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積月累學習中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
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中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
摘要:
在培訓前應該對當前學校教師信息化教育技術能力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分級評定,在此基礎上,確立培訓目標,設計培訓內容,制定相應的分級培訓計劃。對于那些信息化教學知識薄弱、信息技術能力偏低、年齡偏大的教師可以設初級班,目的在于提高他們對信息化教學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掌握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課程教學的基本能力;對那些曾接受過一定的計算機教育、已有一定技術基礎的年輕教師則可以通過中級班對其進行發展性培訓,旨在進一步提高他們設計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件的能力,以及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并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能力;而對于專職的計算機教師則有更高的要求,對于已具備中級水平并能較好地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教師,應設高級研修班,以培養教師相關的研發能力,使他們能不斷開發出更加科學、更加完善的應用信息技術投放于教學的新產品。這樣,分級對待,每位教師信息化素養都很好的得到了提高。
關鍵詞: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
正文:
當今時代,已跨入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化時代。作為一位教師,單憑過去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已經不適宜當今信息時代的發展。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養變得越來越重要。信息網絡技術在教育的發展中展示了其魅力無限的前景,既打破了時間的限制,又使教育的時空得到了近乎無限的擴展。
一、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
早在19世紀下半葉,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曾提出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概念,他指出: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三中心”為理論核心,重視教師對學生的管教和對學生學習的控制,強調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化知識教育。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曾伴隨我國教育歷史走過了漫長的歷程,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網絡教學模式已被引進到我國現行教育教學中。
網絡教學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相關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現代教育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網絡教學是以網絡技術為依托,并將網絡技術作為構成新型學習環境的有機因素,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探究性學習作為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它強調學生的個體教育、素質教育,注重學生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提高素養措施
1、建立制度
學校在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方面建立了穩定的制度,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養。例如規定每個新進教師都必須通過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每個教師都必須持有經過考核頒發的合格證;每年的暑假或者其它時間是教師培訓的固定時間;每年要有幾次邀請外校信息化教學方面的專家來學校做信息化教學前沿理論實踐的講座,每學期都要上一節信息化示范課等等,具體實施內容可由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
篇2:教師該應對教育信息化
教師該如何應對教育信息化
摘要:目前人類正走出工業文明,步入信息化時代,掌握信息技術的人越來越多,多媒體與網絡的概念也可謂是人盡皆知,信息痕跡已經無處不在,并且深入到各行各業。教育自古以來就倍受重視,因為它關系到每個國家和民族的興旺和發展,那么作為教育的關鍵力量之一的教師應該如何應對教育的信息化背景下的各種機遇和挑戰?本文將首先探討新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有哪些沖擊;其次探討教師該如何應對教育信息化以促進教育變革,從而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最后,結合筆者所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探究教師在新背景下的角色扮演情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以促進教師更好、更全面的發展,從而相應的促進教育變革。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教育變革教師教育教學實踐
目前人類正走出工業文明,步入信息化時代,掌握信息技術的人越來越多,多媒體與網絡的概念也可謂是人盡皆知,信息痕跡已經無處不在,并且深入到各行各業,也包括教育。但與其他領域相比,教育領域的變革略顯遲緩。尼葛洛龐帝曾這樣批評教育領域變革的遲緩:“如果一個100年前的醫生來到今天的醫院,他已經不可能再去給今天的病人治病了;但是一個100年前的教師來到今天的學校,撣干凈身上的塵土,卻同樣可以成為今天的教師”。顯然,目前教育領域也已發生了不少變革,100年前的教師也不可能很好的適應今天的教育。那么,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有哪些沖擊?作為教育變革的關鍵力量之一的教師應該如何較好的應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各種機遇和挑戰?教育實踐中教師的新角色扮演情況如何?
一、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沖擊
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給傳統的教學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首先,信息技術沖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教給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獲取知識,即“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認知的主體,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幫助者和激勵者,師生之間是民主、平等的關系。現代教育不能只培養知識型和模仿型人才,而應培養創造性人才。學習也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其次,信息技術也沖擊著傳統的教學內容。信息技術使教學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大量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來,并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要想在學校里把一輩子要用的知識都學到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就面臨著該教給學生什么知識的問題。
篇3:現代信息化技術對教師事業促進與推動
現代信息化技術對教師事業的促進與推動
公主嶺市原種場學校隋蒙蒙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從各個方面促進與推動著我們的生活與生產。對醫療、衛生、軍事、教育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教育事業中,信息技術化的廣泛應用更是突出。信息技術教師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直接實踐者,肩負著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責任,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信息技術教育的成敗。信息技術新課程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教學水平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隨之也要求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層次。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
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推進和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高速發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被推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信息技術教師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直接實踐者,肩負著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責任,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信息技術教育的成敗。信息技術新課程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教學水平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隨之也要求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層次。目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程度不是很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信息技術新課程的實施。信息技術教師只有堅定不移地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適新課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高速發展的需要。
一、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狀況
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在學校中往往扮演著多種角色,既是信息技術教師,又是機房管理員,電腦維修工,還要維護園網,給其他老師制作課件,甚至還兼著其他學科的課和其他雜務等等。以至于信息技術教師大都忙于應付這些“雜事”,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好教學工作,更談不上專業化發展,相信這是困擾許多信息技術教師的一個難題。我區一些信息技術教師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自己辛辛苦苦的勞動只為別人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工作沒有成就感;自己天天都在忙,到頭來似乎也沒有什么成績。我們經常可以感受到信息技術教師的無奈:信息技術教師付出的比別人更多,卻很難得到應有的回報和認可。雖然形成這種狀況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通過教師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是改變信息技術教師生存狀況,實現自我價值,贏得尊重和認可的有效途徑。
二、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核心內容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全面的、整體的、持續的終身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伴隨教師生涯的永恒的追求。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核心內容是指信息技術教師通過不斷的學習、借鑒、探究、總結、反思、創新:在教育理念上樹立正確的事業心、質量觀、教學觀、學生觀;在知識結構上能掌握精深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在教學技能上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反思、教學研究、教學創新達到一定的層次;在教育規范上師德修養、敬業精神、學術規范、言行規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新的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教學生學將逐漸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這對教學而言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話、合作建構;對教師而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與學生相互理解、相互啟發、教學相長;上課也不是單向度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因此,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信息素養、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升、持續發展的過程,信息技術教師就是在這不斷提升、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