員進行考核;
(二)對審查員現場核查工作質量進行抽查;
(三)對審查員進行年度考核。
八、暫停與注銷
(一)凡是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暫停6個月審查員資格,情節嚴重的注銷審查員資格:
1.不履行審查員職責,未遵守《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檢驗資格許可現場核查審查員守則》的;
2.對安檢機構的核?查中,一個年度內累計出現2次工作失誤的;
3.無故不服從派遣或在其資格有效期內不參加規定項目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
4.以權謀私,侵害安檢機構正當權益的,或借機推銷產品和服務項目的。
(二)因本人健康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繼續從事核查工作,本人提出申請的,予以注銷。
(三)凡受到2次以上(含)暫停資格的審查員,注銷其審查員資格。
(四)被注銷的審查員,不得再次申請注冊。
九、資格的恢復
對受到暫停資格的審查員,在暫停期間對其過錯行為認識深刻,并認真予以糾正的,可在暫停期結束后,由本人提出恢復資格申請,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批準,予以恢復審查員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