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讓每一個學生變成愛說話孩子

讓每一個學生變成愛說話孩子

2024-07-31 閱讀 9477

讓每一個學生變成“愛說話”的孩子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開展,對于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更重視說話的方式,說話也是人們必須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因此,我在教學上以“讓學生敢說、樂說、會說”進行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一、建立平等、親和、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說愛生如子,是每一個老師都認同的,但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尤其對著“大事小事都報告一番,一丁點兒東西也要三講四講的”一年級學生,老師要保持耐心就更困難了。作為老師,我認為應原諒孩子的這種天真無邪,并努力保持自己的童心、愛心與耐心。孩子們不會回答問題,要循循善誘;孩子們之間有矛盾,要好好談心,消除誤會;孩子有缺點毛病,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教育,不能簡單以罰代之;下課后,老師與孩子們談談心,聊聊天,做做小游戲。只要保持一顆童心,就能體會到工作中的歡愉,與孩子們建立一種平等、親和、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我以親切、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耐心點撥,熱情鼓勵,創設出平等,輕松的氛圍,學生的膽怯心理明顯減少,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大大增多,發言聲音響亮。記得在一次教學看圖說話,難度較大,孩子們說不好。于是我一改以往舉手點名的方式,先讓孩子們自由討論,然后請幾個大膽的孩子上臺說,我帶頭用鼓掌表揚,我還當“學生”坐到孩子們的座位上。孩子們頓時來了興趣,紛紛舉手要到臺上說。可見師生關系的平等,位置、角色在思想形態上的轉換。大大提高了學生說的膽量和勇氣,同時也使孩子們表現自我的欲望得到充分發揮和滿足。進而調動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在歡愉的氛圍中學習,使學生樂說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使學生愿學、樂說,首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有了學生樂于說的內容,還需要學生樂于說的形式。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客觀刺激物越新奇,就越能使大腦形成興奮中心,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也就積極活躍,內部語言也就隨之發展,由此推動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的發展過程。所以,說的形式應多種多樣。比如用畫面或生活情境,將孩子們引入情境,孩子們在觀察和欣賞中能陶冶情感激發表達的欲望。此時,他們接受的思想教育與語言訓練是主動的、愉快的。訓練的形式還有很多,如故事會、小競賽、小組討論、介紹自制小玩具、游戲后練習等等,都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樂說”。三、誦讀分析,積淀學生豐富的詞匯,讓學生有能力去說延伸課文內容,激發想象。愛因斯坦這樣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同時,想象力又是兒童創新能力的一個方面。兒童時期是想象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兒童的想象力是兒童探索活動和創新活動的基礎,一切創新活動都是從創新性開始的。因此在口語訓練中,老師要多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培養和發展他們創造性說話的能力。我常常根據課文內容及特點,在完成本課教學任務后,讓學生延伸內容,進行想象。

學生說話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說話訓練不僅要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中。更要創設情境和條件,培養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以適應現實生活和未來社會的需要。

回答問題,對待學生,素質教育,小游戲,技能

篇2:借助多媒體進行說話訓練

借助多媒體進行說話訓練

臨澤縣鴨暖學區五泉小學王莉君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學校把多媒體技術引入了課堂教學。在說話訓練中,我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于生動活潑的形象之中,達到源程序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思維的發展、鞏固說話能力的效果。

在說話訓練中,我除了運用多媒體技術訓練學生看投影說話,看圖片說話,看VCD片復述故事、續說故事外,還做了如下嘗試,鞏固學生的說話能力。

一、電腦繪畫與說話相結合

電腦繪畫是多媒體技術中最基本的技能,在說話訓練中,我充分運用這項技能進行說話訓練。

1、把話變成畫

在小語學法指導實驗教材中的閱讀訓練方法中有“學習把古詩中的畫面想象出來”,要求學生再造想象,把作者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我把它遷移到說話訓練中,運用電腦繪畫把自己的話變成電腦中的畫。如:我帶領學生春游回來后,就啟發學生說說自己找到的春天的特點,然后讓學生運用多媒體技術把自己說的話在電腦中用圖畫表現出來。這樣說說、畫畫。一會兒,學生面前的電腦屏幕上就出現了一幅幅五彩繽紛的春景圖。這樣就把學生看到的、想象的、說的話通過雙手操作,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來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把畫變成話。

學生掌握了多媒體技術后,就可以運用這個技術在電腦屏幕上很快地把自己想象的畫面繪出來。學生繪畫不是盲目地亂畫,他們頭腦中都有創作、思維過程,這時我又讓學生把畫變成話,說出自己創造思維的過程,說清畫面內容的。

這種由畫到話再由話到畫的訓練過程,發展了學生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設計動畫與說話相結合

學生們都喜歡看動畫片,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自己設計動畫,再看動畫自編童話故事是說話教學中一種新的嘗試。個性不同、創造力不同的學生設計的動畫,編的童話內容也不一樣,訓練中我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重視個性、主體性的發展,力求讓學生設計的動畫、說的童話多彩多姿。為鼓勵學生大膽設計、合理想象、提高創造力,我還定期評選“小小動畫設計師”、“童話大王”等。

三、電腦游戲與說話相結合

心理學家洛克說:“教導兒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的。”電腦游戲的趣味性、刺激性、機智性則能開發智力,培養兒童的敏感性。因些,我嘗試著把電腦游戲引進說話訓練中。

電腦中儲存的游戲豐富多彩,玩完一個游戲后,我都讓學生說你玩的是什么游戲,有什么規則,你怎么由不會玩到會玩,說清你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如:我指導學生玩“挖地雷”,結果怎樣,你怎樣逐漸找到“挖地雷”竅門的。這樣玩中說,說中玩,既鞏固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總之,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多功能作用進行說話訓練,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輕松愉快的掌握學習內容,能夠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鞏固說話能力。

篇3:巧妙運用電教媒體提高說話能力

巧妙運用電教媒體,提高“說話”能力

內容摘要:

說話教學中利用電教媒體不受時空限制,可以擴大范圍的特點,使許多在教室里或當時當地無法看到的景象,通過電教媒體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把他們的視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觀和宏觀世界的各個領域,從面提高觀察效率,降低“說話”難度的一種方法。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使學生"要說".二.注意直觀,發揮想象,使學生“會說“。三.辯析詞句,加強訓練,使學生“說好”電化教育能激發和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變抽象為直觀,提高教學效果,節省時間,加大課堂教學容量,使每個學生的多種感官都能發揮作用,最終達到提高“說話”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

電教媒體激發興趣靈活多變

正文:

“說話”訓練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作文的初步訓練.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兒童從四.五歲到九.十歲,他們的模仿力和記憶力都很強,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期,稱之為語言的“習得期”。在這一階段,“說話“教學的形式和方法直接影響整個“說話“教學的效果。在幾年的教學研究中,我發現如果在低年級“說話“訓練中巧妙地運用電教媒體,利用它的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趣味性.再現性等特點,以及靈活多變的使用方法,會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調動“說話“的積極性,降低“說話“的難度,提高“辯析“的準確性,從而取得其它媒體所無法取得的效果。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使學生"要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巨大力量.早在西周時期,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不者不如樂之者"的見解.低年級兒童的無意注意.無意識記還占優勢,他們的學習活動常受直接興趣所支配,因此更要重視興趣的激發。在“說話“訓練中,教師如果能借助電教媒體形聲結合.聲畫并茂的特點,圍繞“說話“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各種情境,能引起和維持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兒童主動說.積極說,提高訓練的有效性。

在教學<<動物運動會>>這篇看圖說話時,為了談靜止.無場的畫面為動態.熱鬧的場景,我利用計算機給學生展示了一段動畫場景:遠處是一座運動場,動物們正在進行激烈的角逐,場面非常熱鬧,運動場大門上有一條橫幅,“動物運動會“幾個字依稀可見。一群動物興奮地由運動場方向走來,正巧遇上慢慢爬向運動場的小蝸牛,動物們叫“小蝸牛,你怎么才來呀?運動會都快結束了!“小蝸牛說:“唉,我爬利太慢了,今天天沒亮我就出發了,可還是沒能看到精彩的比賽。你們能把運動會的情況說給我聽聽嗎?“動畫片結束了,學生們已置身于一個色彩斑瀾的童話世界中了,我不失時機地引導道:“同學們,我們來當這些小動物,把動物運動會的情況說給小蝸牛聽,好嗎?“天真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要把看到的運動會場景說給小蝸牛聽。這樣,借助電教媒體給學生創設一個語言環境,使他們在模擬的情境中產生了強烈的“說話“欲望,變“要我說“為“我要說“,課堂氣氛顯得輕松愉快,人而取利了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