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機械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1挖掘機扒碴安全技術措施
一、上臺階
(1)設專人(領工員)負責指揮,使用手勢要確保操作司機明白,站在司機易于觀望的位置;
(2)上臺階修整斷面的人員站在離扒斗不得少于2m的位置,由工班長負責指揮;
(3)扒碴期間,禁止人員上下走動,必須時,則從扒斗工作的另一側走動;
(4)扒兩側拱腳位置時,嚴防將已架立拱架的拱腳松動;
(5)作業環境保證足夠的照明,良好的視線;
(6)設備應具備良好的制動性能,作業半徑內禁止站人,尤其控制好旋轉。每個作業循環后都應進行檢查、保養,確保設備的完好。
二、下臺階
(1)指揮人員站在上臺階穩定位置,距臺階邊緣不得少于1m。
(2)司機在挖拱角時,指揮人員嚴格控制超欠挖。
(3)上下臺階人員不得影響挖掘機正常工作。
2裝載機裝碴
(1)司機在洞內作業必須環顧四周,確認在作業范圍內無人員走動。
(2)作業時,大車停靠在會車洞一側,裝載機在靠近風、水管一側作業,既不能碰管線,又不能碰汽車。
(3)裝載機必須配備防滑鏈。
(4)若有人員從作業場地經過,必須與裝載機保持安全距離,必要時,設備可暫停作業。
(5)裝滿后,裝載機停在工作面上,鳴笛讓汽車行走。
(6)每個作業循環后都應進行檢查、保養,確保設備的完好,尤其是剎車系統。
3挖裝機裝碴
(1)進洞用電作業時,倒車注意指揮,勿碾壓電纜,勿碰到汽車。
(2)施工過程中,當各動作有阻力時,不要強行操作,應退回動作,重新開始,以保護油缸及各操作閥。
(3)不要將鏟斗當破碎錘使用,巨石可置于邊角。
(4)當鏟斗滿負荷工作時,全靠各油缸的動力,此時,切勿使用履帶行走而助力,否則會損壞機器。
(5)上下臺階人員不得影響挖裝機正常作業,必要時可從非工作方行走。扒碴時,上臺階不能有雜物和閑雜人員。
(6)指揮倒車人員應預備兩根三角木或方木放于自卸車后輪,可防止溜車,也便于重車起步。
(7)汽車裝滿后,指揮人員鳴哨,車可行走。
4自卸汽車運碴
一、裝碴量
不得多于其容量的90%。
二、行駛速度
(1)已襯砌地段不得大于10km/h;
(2)正襯砌地段、有架體地段不得大于5km/h;
(3)經過正在澆筑鋪底的地段要確保行人都離開了過軌梁,才能通過;
(4)會車道交匯處行駛速度不得大于5km/h。
(5)洞外行車速度不得大于30km/h。
三、車輛檢驗與保養
(1)租用車輛要納入本單位的常規管理,每個作業完畢后,均由機修隊負責檢查,由機修隊確定檢查部位,主要確保其制動性能良好,檢修人員簽字確認后方能投入作業;
(2)租用車輛的保養、維修由施工隊制定標準,監督車主及時進行維修保養;
(3)由施工隊定期對租用車輛司機進行安全教育,并且形成記錄;
(4)嚴格對租用車輛司機的管理,由施工隊制定詳細的管理辦法,確保安全。
(5)自有車輛的管理要達到紅旗設備的管理標準。
四、車輛指揮
(1)根據施工需要,由當班領工員現場指揮車輛運行,并全過程監控;
(2)施工隊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司機操作規范化、作業標準化、紀律嚴明化。
五、行駛道路
(1)洞內定型道路,按交通規則行駛,便于駕駛員觀察;
(2)道路由施工隊設專人清理、養護。
(3)重車壞在洞內阻礙道路,短時間內無法修復,可卸掉重物拖走;若剎車抱死,可解除手剎拖走。
六、棄碴場棄碴
(1)設專人指揮倒碴,并設攔輪木,防止翻車;
(2)棄碴時由指揮人員注意觀察棄碴區域內有無人員、牲畜等,嚴防出現第三方傷害事故;
(3)夜間棄碴,要有足夠的照明。
七、冬季、雨季運輸出碴
(1)配戴防滑鏈;
(2)運輸中危險地段要鳴笛,行人與車輛保持5m距離以上,以防滑行。
(3)冰雪天司機要合理利用剎車、油門,確保行車安全。
篇2:隧道洞內作業安全管理制定
為嚴格執行《蘭渝鐵路建設管理相關規定》,確保洞內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的安全,確促施工作業順利進行,特制定隧道洞內作業以下安全制度:一、所以進洞人員必須到進洞牌前按實名翻牌。二、做好進洞的防護工作,如安全帽,雨鞋等,經安全員檢查防護用品按規定佩戴齊全后方可進洞。三、經瓦斯檢查員同意方可進入施工現場。四、進入章子面前必須經排險員同意方可施工作業,進入二襯臺車前必須經班長同意,五、隧道洞內作業實行“三員帶班制定”。各隧道施工點必須配置領工員(班、組長)、安全員、質檢員,現場組織、監控隧道施工生產。六、洞內用電必須使用安全電壓,所有電線保證絕緣良好,不漏電、移動配電箱按規定配置并豎起,嚴禁配電箱倒地。照明燈泡用防爆型,燈頭帶護罩。出現用電故障由專業電工維修。七、瓦斯隧道施工應堅持“先測后進、隨時檢測”的原則,按瓦斯隧道的類型和設計要求配置通風、供電及機械設備,瓦斯工區爆破必須使用煤礦施用炸藥和煤礦許用瞬發電雷管,必須采用電力起爆。八、隧道內施工設備應靠邊停放,遠離爆破點,應燈光明亮,停放點前后應設紅色警示燈。九、進行爆破作業時必須嚴格按規程進行。1.布置、連接雷管線和非爆破作業人員,禁止接觸火工品裝填炸藥,必須具有爆破作業上崗證的爆破工負責。2.堅持“三人聯鎖”的原則,每次起爆前,要作最后一次檢查要按預定信號發出警報,確定人、機撤至距離后方可起爆。爆破后,由值班爆破員進洞檢查,有無啞炮、危石等情況,待排除險情確定安全后,方可通知人員、機械進洞作業。安全員必須堅持最先進洞最后出洞的制度。3.領、用炸藥堅持日領日用的制度,洞口臨時存放雷管、炸藥,不允許超過當天用量。七、嚴格執行隧道施工步長關系的相關規定。1.仰拱距掌子面距離,Ⅲ級圍巖不超過90m,Ⅳ級圍巖不超過50m,Ⅴ級及以上圍巖不超過40m。2.二次襯砌距掌子面距離:Ⅰ、Ⅱ級圍巖不超過200m,Ⅲ級圍巖不超過120m,Ⅳ級圍巖不超過90m。八、必須執行圍巖監控量測管理相關規定1.成立現場量測小組,配備專業的監控量測人員和設備,人員要相對穩定。2.做好洞內外觀察記錄工作,現場量測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刻通知現場施工負責人及監理,及時研究處理方案,同時將有關情況上報有關領導。3.每周二將上周二至本周一的量測資料報送路建各分部安質部。九、采取綜合防塵防毒措施,定期檢查粉塵和有害氣體濃度,洞內在施工作業時,實施連續通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濃度,當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1%時,必須制定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
十、隧道洞內作業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是各單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主管領導、專職安全員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為了施工,施工必須保證安全,以上規定,必須嚴格執行。
篇3:隧道工程施工作業安全一般規定
1.1隧道工程施工必須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1.2隧道施工作業前,必須進行超前地質預報,全面了解地質狀況,根據圍巖等級進行鉆爆設計,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1.3洞外施工場地應平整不積水,應對車輛人員通道、出碴、進出材料、結構加工等進行合理布置,通暢有序。棄碴場地應設置在不堵塞河流、不污染環境、不毀壞農田的地段。
1.4隧道鉆爆作業前,應對通風、排水、用電、通訊進行專項設計,動力電線應與照明線路分開布設,照明器材及用電設備應根據隧道類型選用防爆型或非防爆型。
1.5分部分項工程作業前必須逐級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應在交底書上簽字。
1.6每天作業前,作業組長或工段長應召開班前會,現場安全員或技術人員應對作業面進行檢查,排查隱患,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開始施工作業。
1.7隧道施工的各班組間,應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將施工、安全等情況記載于交接班的記錄簿內,工地值班負責人應認真檢查交接班情況。
1.8隧道爆破工和民爆器材保管員必須經過公安機關的專業培訓并取得作業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
1.9所有進入隧道的人員,必須按規定配帶安全防護用品,遵章守紀,出、入洞登記,聽從指揮。
1.10隧道鉆爆應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配置必須的降塵設備,鉆眼時應濕式鑿巖,先送水后送風;裝碴前必須進行噴霧、灑水。
1.11進洞作業機動車輛應安裝尾氣凈化裝置或采取其他凈化措施,防止有害氣體在洞內積聚對作業人員造成傷害。
1.12隧道鉆爆作業應按有關規定使用儀器對瓦斯或有害氣體進行監測,其允許濃度應符合標準規定。
1.13遇有斷層及不良地質地段時,應遵循“先治水、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的施工原則。
1.14在2米以上的洞口邊坡和平臺上作業時,應執行高處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15特種設備應按規定取得特種設備檢驗合格證,并定期報檢。
1.16特種作業人員應經過職業技術培訓,并取得操作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