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培養與教育信息化
淺談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培養與教育信息化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素養已成為教師的基本素質,教育信息化成為教育改革的內容之一,教育信息化變革的成功與否,教師的信息素養是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進程,需要改變教師的信息意識,不斷地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和信息知識,因而,全面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改革面臨的緊迫任務。我國實現教育信息化,培養具有合格的信息素養能力人才的關鍵是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能力,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能力,因此研究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與教育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論文通過對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和教育信息化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影響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因素,又對教育信息化改革對教師信息素養的迫切要求進行分析,提出提升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點對策和建議。
關鍵字:教師;信息素養;信息技術
信息素養的概念是從圖書館檢索技術發展和演變過來的,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而逐漸成為時下流行的一個概念。信息素養正在引起世界各國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并逐漸加入到小學到中學的教育目標與評價體系之中,成為評價人才綜合素質的一頂重要指標。對農村中小學教師而言,信息素養主要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檢索與獲取、分析與生成、接受與儲存、消費與使用、生產與創造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當代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適應信息化社會要求、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得以順利推進的基本條件和保障。
教育信息化也已成為教育改革的內容之一。教育信息化變革的成功與否,教師是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它關系到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成敗,關系到我們的下一代能否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進程,需要改變教師的信息意識,不斷地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因而,全面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面臨的緊迫任務。
一、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和教育信息化的現狀
(一)信息技術能力水平欠缺,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不大
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網絡知識普遍比較低,教師隊伍中有絕大多數老師不會使用計算機,更談不上應用它去處理日常工作。由于傳承了多年的班級授課制依然存在,教師“黑板+粉筆”的授課方式仍很流行,雖然教育改革的口號一直在提,可是效果不太明顯。很多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手段和方法比較老套,即使配有多媒體教室、電化教室等現代化信息設施,由于網絡和信息技術知識嚴重缺乏,加之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不足,信息素養低下等原因,使他們不能很好的利用有利的條件改善和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因此也常常因為不會使用或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對自己的教學模式作出改變而放棄使用。
(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還比較差
在網絡信息時代,網絡作為學校內部以及學校與外界交流和溝通的大動脈,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農村學校的計算機網絡建設比較落后,很多學校還沒有實現校園網絡,沒有實現班班通。由于經費緊張而使信息設備硬件投入不足,很多辦公室只配備1臺計算機,根本談不上每個教師都能充分應用網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更談不上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備課、教學課件制作等。
(三)對信息技術素養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農村中小學校的大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必要性、目的和方式的認識還是比較到位的,但由于教師的工作較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不夠,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和應有的熱情。甚至有的老師是不愿意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更不愿意花時間去學習,在他們的觀念中學習信息技術手段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困難,甚至是覺得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任何幫助。在學校要求授課要有課件時,常常只是用簡單文字和圖片的堆砌敷衍了事。“收集教育教學資料”雖然已成為教師的一種重要教學應用方式,教師還不能充分認識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服務的重要性;對現代教育技術掌握不夠,不去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也是許多教師逃避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原因。
(四)不能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手段
篇2:當前困擾提高農村小學校長信息化素養幾個問題
淺析當前困擾提高農村小學校長信息化素養的幾個問題
湖北省利川市毛壩鄉青巖小學王雄偉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圖、文、聲并茂的特點,網絡具有虛擬的特殊功能,不受時空的限制,如果用于教育教學,則資源無比豐富,既可選擇自己所需的優質課件,又可聆聽教育專家的教學示范……作為一名農村偏遠地區的小學校長,本應該不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才能在學校教師群體中發揮引領作用。然而,面對這一切,多么想掌握它,但卻又似乎只能是一種奢望,因為有諸多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這個夢想的實現。
一、觀念轉變緩慢,思想認識不高,是擺在農村小學校長面前的、直接影響提高信息化素養的關鍵。
根據作者初步統計,目前全鄉共有完全小學7所,但是,校長能較為熟練地操作計算機的人數卻未超過半數,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認識不夠,認為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離我們還很遠。因為學校網絡不通,就忽視自身的學習,即使有時要向上級交各種表冊,也是完全分配給“遠程管理員“來完成。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惰性。而這種惰性的養成,不僅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師,更會影響到學生,同時也會讓學校與外面的世界差距越來越大,最后一定會在信息化建設中落伍。所以,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作為”校魂“,必須眼光看得更遠,要主動走出去學習,學會熟練操作計算機,為將來網絡開通的那一天做好準備。同時,也向全校師生傳達一種正能量:只有堅持不懈的學習,才不會被淘汰!才能適者生存!
二、信息技術的操控,必須得以網絡為載體和依托,而學校恰好沒有。
記得**年,上級為我們每一所農村“完小”統一配備了一臺電腦,還安裝了遠程教育接收系統,配置了電視和DVD機,同時,每所學校還組織了一名教師參加短期操作培訓,返校后的“遠程管理員“,雖盡心盡力,但終因沒有絲毫操作基礎,加上培訓時間太短,許多地方都沒有弄明白,就更談不上對學校的其他教師進行指點了。僅能順利接收的”空中英語課堂“,也最終因為沒有英語教師而不了了之。學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分享到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就是從DVD機光碟中欣賞到的名師授課內容。時間向后推移到**年,由于我們所在的鄉鎮開通了中國電信天翼無線網站,經過中心學校領導多次協商,終于開通了無線網卡服務,由于學校地處崇山峻嶺之中,導致網速比蝸牛還要慢,根本不能下載任何能幫助教育教學的資料。解決網絡問題的核心是資金問題,作為一名最基層的教師,我們期待政府和主管部門能對農村學校投入更多的資金,讓邊遠農村教育這塊天地中的孩子們能真正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其實,每次上教育信息技術課,望著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留在心里的總是一種隱痛:難道偏遠的農村孩子就不能順利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嗎?而面對現狀,我們農村小學的教師卻又顯得那么無能為力!我們敢肯定的是:只要有線寬帶信息暢通,作為校長,肯定會義無反顧的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三、向外爭取、向內挖潛,不斷更新和添置各種設備設施,讓教師、學生、校長有機會接觸計算機,有機會在網絡中去學習、去運用。
當前,農村完全小學的學生數一般都只有一百來人,公用經費很少,那就得考驗校長的理財能力,務必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不僅要做到“量入為出“,更要向外爭取,在當下這么好的政治環境下,各級政府和部門都十分關心教育事業的發展,校長就應該轉動腦筋,嚴格把好學校管理的各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自己學校的獨特魅力展現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學校、關心我們的學校。在條件基本具備的前提下,采取逐年添置設備設施的方法,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好的學習場所。只有每一位教師都熟練掌握了信息技術的操作和運用,校長才會不斷感受到不學就要滯后的壓力;只有讓每一個孩子都真正享受到了現代教育的優質資源,校長才能說上一句問心無愧;只有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切實提高了,校長才會感到欣慰!
總之,當前的農村小學校長加強信息技術操作學習已經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如果沒有學習的平臺,要圓夢的路還很長。吾輩應主動出擊,迎難而上,待到蟬蛹破繭時,將展翅飛翔!
篇3: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西區第一小學朱振華仲瑞宿春杰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趨勢,而教師是實現這一轉變的關鍵因素,同時教師信息素養的高低對學生信息素養培養起關健性的作用,因此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紹了什么是教師信息素養,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及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的一些基本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信息素養策略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電腦(微機)也悄然走進了千家萬戶,對人們來說,它不再是高高在上,唯有錢人才可觸及的高科技東西,而是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被廣泛使用;而信息技術亦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對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教育領域,以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主流,教育信息化的成功與否,主要因素在于教師,教師肩負著教育祖國下一代的重任,承載著祖國教育的未來和希望,教師信息素養是滲透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所以,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就需要改變教師的信息意識,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和信息知識,全面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什么是教師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InformationLiteracy)更確切的名稱應該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Literacy)。據國內外專家對信息素養的概括和定義,我們對教師信息素養基本可定義為:1)有強烈的信息意識;對信息、信息社會、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確的理解;關心教育信息化進程,積極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2)對信息有較強的敏感度,認識到獲取信息資源對教育與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為學習或教育教學工作等問題的解決,能確認自己的信息需求,能靈活地通過多種渠道較迅速地獲取有效信息。3)能準確、高效地解讀信息和批判性地評價信息;能將信息應用于批判性思考。4)能有效地吸收、存儲、快速提取和發送信息;能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5)能對相關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創造性地使用信息解決問題;能用盡可能好的方式表達、呈現(和儲存)自己生成的新信息。6)能將以上一整套信息技術更好地運用于自己的繼續學習和交流。7)有較強的信息道德意識和信息安全意識。簡言之,對我們現在教師來說,應具備的信息素養是:能夠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明確其基本概念;能夠運用有關工具(文字處理、數據庫管理系統、電子表格系統、網絡通訊等)來提高自己教學工作效率;運用計算機及其相關的技術來幫助自己在相應年級教學和相應學科獲得成功與發展。
二、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現狀
(一)缺乏強烈的信息意識,信息使用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