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有效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有效性

2024-07-31 閱讀 835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李鴻卿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注重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有效的小組合作主要是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培養良好的合作習慣。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通過學生自身獨立思考,傾聽表達,交流及參與實踐等形式展開。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教師必須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首先,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之前,學生應進行獨立思考,只有通過對問題的獨立思考,才能為新知識的構建提供心理上的準備和知識上的準備,這樣學生就不會盲目順從小組其他人的觀點;這樣做也會給不愛動腦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幫助的。其次,要培養學生學會傾聽、表達、交流的能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既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見解,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養成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學會有禮貌地插話表達,不能隨便打斷小組成員的發言等??山探o學生一些合作用語,如“我的發言完了,請你們為我補充”,“我和你的看法有點不同”,“我贊同你的觀點”等等。小組匯報時,要求匯報同學聲音洪亮,表述條理清晰。同學發言時,全班學生都要認真的傾聽,以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述發言人所敘述的內容,如“誰能復數一下剛才這位同學匯報的內容”,經過這樣的長期訓練,不僅能使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還可以使學生在傾聽中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目的。第三,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教師要引導學生把這一道理應用于合作學習中,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積極參與、群策能力,用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合作任務。第四,積極合理地評價合作學習。及時的評價對小組合作學習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在評價上采用對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評價,對合作較好的小組,要及時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對于合作不理想的小組,教師要多關注和指導,讓他們多一些發言的機會。通過教師的評價使學生逐步體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激勵學生努力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技能,教師

篇2:搞好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其有效性和實效性

淺談如何搞好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其有效性和實效性

西關示范小學李艷繩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這種學習方式并不是自我獨立、互不相關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它們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需要我,我需要你,你幫助我,我促進你的渾然一體的關系。合作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因此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合作中有所“作為”,有所收獲。那種只注重學生形式上的“合坐”是不可取的,毫無效益可言。那么,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怎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其有效性和實效性呢?我在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1、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強化角色意識。

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4人,組長一名,負責組織工作;副組長一名,負責協調、記錄工作。組長為1號,副組長為2號,兩名組員依次為3號、4號。這樣做既可以保證小組學習有序有效進行,又能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比如,教師抽查學生做題時,不用再逐一叫學生名字,可以直接說:“請每個小組的4號來讀。”教師也可以就同一個問題請不同小組的同一號學生發言。這樣做利于不同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一定時間后,為了提高小組成員的參與積極性,我把小組成員序號的命名權放手交給了組長:即序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組員的表現適時調換。如果一段時間4號的學習勁頭足,課堂表現好,就可以晉升為3號;反之,如果2號表現退步,小組成員對其不滿意,則可以把其降為3號。這樣,每個小組成員就會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進步。切實提高學生參與合作的效率。

2、有序學習,保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流暢。

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后,教師就應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

(1)學前提要求

教學中我大都讓學生自學,然后組織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為提高學習效率,我要求組長在組織學習時,每次都先由小組里的4號同學發言、質疑,因為相對而言,他在小組里學習較差,提的問題也較簡單。所以小組交流的基本順序是:4號質疑,3號解疑,2號補充,1號總結。依此類推,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交流中學到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學時會傾聽

因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個學生都要時刻注意傾聽。比如,4號提出一個問題,3號如果沒有注意聽,就解答不了;2號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對3號的解答進行及時補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個學生都學會關注別人,傾聽別人的發言。

篇3:經驗交流提高小組合作有效性

1)學會傾聽。“學會傾聽”就是學會與人交談時,克服浮躁之氣和輕漫之舉,做到認真而仔細地聽取別人的發言,不隨意打斷或插話。合作小組成員必須聽清老師的提問要求,聽懂小組分工的任務,聽明白其他同學的發言,同時也要聽得了表揚之詞,聽得進批評之音。俗語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學會傾聽能使我們取長補短,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使我們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學會質疑。在小組活動中,在肯定別人優點的時候,還要敢于質問。如果有疑問,應立即追問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聲;有不同的見解和意見時,要敢于提出,大膽質疑;對同學們沒想到的、沒說完的,要勇于補充,這樣就會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富有生機與活力。

3)學會表達。僅僅會聽是不夠的,每個學生必須學會表達。在課堂教學的許多時候,經常只有那么幾個學生舉手,一些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討論時的發言很有價值,等到全班交流時卻沒有了聲音,也有一些學生表達不夠清楚。為此,教師就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欲望,培養學生敢說的勇氣,把一些能夠容易表達或簡單的問題讓不愛發言、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來回答,并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使他們能夠有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4)自覺遵守組織紀律。合作往往是小組化的學習,人數不多,但必須在一定的組織紀律約束下進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鬧和爭論。當然,這里所指的紀律不是把學生管死,不給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空間,而是通過一定的紀律讓學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