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下埠鎮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下埠鎮

2024-07-15 閱讀 8490

為了做好高危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的防范處理工作,提高應急處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盡全力維護社會、企業、個人的利益,確保社會穩定。根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環境保護法》和有關的法律法規,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高危行業安全生產事故范圍及類別

安全生產事故,是指造成人身傷亡或經濟損失以及性質嚴重、產生影響的安全事故。事故級別分為四級: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四個級別。我鎮高危行業有6大類,分別為:

1、煤礦行業:我鎮境內共有煤礦6家,就業人員600余人,主要是水患、瓦斯、頂底板極易發生安全事故。

2、采石行業:我鎮境內共有9家、就業人員100余人,主要是山體滑坡、透頂,以及散石碎石極易發生安全事故。

3、鞭炮行業:我鎮境內共有鞭炮企業4家,就業人員近200人,產值上500萬元,特別是裝藥、插引工序極易發生安全事故。

4、?;樊a業:我鎮危化品行業有1家,事故分為:火災、爆炸、中毒、泄漏四類事故。

5、使用燃氣企業:我鎮境內燃氣陶瓷廠有43家,其燃氣發生爐和燃氣使用爐極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6、其他行業:學校、交通、其他企業等單位有可能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組織機構和工作職責

(一)建立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指揮中心)。鎮長任總指揮,政法書記和工業鎮長,安全鎮長為副總指揮,鎮安全辦、工業辦全體同志和有關人員為成員。其主要職責:

1、組織指揮各方面力量處理安全生產事故,統一指揮對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擴大。

2、檢查督促有關單位做好搶險救災、事故調查、后勤保障、信息上報、善后處理及恢復生活、生產秩序等工作。

3、督促鎮有關部門、村企事業單位和高危行業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理實施預案,并監督其貫徹執行。

(二)指揮中心下設辦公室,分管安全副鎮長任主任,安全辦主任為副主任。辦公地點:鎮安全辦,聯系電話:3415279。

其主要工作職責:

1、指導各單位制定應急處理預案和開展日常檢查及演練。

2、安全生產事故接報后,立即向指揮中心報告,并將指揮中主要領導的指示轉達給有關單位,保持與各處置突發事故專業組和指揮中心成員的聯系,隨時掌握應急處理進展情況,保障整個應急處理工作有序進行。

3、擬寫事故及應急處理的信息,報指揮中心領導審批同意后上報。

4、組織召開事故現場會。

(三)指揮中心可根據情況需要,在現場附近設立現場指揮部,由指揮中心領導指定主要負責人任指揮。

其主要工作職責:

1、指揮協調現場的搶險救災工作。

2、核定現場人員傷亡和損失情況,及時向指揮中心領導匯報搶險救援工作及事故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

3、及時落實指揮中心領導及鎮和上級黨政領導的指示。

(四)組成事故應急處理專業組。

1、應急搶險組

由鎮派出所、安全辦、工辦辦、綜治辦,事故單位主管部門的負責同志組成。其主要任務是:對現場傷亡人員的救助,控制和穩定事故現場。該組由政法書記任組長,事故單位主管部門的負責人任副組長。

2、事故專家組

由鎮安全辦全體人員組成,必要時可邀請上級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其主要任務是:及時提出搶險救援及應急處理對策,預測事故發展趨勢,查明事故原因,為指揮中心決策和事故技術處理提供科學的技術支持。該組由工業鎮長任組長,事故單位主管部門的負責同志任副組長。

3、人員搶救和醫療救護組

由區、鎮醫院事故單位附近醫院及有關領導和醫生組成。主要任務是:負責對傷員的現場搶救,護送到醫院治療及有關醫藥用品用具的聯系保障。該組由教衛鎮長任組長,政府辦主任和事故單位主管部門的負責人任副組長。

4、現場保衛組

由鎮派出所、安全辦、綜治辦、事故類型分管辦、事故單位主管部門負責人組成。其任務是:負責事故現場警戒,維護事故現場及周圍地區的治安秩序,落實特種物資保障。該組由鎮派出所所長任組長,安全辦副主任和事故單位主管部門負責人任副組長。

5、事故綜合組

由政府有關人員組成。其主要任務是:保障施救人的用電、用水、急救車輛設備調配及救援人員的生活。該組由財經鎮長任組長,事故主管單位負責人任副組長。

6、事故善后處理組

由安全辦、鎮工會、婦聯、民政、勞動、保險及事故單位負責人組成。其主要任務是:負責事故遇難者的善后處理和財產損失處理,做好傷亡者家屬的解釋、安撫工作,穩定家屬情緒,安排好家屬的生活。該組由分管安全工作的鎮長任組長,事故單位負責人任副組長。

7、事故調查處理組

由鎮安全辦、事故單位負責人會同上級有關部門人員組成。該組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或配合上級有關部門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責任界定、事故處理及追究上報等。該組由工業鎮長任組長,事故單位負責人任副組長。

三、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程序

(一)事故報告

1、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按照傷亡事故報告的程序立即報安全辦(鎮安全辦聯系電話:3415279)。

2、鎮安全辦人員迅速到現場初步確定是否屬于安全生產事故,確認后報鎮指揮中心領導。

3、確認安全生產事故后,事故所在單位、村及事故所在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應全力配合鎮安全辦在最短時間內寫出事故快報、報送鎮領導和鎮指揮中心領導??靾蟮闹饕獌热菔?

(1)事故單位的詳細名稱、單位負責人、聯系電話及地址。

(2)事故單位所在村、主管部門。

(3)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4)事故造成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5)事故簡要經過。

(6)事故原因初步分析判斷。

(7)事故發生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8)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9)如果需向上級報告,應請示指揮中心領導同意簽批后寫上單位名稱、時間,并蓋章。

(二)應急搶險和救援

1、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及現場人員應當采取積極有效的自救措施,根據單位自訂的應急預案,進行全方位的救援、搶險和處理,排除險情和搶救人員、財產,以防事故的蔓延、擴大。同時,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恢復生產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盡可能詳細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2、安全生產事故經鎮指揮中心領導確認后,啟動本預案,并向各相關部門作緊急通報,各成員單位負責人要按應急處理的7個專業組的分工,迅速組織本部門、本專業組的搶險救援人員,及鎮自備的搶險器械等趕赴現場,由現場指揮部統一調度、指揮,并按專業分工進行搶險救護工作。

四、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村、企事業單位要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領導,做好本單位安全生產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工作,確保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二)鎮各部門要依據預案聯系落實好有關專業單位,并熟悉預案內容;各村和有關企事業單位要制訂相關預案,報鎮安全辦備案。

(三)鎮安全辦將組織有關的人員認真熟悉預案,組織訓練和演練。

(四)各村、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專業組負責人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參加應急處理工作,凡無故不參加或拖延參加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或不服從統一指揮的,將追究其黨紀、政紀及法律責任。

(五)本預案每年編制評審一次,對出現的新情況和在實施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及時修訂和更新。

篇2:港口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有效處置安全生產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安全生產法》,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的應急預案,系指安全生產事故預案。應急預案管理應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監督、指導應急預案的制定、培訓、演練和宣傳教育等工作,協調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關系,對應急預案所涉及的資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應急預案必須經制定單位組織論證和審查,并經實施應急預案有關單位認可,由制定單位發布,印送與應急預案實施有關的單位。

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應急預案的適用范圍;(2)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及其組成單位、組成人員、職責分工;(4)事故報告的程序、方式和內容;(5)發現事故征兆或事故發生后應當采取的行動和措施;(6)事故應急救援(包括事故傷員救治)資源信息,包括隊伍、裝備、物資、專家等有關信息的情況;(7)事故報告及應急救援有關的具體通信聯系方式;(8)相關的保障措施;(9)與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關系;(10)應急預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上一級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政府各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送同級人民政府及其安監部門備案。

第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所屬各級單位都應當針對本單位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制定應急預案和有關作業崗位的應急措施。生產經營單位所屬單位和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報經上一級管理單位審查。

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產、經營、儲運單位的應急預案,以及生產經營單位涉及重大危險源的應急預案,應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報安全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生產經營單位涉及輻射、城市公用事業、道路交通、火災、鐵路、民航、水上交通、漁業船舶水上安全以及特種設備、電網安全等事故的應急預案,依據有關規定報有關部門備案,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抄報安全監管部門。

第六條應急預案制定單位應當對與實施應急預案有關的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使其熟悉相關的職責、程序,對本單位其他人員和相關群眾進行培訓和宣傳教育,使其掌握事故發生后應當采取的自救和救援行動;生產經營單位還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崗位應急措施的培訓;應急預案所涉及的有關單位對應急預案中明確的與其相關的職責應當組織落實。

第七條應急預案在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適用范圍、條件,有關應急資源情況,以及與相關預案的銜接關系等發生變化時,或發現存在問題時,應當及時修訂。

第八條應急預案的演練與實施。各級人民政府應根據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重點領域的具體情況和需要,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練;高危行業、人員密集場所等生產經營單位,每年應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演練,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要結合各自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應急預案演練工作。

一旦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或其他突發事件,應按照“分級、屬地”的原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規范、迅速、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損失。

篇3:電池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EE電池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保證我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實處,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和標準,根據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我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事故預防及應急救援預案。

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一、應急組織機構

公司成立應急指揮中心,總經辦為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的歸口部門,總經理、生產部副總負責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總指揮。各部門主管為應急救援小組成員。

二、職責分工

1、總指揮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應急的指揮工作,進行應急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有效利用各種應急資源,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發生重大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公司領導匯報和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等。

2、應急小組職責:

2.1工作場所內發生重大事故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同時在半小時內報告公司應急小組,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或119報火警救助。

2.2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立即組織人員展開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力求將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同時注意安排做好保護好事故現場。

2.3負責指揮事故現場的一切所需的應急救援排險物資和人員參與搶救救援,確保救援工作在統一指揮下有序地進行。

2.4協助公司和上級部門開展事故調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關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

2.5協助公司及上級有關部門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質,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措施,切實防止類似的事故重復發生。

2.6負責安排專人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使各級人員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實做好預防措施和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上報有關上級部門,爭取盡快批準恢復工司的正常生產。

三、應急遵循的原則

1、普及消防安全意識,建立群眾性義務消防組織,加強學習和訓練,增強自防自救能力;對應急預案小組人員進行崗位教育和防火、滅火知識的培訓。

2、在工作現場應按照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執行,發生事故時的應急對策及信息傳遞。

3、對生產現場的設施設備的定期檢查;消防設施要定時檢查,做好標識、防止失效,檢查要有檢查記錄。

4、緊急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應立即報警。

5、在報警后,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救援隊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隊伍.

6、在急救過程中,遇到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7、截斷電源、可燃氣體(液體)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

8、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部門負責人應填寫記錄,并召集相關人員研究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對策。

四、重大事故報告及報警原則

1、工作場所內任何人發現發生重大事故的,必須立即報告部門負責人,部門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通知公司高層領導,并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小組開展現場搶救工作,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或119報火警救助。

2、公司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公司應急救援組趕赴施工現場,組織指揮現場搶救工作,同時將事故的概況(包括傷亡人員、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原因等)分別用電話和快報的辦法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以及政府有關部門。

五、救援器材及設備

1、通訊設備:包括固定電話、移動電話。

2、交通工具:供指揮、聯系、救援所需車輛。

3、急救藥品及器材:止血帶、頸托、擔架等救援器材及滅火器等。

六、各類事故的預防

1、生產現場機械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預防

機械事故現象是制造業常見事故,特別在生產過程中的違章違規操作所造成的重大工傷事故,這就要求在機器作業的人員對機械運行、物料傳接、工具的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機械傷人的事故發生。

1.1機械操作的基本安全要求:

1.1.1公司員工進入工作場所內必須佩戴好勞保用品。應按正規的操作流程操作機器,不得違規操作。

1.1.2車間管理人員需隨時巡查工人的操作是否違規。

1.1.3作業過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須放在規定范圍內,生產過程中物料傳遞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放在機械邊沿,并不可妨礙通行。

2、觸電事故的預防

觸電事故和其它事故比較,其特點是事故的預兆性不直觀、不明顯,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因此在保護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人體觸電傷害事故是極易發生的。發生觸電事故時要正確處理,搶救傷者。

2.1防止觸電傷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據安全用電的基本要求,為防止發生觸電事故,在日常生產用電中要嚴格執行有關用電的安全要求。

2.1.1一切線路設施必須按設備動力部規程進行,按規范保持安全距離。

2.1.2非電工嚴禁接拆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

2.1.3根據不同的工序,正確選用相應額定值的安全電壓作為供電電壓。

2.1.4在有觸電危險的場所,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現場,設置醒目的文字標志提醒員工。

2.1.5采取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封護或隔離起來,使電氣設備及線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觸電。

3火災和爆炸事故的預防措施

在生產車間內堆放了一定數量的可燃材料,特別是原材料庫房,這些材料如果處理不妥,防火措施不力,極易發生火災。因此,加強對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是有效防止火災和爆炸事故的發生。才能保護員工生命安全,企業的財產不受損失。

3.1預防火災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

3.1.1組織措施

3.1.1.1安全生產責任小組負責管理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

3.1.1.2總經辦、生產部各主管要加強對員工進行消防知識的教育,對義務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技能的培訓,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每年要進行不小于一次的消防演練。

3.1.1.3生產各車間、材料庫房、成品庫要配備充足有效的滅火器材。

3.1.1.

4制訂事故發生時的撲救方案和人員疏散步驟、方法和路線,使事故的損失將到最低。

3.1.2管理措施

3.1.2.1電池車間要按規定放置氧氣瓶的位置,在放置氧氣瓶處掛醒目的火警標志,配備充足有效的滅火器材。

3.1.2.2燒焊崗位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操作。

3.1.2.3宿舍內不準亂拉亂接電線,不準在宿舍內使用明火、電爐、氣化爐具,不準使用電熱器具,嚴禁躺在床上吸煙。

3.1.3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的應急措施:

3.1.3.1發生火災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撲滅火源和報警,及時疏散有關人員,對傷者進行救治。

3.1.3.2火災發生初期,是撲救的最佳時機,發生火災部位的人員要及時把握好這一時機,盡快把火撲滅。

3.1.3.3在撲救火災的同時撥打"119"電話報警和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及領導報告。

3.1.3.4在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立即指揮員工撤離火場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災區域擴大。

3.1.3.5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區域進行保護。

3.1.3.6及時指揮、引導員工按預定的線路、方法疏散、撤離事故區域。

3.1.3.7發生員工傷亡,要馬上進行施救,將傷員撤離危險區域,同時打"120"電話求救。

七、本預案的發布和修改程序

本預案經公司安全生產小組審議通過,報總經理審批,由總經辦發布。