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采面機尾過回順低洼段安全技術措施

綜采面機尾過回順低洼段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1564

一、概況

12上101綜采工作面在推進至距101-1切眼180m處時機尾位于最低處,機尾段比運順低約2.5m,比工作面中部約低1.5m,采空區反水及頂板淋水將匯聚在機尾,影響工作面正常推進25m。為保證正常生產、設備及及的安全,特制訂本措施。

二、危險源辨識

為保證順利生產,需用裝載機在機尾配合清煤,同時加大排水力度與機尾電機的防護。針對裝載機清煤、排水等進行危險源辨識,以下的危險源在作業過程中需加以重點控制及防范,以此來保證作業人員及設備的安全。

序號危險源及后果等級標準及措施

1未檢查作業區域的頂幫完好,片幫及頂板鱗片傷人。中等在工作面行走人員注意附近煤壁狀況,發現有片幫及時處理同時確保幫網與頂網連接可靠。

2機尾人員未執行“行人不行車”制度造成裝載機撞人中等人員靠近行車區域,清煤期間專人指揮。

3單體打設質量不合格,單體傾倒造成人員傷害。中等打設單體前必須將底板浮煤清理干凈,防止裝載機撞單體傾倒造成人員傷害。

4排水能力不足機尾積水淹沒電機造成設備損壞。中等提前在機尾電機周圍加設沙壩防止積水淹電機。

5開機前未徹底清理機尾單體造成鐵器上系統。中等按要求碼放單體;機尾工開機前認真排查浮煤中有無遺留的單體。

6供電系統不完好,停電造成排水系統癱瘓中等排水電源采取雙電源供電。

7機尾端頭架頂梁下扎造成頂梁壓機尾蓋板。中等提前移除機尾蓋板上及頂梁下方的附屬設施;機尾備道木防止支架底座下扎。

8機尾端盤下浮煤過厚將端盤墊高致使支架無收縮量造成端頭架不能前移。中等機尾每班配小裝載機1臺,每刀煤清理機尾浮煤;

9設備檢修不到位停產造成機尾積水量大中等加強設備檢修與維護確保順利推進;過低洼點期間盡量不限產以便快速推進。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排水保障措施

1、101回順安裝DN200排水管、DN150供水管各1趟,當涌水量大時將DN150供水管改為排水管應急,總排水能力約為300m?/h。

2、101輔運安裝DN200排水管、DN100排水管、DN150供水管路各1趟,如工作面出現涌水大時將供水管改為排水管,總排水能力約為350m?/h。

3、工作面安裝兩趟DN102PE管,將工作面的積水引至順槽。

4、在工作面低洼點設置水泵,排水泵抽不上的積水通過運輸機底鏈帶到機尾,經反水板排至機尾,再集中抽排。

5、排水線路:工作面→101回順/101輔運→12煤集中回風巷→12煤回風上山→12煤水泵房→12煤集中回風大巷→2#水倉→中央主運大巷→11-14采空區。

6、電源保障:排水高壓電源采用雙電源、低壓雙回路供電系統,保證工作水泵出現故障后備用水泵能及時開啟。

7、水窩設置:在101-2切眼正對101-1回順處、距101-1回順20m處、距4#調車硐5m處設3個水窩,水窩規格按礦要求施工。

8、101回順高壓電源引自12上煤變電所G-18柜,在12#調車硐安裝1臺315KVA移變,低壓饋出70mm?電纜供沿線水泵電源;101輔運高壓電源引自12上煤變電所G-16柜,在18L安裝1臺800KVA移變,低壓饋出70mm?電纜供沿線水泵供電。由移變列車315KVA移變饋出50mm?電纜供工作面排水,與18L移變電源形成兩回路供電。

9、水泵設置:

⑴將機尾92、95架處4KW水泵換成7.5KW以加大排水力度。

⑵將工作面兩趟102管改成向機頭排水,獨立接管排到輔運巷,以減輕機尾排水壓力。

⑶機尾低洼點設1臺45KW泵、2臺7.5kw水泵、2臺4KW泵獨立接管到機電隊水箱,并設1臺備用45KW大泵。

⑷機頭段前20架段布置7.5KW水泵2臺、4KW泵2臺,機頭-馬蒂爾段布置7.5KW水泵2臺、4KW泵2臺。

⑸機頭端頭架、破碎機及轉載機處分別布置1臺7.5KW、1臺4KW水泵獨立排水至輔運巷,其他各點根據積水情況安設水泵進行排水。

10、在101-2面加面撤排水管前,由生產辦安排專業隊伍在101-2切眼鋪設2趟102PE管,以不影響機尾排水。加面后將該管路移至電纜槽側面。

(二)防治水措施

1、為降低含水層厚度,減輕工作面排水壓力,同時為101-2面初采做準備,提前在12上101主切眼施工3個探放水孔,在22207回順施工6個探放水孔,使12上101面采空區水流向下方的22207回順,以減少工作面排水量。具體見《哈拉溝煤礦12上101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設計》。

2、為確保排水及時,101輔運巷18L處增設一趟排水備用電源及饋電,以防止停電造成積水。

3、日常維護檢修兩順槽及工作面水泵管路及供電線路,確保排水系統暢通無阻,試轉水泵,確保電源可靠,水泵完好。

4、水泵及開關電源線、管路必須吊掛整齊,包機到人,保證排水系統正常運行。

5、每班安排專人在機尾抽水,及時清理水泵周圍的淤泥和雜物,防止燒泵。

6、在割煤過程中水位下降,必須把水泵吊起或放在腳踏板上,以免拉架時擠壞。

7、生產期間將運輸機機尾反水板打開,使下鏈帶水到機尾集中抽排。

8、因回順位置較低,為防止積水損壞機尾電機,必須對機尾電機周圍筑沙壩,并由專人看管。

9、距工作面20m范圍內的積水由綜采二隊負責抽排,20m以外以外的積水由機電隊組織抽排。并在機尾超前10m外筑沙壩,防止積水過深損壞電氣設備。

10、當工作面發生水災后,一方面及時向調度室匯報積極采取救災措施,另一方面沿既定路線撤退,調度室要立即啟動《哈拉溝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11、加強工作面抽排水管理工作,保證排水系統的運行正常、可靠。生產過程中要及時將工作面積水抽排干凈。

12、現場作業人員要密切關注采空區涌水及頂板淋水變化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并根據現場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排水工作。

(三)裝載機機尾清煤安全技術措施

1、機尾反水板打開會造成機尾浮煤堆積,需要裝載機配合清煤,裝載機司機必須持證上崗。

2、入井前裝載機司機保證車輛的完好。

3、為保證裝載機通行,需將回順單體改為2根/排,中間留3.0m的間距,兩側單體距幫1.2m,排距1.2m。

4、為方便機尾鋪設排水管路,將機尾超前支護距離減至20m,檢修班維護量為30m。

5、清煤人員及司機作業前檢查、處理頂幫,消除隱患后方可作業。

6、機尾清淤排水工作人員及裝載機司機必須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規定。

7、清煤前由機尾工移開裝載機運行范圍內的水管與開關及鐵器,防止被擠壞。

8、裝載機清煤期間,嚴禁人員靠近行車區域,必須由專人指揮。

(四)其他安全注意事項

1、超前維護工打設單體前必須將底板浮煤清理干凈,防止裝載機撞單體傾倒造成人員傷害。

2、開機前機尾工徹底排查浮煤中有無遺留單體以免造成造成鐵器上系統,同時按要求碼放單體。

3、過低洼點前需移除機尾蓋板上及頂梁下方的附屬設施(如定位分站、傳感器接線盒等),以免支架下砸時頂梁將機尾蓋板上的附屬設施壓壞,同時機尾備道木防止支架底座下扎。

4、為最大量減少機尾浮煤,每班配裝載機1臺。

5、加強設備檢修與維護確保順利推進,同時過低洼點期間盡量不限產以便快速推進。

6、根據工作面狀況提前在機頭段加刀,以便過低洼點時機尾加刀快速通過。

7、到低洼點前拉1次移變,以免在過低洼點期間拉移變停電造成機尾積水。

四、其他

其他未盡事宜嚴格執行《哈拉溝煤礦12上101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綜采設備操作規程》、《煤礦安全規程》及礦相關規程制度。

篇2:建筑企業起重機尾車司機安全工作標準

建筑公司起重機尾車司機安全工作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起重機尾車司機的任職資格、安全職責與要求、檢查與考核等內容。

2規范性引用文件

GB/T15498-2003企業標準體系-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

公司安全生產崗位職責

公司崗位說明書

3任職資格

本崗位人員應符合公司人力資源部崗位任職要求。

4安全職責與要求

4.1起重機尾車司機屬特種作業人員,應進行全面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經理論、實際操作考試合格,持證上崗;起重機司機須取得由公安機關頒發的“機動車駕駛證”后方可進行道路駕駛。

4.2起重機應配置專職司機。嚴禁酒后操作。與本機無關人員不得上機。

4.3夜間作業時,機上及作業地點應有足夠的照明。

4.4遇到6級以上大風或雷雨、大霧時,應停止作業。

4.5機上設備的變幅指示器、重量限制器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不得拆封,要求保證動作靈敏可靠,不得以安全裝置代替操作機構進行停機。

4.6輪胎式起重機在公路上行駛時,應執行汽車安全技術規程和道路交通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

4.7機上應設置足夠的消防器材,并布置于易于摘取的明顯部位,操作人員都應掌握其使用方法,并應定期檢查,更換過期劑料。

4.8機吊有重物時,司機不得離開操作室;作業時,司機不得從事與操作無關的事情。

4.9起重作業的準備及作業應遵守國家相關起重作業規定。

4.10起重機司機應做到“十不吊”。

4.11起重機保養工作,按各保修工作中的例行保養項目執行。

4.12交接班應遵守所制定的相關管理規定,且交接班應在機上進行。

5檢查與考核

5.1由主管部門按照本標準進行檢查。

5.2安全考核按照公司安全生產考核管理辦法執行。

篇3:更換堆料機尾車滾筒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嚴格遵守《進入作業現場安全通則》。

第二條工作前檢查工屬具是否符合要求,清理場地障礙物。

第三條堆料機定位后要停電、掛牌。指派專人負責皮帶機系統停電。

第四條使用吊車、叉車時,要由起重指揮工指揮。人員處于安全位置。

第五條吊重錘時,必須檢查繩扣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吊升過程中不得在重錘架頂部停留。鎖繩扣時,人員不得進入重錘架內部,吊環螺桿要全部旋入。

第六條拆卸或吊裝滾筒對位時,要指揮吊車點動升降,配合人員要避開迎面。

第七條鎖緊皮帶時,手拉葫蘆要拴掛牢固可靠,受力點要有足夠強度。

第八條工作中,身體重心不可超出護欄,不得上下拋扔工具、零件、繩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